APP下载

西北地区设施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2022-09-23李海琴

蔬菜 2022年9期
关键词:菌棒出菇反季节

李海琴

(华池县蔬菜产业办公室,甘肃 华池 7456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已成为人们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食材。香菇因蛋白质丰富,脂肪低,成为减肥人士首选的保健食物之一;同时还具有延缓衰老、防癌等功效,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因此深受消费者青睐。华池县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条件,发展食用菌反季节人工栽培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产出的香菇花菇率高,肉厚、腿短,被业界誉为“西北最好的出菇基地”。

近年来,华池县充分利用区域内的适宜气候条件,积极扶持培育食用菌产业,以高、中、低档食用菌合理布局发展,反季节生产为突破口,大力推广农林废弃物代料栽培技术,加快食用菌生产由资源消耗型向农林废弃物再利用型转变,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区域类型气候特点,加快建立食用菌优势区域板块,以东部3个乡镇为主,重点发展反季节香菇,兼顾发展羊肚菌、木耳等珍稀食用菌,附带建设平菇生产基地,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形成全县食用菌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格局。2021年生产各类鲜食菌480 t,总产值576万元。本文通过总结华池县香菇种植经验与技术要点,以期为条件相近的地区发展香菇产业提供借鉴。

1 科技创新引领香菇产业良性发展

1.1 循环发展效益好

坚持循环发展理念,将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密切结合,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农林废弃物代料栽培技术,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安全和食品安全,建立了农业废弃物产业化的生态经济增值产业链条和循环经济链条,香菇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健康”的新兴产业,推动循环农业高效发展。香菇主要栽培区域地处子午岭,区域内植被覆盖厚,林草茂密,年种植玉米53 333.33 hm,大量玉米秸秆、玉米芯以及硬杂木等为香菇生产提供了较丰富的原材料。香菇菌渣进行回收再利用后,生产效益显著;实践证明,加入10%~20%废料栽培香菇,可实现提早出菇,产品质量高,节约成本。

1.2 科技攻关重研发

建立华池县菌菇试验中心,拥有储存库1座,冷藏库2座,烘干设备60架,蒸汽锅炉5台,菌种研发中心11间,贮藏间8间,建成年产1 000万棒香菇菌棒生产车间以及净化车间、养菌车间、配套100 t保鲜库及包装车间、烘干车间,配套食用菌菌种培育设备常压灭菌柜、羊肚菌装扎一体机、拌料机、升降式叉车、高温塑料筐等,以菌菇研发、科研攻关、技术集成与推广、科技机制创新为支撑,强化技术培训与指导,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推行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后劲。

1.3 技术集成与人才培养

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引进3~5名高端人才,组建香菇专家工作站、菌菇研发中心,建立香菇首席专家团队,坚持内外并重,联合攻关,加大食用菌优良菌种、基质配方、废弃物再利用等关键技术和模式的研发、引进和推广。推广大棚养菌、新型节能注水、适时采摘、高效杀菌剂食用菌生产技术;开展从采集、运输到贮藏的全程保鲜核心技术研究应用,延长保鲜期,降低物流损耗;研发香菇产品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食用菌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培养食用菌专业技术骨干20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民技术员50名,充分发挥民间团体、专业人才在香菇产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向食用菌从业人员发布相关生产技术、市场行情、行业动态等有效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1.4 反季节栽培是重点

鉴于华池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塑料大棚内进行香菇反季节栽培,鲜菇正值气温最高的7—9月上市,恰好填补了我国南方地区香菇上市的空白期,对均衡协调市场供应,提高商品市场占有率有很好的效果,并且经济效益明显。通过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每年可带动农户发展标准化连片香菇种植大棚(规格40 m×8 m)500座。

2 效益分析

2.1 投入与产出

香菇种植大棚可用10年,年均折旧价格0.5万元;每棚上架香菇菌棒1万棒,按照每个菌棒成本4元,则每棚菌棒费用4万元;每棒香菇平均产量为1 kg,批发价格8元/kg,每棚香菇可售价8万元;除去菌棒与大棚费用4.5万元、人工及病虫害防治等费用1.0万元,每棚平均可收入2.5万元;如果政府按一半菌棒费用给予补贴,每棚纯收入可达4.5万元。

2.2 单位土地产值

单棚占地面积334 m,产值约8万元,折合每667 m总产值约16万元,除去每667 m菌棒费用8万元、大棚折价1万元、人工及病虫害防治等费用2.0万元,667 m纯收入约5万元。

2.3 社会与生态效益

塑料大棚香菇反季节栽培充分挖掘了华池县部分区域自然条件优势,通过合作社带动,为食用菌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探索了经验,积累了技术基础,为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标准化种植,提高了食用菌产量、品质和效益,实现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菌棒产后沤肥充分还田,推动农业逐步向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可循环方向发展。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

香菇品种依据出菇温度分为高温型(15~25 ℃)、中温型(10~20 ℃)、中低温型(5~15 ℃)和广温型(8~28 ℃)4种类型。目前生产上比较常用的成熟品种有长季节晚熟的808、215,短季节早熟的238、0912等。

3.2 栽培设施与季节

在海拔2 000 m以上地区,宜选用塑料大棚或者简易菇房越夏栽培,10—12月播种,次年4—10月出菇;海拔2 000 m以下地区多选择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型栽培设施春秋栽培。春栽:3月下旬—5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至次年3月出菇。秋栽:8月中旬—9月下旬播种,11月下旬至次年5月出菇。春、秋香菇栽培工艺流程具体分别如下:

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转色——出菇管理——采收销售}。

母种——原种——栽培种接种——{菌丝培养——转色——出菇管理——采收销售}。

3.3 菌棒制作

3.3.1 原料选择

主料:木屑,有栎木木屑以及就地取材的其他阔叶树木屑。其木质素含量高,新鲜、质地坚硬,颗粒长度为4~8 mm。辅料:麸皮、米糠、石膏等。

3.3.2 培养料配制

最适配方:木屑7 8%~8 0%,麦麸18%~20%,石膏1%,糖1%。麸皮是最佳单一氮源;适量添加玉米粉,可促进发菌、转色,还可以起到增产的效果。规模化生产中可不添加糖。栽培料要求新鲜、无霉烂、无变质;拌料前先在晴天太阳光下将原料曝晒2~3 d。

3.3.3 拌料

先把木屑加辅料干拌,再加水搅拌,以含水量55%~62%、pH值6.0~6.5为宜。尽量用拌料机搅拌,适当增加拌料时间,可把木屑的锋尖揉搓变为盾形,减少微孔。要求随拌随装,防止酸化。

3.3.4 装袋制棒

用装袋机进行装袋。菌袋规格分为:15 cm×55 cm、17 cm×58 cm、18 cm×60 cm,菌棒质量为2.0~3.0 kg。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菌袋。

3.3.5 保水膜袋的应用

优点是保水、免割。保水膜袋可以减少喷水次数,保持菌棒湿润,且注水容易,菇体含水量低,有利于培育花菇。越夏时还可减少菌棒菌丝因缺水死亡的几率。

3.3.6 灭菌

装袋后及时灭菌,防酸化。根据不同菌袋质量、灭菌方式、菌棒摆放方式(井字型、一字型堆码、装箱)等,灭菌温度设为100、108、112、116、118、121 ℃等。例如,设常压灭菌95~100 ℃,16~18 h以上,有保水膜的灭菌时间为18~20 h;高压灭菌121 ℃,2~8 h,再冷却到18~20 ℃备用。

3.4 接种

无菌环境是提高接种成功率的重要保障。接种室一般8~10 m大小即可,要求清洁、卫生、通风,室内温度10~20 ℃。

3.4.1 接种穴数量和接种量

依据栽培季节、接种环境和菌丝培养条件综合确定。秋栽大袋发菌时间短,可采用单面双行8穴接种法(每行4穴),每袋接种量50~60 g;秋栽小规格菌袋常采用单面4穴接种法。

3.4.2 接种方式

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分为人工接种(人工打孔,手工接种)、用具接种(木棒或手持砂轮机加螺旋接种转头)、全自动工厂化流水线接种(固体自动接种机、4人1台)。

3.5 养菌

适宜温度20~23 ℃。满袋前(30~35 d),在黑暗环境条件下培养,采用层架或地面井字形堆码。保持通风,CO浓度保持在2 500~3 500 mg/kg,湿度保持在60%~70%,7~10 d翻堆1次,及时挑出杂菌感染袋进行处理。

接种后至菌丝萌发前,注意保湿、防尘,采取套外袋或覆盖塑料薄膜等措施促进菌丝萌发。为增加氧气促进生长,需及时套袋、刺孔(增加氧气、促进菌丝生长和转色)。

可采用3层袋栽培法:接种穴菌丝相连时脱去外袋,菌丝长满转色时刺孔,刺孔深度3 c m左右,刺孔直径3 m m左右,每袋刺孔50~80个。

3.6 转色期管理

转色环境温度保持在18~22 ℃,每天通风1~2次,逐渐增加到3~4次。拉大干湿差,增加空气湿度至55%~75%,见光培养(散射光光照强度1 000 lx左右),保温保湿,时间60~70 d。建议采用褐色菌膜,以保持调温、保湿、隔热、抗杂菌作用。

3.7 出菇管理

催蕾(三要素:温差、湿差和震动刺激/轻轻拍打),变温结实,拉大昼夜温差(10~20 ℃),最低温差8~1 0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要求氧气充足,散射光照射,确保出菇并正常生长。

3.8 采收

3.8.1 采收标准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菌盖下内菌膜开始破裂,菌盖未完全伸展,边缘内卷呈铜锣状,菌褶由白色转为褐色,即可采收。采收过早影响产量,采收过迟影响品质。

3.8.2 采摘技术

采摘时,左手拿菌棒,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菇柄,从基部轻轻拧下即可。清除菌棒残留菇脚,防霉烂。

根据气温变化分批采摘。气温低时生长慢,可适当延长采收期;阴雨天宜提前采摘稍嫩菇,不采过熟菇。鲜菇要小心轻放,防治挤压损坏。最好按大小、等级分级存放。为提高品质,采前须停止喷水,以防止菇体含水量过高,菌褶褐变。

3.9 养菌期管理

温度保持在15~25 ℃,定期浇水,防止表皮过干,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光照强度300~500 lx。定期通风,防止高温,根据品种差异,一般养菌期为7~15 d,菌丝即可充分复壮生长,4~6 d后出第二潮菇。

3.10 转潮管理

补水。每茬菇采收完,养菌7~15 d后补水(待采菇留下的凹点菌丝发白)。水分补到初始菌袋质量的75%,或者上潮菇出菇前质量的80%~90%。阴雨天、夜间、水温低时补水效果较好。注水(针注、高压、抽真空)、补水后菌棒掉头放置。

催蕾,保湿,出菇。要求温度为10~20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充足的氧气,进行散射光照射,直至采收。一般一个生产周期可产菇4~5潮。转化率90%以上。

3.11 注意事项

3.11.1 湿度

在配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培养料的湿度,水分含量既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否则影响出菇。出菇期对空气湿度要求高,不能直接向菇体喷水,否则会闷死部分分化阶段子实体,甚至还会影响部分生长发育阶段子实体。

3.11.2 污染棒

若棚内出现个别烂棒,一定要及时取出,用塑料袋装好移至棚外进行处置,同时用生石灰消毒棒穴。烂棒区的小面积污染棒可以采用药剂注射法进行防治,药剂选择1 000倍液特克多或1 000倍液抑霉唑,治好的菌棒方可重新入棚出菇。若烂棒区是大面积腐烂的菌棒,则要烧毁或进行深埋处理。

猜你喜欢

菌棒出菇反季节
香菇高温期不同模式管理要点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石湖林场香菇种植户(新韵)
浅析陇西香菇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反季节果蔬到底能不能吃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JBZ—S—4型菌棒注水机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
反季节果蔬到底能不能吃
适宜的保水剂浓度可提高食用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