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心理韧性: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2022-09-23陈文薏
◎ 陈文薏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第二中心小学,广州 510900)
心理韧性(resilience)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获得良好适应的过程。许多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家长想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培养心理韧性入手。
一、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基于不同流派心理辅导技术的视角,家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帮助孩子在遭遇逆境时保持心理平衡。
(一)改变孩子对事件结果赋予的主观意义
孩子经常快速地为客观事实赋予主观意义,这导致孩子在看待一件事情时不自觉地陷入自身的判断和评价中。比如,孩子这一次学业评价拿到了B 等级,这是客观事实。孩子认为自己很差劲、不够优秀,是孩子对于这件事情赋予的主观意义。相反,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有上升和进步的空间,也是孩子对于这件事情赋予的主观意义。在客观事实不变的情况下,主观意义的不同,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情绪感受,也会对孩子今后在学业上的努力程度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与孩子共同理清什么是客观事实,什么是主观意义,关注孩子是怎样看待和解释事件的,其主观意义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此外,在给事件赋予主观意义时,表述不同也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如果家长能引导孩子将“我失败了”改为“这一次的结果没有达到我期望的水平”,摒弃概括性的表述,把事件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看,强调挫折的暂时性,孩子或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摘掉身上“失败者”“无能者”的标签,同时感受到“我可以通过努力来决定下一次的结果”,进而获得对抗逆境的勇气和信心。
(二)改变孩子对事件过程的叙述
孩子在叙述一件让自己感到失落和难过的事件时,通常会将目光聚焦于消极的细节,自动地忽略积极的细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现和放大这些积极的细节,构建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和力量的故事。比如:孩子在参加演讲比赛时中途忘词,只能勉强完成演讲,最后与奖项擦肩而过。孩子在叙述这一事件时,可能会强调上台时的紧张不安,强调辜负了长辈的期待,强调自己在得知结果后的失落难过。如果家长只是对孩子说,“没事,我们继续努力,下一次会更好。”可能对孩子来说,其安抚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拓展孩子对事件的知觉,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在上面的例子中,积极因素可以是“孩子,你被选中参加演讲比赛,说明你的语言功底和表现力都很好;你虽然紧张,但还是站上台展现自己,说明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你能够在不顺利的情况下坚持完成演讲,说明你的内心非常强大!”孩子看到在这一事件中原来自己有如此多的“资源”,就能获得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和体验。
(三)与孩子共同面对消极的情绪体验,让孩子知道“有人会在我身边”
孩子身处逆境时,最常见的是出现消极的情绪体验,比如痛苦、无力、焦虑。此时,家长可能会急于把孩子从情绪中拉出来,说出否定孩子情绪的言语。比如,“难过有什么用?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别再愁眉苦脸地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事实上,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越是否定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情绪就越加强烈;越是不想让孩子陷入情绪的漩涡,孩子就越是会卷入其中,难以脱身。不被理解和接纳增加了孩子的孤独感和无力感,让他们倾向于更加封闭自己,或是呈现“我很好”的面具来让父母满意。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可以从两方面进行:(1)家长需要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让孩子知道“有人会在我身边”,这种“接纳”和“在身边”是稳定的、无条件的。家庭能够给予孩子包容和陪伴,其中,共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孩子遭遇困境时,家长可以说:“这一次的经历确实很让人沮丧,对吧?如果我遇到了相同的事情,我肯定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我想你需要一点时间来调整自己,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助,我愿意做最好的倾听者;如果你希望独处,我也愿意为你创造一个安全的不被打扰的空间。”(2)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消极情绪。就像“烫”的身体感觉让我们知道眼前的东西有危险,情绪作为我们心灵的感觉,也是有其功能和意义的。消极的情绪体验让我们知道,目前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那我们就可以沿着这条路径去思考:什么是我想要的?我期望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现在我的差距在哪里?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朝着期望的状态前进?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调整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也要相信他拥有调整自我的资源和力量。
(四)与孩子共同探讨应对困境的方法
在孩子的消极情绪得到很好的安抚之后,家长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问题解决”的方面。如果孩子遇到的挫折已经是过去的、无法改变的,家长可以与孩子探讨在下次遇到相同情境时怎么做更好;如果孩子仍处于挫折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在发散性思维训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并一一列举出来记录在清单上。问题通常不会只有“唯一解”,孩子由于经验不足,有时会在思考解决方法时存在局限性。家长此时需要充当一位“引路人”,让孩子思考、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孩子在记忆英文单词上有困难,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运用谐音记忆、形象记忆、联想记忆的方法提升记忆效率,还可以引导孩子制作个性化的、富有美感的单词卡片,随身携带,或是引导孩子将单词融入音乐旋律中哼唱。这时,家长传递给孩子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方法,更是“此路不通还可以另寻他路”的信念支持。开始时,家长可以先做示范,然后和孩子共同完成,随着孩子的能力不断提高,阅历不断丰富,家长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思考,必要时寻求外界的帮助。除了头脑风暴以外,家长也可以深入挖掘孩子的优势,探讨孩子在成功经验中的具体做法,促进迁移。比如,孩子在记忆英文单词时有困难,但在记忆数学公式时却又快又准,家长可以询问孩子“你在记忆数学公式时是怎么做的?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这些做法来更好地记忆英文单词吗?”
(五)让孩子更多地专注于自身的成长,而不是盲目地与他人做比较
一方面,在同一集体中学习和生活,很多孩子容易自发地与身边的同伴作比较;另一方面,家长有时也会把孩子与同年龄段的优秀孩子比较,希望以此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在比较之下,孩子可能会产生两种感觉,一是“我没有别人好”的挫败感,二是“我比别人好”的优越感。持续沉浸在这两种感觉中,都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家长应引导孩子认识到:努力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成长,而不是为了超越别人。就像乌龟与兔子同时出发向目的地前进,由于乌龟和兔子的身体构造有很大的不同,在付出相同努力的情况下,它们前进的速度也是不同的。乌龟虽然没有兔子前进得快,但是它一直在前进,这本身就是值得赞美和敬佩的事情。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步伐努力前进,并对此表示肯定和支持。
二、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时存在的误区
在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时,家长可能存在的误区有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不断打击孩子来培养其心理韧性,主要表现为贬低性和侮辱性的言语,如“你就是这么笨”“你真没用”。部分家长可能以为这种言语可以激发孩子的“承受力”,让孩子能够在面对批评时有一颗“大心脏”。实则不然,长期处于充满否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孩子容易认同这些言语,形成自我攻击的思维模式;有的孩子则会反对这些言语,滋生愤怒和敌意,产生与家长对抗性的行为。
第二,通过完全做一个旁观者来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不给予任何的引导和支持。部分家长可能以为培养心理韧性就是培养孩子独立面对逆境的能力,所以不应该提供外界的支持。实则也不然,孩子在面对逆境时,容易被困在消极情绪体验中,思维受限,如果不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孩子完全找不到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可能会强化其消极情绪体验,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障碍、身体不适或行为问题,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可以显著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家长,如果以上建议能得到认可,乃至真正践行,相信对于家长的教育水平和亲子关系的提升也会有很大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