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高中心理课上的“囧”与“尬”
2022-09-23◎杨靖
◎ 杨 靖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北京 100071)
2012 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要求。2017 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内容体系。2022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重点工作介绍中再次强调,“学校要全面了解掌握学生身心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和关爱帮扶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些政策指导性文件为学校有序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中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体现在课表中,是学校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不仅受到了师生的高度认可,而且不断创新,形成了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经历的曲折、变化,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那些成功改变“囧境”“尴尬”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示范性。同时作为特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它的实施和国家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接下来将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下简称心理课)曾面临的几个“囧”与“尬”入手,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尝试提出一些实践中的解决方案。
一、把心理课作为“睡觉课”“自习课”“放松活动课”
高中生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开设心理课能让他们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得到适当放松,进而对他们的消极情绪进行疏解,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是很多学校开设心理课的初衷。因为没有考试压力,基本不留课后书面作业,所以一些学生也把心理课戏称为“放松活动课”,甚至在心理课上,睡觉和写作业也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心理教师对此既感到同情,报以理解,又觉得学生这种行为不妥,面对时非常尴尬。
面对这样的“囧境”,作为心理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反思,查找个人在教学组织策略上的问题,进而调整;还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在不破坏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与学生约法三章。例如,在开学初的课上,我曾和学生这样约定,每次上课前想趴在课桌上睡觉的同学,可以和心理委员报备,每节课有两个“睡觉”的名额,先到先得,但是每个人不能连续两次申报。这样的要求让学生“为之一振”,纷纷瞪大眼睛问:上心理课真的可以睡觉吗?我坚定地点点头回答:“每次两人,确实可以。”于是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有两个胆大的男生真的报备了。看到他俩如约趴到桌上,做好了睡觉的准备,我还“贴心”地提醒周围学生,待会小组讨论时不要吵醒他们。那节课上,两位“睡觉”的同学其实没有休息好,时不时被同学们的笑声“吵醒”,有时自己趴在桌上跟着同学们笑,有时偷瞄其他同学的讨论。从此以后,申请上心理课睡觉的学生越来越少。
在这个案例的解决方案里,除了充分考虑学生需求的人性化关怀和双方彼此尊重的契约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心理课如何设计才能吸引学生,如何运用团体动力学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关注的第二个“囧”与“尬”。
二、学生喜欢讨论式、体验式,不喜欢讲授式
这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心理课设计中会出现的两种极端倾向,一是为了吸引学生,课程过于注重活动,一节课就是活动与活动的连接,个人分享与小组分享的组合;二是为了科学性,过于注重理论,把心理课变成了心理专业课,一节课是一个知识接着一个知识的呈现。其实一堂优秀的心理课应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突出科学性又彰显人文性。
在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心理学的知识是可以呈现的。但如何呈现,我们要分情况讨论。对于陈述性知识,也就是关于性质、特征、状态的定义,可以给学生简单呈现。再通过举例子、体验活动等,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总结,掌握知识。对于程序性知识,可以不急于呈现,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的方式,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连接,然后通过典型示范、教师点评、总结归纳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知识框架。由于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灵活的把控力,及时指正学生的错误和问题,引导学生找寻正确、可用的方法。最终教师需要呈现经过总结梳理的知识。由于在最初获得的过程中,程序性知识也需要通过记忆等方式强化,因此要求教师在最终呈现的程序性知识是精炼、新颖,可操作的。同时,后续要辅助模仿练习、课后延展活动等,使程序性知识得到巩固。教师还要注意及时鼓励学生运用程序性知识,以便尽早达到自动化水平。
总之,心理学知识是我们设计课程的重要依据,是保证课程科学性的关键点,而体验活动是整个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是保证课程时效性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作为心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二者使用的尺度,这样才不会顾此失彼,舍本逐末。当然,很多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来自学生个人的经验,这就引发了心理课的第三个“囧”与“尬”。
三、课程预设的活动目标和现场生成不一致
这个问题是所有学科教师都会遇到的,对于预设与生成的不一致,我们首先应该树立两个观点。
第一,预设与生成一致未必是好事,它有可能表示学生的思维定式没有突破,探究的欲望没有被有效唤起;也有可能是因为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觉察了教师的期待,为了迎合教师而给出答案。
第二,“预设和生成不一致”这一现象应该成为教师备课中的一部分,即对这种不一致有心理上和课程上的准备。心理上,不要对每一个辅导目标达成都抱有过高的期望,因为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的启发诱导,需要我们静心地等待;课程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班级活动风格准备多个预案。具体地说,在课上解决预设和生成不一致的方法有六方面。(1)专注倾听学生的回答,不急于作出评价和判断。(2)可以在倾听学生回答后,征询其他学生的看法。(3)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挖掘积极有用的信息,重述学生发言中的关键内容,进而对学生做出肯定。(4)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追问、聚焦引导学生思考。(5)在小组分享中,教师应该参与其中,通过和学生一起讨论、启发、引导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6)对于争论比较大的内容,如果不能形成共识,也可以尝试把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在课下或下节课继续交流。
总之,我们的预设目标不能成为唯一的方向,我们的课堂既要因为预设而变得有序,也要因为生成而变得精彩。这才是心理课生命和智慧的直接体现。心理教师的思想有多远,就能够引领学生走多远。当然在课程上,有时也会有比预设和生成不一致更“囧”和“尬”的质疑,对于新手教师来讲,简直就是暴击。这是第四个问题。
四、学生反映课上讲授的方法生活中用不上
这个问题是摆在心理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了解学生为什么不常用这些方法。第一种情况,“不会用”。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一些方法没有太多的可操作性,或者没有练习环节,知识没有迁移,导致学生不能把实际生活和方法产生联结。第二种情况,“用不着”。课堂上所学习的方法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或者说这些方法没有合适的情境可以应用。第三种情况,“不想用”。教师所呈现的方法滞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学生质疑这些知识的价值。
针对上述分析,建议心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尝试和思考。第一,教师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常用、乐于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教授的方法要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认同方法的实用性。第二,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多练习,而且练习的难度层层递进,不断强化对方法的运用。第三,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使用学到的方法,及时对使用方法得当的学生进行鼓励,树立典型,增强他们的成就感。第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予别人方法不如教给他们探寻问题解决的思路,让他们自己探寻问题解决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除此之外,方法不常用不代表没有用,有可能是暂时用不到。心理课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当下需求,还要具有预见性。所以有些方法可能在当下用不到,而是作为一种知识或技能储备起来,在未来的生活中才会用到。心理教师不要只关注当下,只关注课堂内,还要关注课堂外,关注学生的成长,去除功利心,有一颗平常心,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做“慢”教育。比如第五个“囧”和“尬”就是我们在“慢慢”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五、心理课需要模块化教学还是根据实际需求随机设计
国内出版的心理课教辅材料,大多是以主题模块的形式编排的,例如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生涯规划等内容,各主题模块下以不同视角和内容设分主题。以人际交往主题为例,下设友谊、亲子关系、化解冲突、人际交往原则等内容。这样设计编排的教辅材料非常科学、系统,让心理教师能很快纵览课程的整体内容和框架,学习和检索非常方便,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课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且和大多数国家课程的内容设置保持了一致性。但是高中心理课作为实践类课程,如果刻板片面地强调系统性,就会大大降低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能及时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单纯从学生需求出发,完全按照学生的需求制定课程计划,不仅使课程的严谨性和系统性降低,而且由于学生对未来生活缺乏预见性,也降低了心理课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指导性。在实际教学中,心理课的教学计划更应该在兼顾严谨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考虑到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利用访谈、问卷、咨询问题反馈等方式充分对各类需求进行汇总,提前对问题的发生进行预测和指导,系统规划教学内容。
以高一心理课为例,第一学期开学,很多学生都有各类适应性问题,心理课可以通过“与学长对话”“高中生活新变化”“初次认识的你”等为主题展开,帮助学生更快融入学习与生活;期中考试前,可以通过“应对考试焦虑”“放松训练”“科学用脑”等主题帮助学生调整紧张和焦虑;考试后,“学会归因”“理性思维”“时间管理”等主题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和调整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寒假前,可以从“我的休闲生活”“拖延大作战”等生活指导展开;春季开学后,可以设计“我的压岁钱”“我的小目标”等主题,让学生在回顾愉快假期生活的同时开始规划新学期的生活;随着高中选科的临近,心理课的内容可以和生涯教育紧密结合,就“高考知多少”“大学面面观”“我的优势智能”“决策平衡单”等内容开展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涯信息和决策依据。总之,心理课作为帮助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生活的指导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上,不能单纯以学科系统性为导向,而是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辅助以经验和预测性的统筹设计。
总之,心理课中的“囧”与“尬”最初也许都不是良好的体验,但是正是这些现实问题激发了心理教师的探索欲,见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教师的共同成长,也体现了心理课独特的学科魅力。对于一个个问题的思考、解决,犹如打开的一扇扇门,让我们在开门见到曙光的同时,不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那些与一个个鲜活生命共同对话的时间,犹如夜晚时亮起的万家灯火,回望的时候,内心温暖馨香,感动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