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务劳动管理是培养身心健康少年的关键因素

2022-09-23陶新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6期
关键词:任性家庭生活

◎ 陶新华

(苏州大学,苏州 215031)

一、从孩子的教育谈劳动的意义

最近有一条网络“头条”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河南一男孩陈同学高考结束就独自去上海打工,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得知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为692 分,随后被清华大学成功录取。这位陈同学从15 岁开始就利用假期前往不同城市体验生活,连路费都是靠平常打工的积累,他不仅生活独立,在学习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样学习好、生活独立、有思想的孩子真的难得。这不禁让许多家长感慨,我们怎么才能培养出这样杰出的身心健康的少年呢?

如今许多家庭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这样做的,而是强调不要让孩子做家务,专心读书。因为现在许多家庭条件都很好,特别宠孩子,甚至由全职妈妈在家陪孩子读书,于是不要孩子做家务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更不用说外出打工了。在最近几年的咨询中,经常遇到难以处理的疑难案例,来访者不满学习压力,不满学校管理,觉得这些很不合理,于是不肯继续学习了,弃学休息,在家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还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当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只要学习考试别的不管”的“小皇帝”的时候,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因为家庭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很特殊的环境,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社会,脱离了劳动,只要读书考试,结果孩子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妨碍。其中,家务劳动对孩子教育的意义值得我们反思。

二、案例A:改变家庭规则,让孩子自食其力,学会为自己负责

案例A 同学(高二休学,男生),因为在学校同学关系不好,受挫折后情绪低落,就不想学习了。父母劝说、看病吃药、找咨询都无效果,前后在家折腾一年多的时间。来找我咨询的时候,与A聊一下,发现他很任性,心情不好什么都不想干,在家“躺平”,玩游戏、网络聊天、上网看视频,偶尔补一下课,父母讲道理他都不听。为什么呢?因为A 已经习惯随心所欲地做事了,只要学习好,其他一切就都好。现在人际关系不好,心情不好,A就不顾一切地弃学不干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回学校读书变得越来越难。高二停学,一停就是一年多,父母心急如焚,老师也很着急,但是他自己无所谓。

为什么曾经表现很不错的孩子A 会这样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在教养孩子中,有意无意地用父母的付出和宠爱让孩子脱离了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家里因为有父母的庇护,就可以不遵守校纪校规,不尊重社会的基本规则。我与父母和A 一起交谈时,我告诉他们,我发现,“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基本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到了你们家就提前变成了共产主义,你已经开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了。而对于儿子来说,‘不尽所能,不努力,不负责’,也可以‘按需分配’,这样必然培养和助长了懒惰和不负责任的行为。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培养孩子呢?A 怎么可以要求享受这样不合理的待遇呢?”A 自己说,也觉得自己不对,但是心情不好也没有办法,不知道该怎么改,这样下去没法上学,也没有前途,怎么办呢?“好办啊,让父母养你一辈子。其实父母已经创造了很多家产,留给儿子一辈子够用了。”A 说:“我知道这样不对,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改变。”

显然父母运行的家庭规则错了,父母为A 提供的环境和条件有碍于成长。父母认识到这样的问题需要改变,这个改变需要A 的配合。如果父母不改变,或A 不配合改变,结果就是A 浪费的时间越来越多,未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好人生就彻底被毁了。经过家庭讨论,他们同意从此开始在家自食其力,“按劳取酬,不劳动者不得食”。于是约定每天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帮忙拖地、洗碗,学习自己做饭,每天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锻炼身体,做得好且父母满意加分,做得不好扣分,分数可以折合成现金,变成A 的零花钱。如果不努力,没有钱,网络费、手机流量费等都归零。父母要坚持原则,孩子也要自己遵守约定,同时接受咨询。这期间经过反复和挣扎,经过半年多的共同努力,A 离家上学去了,第二年考取了一个大专。在我回访的时候,A 感谢我拯救了他,让他的人生改变,现在在学校努力专升本;父母很感慨:“我们爱孩子不注意方法,真的是毁了孩子的人生。”

回顾A 的症状问题,如果父母从小让A 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从家庭生活小事做起,在劳动中体验自己为自己创造满意的生活的感觉,即使遇到挫折也可以重来,他可能就不会如此任性,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人际交往,也能锻炼每个人合作的能力,可惜在A 成长的历程中,缺少了这一基本的经历。

三、案例B:转变孩子的非理性行为,学会遵守规则,需要父母长期坚持原则

案例B 同学(初中一年级,女生),在家与父母胡闹,动不动就要离家出走,动不动就以自杀相逼,父母被折腾得很痛苦,非常焦虑。父母带女儿一起来咨询,不知道为什么女儿长大了越来越不讲道理了。我了解情况后,发现不是女儿不讲道理,而是有她自己的很多“歪歪理”,父母说不过她,而且B 善于付诸行动,不行就躺地上不起来,或者爬到阳台上或窗户上,对父母说:“我要跳下去,除非你答应满足我的要求。”询问变化的起因,父母回顾,她小学六年级作为学校推举的优秀学生,去国外交流了一学期,住在别人家中,在那里表现也不好,回来后考试成绩不如班里的其他同学,于是开始天天闹脾气,拒绝认真考试,拒绝上学,原因是结果不够优秀自己很不满意。父母很紧张,她这样下去高中肯定考不上了。

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发现,B 从小听话,学习优秀,在家父母照顾特别周到,包办一切,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谁知现在变成这样了。这是什么原因呢?B 很任性,这种任性的习惯是在过去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小学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处于勤奋期,这个时候做各种事情都有兴趣和热情,但是父母给的任务是只要学习,不要干别的,她的兴趣、热情和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小学时期的学习任务对于多数智商较好的学生来说,拿到优秀是比较容易的。她到国外交流学习的时候,国外小学的学科难度很低,自主学习时间多,她自由放飞自己。而且父母违反学校规定,给她一部手机,她自由使用,名义上方便联系,结果一段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视频。她回国后发现各方面都不适应,尤其是失去了学习成绩上的优越感,考试成绩落到中下水平。于是开始自我否定,拒绝上学。拒绝上学的同时,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要父母实现,尤其要求父母立即送她出国学习。她在无意识里仿佛认为,到了国外不学习也会有优秀成绩,而对父母提的任何要求和意见都不听。

家庭培养孩子出了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亲子关系互动上出了问题,而且多数是父母错误在先。B 变成这样,也是因为父母过于溺爱,而没有对孩子提出要求,没明白自己的责任和行动的后果要自己承担。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事事替代,孩子养成了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任的习惯。询问父母怎么会这样养育孩子,回答和多数父母一样,“我们对她好还有错吗?我们这么爱她,她应该懂事,应该管理好自己,怎么变得如此蛮横和任性,真是不理解,也不能接受。”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细致而长期的工作,需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从小抓起。B 的父母不能不说很尽责,很努力,但是绝对不应该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情。从小就只有一个要求,“只要认真学习,其他的都不用管”,“其他的都不用管”就成了问题的根源,妨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B 的咨询过程很纠结也很曲折,原因是B 的妈妈不能改变,她成为孩子问题的维持者。

B 付诸行动的非理性行为,都是做给父母看的。她说要离家出走,父母就很紧张,跟着女儿,结果女儿看到父母跟出来了,就走了很远,并且玩失踪,让父母更着急。我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她要离家出走时,父母告诉她不要忘记自己回家,在外注意自己的安全,父母不会去找她的,因为父母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开始父母紧张,不敢,后来父亲试了两次,发现孩子不出走了。B 改变方式,生气时躺地上不起来,这也是做给父母看的。如果父母不看,她会自己起来,但是每次妈妈都妥协,要把她从地上抱起来,她还赖在地上。妈妈说担心她着凉生病,这显然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父母替代,就变成了难以纠正的不良行为。B 还威胁要跳楼自杀,爬到窗户上或阳台上大声宣告。对这样极端的行为父母都很害怕,但是在确保她不会真的跳下去的(安全的)前提下,要讲道理,让她想清楚了,这是什么行为。如果真的想清楚了,孩子真的想自杀,爸爸妈妈也是阻止不了的。这是她自己的责任行为,她要想想父母真的做错了什么,是不是她自己在无理取闹。父母很多时候不敢这样做,所以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交谈,如果真的有危险,当然应该及时有效地阻止才对。

以上这些非理性行为结束后,家庭教育的重点才开始,而不是忽略过去了,过一段时间重复一次。B 如此任性,不顾事实,不讲道理,没有逻辑,要改变这些不良行为,第一,要让她自己把内心深处的自私、懒惰、不合理要求用言语表达出来,并进行讨论;第二,要从她能接受的小事情开始改变,这样才能逐步改善;第三,父母要长期坚持原则,直到孩子真正长大成熟。如果这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要求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习好,生活上也要管好自己,行动上要自觉主动地遵守校纪校规,自己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那么她在初中时期就能逐步走向成熟,而不是那样任性地走极端。这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步社会化的过程。

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不是简单地付出爱,而需要通过爱和规则来培养孩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成为被需要受欢迎的人才。因此,在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需要逐步与其划清责任和义务的界限,让他从小就学会面对现实,承担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面对的困难自己扛,在生活和学习的奋斗中找到自己的自信和成就。B 的咨询过程有两个难点,第一,父母要改变认知,及时纠正自己养育子女中的错误;第二,孩子成长中形成的问题行为的改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家长、教师、咨询师都需要足够的耐心。

四、家庭如何进行家务劳动管理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看到的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从家庭中的家务劳动管理来看待和分析,会有所启发。

(一)让孩子分担家务劳动

第一步,料理自己的生活。这一步其实是基本要求,从小有意识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时候,需要及时培养这种意识和习惯,非常重要。第二步,分担家庭公共服务的事务,有利于培养孩子勤劳而有责任的习惯。孩子是家庭重要成员之一,包括幼儿、小学生和初中生,都应该为家庭履行自己的义务,搞好卫生,清理垃圾,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特别是家中有人生病,更要要求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不可或缺的经验。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在这个家庭里只要享受无需付出。

(二)在成长关键期培养好习惯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周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6~12 岁属于勤奋期,这个时期养成好习惯比较容易。一旦形成了坏习惯,之后再纠偏、改正就比较难。因此父母不能替代孩子做他/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种替代最大的伤害就是阻碍发展,错过成长关键期。父母宠爱过多会适得其反,滋生不良习惯,妨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父母与孩子共同劳动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机

父母需要耐心陪伴,不能嫌弃孩子不会做、做不好,而是要发现他/她在努力学习和不断进步中,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即使做得不好,也比不做要好很多。共同劳动的过程本身传递了父母教养孩子的价值观和思想,因此劳动过程本身对孩子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参与家务劳动有助于提升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积极投入地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拥有更多的幸福。如今,许多孩子过着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感到不幸福,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没有投入其中,没有付出。如果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参与创造,幸福感就会增强,就体验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猜你喜欢

任性家庭生活
家庭“煮”夫
天气越来越任性
恋练有词
任性者的搞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时尚孕妈 任性没什么不可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周迅:有胆,任性!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