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再抱抱我
——小学生转学适应辅导案例
2022-09-23陈海燕
◎ 陈海燕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东小学,厦门 361100)
一、个案概况
(一)来访学生基本情况
来访学生小音(化名),女,10 岁,汉族。个子中等,长相秀气。她在一位女生的陪同下在办公室门口看了我很久,最终走到我身边。还没开始述说自己的情况,她便失声哭了起来。经了解,小音一到三年级都在另一所学校上学,父母为外来务工人员,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现在本校读一年级。因为弟弟无法在她之前的学校入读,所以小音便转学来到现在的学校。妈妈带着她和弟弟住在学校附近的出租房,除上班外,专心照顾姐弟两人的饮食起居。爸爸及爷爷奶奶周末过来看望姐弟。
(二)主要问题概述
来访学生主述问题:妈妈没有以前那么爱我了,晚上都抱着弟弟睡觉。我真的很想妈妈也能抱着我睡觉。我刚到这个学校,心情不好,都没有可以说话的朋友,也看不到我以前的朋友了,我很难过。想到这些我就很想哭。
小音对突然转变的生活感到难以适应,反馈自己的好朋友都不在了,也不能天天看到爸爸了,妈妈也不爱自己了。
班主任反馈:小音平时言语不多。这个学期刚转来,上课很少举手,比较安静。平时作业能正常完成。没有看到她和谁走得比较近,看上去比较内向。
心理教师观察:小音是在同学陪同下主动来找老师辅导,一见到老师就瞬间哭成泪人。陪伴其情绪稳定之后,她能清晰地回答老师问题。陪同的同学为小音班上的班长,听到小音说心里难过想找心理老师,于是陪同其前来。她能主动地告知他人问题并寻求帮助,说明她有较强的求助意识。
综上,小音表层的问题是她与母亲的沟通问题,深层的问题是她转学面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转学以来,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情绪问题给她造成困扰。在新环境,小音最直接可以依靠的人就是母亲,然而母亲平时忙于工作,晚上要照顾年幼的弟弟睡觉,不能及时给予她更多的关注,以至于她放大了与母亲之间的问题。当小音在亲情与人际交往上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和心理安抚时,她一个人默默承受,直到情绪爆发。
二、原因分析
(一)心理学因素
小音是个注重安全感的孩子。来到新的环境,面对周围一切陌生的人事物,她难免感到有些胆怯,这让她的安全感受到了挑战。当课后看到同学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想起曾经熟悉的画面,心情也难免失落。当不安与失落困扰着她,转学的她又不知向谁倾诉。这些情绪积压心底,当在校遇到一个导火索后(橡皮擦被同桌拿走未还她,觉得很委屈),便爆发了出来。
(二)社会学因素
离开之前稳定的家庭及学校环境,来到陌生的新环境,社会支持系统发生了转变,原先的好朋友不再联系,爸爸和爷爷奶奶也是隔了好几天才能见上一面。妈妈带着她和弟弟一起住,居住环境变小,三人晚上睡在同一张床上,妈妈睡中间,她和弟弟睡两侧。妈妈因照顾弟弟睡觉,忽略了对她心情的关注。
三、辅导目标
具体目标、近期目标:舒缓小音的焦虑与不安等不良情绪,改变不合理认知,在她和母亲之间重建亲密关系,感受家庭的支持,重拾强大的心理能量和自信。从而使小音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最终目标、长远目标: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也有能力去爱别人。引导小音发现自己身上潜藏着的优势力量,并运用自身的潜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四、辅导方案
根据小音问题的分析,将其归为一般心理问题。小音虽给人文静的感觉,但是她有较强的求助意识及主动分享的意愿,这为心理辅导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辅导方法
第一阶段,情绪宣泄,让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同时掌握来访学生更多的个人信息,了解她的真正问题。
第二阶段,与家长进行沟通,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及亲子沟通问题。
第三阶段,使用空椅子技术,让小音感受母亲的处境,体会母亲对她的爱。空椅子技术是格式塔流派(又称完形心理学派)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使来访者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通过让来访者扮演的两方持续进行对话,以逐步达到自我的整合或者自我与环境的整合。
第四阶段,使用焦点解决法,引导小音认识自己的潜能,运用自身的力量处理面临的困难。
焦点解决的基本理念是用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问题解决的积极观点,来促成改变的发生。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解决问题的策略就隐藏在目前困境的“例外”情况中,个体可以通过自我探索和行动,像滚雪球一样逐步达到目标状态。
第五阶段,评估辅导效果,结束辅导。
(二)辅导时间与约定
心理教师与小音约定,从当天起连续三天下午的第三节课来“心灵小屋”找心理老师。除关系彼此安危的内容或小音希望老师告诉别人的事情外,彼此之间所有的谈话内容都是保密的。
五、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情绪宣泄,了解内心
因为小音见到心理教师的时候便忍不住哭起来,为了让她能更好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我在征得小音的同意后,将其带到“心灵小屋”。在安静无人的环境里,小音不再压低声音啜泣,而是放声痛快地哭了出来。我此时主要以陪伴为主,并适时为她递上纸巾。哭泣了十分钟左右,小音的哭声渐渐变低,她又深吸了几口气来平缓自己的情绪。我给她倒了杯水,从询问一些简单的话题切入,如“你叫什么名字?”“读几年级?”“刚才陪你来的同学是谁?”等,在小音能稳定回答后,再询问她“今天怎么哭得这么伤心?”“之前有这样的情况吗?”从而了解到,她刚转学来几个月,感觉不适应,来新地方后感觉妈妈更关爱弟弟,非常难过,感觉妈妈不爱自己了。今天因为同桌借东西不还,心里很委屈,于是忍不住痛哭起来。
为了了解她的家庭情况,我请小音画一画自己的家庭成员。小音画了一家人一起坐在圆桌子边吃饭的场景,并分别介绍了爸爸、妈妈、弟弟、爷爷、奶奶的情况。在画的过程中,回忆起一家人在一起的场景时,小音嘴角挂上微笑。但因为弟弟上学的原因,一家人只能暂时分离,她也随着妈妈和弟弟一起来到目前的学校上学。这里没有曾经的好朋友,也不能和爸爸、爷爷、奶奶经常说话。弟弟因为睡眠不好,妈妈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弟弟哄他睡觉。自己则一个人躺旁边睡着,心里也很渴望妈妈能抱抱自己。
伴随着小音对自己事情的叙述,在第一次的辅导快结束时,我请小音今晚将自己“也想妈妈抱抱”的想法勇敢地告诉妈妈,观察妈妈会如何反应。
第二阶段:沟通家长,获得支持
小音来到新环境,对妈妈有更多的依赖,因此与家长沟通小音的情况,也是辅导中的重要一环。为避免家长的过度担心,同时保守与小音的谈话内容,我主要与家长沟通孩子刚到新学校还需要适应,并希望家长多与孩子聊聊天,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安全感。小音妈妈听完后,也表示自己刚来新的环境不久,也在适应中,可能平时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之后会注意。
第三阶段:空椅对话,感受母爱
空椅子技术有三种形式,即倾诉宣泄式、自我对话式和“他人”对话式。对小音开展的空椅子法为“他人”对话式,通过自己与“他人”的对话,从而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理解他人。
考虑小音的年龄,来回切换的对话方式可能会让她感觉不适应,为了让小音有更好的代入感,我利用玩偶角色扮演开展空椅对话。我请小音选择了两个玩偶,分别当作女儿和妈妈放在桌子上。扮演“女儿”时,拿起女儿玩偶向着妈妈玩偶说话;当扮演“妈妈”时,拿起妈妈玩偶向女儿说话。小音不用在椅子上来回切换身份,只要分别拿起代表不同身份的玩偶即可。
在开始前,我先请小音回忆最近一次她晚上睡觉和妈妈互动的场景。
小音:昨天晚上,我问妈妈可不可以也抱抱我。
我:妈妈如何回答呢?
小音:她说弟弟入睡很困难,她得先哄弟弟睡着,一会儿再来抱我。
我:你听完是什么感受呢?
小音:还是有点难过。
我:那妈妈哄完弟弟来抱你了吗?
小音:我不知道,后来我睡着了。
我请小音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回忆昨晚母女互动的情景,投入当时的场景中。然后将自己的故事通过玩偶母女演绎出来,把心里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
小音准备好后,拿起了桌上的“女孩”,将她摆在妈妈身边说:“妈妈,每天晚上你都抱着弟弟睡觉,你也可以抱着我睡吗?”小音用手转动“妈妈”朝向“女孩”说:“妈妈也很想抱着你睡,但是弟弟很难睡着,我得先哄他。”
“女孩”委屈地说:妈妈,可是很久你都没有抱过我了,每天都只抱弟弟。
“妈妈”叹了口气:妈妈也很想抱你!可是你看,如果弟弟不先睡着,可能我们晚上都会被他吵醒。
“女孩”:我知道,妈妈,我只是很想你抱我一下。
“妈妈”:妈妈也很爱你。每天晚上弟弟睡着后,妈妈都会看看你也睡着没,轻轻地摸摸你,给你把被子盖好。看到你睡着了,我才放心去睡。
说到这里,小音哽咽得说不出话了,只是点点头。
对话结束,我问小音:“刚刚经过这样一个体验,你有什么感受吗?”
小音:当我扮演妈妈时,我突然明白妈妈的感受了,一下要抱两个孩子睡着确实很难。还有,我有时也感受得到妈妈晚上会抱我,帮我盖被子,妈妈是很爱我的。上上周我生日,她还买了蛋糕和漂亮的衣服给我。但是我却还是睡觉前要让妈妈抱,这样妈妈很为难。
第四阶段:焦点解决,自我成长
第三次约见小音,我们一起谈论了她在学校的人际交往,这也是她感到适应困难的问题所在。我请小音先给当下的自己在新学校的适应情况打分,“假如给你现在的学校适应情况打分,0 分代表非常不适应,10 分代表完全适应。你给自己现在的状态打几分呢?”
小音:(思考片刻)5 分吧。
我:你给自己打了5 分,是中间分值。可以理解为你虽然感到不适应,但是在有些方面感觉适应了,对吗?
小音点点头。
我:你做了哪些事情让自己达到这个分数呢?
小音:我在班上交到了几个朋友。
我:可以向我介绍一下他们吗?
小音例举了三个同学,在谈论同学时显得比较开心。
我:我知道转学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环境,你刚转学来两个月,就交到了三个好朋友,这真是太棒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小音:有一个住得离我家比较近,放学的时候我会和她一起聊天回家;有一个上美术课时没有带水彩笔,我主动借给她,下课我们就一起玩了;还有一个是班长,她比较会照顾班里的同学,自己有困难就会找班长帮忙,慢慢就熟了。
我:老师发现了,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也是个积极勇敢的孩子。所以你不只能交到朋友,大家也乐于与你交朋友。
我:你希望你在学校里是什么样子的?
小音:下课有朋友一起聊天一起玩,被人欺负的时候能更勇敢面对。会被老师表扬。
我:假如有个魔法棒,它轻轻一点,明天开始你就能拥有很多朋友和你玩,上课会被老师表扬,被欺负的时候自己也能想办法解决,你觉得跟以前的生活相比会有什么不同?
小音笑着说:我会感到很开心,我会很喜欢学校,回到家里也会很开心。
我:从你的笑容里,老师感受到了你的快乐。其实魔法棒就在你自己的手里,如果你要让魔法棒发挥它的魔力,变出刚才说的开心的生活,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呢?
小音:我可以多和朋友玩,主动帮助别人。如果被人欺负了,我不应该只会哭,我可以请同学和老师帮忙。上课我要认真地听,作业写得更漂亮些。
我:看来你已经掌握了人际交往的小秘诀了。对比刚才你给自己打的适应分数,如果你现在想要增加1 分,可以做些什么呢?
小音:我可以再多认识几个同学,上课的时候多举手回答问题。
我:小音是个积极勇敢的孩子,我相信你只要有目标,一定会努力做到。相信你能取得一次次的改变和进步!
小音认真地看着我点点头。之后,我请小音写出接下来一周她期望做的几件事情。
六、辅导效果
一周之后,我与小音又约见了一次,主要了解她近段时间以来的表现和困扰。辅导也进入了第五阶段,通过评估小音的情况,确定辅导结束的时间。小音见到我,此次语气明显轻松很多,并告诉我她又结交了一个新朋友。被欺负也会报告班主任,不再害怕同桌欺负她了。妈妈爸爸周末带着他和弟弟一起去商场玩。
班主任评价:下课能和同学一起玩,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频率也比以前多了一些。
心理教师观察:在课间时,观察到小音活泼了许多,能主动拉着女同学的手参与到群体游戏中,脸上展现明媚的笑容。
七、辅导反思
家庭与学校作为影响小学儿童发展的两大环境因素,彼此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小学儿童的学业表现、适应行为、活动参与性。这两大因素的交互作用给转学的小音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只处理其中一个问题,可能不能给小音带来良好的转变。因此,梳理亲子关系及调整人际关系都是辅导中的重点。有人曾说,“当你想到你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所以要重视家庭作为滋养孩子心灵的作用。故而将亲子关系的和谐作为首要辅导任务,然后再处理学校的人际关系问题。
在与小音的辅导中,我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真正治愈的力量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心理教师要做的,其实就是陪伴学生一起去发现自己潜藏的这股力量,然后学会运用这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