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与心之间“绘”起爱的桥梁
——绘画心理分析在亲子关系辅导中的运用
2022-09-23◎刘锐曹燕
◎ 刘 锐 曹 燕
(1.安徽省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皋陶学校,六安 237000;2.安徽省六安外国语学校,六安 237000)
一、引言
林语堂先生在其书中写道“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而“充满家庭的爱情”必然需要恰到好处的家庭教育,可见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那么,检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是什么?是亲子关系。所有的家庭教育必须以亲子关系为载体,并在亲子关系中呈现。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家庭因亲子关系紧张导致矛盾与冲突,甚至大打出手,进而酿成令人痛惜的悲怆事件,让人唏嘘不已。当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面对这样的“紧张关系”时,该如何应对呢?绘画心理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构建积极的亲子关系方面,“绘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透过绘画与亲子一起探讨、体会沟通的秘诀,不仅可以打破防御,消融隔阂,更能够促进爱的流通,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增进亲密感。
二、绘画心理分析及其优势
绘画心理分析就是通过对绘画的分析来探索创作者的心理信息。根据投射理论,在绘画当中,我们会无意识地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情感、兴趣、需要、动机、冲突、防御等内在状态。这些内在状态有时候是我们无法言说的,因为我们意识不到或者意识蒙眬,而绘画可以绕过我们的意识直接地表达。其次,大脑半球分工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左脑擅长言语逻辑、抽象思维等,而右脑更擅长绘画、音乐、空间想象。因此,心理学家Ley 认为,“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打开右半球的锁。”当我们用语言无法言说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绘画很好地表达,而且更有效。同时,绘画心理分析取材简单,形式富有趣味性,容易被学生和家长接受。
三、善用绘画主题,“绘”出爱的桥梁
(一)打破防御,用“房树人”松动隔阂
当家长仍然在无意识地使用自己成长中形成的教育经验来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却不曾觉察到,这种不合时宜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孩子的成长需要。其次,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他面对着种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压力,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如果再固守儿童时期的亲子相处模式,两者叠加,冲突自然难免。
“每次问他的想法,他总是不愿意跟我讲。你让他把看过的书本放整齐,他偏偏放得到处都是。真是没有办法!”小A 的妈妈无奈地诉说着。小A是一个12 岁的男生,有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妹妹,爸爸常年在外上班,聚少离多,平日随妈妈和妹妹一起生活。不知道为什么,妈妈越来越觉得小A 不理自己,不愿意与自己说话,也更加“不听话”,所以前来接受辅导。
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与他们母子首次见面时的情景:小A 远远地跟在妈妈后面,表情极不情愿。因为辅导的需要,我有意安排他们并肩而坐,只是小A 不但不愿意与妈妈坐在一起——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我不要跟她坐在一起”,而且连眼睛都不愿意看向妈妈,整个身子偏向一边,如同相斥的两块磁铁一般。
第一次亲子沟通,我准备利用“房树人”组合图,通过其中象征性的“语言”,让妈妈和孩子看到彼此不曾注意的双方的性格、情绪情感、困惑与冲突。进而共情,动摇他们之间的防御与隔阂。
图1 是妈妈画的“房树人”组合图,高高的山坡上长着一棵有手掌形树冠的树。我引导她去感觉,小A 的妈妈很快意识到这种“高高在上的样子”。日常生活中的妈妈很难觉察到,与小A 的相处是“高高在上的样子”,即使有所觉察,那种模糊、不清晰的反思也很难让她蹲下身子,平等地带着尊重地去倾听小A。当我们以眼前的画为载体时,就画论画,讨论起来就容易多了。另外,两个孩子围绕着妈妈这棵“大树”玩耍,无意识中表明,妈妈还是不能接受小A 的长大,不太愿意给他更多的独立自主。“他毕竟长大了,到了青春期,有一定的独立能力,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妈妈不能再像看小宝宝一样看着他了。”听到这些,被共情的小A 开始松动自己的心理防御,对妈妈的了解也更进了一步。虽然还有意识地与妈妈保持距离,但我知道,“爱的表达”已经在他们之间蠢蠢欲动。
图1
再看图2,这是小A 的“房树人”,我好奇的是略靠右下的三个小人儿。“小A,能跟大家说说这三个人吗?”“他们是我的小伙伴,我们在一起玩耍。他们都是我在M 地的朋友。”
图2
“有现在的小朋友吗?”小A 直摇头。妈妈听到这里,哽咽着说:“我到现在才知道,他还在怀念以前在M 地的生活,还在想着他们。他之前从来没有告诉我。”妈妈一边说,一边带着内疚哭泣起来,然后主动地搂住了小A。被搂的小A 虽有些被动,却也没有拒绝。没有拒绝的还有那强忍在小A眼中,诉说着无限委屈的泪水。
(二)在现实与理想间寻找平衡,消融“隔阂”
下面一次活动,需要小A 画出“现实中的妈妈和理想中的妈妈”,妈妈画出“现实中的孩子和理想中的孩子”。通过这样的画面呈现,孩子能够直观地了解妈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对自己抱有什么样的希望。妈妈也可以知道自己在孩子的眼中是什么样的状态,对自己有哪些期望。当一些不曾言说的“爱”被表达出来时,爱便开始流动,关系也就走向了亲密。
如图3,画面左边是妈妈描画出的现实中小A 的状态——坐在椅子上看电视。画面右边是小A 走在一条绿树成荫的小道上,很显然,妈妈希望小A少在家里看电视,多出去玩一玩。同时,坐着的小A 在妈妈的心目中也显得那么没有活力。对于妈妈这样的期望,小A 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曾经想和小区里孩子出去玩一玩,但是因为妈妈的担心而放弃了。”这个“不能说的秘密”终于被表达了出来,听到这些,妈妈若有所悟:“现在知道了他的想法,是的,这么大了,也不能老是看着他了。”如此,沟通的障碍又少了一些,亲子之间的信任自然增加了几分。
图3
再看图4,在小A 的眼中,现实的妈妈是不开心的,整天绷着脸。而理想的妈妈是开心的,穿着美丽的衣服在那里跳舞。看着眼前的“画面”,妈妈再一次眼睛红了,哽咽道:“小A 对妈妈的关心和爱,妈妈都知道了。”在此情境里,以画为媒,母子间被隐藏的“关心”和“爱”自然地流露出来,流向彼此。
图4
(三)利用家庭动态图,为“改变”创造一个更健康的家庭环境
通过前两次辅导,小A 与妈妈之间的交流通畅了很多。这次他带着满脸的得意与笑容跑在妈妈前面,先于妈妈气喘吁吁地跑进辅导室。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的家庭环境来支持这样的“改变”,使更多的辅导环境迁移到他们日常的家庭环境中,我选择了“家庭动态图”绘画。
在家庭动态图中,亲子双方可以直观地看见对方在意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家庭成员互动情况。在心理教师的引导下,思考亲子交往中需要注意和改变的地方,进而促进家庭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增强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幸福感。
与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小A 最留恋的记忆。特别是有了妹妹以后,妈妈对妹妹的偏爱既增加了与小A 的心理距离,又强化了小A 对父亲的想念。如图5,小A 在左侧画出了与爸爸打羽毛球的场景,在绘画心理分析当中,纸张的左侧常常与“留恋过去”息息相关,这与小A 的情况完全符合。在画面的右侧,妈妈和妹妹在房间里看电视,这一个有意思的房间把小A 的一家人分成了两个团体——一边是爸爸与自己,另一边是妈妈与妹妹。小A 在无意识中投射出与妈妈、妹妹的距离,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如此。再者,这种有意无意的距离也流露出更深层的关系——妈妈分享了太多的爱给妹妹,所以小A“不喜欢”妹妹;小A 的自恋受伤了,因为妈妈不再只爱他一个人;小A 对爸爸的想念也增加了,似乎只有爸爸不会把爱全给妹妹,爸爸还是那么喜欢自己。
图5
“妹妹在家里看电视,妈妈躺在床上玩手机。我和爸爸在外面打羽毛球。爸爸经常不在家,很喜欢与爸爸在一起玩的日子。不喜欢妹妹,妹妹是公主,我经常会跟她争玩具。”
再看妈妈的家庭动态图(见图6),妈妈和妹妹被画在中间靠上的位置,很显然妈妈与妹妹之间的关系最亲密,距离最近。相反,哥哥远离每一位家庭成员(爸爸在外上班,是可以理解的),说明哥哥与妈妈、妹妹的疏远。一家人都是各忙各的,没有交流互动。
图6
通过这两幅“家庭动态图”,我们发现了所有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家庭环境问题,同时可以看出,小A 不仅希望爸爸能够给予他足够的陪伴,妈妈的爱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妈妈既要关心爱护年纪尚幼的妹妹,也要“放下手中的手机”。两幅画都在提示,家长应关注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哥哥,和妹妹一起帮助哥哥度过这个“多事之秋”。一家人的互动多一些,对家庭成员的关注多一点,家庭系统中爱的能量才能够流动得更加顺畅。
小A 与妈妈看着彼此的家庭动态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楚他们的问题所在,这也为他们尝试新的交往模式提供了动力。
(四)合作绘画理想家庭图——在合作共“营”中升华“关系”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一劳永逸的关系,所有的关系都需要“经营”,亲子关系也不例外。通过合作绘画,亲子既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在合作中培养更加深入的亲密关系,又能认识到幸福的家庭需要彼此努力,共同“经营”。其次,要绘制出“理想家庭图”,亲子之间必须相互沟通、理解,充分表达自己,理解对方,在取得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共同绘制。如此,一个孕育于共通情感基础之上的作品才能够完成。最后,创作过程中的经验也会迁移到日常的家庭交往中,使得亲子关系进一步升华。
小A 与妈妈一起绘制了“理想家庭图”(见图7),母子俩很有默契地达成了共识:(1)每位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适中且相近——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该得到关注,谁都不可以被忽略;(2)爸爸与小A 坐在一起,特别是爸爸的身体倾向小A——作为顶梁柱的爸爸应该更多地回归家庭,多陪陪小A,满足他对父爱的需要;(3)爸爸与小A 在一起打羽毛球,妈妈在旁边带着妹妹骑车——不再只有爸爸与小A,而是一家人互动,其乐融融。
图7
“既然你们都能想到一起去,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这样的理想不用太久就会实现。所以,小A 不是不愿意出去玩,也不是完全留恋过去的几个好朋友。其中还有那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光。”听到这里,小A 高兴地给妈妈捏起了肩膀。从第一次辅导的极不情愿,满脸不愉快,到第二次、第三次的越来越活跃,越来越乐于参加绘画活动,小A 不但与妈妈的交流增多了,而且更主动地去表达自己,去接触妈妈。
四、辅导反思
第一,就画论画,有理有据。不愿意用语言表达的时候,绘画可以让来访者放下防御,自然流露。在绘画中,小A 的妈妈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自然地讨论自己的强势、自我中心(第一次辅导中)。当她意识到自己的交往模式时,改变便悄然发生,这也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精髓——潜意识意识化。
第二,因为认知能力、词汇储备、词语提取速度等言语逻辑水平的限制,有的孩子,甚至成年人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词不达意、言不尽意的状况。这时心理教师可以利用“绘画”帮助来访者表达自己。
第三,利用绘画心理分析进行亲子关系辅导的时候,一定要以目标为导向,切不可野蛮分析,分不清主次、轻重。抓住能够推动亲子沟通、亲子感情走向深入的元素,循序渐进地推进。比如,在小A 第一次的“房树人”图中,我只关注了那“三个玩耍的小人儿”,抓住这个关键进行引导。妈妈知道了孩子隐藏的心结,孩子被妈妈理解了,母子间的防御便轰然倒塌。其他诸如两间房屋、两棵树等元素可以暂缓讨论。
第四,循序渐进,静待时机。从辅导开始到结束,每一幅画都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如何选择?除了考虑辅导目标,循序渐进与静待时机也很重要。比如在“房树人”活动中,我选择了小A 的一段记忆及妈妈性格中的一个侧面——自我中心,点到即止。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从讨论妈妈与孩子的互动递进到整个家庭关系模式。对时机不成熟的信息不可操之过急,因为相同的信息还会再次出现,我们只需要耐心、温暖地陪伴。
五、结语
在四次近六个小时的绘画活动里,亲子双方利用这难得的只属于彼此的时光,通过“绘画”了解到彼此不曾说出的秘密、情绪压力和内心冲突;通过“绘画”,听到彼此不曾言说的爱,心与心之间架起了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