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
2022-09-23任香艳
任香艳
(莱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烟台 265200)
生猪规模化养殖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各类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导致行业发展受到限制,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行业发展。各类传染性疾病流行过后容易出现大规模的传染,且整体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增大生猪的感染率,甚至造成生猪大量死亡,因此及时的诊断与防治尤为重要,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降低疾病感染率,促使养殖行业发展。
1 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学特点
猪圆环病毒(PC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该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该病发生不受季节因素影响,且任何年龄阶段的生猪均可患病,呈现出明显的易感性,病症造成的危害较大,可产生大规模的传播感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猪圆环病毒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且受环境、湿度、温度等因素影响,病毒的传播能力存在一定的不同,不同年龄段的生猪感染几率差异较大,感染症状也存在差异性。猪圆环病毒与猪体内的激素、抗体存在关联性,甚至部分生猪在出生时体内就已经携带该病毒,出生后随着生猪的生长导致其病毒原子活性改变,最终发病。如仔猪通常在出生2~3d 内发病,猪群急性发病率可达4%~25%,死亡率可达10%,危害较大,对于断奶仔猪来说,发病率更高,甚至可达50%,死亡率甚至高达70%左右,需要加强重视力度。在大规模的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生猪生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为疾病传播提供了媒介,增大病症发病率。母猪繁殖期是该病症的发病高发阶段,因而导致大部幼崽出生时已经带有猪圆环病毒,病毒在体内潜伏,随着病毒的进展最终发病。
2 猪圆环病毒病的传播与病理变化
猪圆环病毒的传播能力较强,生猪患病后可能通过鼻液、粪便等方式将病毒排出体外,甚至孕期母猪直接感染幼崽,幼崽在母体内就已经感染病毒,导致其出生率、存活率降低,严重影响生猪的健康。猪群之间的病毒传播是造成该病症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生猪的大规模养殖过程中,由于不同年龄生猪混养、密度过高、生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等因素导致生猪自身的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发病,需要做好免疫工作,以便于控制该病症。生猪感染猪圆环病毒后可能出现不同的病理特征,如断奶期的幼崽常见系统衰竭综合征,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消瘦、黄疸等情况,多器官系统衰竭,最终造成死亡,研究发现该病症在猪舍环境较差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导致生猪的死亡率提高,且生猪可见各处淋巴结肿大情况,部分还伴有肠道溃疡情况,需要加强重视。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该病症常见于8~18 周龄群体,患病后猪皮肤症状明显,出现红色斑块,多见圆形,多表现在外阴周边与前后肢处,随着病情进展其斑块不断变大、变黑,相互连接,同时病猪多伴有表层组织水肿、食欲降低情况,病情严重的病猪在短短几日内死亡,病理特征明显。猪呼吸道复合体病常见于成猪与育肥猪群体,患病后病猪常见明显的发热、呼吸困难、生长缓慢、食欲降低等情况,随着病情进展进一步加重,影响生猪的生长,需要及时进行病理诊断,确定病症并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
3 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方法
猪圆环病毒对生猪的健康生长产生的危害较大,因而需要及时对该病症进行诊断,以便于及时治疗,控制疾病进展,避免病猪死亡。临床上诊断该病症的方法较多,主要常见病理学检查和血清检查两类。
病理学检查,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如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情况应首先判断是否是猪圆环病毒,尤其是非退化或固化时,以便于确诊。如果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降低时并且伴有多核细胞,存在嗜碱性包涵体时可以确诊该病症,但该病症常见于病死后的猪。
血清检查,该方法适用于活猪检测,判断其病症情况,且该方法类别较多:①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该方法选择猪细胞进行检测,通过培养PK-15 细胞进行检测,利用病毒的反应来明确病毒的类型;②ELISA 方法,该方法利用猪体内的血清中抗体进行检查,通过试剂进行检测,该方法常见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③PCR 方法,该方法较为简单,主要通过猪的粪便、鼻液进行检查,最终确诊猪圆环病毒;④ISH 方法,该方法主要进行猪的猪圆环病毒核酸检测,但存在一定的限制,难以分清病毒是1 型还是2 型,且方法不具备特异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在猪圆环病毒诊断过程中,应明确该疾病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诊断方法开展诊断,以保证诊断方法的合理性,可以及时诊断病毒,便于及时治疗,以保证生猪健康生长。
4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策略
猪圆环病毒对生猪养殖产生的危害较大,且死亡率较高,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通过合理的防治可有效降低该疾病发生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4.1 开展综合性预防
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猪圆环病毒病发病率,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分段式饲养,遵循三点式饲养原则,对哺乳期、保育猪、育肥猪进行分开饲养,相同批次的生猪需要保证同时进出,以此来降低交叉感染情况,同时外购的生猪与原有的猪群应分离饲喂,避免出现混合喂养情况,以杜绝猪圆环病毒的传播。做好日常饲养管理,保证猪饲料的营养丰富充足,在饲料采购过程中必须保证饲料质量,严格禁止出现过期饲料或发霉饲料,以保证生猪获得高质量饲料。做好猪舍的清扫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及时清除猪粪与饲料垃圾,消除时需要彻底,做好日常通风,在夏季需要及时降温,冬季时做好保暖,避免生猪感冒,降低疾病发病率。通过合理的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该病症,如2020 年我国国内猪圆环疫苗批签发数量超过1,000 批次,相比2019 年增长51.36%,进口产品相比于2019 年增加242.35%,说明该疫苗的临床价值,可有效预防猪圆环病毒病。
4.2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生猪在养殖过程中,应合理的进行免疫接种工作,按照相关的规定标准接种疫苗,现阶段我国猪圆环病毒疫苗种类较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接种。做好猪常见严重感染病的主动与被动免疫预防,如猪瘟、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该类病毒可能引起猪圆环病毒,应做好相关病毒免疫预防,进一步控制猪圆环病毒。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做好相关的药物投放工作,通过药物投放也可以有效的对猪圆环病毒进行预防,如刚出生3d、一周、三周的幼崽可以注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进行预防,围产期的母猪可以在围产期前后运用延胡索酸泰乐菌素可溶性粉进行预防,以降低该病症的发病率,保证生猪健康生长。当前常见的猪圆环病毒2 型灭活疫苗如表1 所示。
表1 当前常见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
4.3 积极进行病猪治疗与处理
在发病后应及时处理,出现病例时应立即进行封锁隔离,对猪群进行检查,禁止动物调运,养殖管理人员应避免随意流动,上报当地的管理部门,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扩大,以保证其整体安全性。现阶段治疗该病症常见抗病毒制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等,尤其是在病症流行初期阶段,该治疗方式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控制病症,以注射血清方式皮下注射。药物疗法,如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清瘟败毒散+黄芪多糖拌料连喂或不吃料的患猪可选用头孢噻呋、黄芪多糖分别肌肉注射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药物联合来治疗,达到疾病控制目的,对于病死的猪应合理进行无公害处理,杜绝就地掩埋、私自丢弃等方式,以避免病症进一步的传播,达到防治目的。通过上述研究可知,现阶段猪圆环病毒病对猪健康生长产生的危害较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且传播途径较多,传播速度较快,可能引起猪大量死亡,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如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ELISA 方法、PCR 方法、ISH 方法,均可有效诊断该猪圆环病毒病,以便于后续治疗。患病病猪需要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如抗病毒制剂治疗、药物治疗等,及时控制病毒,以促使病猪恢复健康,及时无公害处理病死的猪,以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同时应开展防治结合策略,做好日常预防工作,通过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患病几率,如三点式饲养原则、定期消毒、定期免疫接种等,以提升猪自身免疫能力,从根源上预防,以此来促使猪健康生长,推动猪养殖业全面发展。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生猪养殖业呈现出全面发展趋势,从传统的散养模式逐渐转变为现阶段的规模化养殖,促使行业更加规范,但同时也带来了大规模病毒病传播问题,严重影响养殖业发展,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猪圆环病毒,该病症病死率较高,危害性较大,因此应加强重视力度,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防治,明确该病症流行病学,及时进行病症诊断,及时治疗,从根源上进行防控,以避免该病症广泛传播,保证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