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化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2022-09-22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口中心小学卢华玲尚明晓
■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口中心小学 卢华玲 尚明晓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课堂一改往日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教学方式,朝着多元化的课堂模式发展。新课标改革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曾经,数学被很多学生认为是“最头疼”的一门课,不少学生反映自己恐惧数学,觉得数学枯燥乏味。而新教学模式的出现与推行,意在改变这种现状,其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便是游戏化教学法。学数学和做游戏,前者强调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学科知识,后者则注重娱乐体验,如何把二者巧妙融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科学的策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一、“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小学生怵头学数学
小学阶段由于更注重基础的夯实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加之“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与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一个快乐的童年。然而,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小学生也有烦恼,不少学生都反映,自己最大的烦恼就是“上数学课”。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三大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打基础,初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明明是一门讲授新知识的重要课程,为什么会让学生觉得无趣无味,甚至“痛苦无比”呢?知识本身没有错,学习是一个怀揣热情、探索求知的过程,如果学生抗拒知识和学习的过程,那或许是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
如今,不少小学数学教师还秉持着落后的教育理念,坚持在课堂上使用落后的教育方法。部分教师依然在频繁使用“填鸭式”教学法,课堂死气沉沉,缺乏互动性,教师在讲台上一直说,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在讲台下用手撑起下巴,心不在焉地听。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还会削弱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数学难学”的阴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教学方法没有顺应当今时代的教育特点,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忽略了时代的变化需要富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有的教师不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是重理论、轻实践,只给学生讲一些应试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让数学知识“脚不着地”地高高悬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这种“应试教育”很难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热情。同时,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且自控能力不足,固守陈规、一成不变的数学课堂教学很容易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游戏化教学法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了数学”
游戏化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手段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游戏化教学法打破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观念、新活力,顺应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好奇心为“工具”,以趣味性为“诱饵”,以掌握知识为根本目的,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游戏化教学法解决了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其推动与实施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1.激发学习热情。
在很多学生眼中,数学是大量的公式与计算,是想不出来的解题方法和列不完的算式,因此他们难以对数学产生学习热情。传统教学法注重教师的“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记,无法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打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自信心。而游戏化教学法则不同,这一方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相结合,既加强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在学中玩,也在玩中学。这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当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也可以趣味盎然时,学习热情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2.开拓数学思维,提升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局限性,容易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一定的限制,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应试教育下,不少数学教师与其说是在教“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是在教“解题方法”,学生学会了“如何做对一道题”,却没有学会“如何思考一道题”,而游戏化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象。游戏化教学法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学生从被动接受答案变成了主动探索答案,从单角度解决问题过渡到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由此可见,游戏化教学法是新课标改革下,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说,游戏化教学法的推动与实施是顺应教育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巧用游戏化教学法,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寓学于乐,将游戏化教学法切实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的策略与正确的方法。不科学的课堂游戏容易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在玩中忘了学,二是课堂游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避免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游戏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游戏类型不仅顺应了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而且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1.竞赛类游戏。
竞赛类游戏是小学课堂中常见的游戏类型,它利用了学生的好胜心,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出不同的题板,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计算:比一比谁的速度快、正确率高、方法好。为了帮助小组赢得比赛,每一个学生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课堂的参与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激发。
2.实践类游戏。
枯燥的理论知识无法让小学生完全理解,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将数学学习的效果最佳化。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时,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超市大采购”这个游戏就是以生活中的超市促销活动为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上来一场“超市购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对打折的商品进行比较挑选,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计算出最优的省钱方法。在进行过几次“超市大采购”游戏后,有学生家长说:“老师,我们家的孩子现在每次跟我去超市,都会告诉我怎么买打折的商品最合适,您的教育真有效果。”
3.操作类游戏。
图形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一大难点,尤其是体积问题让很多学生犯了难,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时,教师就可以给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眼中的长方体不再是一个画在课本上的图形,而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物。通过制作长方体,学生对于长方体有了初步的印象与概念,也加深了理解与记忆。此外,为了锻炼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需要动手的游戏,如七巧板、魔方等。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原来这些益智游戏与数学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法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给沉闷的数学课堂注入激情与快乐。同时,在游戏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效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巧用游戏化教学法,结合课本知识点和学生特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的一块“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