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心善语

2022-09-22

慈善 2022年5期
关键词:于谦狄更斯名言

“位卑未敢忘忧国。”

名言出自我国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剑南诗稿》。写这首诗时的陆游已是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陆游一生,忠贞于国,哀民生之艰有杜甫遗风,痛天下沉沦如丧考妣。南北两宋皇皇数百年,君臣大多耽于享乐,不思进取。先失幽云,再失泾渭,长安洛阳千年古都,皆落他人之手。退守江南,苟且偷生于一隅,压榨贫民以济庙堂,内忧外患百年不绝。

“慈善的养成教育是引导人们从少年时起,明白究竟怎样做人,做善事,不做恶事。道德教化的基本准则是不损害他人,而慈善教化是以道德教化为基础,并加以提升,其基本准则是自利利他,进而以善待人,即爱他人,给予他人以快乐,以悲待人,怜悯并帮助他人摆脱不幸和灾难。”

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陆镜生潜心研究世界史和西方文学,著作《世界通史故事》《美国史新编》等在史学界享有盛誉。陆镜生教授慈善文化的研究的成果也颇丰,曾著有《慈善面面观》《慈善散论》《慈善透视镜》等多部著作。上述论述出自其发表在《慈善》的一篇文章。

“关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是连续的,这不仅仅表现在时空上。爱应该像山间的清泉,它需要一条永不中断的水渠衔接,如果中断了一环,清泉就无法流出大山了。”

这是著名作家、艺术家、学者冯骥才说的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话。

“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言。狄更斯1837年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的创作,一生创作多部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生活遭遇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狄更斯的作品体现了英国人的核心精神,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但狄更斯身上还有英国人的另一种精神,一种自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他为弱势群体代言,追求社会正义,探寻能使人类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叩问世界首富之国的良心,用15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散文作品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和梦想,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

“爱不是语言,是行为。”

这是池莉说过的话。池莉系当代著名作家,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武汉的特色,她写的人物大部分也和武汉这座特大城市的性格有关,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社会反响强烈。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露润九州。”

名言出自我国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的诗作《望雨》。意思是说:我要把天上银河之水导引下来,散泼成及时雨润泽全国大地。表达了于谦为国为民思想。于谦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于谦为官廉洁,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她。”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演说家和法学家西塞罗的名言。西塞罗以善于雄辩而成为罗马政治舞台的显要人物。其作品的文学成就,为拉丁语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在当时是罗马显著的文学人物,其演说风格雄伟、论文机智、散文流畅,设定了古典拉丁语的文学风格。西塞罗也是一位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者。他通过翻译,为罗马人介绍了很多希腊哲学的作品,使得希腊哲学的研究在希腊被罗马征服之后得以延续。

“生活的路途中,我们会面对无数漫长而孤独的时光。然而,只要行囊中的微笑如约绽开。它就会化为星星点点的光芒,洒满奔赴的方向。”

这是南京市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宋文洁多年前发表在《慈善》杂志上的文章《微笑是最美的行囊》中结尾的一句话。这篇文章是该同学结合自己只身一人赴美进行一个学期文化交流时的感受写的亲身体会。

“牵挂——心的孕育,情的融合,爱的滋养,泪的浇灌。”

多年前,新疆石河子市第一中学高三(7)班同学黎云蔚在给《慈善》杂志投稿《不能没有牵挂》一文中写下上面的佳句。这篇文章,从触景生情的两句反问引发出对“牵挂”的深刻理解。从牛郎织女、屈原放逐,一直写到孙中山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子深情;还有昭君、东坡、稼轩、易安等古代名人,只因牵挂而派生出感人的故事。

猜你喜欢

于谦狄更斯名言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成鹰之路
果子单
于谦藏品欣赏
狄更斯钓鱼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名言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名言趣画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