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衢州数字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2022-09-22浙江省衢州市农业农村局324000叶轩楠

新农村(浙江) 2022年9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建设

浙江省衢州市农业农村局(324000)徐 斌 叶轩楠 史 涛 张 鑫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数字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以承担全省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市建设任务为契机,将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对推进共同富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建设现状

2021年,建立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为农服务三张网。截至2021年,全市“农民信箱”注册用户15.62万户,建设“万村联网工程”网站1494个,建成益农信息社1506个,其中特色示范站点30个。全市共有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市1个、示范县3个。累计有柯城区、衢江区、常山县、江山市等4个县(市、区)被列入省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县,资金主要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柯城区、江山市、常山县被列为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其中柯城区被列为国家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

2.主要做法

(1)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有:从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等四方面入手,重点建设全市乡村数字大脑、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推进数字乡村新基建,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加快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监管、农产品营销数字化,打造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资源数字化流转平台,培育数字乡村新业态,构建农村三资管理、房地信息数字化系统,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互联网+益农服务”“互联网+教育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等18项任务,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行业监管服务和生产生活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2)夯实基础,加快乡村发展一是数字化改造提升农业生产效能。以开展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和省级数字农场创建为载体,推动产业数字化改造促进生产效能提升。截至2021年,全市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83家,培育鲟龙数字渔场、农法自然数字农场、柚香谷数字工厂、金秋红柑桔合作社农场等省级数字农场17家。常山投资3亿元打造的“乡村振兴数字产业园”,柯城投资5.06亿元打造数字农业科创园,衢江与盒马鲜生签订战略协议,打造国内最大盒马村。

二是数字化经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通过建立“产品电商化+人才专业化+渠道互通化+村貌信息化”的新零售模式,开展示范村建设。截至2021年,建设“产业特色村+新零售村”项目10个,打造“蛟垄小皇姜”“全旺喜米”“上彭川原籽菜油”等特色品牌。开展建设“智多张西”数字村庄,创新“公司运营+集体自营+农户植入”的运营模式,发展以乡村旅居产业为核心、组建村集体为主的运营主体,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推广“智多张西”数字村庄发展模式6个。率先启动未来乡村试点,发布全国首个未来乡村建设地方创建标准,柯城余东、衢江莲花和龙游溪口等首批6个未来乡村基本建成。其中柯城余东村打造农民画交易平台,与华为合作,农民画以版权形式入股,研发农民画主题壁纸等新的经营形式,促进农民画家增收,实现了从画画到卖画、到卖版权到卖文创产品的转变,以“一幅画”带动沟溪乡“六个一”产业发展;衢江在莲花乡建设“云上莲花”智慧管家系统,集成农房审批、农产品溯源、智慧餐厅等民生领域,形成“场景联合体”,构建人与乡村、人与城市、人与未来的和谐关系。

三是数字化营销拓宽“三农”增收渠道。培育农产品电商“新零售”,涌现出“龙游飞鸡”、常山“众柚胡柚”、江山“冒个泡”猕猴桃电商等一批“互联网+”新业态。“龙游飞鸡”通过数字化精准扶贫,搭建物联网智慧养殖服务平台,实现合作农户的养殖数据采集、产品追溯、金融服务和电商销售等功能,带动4000多农户在家就业。开展全国“村播”基地建设,累计培育“村播”学员2万余名,1200多个农业主体开展直播活动。开展“联盟花园”潮农年货节、2021“未来乡村”长江经济带创业创新大赛乡村直播赛区等活动。

(3)项目推动,加速试点集成聚焦产业提升,打造特色应用。龙游全力打造“智慧粮脑”,聚焦“管好田、种好粮、能致富”目标,基于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等新技术,全面采集土地、天气、土壤、农作物等数据,构建“两非”智能监管、数字粮田生产、社会化服务、废弃物回收和惠农政策补贴五大子场景。开化围绕怎样把清水鱼养好、卖好、消费好三大环节,打造清水鱼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富平台,以数据打通生产、流通、销售的全程可追溯链条,实施清水鱼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聚焦服务群众,打造贴心应用。在全国率先建立集农民建房审批、服务、管理于一体的房地信息系统,农民建房审批实现100%“掌上办”,审批时限由90天缩短到平均20天。建成涵盖农产品和投入品的监测体系,农药实名制销售率100%,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3.主要问题

(1)乡村数字化基础相对薄弱一是农民学习接受有难度。近几年农民通过各种途径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提升,但相对于数字化应用,还需要持续加强。二是5G手机普及率相对较低。三是数字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多数地区投入不足,网络设施不完备,以5G基站为例,截至2021年,全市5G基站农村占比33.5%。

(2)乡村数字化政策配套不足一是政策体系不完善。目前,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主要以扶持类项目为主,只关注个体区块的数字化建设,没有统一完善的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扶持体系,形成点上亮点突出,面上推进不足的现状。二是持续政策不完善。以益农信息社建设为例,前期每个村级站点都配备了电脑等设备,但后没有运维资金扶持,造成时间长了电脑老化和故障,成了摆设;信息员因为没有误工补贴,积极性不高。

(3)数字化人才培育不够数字乡村建设需要复合型人才,既懂计算机知识,又要知晓农业农村工作。目前,农村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能熟练掌握数字化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人才缺乏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数字乡村的工作队伍体系不完善。乡(镇)一级没有专门的数字乡村建设队伍,有的也是身兼数职。村一级,实现了益农信息社站点建设全覆盖,但站点管理员一般由村会计或网格员兼任,作用有限。

4.对策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建设要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着手。软件方面,要加快构建数字乡村市、县、乡、村服务体系和网格体系,依托益农信息社建立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各类相关的信息服务;硬件方面,要加大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农村5G基站覆盖率、互联网宽带接入普及率,提升智能手机在农村的使用率。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细化“数字乡村”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项目扶持、资金扶持、贴息补助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沟通,主动争取纳入试点示范,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支持。强化评优评先和排名的激励机制,提升“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支持机制。

(3)加大数字乡村人才队伍培养要加大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培养力度,将人才培育纳入“乡村振兴特色人才发展计划”。要积极引导各级农民培训机构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加强对农民和主体的培训,培养一批乡村信息人才。同时,要加大“三农”干部和益农信息服务社站点管理人员的培训,打造一支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导更多懂技术的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建设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答数字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