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度江苏省生丝质量评估分析报告

2022-09-22张贺轩徐恺马俊杰

中国纤检 2022年8期
关键词:缫丝生丝蚕茧

文/张贺轩 徐恺 马俊杰

一、产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江苏是我国较早从事蚕桑、茧丝绸生产的省份之一,是我国丝绸传统的主产区,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多年来江苏茧丝绸产业处于全国前列,具有从蚕种繁育、栽桑养蚕、缎丝绢纺,到丝织、印染、服装成品、出口贸易的完整产业链。蚕桑生产一度遍及全省 13 个省辖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省桑园面积达340万亩,年产鲜茧17.57万吨,生丝产量约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30%以上。90年代后期,随着丝绸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东桑西移”战略实施等,“东桑西移”格局基本形成,加之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全省桑园面积逐年减少,生丝生产能力也因此逐年下降。

(二)生产状况

2021年,全省桑园面积降至45万亩左右,年发种量100.79万张,鲜茧产量3.24万吨,生产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四,其中80%以上的蚕茧可缫制5A级以上高品位生丝,优质蚕茧占总产量的比例和亩桑综合经济效益均为全国第一。目前全省有茧丝绸相关企业近300家,产值近400亿元,占全国茧丝绸工业产值近1/4,其中省级以上茧丝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国家级2家、省级7家),为全国之最。江苏省生丝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南通、盐城、宿迁、淮安和徐州5个地区,据调查,生丝总产量在4000吨左右,其中盐城最多,南通次之。

(三)生丝公证检验情况

目前,我国推行茧丝公证检验制度。2021年,江苏省共有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验室4个,年检验量约7000吨,生丝公证检验机构3个,2021年共检验生丝280批,约170吨。

二、质量评估情况

(一)抽样情况

受疫情影响,省内部分缫丝生产企业暂时停产、关闭或转产,本次质量评估共计划对30家缫丝企业进行了调查,当时正在生产的企业共14家,其中宿迁、淮安市没有企业生产。因此本次质量评估共对上述14家企业抽样30批,其中,徐州抽样11批,南通抽样7批,盐城抽样12批。

(二)检验依据及检验项目

产品标准:GB/T 1797—2008《生丝》。

方法标准:GB/T 1798—2008《生丝试验方法》。

主要检验项目:纤度偏差、纤度最大偏差、均匀二度变化、清洁、洁净等。

辅助检验项目:均匀三度变化、切断、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抱合等。

(三)质量评估结果

1.各地区生丝平均等级

此次抽取的30批生丝产品,经检验,平均等级为4A10(表1),各有关指标的平均值见表2。

表1 2021年江苏省各地区生丝平均等级表

表2 2021年江苏省各地区生丝质量指标数据

所抽样产品具体质量情况为南通7批产品中4A级3批、5A级3批、6A级1批;盐城12批产品中4A级3批、5A级9批;徐州11批产品中A级3批、3A级2批和4A级6批。地区之间比较而言,盐城和南通的企业生丝整体质量水平相对较高,徐州生丝质量有待提高。

生丝质量既反映了当地蚕茧生产的水平,也反映了企业缫丝工艺和管理水平。较徐州,南通和盐城有更为优质的蚕茧资源,缫丝企业多为规模企业,管理和生产经验丰富。徐州缫丝多以本地资源为主,蚕茧出丝率、解舒率和洁净指标都明显低于南通和盐城的桑蚕干茧质量水平,其中洁净成绩成为制约徐州生丝等级的关键指标,同时,徐州缫丝企业多规模较小,管理和技术投入不足。

2.近三年江苏省生丝抽查质量等级

2018年以来,江苏省共组织了2次生丝省级监督抽查,本次质量评估结果和监督抽查结果的等级比较见表3,具体质量指标比较见表4。

表3 2018—2021年江苏省生丝抽查等级及比例

表4 2018—2021年江苏省生丝抽查质量比较

和监督抽查结果相比,平均等级基本一致,但具体到每个等级的比例则有明显的差别,本次质量评估较低等级和较高等级比例都有明显增加,主要体现在出现了以往没有的A级,同时5A级比例大大提高。具体到相关质量指标比较,表现为纤度最大偏差和切断增大,清洁、洁净成绩和抱合降低,纤度偏差、均匀三度变化等指标持平,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均匀二度变化等指标提升。

三、缫丝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原料茧质量下降

生产企业收购的双宫茧、薄皮茧、蛆口茧等下茧较多,上车茧率低,毛折高,低等级的原料茧直接影响生丝的品质。徐州、盐城、南通均存在上述问题,徐州地区尤为突出,究其主因如下:

1.蚕品种混杂,新的优良蚕品种繁育推广进程缓慢,蚕农对新品种的接受度不高,加之发种日期未兼顾气候变化,养蚕期间发生较多细菌病、真菌病、病毒病,家蚕在上山营茧时温、湿度变化较大,极易出现死笼茧、薄皮茧等下茧。

2.农、林用药污染桑园,家蚕微量农药中毒现象较为普遍。桑园不成块、夹花桑地较多,其他农作物在喷洒农药时,致周边桑园不同程度污染,尤其是近两年的飞机喷药治虫,随风飘扬的污染面达数公里,造成产出较多薄皮茧、死笼茧,降低了上车茧率。

(二)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多数生丝生产企业未采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质量技术创新力度不够,品牌意识不强,少数企业未科学并庄,选茧、煮茧、缫丝、后整理工艺等具体措施不合理。

(三)设备落后

多数缫丝企业设备落后,缺乏技改资金投入,创新研发能力不足,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

(四)缫丝从业人员后继无人

缫丝行业是一个相对艰苦的行业,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环境差,效益低下又待遇低,无法吸引年轻人就业,不少企业面临缫丝工后继无人的局面,缫丝工人“老龄化”成为生丝产业面对的共同难题,据不完全统计,40岁以上者占八成,50岁以上也有较大比例,30岁以下工人仅一成左右,“断代”严重。缫丝企业人才吸引力不强,尤其专业的缫丝生产工艺设计和技术管理人员匮乏,加之技术工人缺乏,导致生丝质量不稳定。

四、相关措施及建议

(一)改善措施,确保原料茧供给质量

保证原料茧供给质量,一是大力推动优质桑蚕品种资源的创新、繁育、保存和推广,从源头保证蚕种供给质量;二是认真贯彻落实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三是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大蚕工厂化饲养、自动上簇蚕台、回转架方格簇和饲育环境自动控制等实用技术,培育养蚕大户,提高蚕桑生产的省力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摆脱蚕茧质量对自然气候的过度依赖;四是在保证养殖品种的基础上,在桑园管理、蚕病防治、蔟中管理、适时采茧、鲜茧收烘、环境保护和规范蚕茧收购秩序等多个方面加强控制,实现蚕茧保质增收;五是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蚕农的质量意识培养,鼓励企业利用市场价格引导蚕茧优质优价,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茧丝市场的监督检查,遏制无序竞争,营造拒收毛脚茧、过潮茧的市场氛围。

(二)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缫丝企业一是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质量管理,认真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二是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质量提升;三是加强先进生产技术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四是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纤度控制,加强对集绪器、纤度感知器和探索添绪执行机构、煮茧工艺等的管理工作,加强工艺设计与控制,提高挡车工巡回操作规范性、准确性。

(三)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设备

缫丝企业应重视技术改造,积极研发和引进新型先进生产装备,尽快实现缫丝生产装备由皮带、齿轮和链条等传统机械结构控制向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控制方面的转变,实现缫丝生产的智能化、短程化和一体化。

(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企业应创新观念,强化人才意识,加大职工投入,提高吸引人才的能力,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培养企业工匠,以人才提升质量,以人才促进发展,使缫丝行业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缫丝生丝蚕茧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含胶率试验比对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理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嫘祖缫丝
桐乡市蚕桑生产与缫丝业现状调查
柔软工艺对生丝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