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的遥领真的是“画饼”吗?

2022-09-22瀛洲海客

廉政瞭望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画饼姜维兖州

│文 瀛洲海客

古人常说“走马上任”。官员得了诏令,往往骑着高头大马前往地方上赴任,这个流程也基本没变过。可偏偏在古代乱世,尤其是汉末三国,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当官”方式:有些人虽然是地方长官,却从不到地方上赴任。如曹魏益州刺史杨阜、蜀汉凉州牧马超、东吴冀州牧步骘……因为他们所领州、郡皆为敌国领土,根本就没法赴任。

这种在他国境内设置刺史(州牧)或郡太守(国相)的政治现象,史家称之为“遥领”。此外,在无法掌控之地所设的地方官,对其只有象征性统治,亦属遥领。

遥领州牧(刺史)、郡太守(国相)没有实际的行政权,这难免会被视为“画饼”。但三国时代大量遥领案例的出现,似乎又证明了遥领绝非是一张简单的“空头支票”,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上当”。

可以兑现的“支票”

遥领是不是“画饼”,不妨从一场“夺权风波”说起。

蜀汉姜维多次率数万大军北上伐魏,新掌权的诸葛瞻、董厥等人却担忧、怀疑他的北伐之举。于是,一场针对姜维的“夺权计划”便诞生了……

据孙盛《异同记》记载,诸葛瞻、董厥等人“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欲“夺其兵权”,上书刘禅建议将姜维召回,由凉州刺史改为益州刺史,由阎宇取而代之。而在姜维本传中,亦有宦官黄皓“阴欲废(姜)维树(阎)宇”的记载。尽管这场风波最终以姜维远至沓中避祸而结束,但朝臣的态度却反映出了凉州刺史这一遥领官职的重要性。

当时,姜维已官拜大将军,而阎宇则是军中仅次于他的右大将军。即便如此,兵权仍牢牢把握在姜维手中,可见姜维所拥有的权柄绝非都来自于军职。再结合诸葛瞻、董厥欲用实授的益州刺史来置换姜维的凉州刺史,以达到“夺其兵权”的目的,可知蜀汉的凉州刺史绝非虚衔,更不是刘禅画的“大饼”。那么,蜀汉凉州刺史又该如何行使其权力呢?

须知,姜维之前的凉州刺史正是魏延。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屯驻汉中,准备北伐事宜,于是魏延得以官拜凉州刺史,领丞相司马。巧合的是,凉州的陇右地区正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标。蜀国一旦拿下此地,进可长驱直入,威临关中、长安;退亦能将其与汉中连成一片,以便更好地防范曹魏。因此,诸葛亮任魏延为凉州刺史,即承认后者在军中的地位,这正是魏延能作为先锋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是一种激励,若魏延真的能打下陇右甚至是整个凉州,那么他就是实至名归的凉州刺史。

这种现象绝非个例。汉末以降,各路诸侯混战不休。军阀以麾下部将遥领某地,即表明对它的必争之心。伴随而来的,就是通过暴力抢夺手段,得到东汉政府法理上的承认与现实控制的统一。如袁术割据淮南时,曾表奏吴景遥领丹杨太守,而后令其“讨故太守周昕,遂据其郡”,成功把遥领变成了实授。

因此,与其说遥领是一张“空头支票”,倒不如说它是一张“填上了具体数字,通过努力就有可能兑换到钱的真正支票”。由此可见,蜀汉凉州刺史是具有进取意义的。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争权,事败被杀,军中颇有地位的国舅吴懿取而代之。但因其职责是坐镇汉中,防范曹魏来袭,所以只遥领雍州刺史,而非凉州刺史。直到“鹰派”姜维接过军权后,凉州刺史才再次出现,这就明确了姜维在蜀汉对外战争中的主导地位。

维护联盟的必要措施

除凉州刺史外,蜀汉的兖州刺史也肩负了“特殊使命”。

东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消息传到蜀汉后,诸葛亮力排众议,遣陈震出使东吴,庆祝孙权称帝。这是刘备去世后,吴蜀两国正式恢复关系的标志性事件。面对诸葛亮的善意,孙权也放下往日成见,选择与蜀汉重新缔结盟约,共誓击曹。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万一吴蜀两国的北伐成功了,曹魏的领土又该怎样划分呢?

基于此,吴蜀两国便签订了一份“协议”:东吴将拥有豫、青、徐、幽四州;蜀汉也会得到兖、冀、并、凉四州。而此前东吴所据荆、扬、交三州以及蜀汉所拥益州,仍默认为他们所有。为了表达诚意,吴蜀两国还进行了一些人事变动——兖、冀二州既然被“划给”蜀汉,吴将朱然、步骘便只好卸任了兖州牧与冀州牧;同理,蜀汉亦解李恢交州刺史之职。

在这之后,兖州刺史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了。须知,蜀汉曾设有汉中、永安、江州、 降等多个都督区,其永安—江州防线正是为防御东吴而设。历史上,蜀汉的永安督宗预与江州督邓芝皆曾遥领兖州刺史。巧合的是,他们都曾出使东吴,并受到了孙权嘉奖,从而有效促进了两国的邦交往来。至于为什么是兖州,从地域上看,兖州又恰好与“划分”给东吴的豫、青、徐三州毗邻,故吴蜀两国一旦“交分天下”,兖州刺史就将会成为蜀汉真正的“外交官”。

与吴蜀两国相比,曹魏政权遥领的例子非常少见。显然,这是因为吴蜀两国皆偏安一隅,缺少地理上的正统。反观曹魏,自曹丕称帝后便迁都至“天下之中”洛阳,占据了地理与法统上的双重正统。在此情形之下,吴蜀两国为了弥补自身在地理上的劣势,自然要通过大量遥领北方各州郡,以表明其“不弃是土”的决心与“为汉家除残去秽”的政治目标。如此一来,两国才能摒弃前嫌,一心一意对抗曹魏。

明确秩级的有效凭证

三国时代的政治目标,往往伴随着军事行动。正如刘备当年称帝,将曹操父子视为“奸凶”,于是诸葛亮北伐时,打出了“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口号。吴蜀两国既然将曹魏政权视作共同的敌人,自然需要通过北伐来表明其政治立场与正统地位。在这种“以攻代守”的基本国策下,两国武将的地位与作用,也就愈发突出与重要。

据《晋书·职官志》记载:“孙吴、刘蜀,多依汉制,虽复临时命氏,而无忝旧章。”吴蜀两国的职官系统大体上承袭自两汉。按汉制,无论是因临时征伐而设、事罢即撤的杂号将军,还是常设的大将军、车骑将军、四方将军等重号将军,虽也有俸禄,但一般情况下是没有“若干石”秩级的。所谓“秩级”,犹如行政级别,它不同于官品,一般与职务简繁、职责轻重相关。

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因秩级不明而带来的各种麻烦,吴蜀两国的将领几乎都会兼领州牧(刺史)与郡太守(国相)。这样一来,两国重臣不仅在地方为官时就能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更好地进行管理,也能在外出征战时明确诸将秩级之高低,进而区分主次与从属关系。如刘备打下汉中后,自领司隶校尉,而杨仪遥领的扶风郡便隶属于司隶校尉部。又如孙权,其在赤壁之战后遥领徐州牧,而朱桓所任彭城国相亦直属于徐州牧管辖。

要之,吴蜀两国大量遥领曹魏境内的州、郡,不仅仅是为了激励武将斗志、宣示正统地位。在两国偏安一隅的地缘劣势下,这种手段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蛋糕不够分”而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矛盾。

猜你喜欢

画饼姜维兖州
通过兖州区应急局看地方安监部门存在的问题
绿水青山 朗朗乾坤
你好啊,画饼大师
赛雷三国
山东兖州:秸秆离田农民增收
“画饼”与“话柄”
“优先使用”会不会成为画饼?——一线扶贫干部的“三忧”与“三盼”
酒窝
姜维国画作品选
老板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