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中的探索
2022-09-21邓成俊
袁 立,邓成俊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53)
我国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一年比一年高,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一年比一年高。近几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质量也有了极大的进步。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中设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方向。这个专业设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学生学成后能掌握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测试、管理和维护等知识和技术技能,在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领域,能够从事UI设计、软件开发、WAP网站开发与维护、数据库管理、软件测试等工作。随着移动应用技术的发展,移动应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和学习工具。高职高专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大部分采用一体化教学,这样基于计算机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学生对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普遍不高,在学习过程中也缺乏主动性,学生的基础也各不相同。他们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对高职高专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研究中发现,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能够充分地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因此很难提升教学质量。面对以上的教学状况,在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应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
1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在校董会构架下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以校企合作机制为保障,构建基于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两个主线同时并举的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其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开发与设计逻辑构思示意图
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引,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实现专业与对口企业在移动应用开发技术更新、岗位人才需求等方面保持长效联动,构建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途径:通过前面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的分析,得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并通过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职业能力目标”;与职业技能考试标准相结合,按照职业核心能力独立设置课程,也可按职业能力相关性设置多门课程, 形成“结构完整、相互支撑、有机沟通”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并按工作过程展开的顺序确定课程排列的顺序,以课程所对应的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为依据分配课时,设计课程体系。同时,教学内容“前后联系、相互交叉、循环递进”,在职业能力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编制出教学进程。
图2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两大部分。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在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极受重视,但是相关课程教学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力度不够理想,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高甚至脱节。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在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中采用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但是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多采用大班教学模式,教师基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先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书本上的知识,然后在实践时间段对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练习,或者是上机实践实训。这种传统方式虽然体现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学生有可能在练习的时候就已经忘记了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并不好。这种方式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具有理论知识广、复杂度高和难点多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为了能够让高职高专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解决移动应用开发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改进现在的课堂教学,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在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是相关课程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学生才是整个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体。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最先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是一种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的、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围绕着同一个目标,采用协同与合作的方式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具体来说,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将收集到的教学相关信息,设计成具体任务,将理论融入实际教学任务中。学生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既能够学习新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进一步得到培养。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课程任务,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互相配合也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传统的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处于被动地位。但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收集到的教学相关信息,制订教学任务,将理论融入实际教学任务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地完成指定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需要了解与掌握任务中涉及的概念和方法。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须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提升实际操作技能。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方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被激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能够提高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自主学习,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被动接受课本上的知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会有很大成就感,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望。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
5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和设计能力。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根据知识点制订相关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掌握相关知识。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书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分析、团队讨论的方式,查找相关资料或者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独立或者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相关任务,掌握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当任务完成时,学生会获得成就感,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相关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其次,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在移动应用开发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教师在制订任务时,通常会在学生之间组成一个团队,学生只有在团队合作下,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团队成员需要合作交流,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6 结论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在移动应用开发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现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