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2022-09-21孙巍
孙巍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贺兰县供电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0 引言
结合历史经验可知,党之所以能够胜利,长期汇聚人心并牢牢抓住新时代契机完成转型发展,核心因素是抓好党建。抓好党建并不是口头工作,而是需要将基层需求放在心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挑战一个接一个,我党在严峻境地中依然处于领导地位,主要源于对基层组织的教育和时刻引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改进队伍建设思路,稳中求进,优化党员教育管理,在此前提下提升党的管理能力。
1 党员教育管理新特征
1.1 任务逐渐繁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建迅速发展,对党员要求严格。新时期需注重基层党组织定位的精准性和功能的丰富性,提出针对性完善措施,结合现有问题强化党性教育力度。研究发现,在具体工作中想要走出党员管理任务繁重的困境,就要采用新管理思路,让自我教育和组织教育融合,借此健全教育方法,增强党组织能力。
1.2 党员队伍差异化发展
目前在一般性企业的内部,党员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学历区别较大,而且年龄跨越度高。正是因为如此,党员看待问题的方式不能同日而语,新思想的采纳能力亦是不同的。结合实际经验来看,较为年轻的党员,对党性教育方式认可度高,比较愿意接受。实施青年党员教育时,需突出党员渴望成长的美好愿景,让党员教育管理具有开放包容、人文关怀的特点。
1.3 党员思想呈现多元化
在科技的引领下,互联网快速传播,各种文化的碰撞,促使党员思维跳脱,基层党员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需要规范与引导。在实践环节中,党支部需根据实际,引导党员端正态度,将偏差的价值观归位,借助培训等解决党性不足的问题。具体工作中,陶冶高尚情操的同时,协助党员思想升级并实现职能转化。在当今社会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但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党员价值观可能会发生动摇,党的纯洁性将会受到考验。在这样思潮影响下,损害利益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从而破坏社会稳定,背离服务人民初衷[1]。现实工作中,虽然绝大多数党员可及时纠正想法,正确看待外来思潮,但也有极少部分人难以抑制,思想动摇,在基层工作中只注重经济效益,迷失了党员的本性。面对此种现象,党员的教育工作阻碍会更大一些。
2 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潜在的问题
2.1 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
结合现实了解到,现有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存在着教育方式死板及管理措施落实不足等问题。实际工作中,没有目标作为指引,对党员的教育培训目的性不强,同时缺少实施的计划,培训结果不甚理想。在实践中,没有从科学化的培训机制入手,教育内容千篇一律,造成党章学习人员热情不高。此外,基层党员工作较重,学习时间比较零散,所以无法保障党员的教育培训效果。
2.2 党员教育偏离实际
从目前情况来看,基层党员教育较表面,深层次的教育较少开展,与实际的结合程度偏弱。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侧重的内容较少,过度关注党员知识学习以及先进理念的灌输。在教育工作中,组织党员参与报告会是常见的形态,或借助讲座讨论学习。有时还会组织观看党的会议,并形成书面记录。这种学习模式虽然可以组织党员,使其系统学习知识,但学习层次浅,没有深入解读,对会议本质把握不深。长期如此,便会形成党员教育表面化严重,无法将理论知识渗透融合到党建实际问题中。
2.3 教育的强度不够
党支部书记在管理党员和教育党员中需起领导作用,作为责任承担者,合理、精细地对基层党员教育进行落实。但实际情况却是:基层组织建设中,可发现职能模糊的问题,并常有职能错位出现[2]。除此之外,在工作落实中,一些党员有偏见,对基层工作常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样会促使基层组织的党员自信心和魄力流失,行动上受到制约,对待党员教育工作不够积极。
3 基层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3.1 筑牢“主阵地”思想,健全党员管理机制
为强化党员管理效果,保障党员能动性,需在现有教育管理模式上充实教育内容,实现体制的健全。丰富党员教育载体,借助合理的方式,促进互动、单一、集中教育的融合,并积极推广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教育内容,借助调整党员教育思路,完善党员管理方式。
针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有过重要性论述,体现在具体实践中,需将建设学习型队伍作为党建的重点,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党员思想高度,强化基层党员的认知,使其更好服务社会。党员学习应该是持续性、系统化的,是一种探索的行为。为此,在基层党员管理中需引导党员自主学习,培养学习型党员,在此基础上优化党组织的结构,确保队伍构建顺畅。从根本上协助基层党员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真谛、通过一系列理论的学习,不断优化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与此同时,党性教育应该全面渗透,和个性化需求融合,在党性教育中突出重点,帮助基层党员走出困惑与恐慌,给基层党员指明新的发展和努力方向[3]。实践表明,党员通过法律知识、业务知识的不断学习,可形成坚不可摧的大众服务理念,始终抱有党的理想信念,这样的党员队伍可提高党的创新性。总而言之,通过引导党员不断学习,会夯实基层党建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可采取“鞭策+激励”的方式,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催化党员学习积极性,针对思想怠慢的人员,同样要严格惩处,约束基层党员的行为,使其拥有先进性和自觉性。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解读最新政策内容,借助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的综合素养。图1 为党史教育。
图1 党史教育
3.2 活化“新载体”形式,强化党性教育成果
针对上文提到的党员教育偏离实际问题,需积极转变思路,提高党员教育针对性,将实际与理论相接,活化“新载体”形式,强化党性教育过程成果。结合实际经验可知,党员需长久保留党性,而想要确保党性教育发挥应用的效用,就需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将党性教育细致化、系统化,在形成教育系统后,按照规划实施。实践环节中,以层层推进和面面俱到的方式不断加强基层党员的党性教育,确保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兼顾课程定位的同时,还应该满足基层需求。采用分层推进的学习方法,促使党员保留党性[4]。其次,兼顾载体设计的原则,完成教育内容布局。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发挥党员教育引领功能,强化基层党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例如“党在我心中”系列宣讲或者举办“红色之旅”主题活动(图2)等,采用载体和内容相互融合的方法,不断丰富党性教育的内容和模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党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注重借助党的历史去进一步阐释和完善。
图2 六盘水红色教育之旅
再次,充分整合和利用红色资源。在上述措施基础上,逐步打造提升党性教育成果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实际工作中,可以充分挖掘党背后的英雄事迹,树立榜样效应,将红色资源作为教育媒介,把实物、实例等作为重要载体,构建党性教育课堂。结合本地红色资源,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党员队伍的素质培养进行渗透[5]。表1 为红色教育资源,图3 为雨花台烈士陵园。
图3 雨花台烈士陵园
表1 红色教育资源
最后,兼顾教育改革,注重队伍建设。注重党性教育教材的编制和建设,组建优质的党员队伍,科学建立工作绩效评估办法,确保党员工作积极性。在新社会环境下,党性教育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改变传统重能力教育而忽视党性锤炼的教育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党员的执行能力。
例如,某企业参照实践化的需求,对党员实施了党性教育,要求党性教育要立足自身业务内容,着力开展“党建工程”;又如“党群连心走访”等,通过党建工程开展,形成良好服务氛围。在教育工作前,经调查显示有35%的基层党员对自身工作迷茫,不知如何开展工作,经“党群连心走访”等活动后,基层党员的工作热情高涨,愿意主动参与工作。
3.3 坚持“强机制”策略,创新教育管理方式
在上述措施基础上,还需创新管理机制,借此解决教育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创新管理方式的目的并不是实施固定化的管理模式,而是借助合理措施,使当前的管理更容易接受,使对党员的管理变得直接和有效。结合相关经验可知,创新党组织基层管理,需从实际出发,找准人员管理突破口,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首先,党员预警机制是需要具备的。党员预警机制的理念比较先进,实际上是党员流动性管理工作的一种保障机制。同时,建立预警劝退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对党员资格进行审查,确保问题集中发现并被处理,提高人员管理可行性[6]。其次,落实好联系群众的工作。为强化工作效果,需建立“定岗定责”等制度,具体的方法为将党员的先进性公示,借此强化人员的认知,也可以将其作为群众服务优化的便捷通道。再次,实施党的关怀。党建工作中,想要重点突出党员管理优势,就要加强关怀管理,充分了解党员的内心,使其愿意跟随党的领导,增强组织凝聚力。最后,加强党员教育与群众需求有机结合的普及性。从实际工作了解到,基层党组织建设想要优质、持续性发展下去,就要时不时联系群众,这是强有力的保障。从群众中来以及惠及群众是我党优良作风。基于此,新时代党组织队伍建设优化和重点环节的攻克,要抓住这个关键点,重点完成党员思想觉悟提高任务。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增强党员的素质,潜移默化增长能力,形成公仆意识。具体工作中,党员要落实好关于群众生活实际的调查,清楚知道群众的困难,发挥党员服务功能,助力党建事业发展,为群众排忧解难。
4 结语
综上所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新的经济形态下还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需转变管理方式,重视党员教育的合理化手段运用,借助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强化党性教育成果等途径,消除党员的消极心态,助力基层党建的发展。现实中,只有强化党员认知,才能铸就牢固的党建城墙,长期保留党的先进性,保障党员群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