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中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解读、支持与推进策略

2022-09-21余琳赵三苏陈倩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高水平经验游戏

■余琳,赵三苏,陈倩

一、幼儿自主探究的水平是衡量游戏质量的重要指标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游戏的质量决定着幼儿园教育的质量。高水平的游戏不仅是简单地玩玩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凸显游戏的育人功能,回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高质量的期待,回答学前教育对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担当。

在游戏的个体发展历程中,探究一般先于游戏而发生。游戏过程是幼儿不断发现问题、探索、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知识经验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展,探究精神和能力也在不断获得发展。这一进程中,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游戏—探究”两个环节[1]。借鉴刘焱教授对探究性游戏中幼儿游戏与学习关系的解读,我们认为幼儿自主探究与游戏呈现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的关系(详见图1)。

图1 幼儿自主探究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低水平和高水平游戏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其功能的定位,低水平游戏侧重游戏的娱乐功能和游戏的自由自主性,而高水平游戏不仅重视游戏的自发、愉悦,更强调游戏中有目的的发现式学习。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探究,其实质是幼儿本体在不断调整游戏“只是玩”的倾向,凸显游戏的未知性、不确定性、发现性、挑战性,是幼儿以在游戏中自发产生的感兴趣的问题为起点,以探究解决问题为主轴,不断在探索历程中验证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从中获得由小及大、由一点到多元,形成更连续、更有意义的游戏的活动。因此,我们认为游戏中幼儿自主探究的水平是衡量游戏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三大标准: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判定依据

我们认为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是在环境、材料的激发下,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兴趣或疑问,引发探究的动机与需要(内在自主),积极主动地对周围的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建构对事物的认识,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在厘清幼儿自主探究行为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三大判定标准为:心中有疑问、行为有目标、经验有增长。

(一)心中有疑问

探究始于问题,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判断幼儿的行为是否是探究行为首要看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心中是否有疑问,而这样的疑问可能是内隐的,也可能是外显的。例如,“陀螺的力量被怪兽偷走了”的案例中,小班的哈哈、邓、川三个小伙伴一起玩陀螺,哈哈对同伴说:“看,我的陀螺转得很快。”“咦!奇怪,我的力量被怪兽收走了!”邓有些惊讶地说。“对,怪兽把你们的力量收走了!”哈哈回答道,并继续转动陀螺。邓马上说:“我要打走怪兽。”于是,三人跑到建筑区假装打怪兽,“怪兽被我们打死了!”哈哈说。“好,这下肯定可以了。”川说完,将陀螺放在地上转了转,发现还是不行,他说:“我的陀螺还是没力量。”这时邓做出类似打拳的动作(给川加能量),说“川,给你啦!”川又拿着陀螺转了转,嘴里念着:“我的力量生成咯!”……正如哈哈、邓、川的行为始终围绕问题“为什么我的陀螺转不起来”展开,只是这个问题内隐在幼儿“打怪兽”的行为中。

(二)行为有目的

自主探究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发现、猜想、假设、验证问题,最终形成对事物的认识。探究行为是由问题引发的,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是有目的、有意图的,是围绕问题解决而展开的,不是无目的地随意摆弄。例如在案例“无处安放的积木”中,小班晨间游戏时,明明绕着教室走了一圈,站在建构区看着旁边的伙伴正在用积木搭建一座房子,随后,他也拿起一块积木,一会儿放在耳朵旁边,一会儿放在地上推来推去,一会儿拿几块积木随意拼搭。但是,几分钟之后,明明便离开了建构区。显然明明玩积木的行为属于无目的地摆弄游戏材料,并非属于自主探究行为。

(三)经验有增长

探究行为是儿童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儿童形成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自身的已有经验。这种认识可能是探究成功带来的,也可能是探究失败带来的,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判断幼儿的行为是否是探究行为,需要分析幼儿的行为是否带来新经验的增长,而不仅仅是已有经验的再现。例如在案例“一样的立交桥”中,户外游戏时间,毛毛每次都会选择到大建构区。今天,他和往常一样搬来10块圆柱体积木、8块长条形积木,并且用往常同样的方法将长条形积木搭建在圆柱体积木上面,修建成一条长长的立交桥,修建完成后,和往常一样拿着小汽车在上面玩耍。毛毛修建立交桥的行为只是对已有建构经验的重复,并没有新的问题和目标产生,因此,毛毛的行为不属于自主探究行为。

三、三维指标: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解读要素

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解读影响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行为,教师的指导行为又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发展。幼儿园基于幼儿的探究素养,确立游戏中解读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三维指标:探究意识、探究能力、探究精神(详见图2),帮助教师在观察与解读幼儿自主探究行为时有方向可循、有依据可依,帮助教师敏锐捕捉幼儿自主探究行为背后的学习与发展线索,为后续教师的支持提供依据。

图2 幼儿自主探究行为解读指南

(一)探究意识

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始于兴趣和问题。教师解读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第一要素就是能够觉察幼儿的探究意识,即探究兴趣与探究问题。根据幼儿自主探究行为表现,判定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是否浓厚,探究问题是否持续。

(二)探究能力

幼儿自主探究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解读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第二要素是分析幼儿的探究能力,即使用工具、发现关系、计划、记录与整理、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根据幼儿探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分析幼儿探究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三)探究精神

幼儿自主探究行为持续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教师解读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第三要素是剖析幼儿的探究精神,即专注性、坚持性、吸收精神、创造精神、求实与批判精神。

四、“三阶五步”: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支持策略

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能够走向持续深入,教师的支持是关键。我们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享、经验总结等方式,构建出在游戏中支持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三阶五步”策略(详见图3),即教师支持幼儿探究行为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引发探究行为,维持探究兴趣和促进探究深入,采用五个步骤:环境刺激、关注行为、问题启发、拓展经验、评价分享。第一阶与第一步形成支持组合,第二阶和第二、三步形成支持组合,第三阶和第四、五步形成支持组合,最终在“三阶五步”的交替运行中,支持着游戏中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深度发展。

图3 支持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三阶五步”策略

(一)在环境刺激中引发幼儿自主探究行为产生

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是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教师支持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第一步就是要创设能够激发探究行为的环境(如表1所示)。

表1

1.创设具有趣味性、操作性的环境

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是能否引发幼儿自主探究行为最基本的特性,具备该特性的环境才能激发幼儿尝试摆弄的愿望。比如小班的粘粘墙、管道墙等互动性墙面环境很容易引发幼儿的探究行为,其最基础的一个特征就是符合幼儿的兴趣,能够满足幼儿操作的需要。

2.创设具有变化性、动态性的环境

具有持久生命力与关注力的环境才能引发幼儿更深入和更持久的探究行为,这需要环境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比如在小班“管道墙”的环境中,刚开始幼儿对“将不同大小的球投入不同粗细的管道”这样的玩法很感兴趣。随着一次次探究,幼儿已经完全熟悉这种玩法,但环境并没有反馈给幼儿更多的变化与惊喜,幼儿的探究兴趣便逐渐减退。于是,老师将固定的管道变成了活动的管道,激发幼儿自主设计管道,探索小球不同的运动轨迹,这样的调整让幼儿重新燃起了探究的热情。

3.创设具有问题性、挑战性的环境

具有挑战性与问题性的环境才能引发幼儿高水平的探究行为,促进幼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中班的布艺区,打结、缝合、缝直线、缝图形等使用针线的挑战,让幼儿很喜欢该区域。到了大班,基于幼儿的兴趣,老师继续保留了该区域,但重复操作针线的技能对于大班的幼儿已经没有挑战性。为了激发幼儿更加深入的探究行为,老师在该区域新增了一个模特,为幼儿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即为模特设计服装。在这样具有问题和挑战的环境中,激发了幼儿一系列的深度探究学习,如画服装设计图、为模特测量,依据模板设计服装,根据尺寸制作服装等。

(二)在关注行为和问题启发中,维持幼儿自主探究兴趣

基于幼儿兴趣产生的自主探究行为能够激发幼儿的内部探究动机,持续的探究兴趣能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行为不断深入发展。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支持应有两个步骤:关注行为、问题激发(如表2所示)。

表2

1.关注行为,帮助幼儿建立积极自我认知

教师持续关注幼儿的探究行为,一方面,教师感兴趣和欣赏的态度,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促使幼儿始终保持探究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关注,了解和解读幼儿探究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为下一步的支持提供依据。

2.问题启发,促进幼儿探究的持续性

探究始于问题,明确问题能让幼儿带着目的去探索,有目的更能促进幼儿探究的持续性。当发现幼儿的探究兴趣减弱或者缺乏探究目的时,教师可以采用增换材料、记录发现、故事分享等方法给予幼儿持续的探究挑战,维持幼儿的探究兴趣。

(三)在拓展经验和评价分享中,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深入

问题是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发生的起点,兴趣是幼儿自主探究行为不断持续的动力,经验则是幼儿自主探究行为深入发展的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经验拓展、评价分享两个步骤,支持幼儿整合新旧经验,在反思与重构中获得成功体验,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深入发展(如表3所示)。

表3

1.拓展经验,促进幼儿的深度探究

幼儿自主探究需要借助已有经验,对探究对象做出解释和判断,通过反复的探索和思考最终形成对事物的新的认识。因此,幼儿的已有经验是幼儿持续深入展开探究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同伴学习、借助社区资源等方法拓展幼儿的探究经验。

2.评价分享,加强幼儿探究动机

幼儿自主探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获得新经验的增长。当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结束或难以持续时,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分享,帮助幼儿回放、梳理探究经验,抑或采用探究情景再现(视频、图片)的方法,帮助幼儿总结探究经验。

四、持续推进:在自主探究的高水平游戏中搭建起幼儿综合发展的“多元立交桥”

对游戏中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解读、支持与推进,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育对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上。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自主探究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以“高水平游戏”这一基本活动为基座,以多元形态下的自主探究行为为立柱,从点、线、面上搭建起促进幼儿综合发展的“多元立交桥”(详见图4),具体操作分为四步:

图4 幼儿综合发展的“多元立交桥”示意图

首先是强基,从面上做好立交桥搭建的保障。我们以高水平游戏的七个要素:高度参与、共同合作、多样探究、持续解决问题、噪声合理、寻求帮助、富有创意为评价指标,确保幼儿园高水平游戏的常态化,让幼儿综合发展有坚实的基础保障。

其次是立柱,从点上做好立交桥搭建的关键准备。结合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用不同类型游戏中探究的侧重点搭建促进儿童关键经验发展的桥梁柱体。例如角色游戏中的语言探究,成就幼儿的善交流乐分享;规则游戏中的社会性探究,成就幼儿的喜沟通会交往;建构游戏中的科学探究,成就幼儿的勤思考善分析;体育游戏中的动作探究,成就幼儿的会玩耍爱运动;表演游戏中的审美探究,成就幼儿的能感受爱表达等。

再次是连接,从线上交错连接立交桥的通道。例如幼儿在高水平角色游戏中对社会交往的自主探究,促进了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幼儿在高水平表演游戏中对表达、词语运用等语言的探索,促进了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幼儿在高水平建构游戏中对规律、空间等科学知识的探究,促进了幼儿科学领域的发展;幼儿在高水平体育游戏中对动作发展的探究,促进了幼儿健康领域的发展;幼儿在高水平的创造性游戏或美术游戏中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的探究,促进了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

最后是贯通,实现点线面结合的立交桥流动。游戏是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在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饱含着对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等不同领域的探究。在各类高水平游戏中通过探究行为的支持,实现五大领域相互整合、相互渗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水平经验游戏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