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痰利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咳喘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2-09-21李忠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5期
关键词:炎性肺部研究组

李忠乐

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情程度较重的人群,1 年死亡率己高达26.2%[1]。发病率及致死率逐年增加,目前COPD 是全球第四位死因,并被预测在2030 年将成为第三位死因[2]。研究指出,AECOPD 是诱发死亡的重要因素[3]。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肺胀”、“喘证”等范畴,痰浊壅肺证是AECOPD 的主要证型表现之一[4]。常规西医治疗仅针对疾病的主要表现,多采取抗生素、激素类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依赖性较强[5]。而传统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收治的AECOPD 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COPD 诊断标准:参照“GOLD2016 版”诊断标准制定。纳入标准:急性发作期;生存期≥2 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15~25 分;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肺部结核、异物;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精神异常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 年1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确诊为55 例AECOPD(痰浊壅肺)咳喘患者,根据患者实施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5 例)和研究组(40 例)。对照组男7 例,女8 例;COPD 病程4.8~9.2 年,平均COPD 病程(6.0±1.1)年;年龄50~94 岁,平均年龄(69.8±8.1)岁;APACHEⅡ评分15.6~21.7 分,平均APACHEⅡ评分(17.3±1.5)分。研究组男18 例,女22 例;COPD 病程4.5~10.7 年,平均COPD 病程(6.2±1.6)年;年龄50~94 岁,平均年龄(69.9±8.1)岁;APACHEⅡ评分15.4~22.5 分,平均APACHEⅡ评分(17.6±1.9)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控制性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H20140458,规格:160 μg:4.5 μg×60 吸/支),1 吸/次,2 次/d;噻托溴铵粉吸入剂(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注册证号H20140933,规格:18 μg×30 粒/盒),1 粒/次,1 次/d。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08,规格:2 g×10 支),2 g/次,q.8 h.,静脉滴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046),4 mg/次,q.d.,静脉滴注。治疗1 周。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祛痰利肺汤加减治疗,具体用药:白芥子20 g,紫苏子30 g,莱菔子30 g,桃仁10 g,苦杏仁10 g,麻黄10 g,枳壳12 g,厚朴12 g,甘草6 g。1 剂/次,2 次/d。治疗1 周。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肺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指标包括WBC、Hcy、CRP、PCT,使用循环酶方法测定Hcy 水平,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 水平,以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PCT 水平。肺功能相关指标:VC%、FVC、FEV1、FEV1/FVC。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拟定。FEV1[或呼气峰值流速(PEF)]增加量>35%为治愈;FEV1(或PEF) 增加量范围 25%~35%为显效;FEV1(或PEF)增加量范围15%~24%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6]。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WBC、CRP、PCT、Hcy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PCT、Hcy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WBC(7.56±0.75)×109/L、CRP(15.27±1.01)mg/L、PCT(0.63±0.22)ng/ml、Hcy(18.21±0.63)μ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8.98±1.24)×109/L、(18.54±1.11)mg/L、(1.18±0.45)ng/ml、(29.72±0.96)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VC%、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VC%、FEV1/FVC 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FEV1(2.31±0.28)L、FVC(3.15±0.26)L、VC%(83.46±6.10)%、FEV1/FVC(76.37±3.85)%高于对照组的(2.00±0.22)L、(2.79±0.10)L、(78.84±8.03)%、(70.81±4.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肺胀中痰浊壅肺证以咳嗽痰多、气促、喘息、胸闷等为主要表现,是AECOPD 的主要证型表现之一[7]。西医治疗药物经口服后,血液浓度迅速升高,进而可以快速对病灶产生作用,因此单纯以西药治疗的方法见效快。但是在临床中发现西药种类繁多,且每年都有新药开发研究,而所引发的耐药性的问题也逐年的增加。中医认为“肺为贮痰之器”,而就目前的研究中亦表明了,诱发病发机理中主要因素即为痰,痰是肺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病理因素[8]。虽然在生理研究中,获得气道黏液正常分泌是呼吸道重要防御机制的相关结果,但也不能过多过少。其如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过度分泌的情况,则可会引起呼吸系统中的黏液纤毛正常的清除与局部防御功能损伤,导致无法清除异物和保护自身[9,10]。因此,本研究所实施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了以吸入剂为主要选择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抗炎、促进肺部功能恢复的效果,帮助患者的呼吸系统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11]。但是由于无论是吸入治疗,还是静脉治疗,均为对症性的治疗手段,尚无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呼吸功能较差的问题。在多种治疗手段的选择中,目前除了西药的针对性治疗手段,还包括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12]。多研究文献指出,对于此类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调节性的治疗手段,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学认为是痰湿久停,感受外邪,激发内在痰饮。麻黄宣肺平喘,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为君,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降气行痰、止咳平喘为臣,枳壳、厚朴调理降逆之气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合,共奏祛痰利肺、宁咳定喘的功效。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PCT、Hcy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 者WBC(7.56±0.75)×109/L、CRP(15.27±1.01)mg/L、PCT(0.63±0.22)ng/ml、Hcy(18.21±0.63)μ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8.98±1.24)×109/L、(18.54±1.11)mg/L、(1.18±0.45)ng/ml、(29.72±0.96)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段,可以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中药发挥了降气行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从根本上调节肺部的功能,激发患者本身的防御机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VC%、FEV1/FVC 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FEV1(2.31±0.28)L、FVC(3.15±0.26)L、VC%(83.46±6.10)%、FEV1/FVC(76.37±3.85)%高于对照组的(2.00±0.22)L、(2.79±0.10)L、(78.84±8.03)%、(70.81±4.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单一使用西药,对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效果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仍旧有上升的空间,而配合以祛痰利肺、宁咳定喘的痰利肺汤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诱发COPD 加重的诱因,从根本上加强肺部本身的功能,提升患者的肺部恢复能力。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本研究选取患者数量有限,且受到地区的局限性,可能导致所获得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相关的研究分析整理后,选择合适于本地区收治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在患者纳入院后,应综合考量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AECOPD(痰浊壅肺)咳喘患者实施祛痰利肺汤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炎性肺部研究组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炎性肠病间的关系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