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尔梅克首府埃利斯塔草原中央的一个“巨型棋盘”

2022-09-21袁莘捷ArtemMarkinPavelElenaOdareevavodolejnikitamaykovflicker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藏传佛教国际象棋棋盘

文 袁莘捷 图 Artem Markin Pavel Elena Odareeva vodolej nikitamaykov flicker

埃利斯塔地处东欧平原,位于卡尔梅克大草原的中央,是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的首府和行政中心,也是该共和国最大的城市。

奇怪的是,埃利斯塔虽属欧洲,这里生活的人却少见金发碧眼,往往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亚洲脸;城市内还有金碧辉煌的喇嘛庙和众多佛塔、佛像;居民个个都喜欢下国际象棋,街上处处可以找见国际象棋的装饰元素。

上世纪90年代,渐渐有游客来到埃利斯塔观光旅游,被这里的草原牧场、佛教寺院和纵横交错的棋盘建筑深深折服。

草原之心跨越时空的迁徙

埃利斯塔坐落在距离莫斯科1250公里的卡尔梅克大草原中央,整座城市被一望无际的草原包围,如同草原的心脏。这里不仅有呼伦贝尔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辽阔碧绿的草原上还点缀着绽放的郁金香,草原的公路两边立着蒙古包,一片美好。

埃利斯塔最特别的风景线,是城市中穿梭的黄皮肤的卡尔梅克人。关于他们为什么叫“卡尔梅克”,还要从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讲起。

明朝末年,天山北部的蒙古部落土尔扈特部备受准噶尔部落的欺凌,决定另寻他路,于是率领部落向西迁移,为的是寻找其他生存之地。在伏尔加河下游,土尔扈特部发现了一片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且人烟稀少的平原,他们在这里停留并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过上了安静平稳的生活。

17~18世纪,沙皇俄国国力大增,沙俄政府扩张领土的心思越来越强烈。土尔扈特汗国作为与其南部边疆接壤的国家,自然也在沙俄的野心下受到严重威胁。政治方面,沙俄政府设立机构限制汗王的权力;宗教上迫使土尔扈特人改信东正教;经济上控制了他们对外贸易的出海口,抓住了土尔扈特人的命脉;还派遣部落的青壮年参与战争,为自己的野心买单。

持续的战争让土尔扈特人死伤惨重,他们深切意识到:长此以往,无论沙俄能否获得更多领土,他们自己的部落一定会渐渐衰落甚至灭亡。思及此,他们再一次决定另谋出路。其实,那段时间清政府也曾派遣使者与土尔扈特人联系,希望联手将准噶尔消灭,但沙俄视准噶尔为盟友,对此事进行百般阻挠。正当土尔扈特人为部落未来的生计忧愁之时,准噶尔部落覆灭的消息传来,本就思乡心切的土尔扈特人,听到这样的消息激动万分,在离开了一百多年后,他们决定顺应天命,回到原来的家园。

迁徙计划事先被沙皇知晓,土尔扈特人无奈只能分批而行。伏尔加河东岸的人们,作为主力军先行,而西岸的人们,因为河水迟迟不结冰被留在原地。离开的人免不了沙皇的追杀,他们忍受着饥寒交迫与疾病的侵袭,回到了新疆伊犁。而留下来的人,被沙皇严加看管,最后便成为了卡尔梅克人,“卡尔梅克”一词,在突厥语中就是“留下来”的意思。

在卡尔梅克草原的心脏上,卡尔梅克人极大程度地继承着数百年前带来的文化。他们大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建筑也沿用中式的飞檐翘角,许多国民仍讲蒙古语,甚至会部分汉语。

如今,慕名而来的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卡尔梅克姑娘们曼妙的舞姿,也可以骑骆驼或骑马,尽情享受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的畅快。

当然,草原美食也不容错过。当地人的饮食以羊肉、牛奶、面食和土豆等为主。颇具草原特色的烤全羊作为他们的传统美食,值得一试;还有当地人常喝的卡尔梅克茶,入口便能够让你立刻回忆起蒙古奶茶的味道。

不过,拥有美景美食的卡尔梅克,气候并不那么理想:夏季酷热,冬季极寒。卡尔梅克位于亚欧草原的西端,共和国内也有部分沙漠地区,虽有里海相邻,却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夏天温度稳定在40度左右,冬天最低温度甚至低到零下30度,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如果一定要挑一个好时节去看看埃利斯塔的风景,初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被称为“小拉萨”欧洲最大佛教寺院的坐落地

埃利斯塔的市中心有一座标志性建筑——释迦牟尼大金寺,该寺院在2005年正式开放,是欧洲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每位来访的游客都会去参观的地方。

整个寺院采用砖木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寺院外挂着哈达,承载着众人最深的祝愿;寺院内的塔分七层,在城市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它的恢弘。雄伟的庙宇之间,陈列着高近3米的转经筒,而大殿外围绕着一圈亭子,每一个亭子都有一尊蒙古文化名人的塑像,其中最特别的是9米高的镀金佛像,这不仅是庄重的佛教文化象征,更是整个欧洲最高的佛像。

卡尔梅克共和国信奉藏传佛教的当地人占了绝大部分,但即便如此,这些佛教的寺院和信徒也差点在历史长河中湮没。

沙俄时期,沙皇曾希望通过夺取中国西藏来叩开印度的大门,所以在暗地里支持商人、间谍等前往西藏地区,探索扩张路径。那时,在沙皇允许下,藏传佛教在俄国发展得有声有色。

斯大林时期,卡尔梅克共和国受到二次冲击,居民被驱逐,宗教信仰受到打压,藏传佛教在此次打击中几近毁灭。到了1941年,更大的毁灭来临,所有的佛教寺院不是被关闭就是直接被损毁,而佛教经义通达的僧侣、专家也莫名失踪,或者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1943年,近三分之一的卡尔梅克人被带走,押送去了西伯利亚,直至赫鲁晓夫时期才再次回归。20世纪50年代,卡尔梅克历经磨难的藏传佛教才渐渐恢复,正如佛教所说的“涅槃重生”。

现如今,卡尔梅克共和国开始了宗教复兴。埃利斯塔中心的释迦牟尼大金寺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民族语言课程,让更多人了解藏传佛教,也让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民族语言有了兴趣和归属感;国家的佛教领袖发出声明,会做好佛教寺庙的重建工作,也会让当地的佛教思想和文化得到传承,以佛教思想来培养国民的基本世俗道德观念,引导国民学会博爱、善良与宽容。

几经世事的卡尔梅克人,如今仍保持着对藏传佛教的信仰与尊重,在城市四方都有藏传佛教的气息。现在的埃利斯塔有两座喇嘛庙,还有多座喇嘛墓地和佛塔,被人们称为“欧洲小拉萨”。寺庙大殿内,常常会举办佛事活动,信徒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听经,进献酥油;慕名而来的游客也会围着大殿转经,以祈福求得圆满。

人人都爱下棋著名的“国际象棋城”

卡尔梅克人爱棋如命。在当地,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下棋。1998年,第33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锦标赛在埃利斯塔举办,埃利斯塔因此成为一座象棋城市。

一般来说,大型的棋局比赛都会有巨大的棋盘进行一比一公示,以供大家讨论。埃利斯塔不甘示弱,在市中心广场直接呈现出一个长约5米,宽约1米的大型露天国际象棋棋盘,供下棋双方在此开展大战。这个画在地上的巨大棋盘,行走的“棋兵”有近半米高,下棋时不仅是对脑力的挑战,更是对大家体力的考验。

如果说露天棋盘只能体现卡尔梅克人与象棋有很深的羁绊,那在埃利斯塔东部,世界闻名的“国际象棋城”,便是能真正体现这是一个象棋王国的地方。置身这里,如同身处棋局:道路与棋盘相似,黑白纵横交错,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许多建筑物如同一枚枚精巧的棋子,各司其职,守护着这座城市。

这座给埃利斯塔带来改变的国际象棋城,是卡尔梅克前总统——伊柳姆日诺夫的梦想照进现实。

伊柳姆日诺夫从小习得国际象棋并痴迷此道,15岁时夺得俄罗斯国际象棋冠军,获得了“少年天才”的夸赞,而后连任国际棋联主席数年。他希望可以让埃利斯塔的人们与他同享国际象棋的快乐,也希望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爱上国际象棋。

1998年,埃利斯塔获得了举办第33届世界奥林匹克国际象棋团体锦标赛的资格,伊柳姆日诺夫便斥巨资在这里建造了这座国际象棋城,专门用于未来主持和举办大型象棋比赛。

国际象棋城的街道旁边,十二把椅子安然伫立,诚恳欢迎每一位到来的客人,这与苏联时期著名的讽刺小说《十二把椅子》遥相呼应,而小说中的话也变为了现实。小说中,主人公的谋士为了骗钱,曾伪装成一名国际象棋选手并与很多人同时对弈,还戏言象棋可以让一座城市吸引苏联甚至世界的目光,成为世界的中心。如今,埃利斯塔真正成为了著名的国际象棋城市。

国际象棋城内,有国际象棋宫、国际象棋博物馆等。国际象棋宫主要是作为各类国际象棋比赛的举办地,一共五层,里面有大型的象棋盘和不同类型的展览,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宣传牌。宣传牌上贴着许多埃利斯塔孩子的照片,并附文“卡尔梅克象棋的希望”,以此鼓励孩子们加入并热爱国际象棋,也告诉来此旅游的游客,这些孩子都是卡尔梅克国际象棋冉冉升起的新星,国际象棋城后继有人。

卡尔梅克人确实十分重视孩子的象棋教育,从小便开始进行国际象棋培训。1994年,伊柳姆日诺夫直接提出在中学开设国际象棋课程;更有国际象棋培训学校开办了婴儿国际象棋启蒙教育。由此看来,孩子们都是“卡尔梅克国际象棋的希望”所言非虚。

在这样一座城市,人人都是棋迷,也是下棋好手。相比于历史长河中的苦难,现在埃利斯塔众人的目标是在国际象棋棋坛上过关斩将。国际象棋已经不再是伊柳姆日诺夫一个人的梦想,而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这座小城的任何角落对弈,建筑师和雕塑家们也驰骋“棋场”,用迸发的灵感支撑埃利斯塔国际象棋城的名号,棋盘和棋子作为建筑和雕塑随处可见,大家对国际象棋的热爱已经融入到骨子里。

猜你喜欢

藏传佛教国际象棋棋盘
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国际象棋王国”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的流光之美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青海404名藏传佛教僧人参加学衔考试
浅析元朝统治下的吐蕃地区佛教文学
棋盘人生
追梦路上要做——象棋达人
棋盘里的天文数字
棋盘疑案
棋盘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