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篇基层治理报道何以引发关注

2022-09-21姜刚水金辰吴慧珺

中国记者 2022年8期
关键词:顽疾四力调研

□ 姜刚 水金辰 吴慧珺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的“试金石”。新华社记者在基层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没有完全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系统观念的要求,在贯彻执行政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制造了新问题,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

据此,记者采写融媒调研报道《“让抓造林就毁田,让抓发展就拔树” 为解决甲问题,制造了乙问题》,刊发在《半月谈》上,剖析了这一顽疾的具体表现、内在根源,引发关注。

一、上下结合,“号脉顽疾”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将党中央的关切点与基层的聚焦点相结合,即“对焦”坚持系统观念,“号脉”基层治理顽疾,或许是这篇报道引发关注的“密码”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深刻指出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强调“十个指头弹钢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基层治理中坚持好了,工作就能顺利推进,若没有坚持好,可能会在落实政策中出现畸重畸轻、单兵突进等现象,工作往往会走弯路。记者在基层采访中,曾多次遇到没有“坚持系统观念”的案例。比如,有的地方曾经为了环保,政府盲目扩大生猪禁养区划定范围,这种“一刀切”,影响了生猪市场供应,导致猪价波动;推进农村厕改时,上级要求“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可到了地方,却被要求全部建水厕,导致冬天水厕上冻,没法使用,出现新的如厕难……从这些治理顽疾来看,正是少数地方没有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没有坚持用系统思维和方法谋划推进工作。

党中央的关切点恰恰是民生之痛点,也是基层的聚焦点。在深入学习和调查研究基础上,记者将两者相结合,采写出这篇基层治理报道,剖析“让抓造林就毁田,让抓发展就拔树”等现象的内在根源,并提出政策建议。由于戳中民生之痛点,报道引起受众共鸣。报道刊发后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青年网、新浪网、搜狐网等转载,在新华社客户端的浏览量超过100万人次,被部分地方政府负责人转发到工作群,有的政府部门在相关会议上专题学习。

二、践行“四力”,提炼“真经”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传播的逻辑也正快速更迭。做好调查研究,提出问题,考验记者的基本功;从万千问题中发现“真问题”,考验记者的鉴别能力。对于基层治理“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一问题,记者的鉴别能力就来源于深入践行“四力”。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及其背后暴露出的一些地方存在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禁而不绝;有的凭借长官意志,一声令下造成烂摊子;有的落实政策走过场,把惠民事变成烦心事;有的只顾机械执行,缺乏灵活性,导致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记者通过调研发现,基层治理“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一顽疾决非一地独有,而是不少地方基层治理的共性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记者走访了多个地市,收集到大量内容和案例,有的涉及农村厕改不切实际推进、村庄拆旧建新“一拆了之”,有的涉及扶贫智能专柜突击安排购买指标、碳中和指标要求跟实际脱离太大等。有了足够多的料,加工起来就游刃有余,报道的说服力也就更强。

为解决甲问题而产生乙问题的情况,在常态式基层治理中并不鲜见。旧问题未除,又添新问题,更易在一些运动式治理中凸显……除了这些概括表述外,报道还注重描述细节。比如,记者在走访时看到,一个拆旧建新改善居住环境的村庄,只注重拆迁环节的工作,临时安置点内冬天自来水上冻,用水、做饭不方便,老百姓反映较多。通过对一个个细节的挖掘,客观、平实地将报道主旨刻画出来。

这篇报道将基层见闻和专家点评相结合,在文字报道中,首先,介绍基层治理顽疾的种种表现,除了上演“让抓造林就毁田”的事件,也出现“让抓发展就拔树”的怪事;其次,描述当前基层治理的短板,政策落实“旁生枝节”;第三,提出“要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政策建议。与此同时,记者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并采用了他们的点评。一位专家就表示,当前一些地方在执行上级政策时,直接套用文件,甚至不管上级政策的初衷和本意,层层加码,指标开路,出现一些极端行为。这些点评既突出报道立意,也加深受众的理解。

三、融媒表达,轻量传播

践行“四力”的调研报道出彩与否,衡量标准之一是能否将调研成果转化为传播效果,提升报道影响力。《半月谈》播发的这篇融媒调研报道紧扣基层治理中的矛盾,聚焦治理之困,求解治理之策,播发后引发关注,除了“号脉”治理顽疾、提炼“真经”外,还在于抓住“实”“活”“新”等特征,在呈现形式上注重融媒表达,实现轻量传播。

调研报道针对社会不良现象针砭时弊,只有讲内行话、实在话,才能令人信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治理面临的客观事实。这篇报道摒弃僵化说教,按照基层工作实际,将发现的问题按照常态式基层治理、运动式治理以及治理中的极端化措施进行分类,继而以案例配合的方式梳理出现这些问题的三大主因,即缺乏统筹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娓娓道来而不失事实依托,直击基层治理痛点。

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受众易于理解。这篇报道的视角独特,文字写作形式灵活。比如,标题新颖、令人眼前一亮,副标题使用了甲和乙,通过受众容易理解的一对抽象关系,讲清一些基层干部缺乏系统思维,解决一个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治理顽疾。同时,三个小标题灵活引用生活俚语,包括“按下葫芦浮起瓢”“旁生枝节”“要十个指头弹钢琴”等,全面阐释现象、问题和建议。

传播手段要有冲击力、新风格。当前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传播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兼顾分众化和差异化分发。推出手绘创意视频,是这篇报道的一大特色。记者将采访中获得的基层案例和故事进行梳理和脚本再造,在时长近90秒的视频里,通过漫画的方式将5个案例进行简笔描绘,并以互联网的语言风格进行后期配音解读,实现了调研报道轻量传播,顺应融媒时代发展,扩大了报道影响力。

融媒时代,既要有融媒思维、融媒内容,也要有融媒展现、融媒传播。一篇引发关注的调研报道,需要深入践行“四力”,在立意上深刻深远,在内容上精雕细琢,在细节上打动人心,同时要在展现方式上创新创意,适应受众需求之变,做到有的放矢、精准传播,形成独特竞争力,从而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顽疾四力调研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如何破解种植三大顽疾?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交通拥堵“顽疾”难除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插队”之所以成为顽疾
“纵”“横”交错破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