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现代化的渐进逻辑:破解锁定与韧性提升*
2022-09-20李胜会戎芳毅
李胜会 戎芳毅
引 言
近年来,贸易保护和技术封锁、突发性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等对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产生剧烈冲击,这对产业链现代化提出新的要求。我国虽为制造业大国,但产业链某些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改变,产业链提质增效的慢性压力长期存在。提升产业链韧性是实现其现代化发展的题中之义,面对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如何通过提升产业链韧性来加速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产业链领域,学者们对产业链整合、优化升级以及稳定性提升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关注:在产业链整合的研究中,产业链整合理论、模式以及不同类型产业链整合的研究热度较高。以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传统研究提出了在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提高以及企业竞争优势培育背景下的产业链整合策略,主要包括纵向、横向一体化以及产业链融合,①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1期。但对于竞争博弈和动态演进下的产业链整合的解释力度不足。②张利庠:《产业组织、产业链整合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饲料产业‘千百十调研工程’与个案企业的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产业链的整合伴随着技术链、创新链等链条的重构,进而将研究视角转向对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整合研究。③唐丽艳、赵辰辰、刘爽、秦兰、王国红:《创业合成对新兴产业技术变革的影响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年第12期。现阶段的产业链整合多以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升级及资本驱动为研究着力点,但还需结合演化理论、知识基础以及顾客价值取向等内容对其进行拓展研究。④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是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要表征,也是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并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⑤周曙东、韩纪琴、葛继红、盛明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理论探索》,《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基础创新能力不足、国际运输网络的中断等是导致产业链梗阻甚至搁浅的主要因素。⑥陈晓东、刘洋、周柯:《数字经济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的路径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22年第1期。而提升产业链韧性的重点是要补齐技术短板、加速产业链备份、培育“隐形冠军”和“链主”企业以及强化区域统筹协调功能等。⑦单媛、李红梅:《加快打造长三角新型更具韧性的产业链》,《宏观经济管理》2021年第12期。实现区域协调功能的“链长制”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链韧性提升的有效工具而被广泛推广和运用。⑧刘志彪、孔令池:《双循环格局下的链长制:地方主导型产业政策的新形态和功能探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虽然现有研究对产业链优化升级以及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对话锚点,但并未从动态发展和演化的视角就产业链的组织基础和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探究,也并未深入剖析产业链韧性的提升路径。
据此,本文拟构建“困境识别——破解策略——韧性塑造与提升”分析框架,剖析当前我国产业链困境的表现及原因,探索其破解策略,并以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研究其韧性塑造及提升机制。本文的边际贡献为:(1)基于产业链的组织基础,构建了产业链现代化的分析框架。(2)从知识整合视角引入产业链韧性的相关研究,阐释了知识整合对于深化产业链韧性及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意义。(3)依托产业链网络组织的运行机制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链困境的表现及例证
(一)产业链困境:路径锁定
“锁定”是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以及关系配置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僵化的结果,⑨Gernot Grabher,“The Weakness of Strong Ties:The Lock-i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Ruhr Area,”The embedded irm:on the socio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1993,pp.255-277.是依赖既往的增长路径并不断自我固化的过程。产业链路径锁定是产业链受制于既有的生产和分配结构并依赖于惯有增长方式,不断自我强化导致增长路径陷入固定轨道的结果。这不利于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增加了“断链”风险且妨碍了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我国产业链发展受市场、技术及贸易封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路径被框定在现有格局之中。究其原因,从现实情境来看,目前我国企业多以控股、并购、代加工等方式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中,致使产业链出现核心技术依赖、产业结构依赖、市场渠道依赖以及知识同质化等现象,①Ron Boschma and Gianluca Capone,“Institutions and Diversification:Related Versus Unrelated Diversification in a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Framework,”Research policy,vol.44,no.10,2015,pp.1902-1914.且部分制造业受制于国际政治竞争出现“低端锁定”。具体而言,第一,由于我国部分产业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低,多数企业通过购买专利和技术的方式参与跨国生产,“重引进,轻研发”的现象使得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第二,我国企业依靠其劳动力和原材料低成本优势参与到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中,附加值较低,企业缺乏足够的利润回流来进行产业升级,致使产业结构被限定在当前状态而难以调整,使得产业链难逃“路径锁定陷阱”。第三,发达国家在某些产业领域占据市场有利地位,市场渠道已经形成且具有一定规模,这使得我国多数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市场运行规则,选择代加工生产方式在现有市场渠道中获益,增加了产业链“断链”风险从而阻碍产业链韧性提升。第四,以产业专一化和产品趋同化为主要表征的知识同质化使得企业因缺乏有价值的知识交换而造成创新乏力,企业形成新增长路径的动力不足迫使其局限于现有的生产路径。第五,一些本土企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无法通过技术超车、国际市场拓展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长此以往将失去抢占新市场、新领域的机遇,固封于价值链低端锁定的窠臼。
(二)产业链困境:典型例证
产业链陷入路径锁定困境的典型可从芯片产业链发现端倪。我国芯片产业对外依存度较高,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约为2.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4%,且芯片进出口单价差额为0.192美元,表明中国芯片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其路径依赖在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环节中均有所体现。②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整合而来。首先,芯片设计环节位于产业链上游,具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产品高附加值的特征。《半导体行业知识产权白皮书(2021)》显示,多方创新主体在我国构筑了大量专利壁垒,中国的芯片专利技术仅占全球的5%,且芯片设计高度依赖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迫使中国需要在仅存的狭小议价空间内高价购买软件使用权,且该方式将持续催生软件依赖性。其次,芯片制造环节位于产业链中游,主要负责晶圆生产。该环节技术难度较高,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和高折旧的行业特征。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市场份额一直很低,某些高端仪器仍依赖于进口,相关设备也存在“卡脖子”现象。譬如,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虽然中芯国际、上海微电子等企业自主研发了成熟的28nm的芯片光刻机,但相较于台积电2015年即有的14nm光刻机还有4—5年的差距,且目前多数中国大陆企业生产的晶圆依然无法满足高端市场需求,高精度晶圆广泛依赖进口。最后,芯片的封装和测试是芯片生产的最终环节,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目前,中国大陆多数企业位于芯片封装测试环节,技术资源需求有限且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状态。产品附加值较低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且利润空间低难以带动产业升级。纵观芯片的全链条生产过程,2021年全球芯片全链条生产市场份额几乎被美国、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瓜分,这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构建了相对稳定和成熟的芯片市场,并占据了芯片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地位,掌握了较高位阶的话语权;反观我国大陆芯片产业链的发展,尚处于被动接受授权代理和贸易商分销的地位。例如,华为早在2019年就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封锁了其购买元器件、引进新技术的渠道,加之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签署,致使其无论是开拓新市场还是实现技术超车都面临重重阻碍。
总体而言,我国产业链发展囿于“技术依赖”“低端锁定”“政策角力”等问题。国外企业形成技术和专利的“寡头联盟”,不仅使我国产业链陷入低端锁定,还容易引发“断链”问题。而打破产业链发展桎梏的关键在于破解产业链的锁定困境并着力塑造和提升产业链韧性。据此,本文构建产业链现代化的分析框架(见图1),基于产业链的组织特征和运行机制,将知识整合与创新作为推动网络组织有效运行并破解产业链路径锁定的突破点,结合适应性韧性理论探索产业链韧性塑造与提升的机制。
图1 产业链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二、产业链困境纾解:破解路径锁定
(一)组织基础:产业链网络组织
现代产业链被认为是相关企业根据生产流程所组成的一个线性网络组织,由许多具有不同组织结构的企业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构成。①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学家》2004年第3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供应网络愈加复杂,企业通过商务往来以及知识交换,逐步交织成多层网络状态。②刘希龙、季建华、李金龙:《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供应网络组织结构》,《系统工程》2006年第6期。网络组织被认为是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组合形态和制度安排,③Dennis Maillat,Olivier Crevoisier and Bruno Lecoq,“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erritorial Dynamics:A Tentative Typology,”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1994.具有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的动态演进特征,①梅莉:《基于复杂系统科学视角下的网络组织理论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12期。能够打破刚性系统结构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并且可通过加强组织的协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因此,可以将产业链网络组织理解为一种兼具协作和创新能力及环境适应性的动态演进系统。
从网络组织的特征来看,产业链网络组织具有网络组织的一般特性。第一,网络组织具有开放性,在从外部汲取资源的同时向外输出资源或产品。第二,网络组织是动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节点的交互与学习为网络组织提供动力。第三,网络组织承担交流载体的职能。这将有效提高资源交换效率、风险预警能力和组织适应性,且节点交互将加速新知识的产出并提升创新能力。第四,网络组织的交流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在实现高效协作的同时提升其整体效能。第五,网络组织的有效交流有赖于契约机制和信任机制。
从网络组织节点的构成来看,产业链网络组织的节点囊括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大节点主要包括领军企业、产业集群、高校联盟、科研机构等群体,小节点则以相对分散的中小企业为主。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密切节点间的联系,上下游交融的态势愈加明显,形成了跨环节、跨主体、跨区域的全方位链接。产业链布局趋向网络组织的结构发展,放大了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优势并提高了知识扩散效率,为知识整合提供土壤。同时,知识整合在网络组织中的高效流转,将协助网络主体进行原始创新并加速成果转化,以便形成技术反制,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这也是提升产业链网络组织效能的关键环节。
(二)关键环节:知识整合与创新
知识整合是知识架构的过程,以信息技术和交流平台为基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对外部不同内容形态的知识进行获取、解构、融合与重构,②魏江、徐蕾:《知识网络双重嵌入、知识整合与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第2期。从而实现企业对现有知识的重新配置,提升主体创新能力及竞争优势。知识整合还发生在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通过对现有知识的新组合和新应用,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③Marco Lansiti and Kim B.Clark,“Integration and Dynamic Capability:Evidence from Development in Automobiles and Mainframe Computers,”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vol.3,no.3,1994,pp.557-605;Bruce Kogut and Udo Zander,“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Organization science,vol.3,no.3,1992,pp.383-397.知识整合的一般路径包括知识识别、挖掘、整理、创新、融合、标准形成等步骤,随着分工的演进和市场竞争的深化,知识整合已经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组织之间,并开始在产业链的层面上发生,④Rebecca M.Henderson and Kim B.Clark,“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35,no.1,1990,pp.9-30.有效推动产业链网络组织催生新知识,同时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多样化发展,协助产业链摆脱路径依赖。
将产业链网络组织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可以更加直观地透过网络面纱探究知识整合破解路径锁定的作用机制。纵向来看,知识整合参与上游设备与原材料供应环节,不仅能够实现原料的高效生产,还能提高原料的流通效率,推动网络组织高效运行;参与中游产品与技术研发环节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企业的产品价值并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参与下游销售与服务环节,为销售模式及服务方式更新提供支持,有助于企业开拓新市场和新渠道,促进商业模式向多样化发展。横向来看,知识整合参与到企业的研发生产环节,一方面,在同行间通过交流共享实现知识融合及创新,促进行业价值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不同行业之间利用信息差将知识摩擦转变为知识共识,助推产业多样化发展。在此过程中,知识整合不仅可以弥补知识趋同的缺陷,而且能够促进知识在网络组织中转化和传播,破解由核心技术依赖、产业结构单一等形成的路径锁定,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
三、产业链现代化路径:韧性塑造与提升
适应性韧性理论认为系统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化,表现为新路径的发现与自我提升。基于此,产业链韧性可以理解为产业链在急性冲击或长期压力下,以知识创新和技术提升为核心动力不断提高自身机动性和适应性,以实现持续发展。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抵御能力、恢复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突出表现为利用知识整合和创新推动系统向新发展路径和更高层次跃迁。该过程同时也形塑着产业链韧性,呈现为由知识与技术的多样化发展转向应用与实践的多样化发展。同时,产业链韧性的塑造和提升与其组织基础密不可分。产业链网络组织机制与产业链韧性的发展规律相符,前者强调形成稳定且活跃的组织结构,而后者要求系统以知识创新为支撑,形成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演化系统。整体来看,知识整合以网络组织为载体,在提升组织运行效率的同时促进形成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并以核心技术突破瓦解路径锁定,塑造并提升产业链韧性,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具体如下:
(一)开放系统:知识外向交互提升创新能力
网络组织的开放性表明网络节点具有自主性、目的性和动态性。主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为知识创新提供条件,加速提升主体创新能力;而组织与环境的交互是资源跨主体、跨场域进行交换和传递的过程,也是组织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前提。更深层次来看,产业链网络组织保持持续的开放状态,才能不断推动知识整合同时赋能产业链动态演进,增强产业链韧性。因而,将开放系统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路径分解为主体开放和组织开放,分别反映主体间的开放互动和组织与环境间的开放互动。
1.主体间开放推动知识创新
主体间的开放互动是知识整合的基础,也是产业链价值提升的关键环节。主体进行知识整合后产生新知识,并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转移,能够有效提高新知识的普及度,助力知识整合和创新。横向维度上,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开放与互动助推形成“知识联盟”“技术联盟”,在提升同行企业知识存量的基础上横向集聚行业竞争优势。且知识创新发生在不同行业之间,有利于提高产业多样化,消解产业链的路径依赖。纵向维度上,产业链上下游节点间的开放与互动,是增强企业黏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以知识整合为依托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和互动,能够提高节点间的协作效率和风险预判能力,有效提升产业链的适应性并增强其韧性。譬如京东方作为半导体显示产业和液晶显示屏领域的链主企业,通过信息和技术联动主动将客户信息和生产信息传递给上下游企业,将下单备料的流程从24小时缩短为1小时,极大地提高了供货效率和生产稳定性。同时,京东方将引进的技术进行转化和升级,并以开放的姿态带动上下游企业对核心技术与知识进行整合,不仅改善了企业技术依赖而且推动了全链条的优化升级,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链。个体与整链同频更迭与韧性理论中的个体与组织共同演进的思想吻合,也是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重要表现。
2.组织与环境开放加速信息吸收
组织与环境间的开放互动是组织感知环境变化并提升其环境适应性的重要途径。组织对环境的开放既包括组织对政策体系、金融体系等系统的开放,还包括对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外部冲击的开放。组织对外部系统的开放有助于组织吸收和整合来自环境的信息,并加速知识整合。链长制这一产业政策的制定,为产业链中链主企业及时掌握链外的政策等环境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链主将来自政策体系、金融体系的繁杂信息整合转化成自身所需信息并加以利用,通过知识、技术的创新在缓解产业链路径依赖的同时提高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冲击的应急能力,以提升产业链韧性。
(二)动态系统:知识高效流动提供持久动力
网络组织是动态的,知识流和信息流是网络组织动态特征的外在表现,①周晓燕、何海燕:《管理学视角的企业网络组织分析》,《价值工程》2002年第6期。二者的流动与共享驱动着网络组织的知识整合。知识整合不断为组织提供新信息和新思想,推动技术更新并引致产品升级,接着以新产品为载体促进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组织从环境中捕捉反馈信息,进一步促进知识整合的发生,该循环创新过程给组织的动态演进带来持久动力。同样,网络组织的动态特征赋予了产业链维持动态调整状态的生命力,推动其进行转型升级和动态演进。产业链网络组织的动态特征对产业链韧性提升的路径可以划分为知识创新活力和产业链动态演进两个方面,分别反映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动态演进状态。
1.动态系统激发创新活力
产业链网络组织的动态性预示链上节点将出现高频的知识碰撞与摩擦,为知识整合谋求条件,激发了知识创新活力。动态运行过程不仅指主体和组织拥有的资源和要素是动态流动的,还包括主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是灵活可变的。仍将视野落置于链长制这一产业治理新方法,一方面链长发挥协调资源配置的功能,推动创新要素的均衡流动;另一方面链主企业利用信息流和知识流进行知识整合,并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在产品化和商品化的过程中。核心技术的培育为产业链跨越“卡脖子”障碍提供根本支撑,提前防范产业链的“断链”问题。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产生是产业多样化、商业模式多样化的前提和表现,根据产业多样性理论,产业的多样化能有效分散组织风险,防止其落入“路径锁定陷阱”,最终提升全链韧性。
2.知识创新推动持续演进
产业链网络组织的动态性是产业链节点主体通过持续“知识创新”“经验积累”逐步改变行为方式与自身结构的过程,为产业链维持动态演进状态提供长效动力。这与适应性韧性理论的基本内涵相一致,强调系统的动态演变。产业链网络组织的动态演变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依托主体间长效合作推动知识与技术的升级,加速产业链“去锁定”并塑造其适应性,避免“断链”。“互联网+”“AI+”以及“区块链”等就是传统产业借助于知识创新和组织创新,突破原有的增长路径并打造现代化产业链的代表例证,“新技术+产业”的形式推动产业链网络组织由较低水平演进为较高水平的适应性组织,维持组织的动态演进,不断强化产业链韧性。
(三)交流载体:优化知识共享锻造综合竞争力
产业链网络组织中要素的交流有赖于网络节点和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交流载体提升产业链韧性的路径可以从网络节点和交流平台两个角度展开,其中网络节点作为传播载体和信息源头,能够打破知识“孤岛化”并提升节点的创新力;信息交流平台为集聚知识簇提供工具,为节点共享和搜集知识提供便利,这将加速知识整合的实现以及知识联盟的形成;组织进行多层次和多渠道的交流与互动,是知识、资源等要素流动的有效手段。总之,网络节点通过交流共享和高效协作来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并促进产业链向多层次延伸,实现“强链”“补链”。
1.多元主体促进知识创新
产业链网络组织的节点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是信息传播、知识共享以及技术输送的载体。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动能,具有知识创新的天然优势;科研机构作为与组织外部科研团体进行交流和对接的窗口,能够及时把握国际顶尖科技的发展趋势;企业一般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基础知识整合为生产性知识,以提高生产技术、完善生产流程和改善营销模式,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联合研发将加速知识整合,与此同时,企业将凝集的新知识与现有的技术融合,优化企业竞争力。总之,交流载体通过发挥其创新优势来提升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打破产业链的低适应性瓶颈,这将更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例如本土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企业借助我国巨大体量的芯片消费市场红利迅速成长,涌现出如晶晨半导体等优秀芯片设计厂商,厂商间频繁往来催生出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中国半导体产业联盟以及中国RISC-V产业联盟等联盟团体,为培育核心技术创造良好氛围,更好发挥企业交流载体的作用,提高综合竞争力。
2.交流平台提高知识流通效率
产业链网络组织依靠交流平台的搭建来扩大交流载体的效能,不仅提高了组织内部知识、技术共享的效率,还有助于培育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实现“强链”发展。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得获取和传播显性知识愈加容易,为企业进行知识整合提供前提;另一方面提高了经验知识等潜在知识的扩散能力,在降低企业试错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知识高质整合的概率。例如光网络产业中的新一代光传送发展论坛(NGOF),通过搭建成果、信息共享平台的方式实现链上企业、客户的交互,提高了企业搜寻、处理市场信息的能力,推动链上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智慧城市、信息消费等众多领域定制化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用户价值,为商业模式多样化提供可能。其次,龙头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借助信息平台共享创新成果,引领全链条优化升级。例如工程机械产业的龙头企业三一集团通过搭建根云平台并推行系统EDI互联等方式,于2021年实现近300多家供应系统近千台设备的互联,打通了约750家供应商库存和五十多家排产系统,为优化资源交换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支撑,不断增强产业链的协调性、可控性及技术竞争力,从而提升产业链韧性。
3.多层次、多渠道交流加速链条整合
网络组织的交流是多层次、多渠道的,表现为节点主体在链上和链间进行多层次合作与交流。这将促进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增加产业链的长度和完整度,实现产业链跨区域布局和生产,避免产业链“断链”。同时,共识知识和标准以产业链为单位的传播能够提升知识的专有性,以便在产业链纵向延伸的基础上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例如闻泰科技于2019年以收购荷兰安世半导体集团的方式,促进知识、人才、技术的交流与整合,延长产业链至产品价值较高的环节,实现芯片产业链的“整链”生产。另外,网络组织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还包括在不同产业链上的交流和互动,也即企业不断吸纳其他产业链的生产经验并进行知识整合,促进本产业链创造新的经营模式(如直播电商、农产品电子商务、体验式营销等),带动新市场的产生,并培育产业链韧性。
(四)契约机制:巩固知识流通渠道提高适应力
有效交流依靠于契约机制和信任机制的支撑,网络组织各节点间以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为基础进行生产和交易。①Yadong Luo,“Toward Co-opetition within a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Perspective from Foreign Subsidiaries,”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vol.40,no.1,2005,pp.71-90.契约机制作为一种关系治理的手段,能够增强产业链的韧性,②刘志彪:《新冠肺炎疫情下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与全球产业链集群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网络节点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发挥“稳定器”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强调产业链能够以其良好的稳定能力和联结能力防止其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干扰时产生较大的波动,为知识的共享提供稳定的载体和渠道,同时也意味着产业链在受到冲击后能够快速利用契约机制实现“补链”,从而提高产业链的适应力与恢复力。
1.显性契约稳定协作秩序
显性契约指的是节点主体与组织内外部主体签订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性合约或制度规范,用于约束各主体行为并稳定生产秩序。契约机制促进主体间形成长效协作机制,提高主体间交易效率并畅通知识流转渠道。以芯片封装测试行业为例,国内企业通过签订契约的形式与国外先进技术企业形成联盟,将外部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行内部化处理,实现芯片的稳定生产。同时,部分厂商选择与客户签订长期订购协议来满足需求的可预见性,以便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并规划库存,促使供应链更具韧性。产业链网络组织与外部环境签订契约有助于提升组织对外部场域信息的对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譬如,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决策以及产业链的布局,促使企业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产业和业态,提升产业链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2.隐性契约提高适应能力
隐性契约具有关系契约的属性,关系契约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非正式合约,具有弹性机动和随时可调整的特征。隐性契约主要包括产业链网络组织节点之间交易和生产的文化、习惯或惯例,虽不具备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但建立在节点长期合作和交易的信任之上。隐性契约是调节显性契约硬性规定的“灵活性楔子”,能够弥补显性契约中有限理性的不足并填补知识缺口,有效提高组织对异质性知识的转化能力,提高组织关系的应变性和灵活性。以“新冠肺炎疫情”供需缺口现象为例,在受到突发事件冲击时,订单生产加工方式不足以提供完备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造成“断链”。此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依托链主和链长的背书,基于信任和交易习惯以非正式手段达成隐性契约,并利用信息平台或互联系统进行资源调度,迅速弥补“断链”缺口,提高产业链受到外部冲击时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从而强化产业链韧性。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产业布局面临重构,贸易保护主义带来产品“断供”和科技“脱钩”威胁,同时我国产业链面临着低端锁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阻碍了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升产业链韧性以抵御外生急性冲击并缓解内生慢性压力是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有效手段。本文构建产业链现代化的分析框架,窥探并分析破解我国产业链的发展困境,并结合网络组织的特征研究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长效机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产业链发展正面临因核心技术依赖、产业结构依赖、市场渠道依赖、知识的同质性、政治角力等因素形成的“路径锁定”困境。第二,知识整合作为产业链网络组织运行的核心动力,以知识创新、技术变革等为手段提高产业链网络组织的运行效率,破解产业链发展困境并提升其韧性。第三,产业链网络组织的开放性、动态性特征以及交流载体和契约机制特征通过提升产业链的创新力、持久力、竞争力和适应力来优化产业链韧性。
(二)对策
1.依托科技创新打破路径锁定
一是,产业链网络组织中的创新主体利用知识整合来提升创新能力。例如,“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依托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机构,实现突破性基础创新成果的产能化和商品化,并带动链上企业构建技术标准壁垒,提高价值链的可控性。二是,政府牵头组织构建企业创新甄别机制与专项融资渠道,有针对性的补贴专项创新技术和成果,同时避免企业“搭便车”和“等、靠、要”。三是,依托国内统一大市场,开拓经济“双循环”新渠道。在逆全球化和国际政策角力的影响下,企业应以“智能需求配置系统”“智能渠道规划”等数字技术和产品不断提升国内大市场的保有量并开拓新的市场渠道,稳固市场竞争力。
2.加速知识整合提升创新效率
一方面,加速政产学研形成“三足鼎立+一方托底”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强化信任机制和整体意识以推动基础知识、市场信息、企业产能等在创新网络中高效扩散,提高知识整合的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要树立“产业共同繁荣”的现代企业家思维,以企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等为基本单位,构建开放式的信息共建共享平台,提升知识整合与扩散能力。
3.夯实网络基础释放组织效能
第一,完善开放创新助力技术突破。首先,在微观企业层面,逐步改变企业“外向”引进型创新发展模式,转向“内向”开放型创新互助模式并培育“共担共享”的技术小组,渐进性地降低企业基础生产力的对外依存度,并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回流,提高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其次,在中观产业层面,构建智能化和开放化的创新研发平台和交易平台,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并提高创新成果的交易效率,推动价值链提升和创新链升级,逐步优化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在宏观政府层面,坚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开放创新。政府应主动把控核心技术转移的安全红线,构建技术影响力评估体系框架和产业风险预估系统,在开放创新的同时实现前沿技术的安全可控,维护产业链韧性。
第二,激发创新活力带动产业链动态演进。在政策方面,完善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创新人才、物料、资金等要素的区域协同调度的产业政策,是激发协同创新活力并引导区域产业链优化的有效手段。“链长制”作为畅通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堵点和环境郁结的特色产业政策,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协助链主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转化,并以链主企业为核心集聚关键“全产业链”,不断强化产业链的环境适应性。在产业链动态演进方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为产业链动态演化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簇的涌现将不断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从创新链升级、价值链提升、产品链优化等多方面推动产业链动态演进。
第三,优化载体功能促进交流互动。首先,在信息供给层面,政企协同搭建现代化产业信息平台,提供权威性与时效性兼备的生产要素供需信息、产业技术公示信息以及热门产业议题等信息,使得各主体从客户端就能够快速掌握产业的细分信息,降低信息成本及其不对称性,持续提升主体合作磋商的效率。其次,在信息需求层面,链长与链主应将可公开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平台并广泛听取各主体的发展需求,着力解决反映较集中的难题,在增进政府与企业协同互惠关系的同时强化“链长制”效用。最后,在信息协调层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数字技术赋能平台的信息分析与预测功能以精准描绘用户画像,分析和筛选用户所需的信息,实现平台信息的精准投放,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联合研发、产品供需和市场开拓等需求,推动产业链韧性稳步提升。
第四,强化合作治理机制增效“刚柔并济”。推动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的有机结合是提升产业链韧性的重要抓手,而兼容二者并实现知识转移的合作治理机制是其中的有效工具。①刁丽琳、朱桂龙:《产学研合作中的契约维度、信任与知识转移——基于多案例的研究》,《科学学研究》2014年第6期。一方面,以产学研为代表的合作治理机制是实现“硬规范与软约束”结合的重要依托。具体而言,要基于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合作网络,强化合作和交易的习惯以促进强契约关系的形成,并依赖信任感形成弹性的隐性契约。同时,填补创新合作网络中的结构洞以提高合作网络的通达性,进一步巩固基于合作网络的产业链网络稳定性和韧性。另一方面,创建包含生态思维且具备规范化和可预期的生态网络合作治理机制,引入风险预警机制、合作引导机制、信任评价机制等,提升主体间的依存度、关系度和信任度,从而实现产业链网络的稳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