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组织“整本书阅读”方法探微

2022-09-20范王晴

中学语文 2022年24期
关键词:昆虫记保尔整本书

范王晴

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占据很高的地位。新教材改革以来,注重学生阅读量的提升,每个学期都有两本必读名著和四本推荐阅读书目。学生需要阅读的书目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达到阅读效果,在阅读中收获更多,除了精细阅读之外,在阅读中持有“整本书阅读”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了。所谓整本书阅读,主要指的就是全面地阅读一本书,从而拓展阅读的视野,扩大知识的储备。那么如何在具体的名著阅读中找到最为适合的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课堂中去,成了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思考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统编教材的部分必读名著为例,从书本结构的整合、核心关键词的引导和多媒体元素的辅助三个角度进行探寻、总结。

一、书本结构整合法

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往往过于关注文本的内容而忽略了阅读方法。不管是阅读什么样的书籍,都不能忘记它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一本书一般包括序言、目录、正文,当然也会根据书目的不同而有所调整。阅读时首先关注的或者说仅仅关注的只是正文,这样的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和意识必须树立起来。在整本书阅读中适当地关注除了正文以外的内容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收获。例如《昆虫记》一书,笔者选取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在最后有一篇译后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它既可以让你增加许多有关昆虫方面的知识,又可以让你从中了解到那种散文诗般的语言的美好。与此同时,你也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那份韧劲儿,那份孜孜不倦,那份求实精神,那份不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明明白白决不罢休的博物学家的感人至深的精神”。如果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先注意到这一段话,也许他在进行文本内容阅读的时候就能够带有一定的针对性。与此同时,这一段话中归纳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也给老师开展《昆虫记》的整本书阅读指明方向。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内老师或许就可以从知识、语言和精神三个方面入手,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阅读指导,能够既全面又清晰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阅读中,要重视“目录”的存在价值。作为一本书的提纲,目录也是读者快速掌握全书内容的“地图”。阅览“目录”可以使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了解,也能有效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思路。以《昆虫记》为例,书中节选的昆虫种类繁多,生活习性不一,目录将所有的篇目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分为“昆虫的习性”和“昆虫的生活”两类,可是在阅读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发现其实这两类本身所涉及的内容就有重合的地方,其次所提到的昆虫在生活习性等方面有着类似或者相反的现象。因此在《昆虫记》的课堂指导阅读中,我增设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对现有的分类方法进行思考,讨论其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不少学生由此处拓开思维,打破原有的分类标准,利用各种昆虫相同或不同的习性以及特点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既熟悉了相应的科学知识,也对整本书有了更为细致深刻的理解。

二、核心关键词引导法

统编初中教材选取了多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人物众多,故事情节复杂,想要在一节课上对整本书进行细致的阅读指导,比较困难。为了能在课堂中有效地针对整本名著开展导读,可以尝试从作品中选择中心人物和重要情节,并提炼出可以展现整部作品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关键词可以体现一本著作的主旨。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可以关注作者的创作思路,重要的线索或者是关键的情节和作品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通过提炼这些内容的关键词来帮助学生来驾驭整本名著的内容,起到提高阅读效率的作用。利用好关键词,架构起一节名著导读课的框架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名著时更有方向,更深入透彻地去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与精神内核。

例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的导读课设计中,笔者将导读课的主题设置为“淬炼·成长”。关键词“淬炼”的灵感来源于钢铁打造的过程,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也正是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由一位倔强的少年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那么在整节课堂的推进过程中,首先用情节梳理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回顾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将保尔的一生分为“少年时期”、“参军之后”、“经济建设时期”和“著书阶段”四个部分,让学生在重新架构小说内容的同时感受到保尔的蜕变,他的一生也是成长的一生。再将课堂的重点聚焦在“哪些因素助力了保尔的成长”这个核心问题上,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以及保尔自身独特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给他带来的影响,从而引领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保尔精神”。那么通过“淬炼·成长”的关键词的引领,可以在一节课四十分钟的课堂中让学生既关注到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细碎的知识点,又深入体会到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积极乐观、自我献身的伟大的“保尔精神”。

三、加入思维导图等生动具象的可视化元素

对学生而言,课堂上的可视化元素往往比文字更有吸引力。其实,可视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名著知识点的脉络和框架,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在名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可视化元素有图片、流程图、思维导图等。采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课堂的辅助,能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名著知识点框架,推动学生去开发、挖掘自己的创新思维。此外,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联结名著文本的前后内容,让学生立足整体,将“整本书阅读”的思路贯穿始终,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例如笔者在执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课时,以维导图来引领学生对保尔的成长进行深入地思考(如图一)。此外,对于一些人物关系复杂或者地点变换频繁的名著,思维导图能清晰简洁且完整地呈现名著中的重要内容。例如,《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他们的个性大相径庭,人物关系也错综复杂,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让主次要人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更顺利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图一)

名著的整本书阅读耗时长,推进难,很容易形成碎片化和浅显化的阅读结果。因此,教师要学会使用多元的方法和策略,切实提高名著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昆虫记保尔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救朱赫来
夜读《昆虫记》
奈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