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湿热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2-09-20文笑游陈茜芸曾慧莲董维维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马隆高尿酸肌酐

周 颖 文笑游 柳 磊 陈茜芸 曾慧莲 董维维

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浙江 象山 315700

高尿酸血症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等疾病[1]。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尿酸钠(MSU)晶体能通过刺激T细胞、血小板、滑膜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相关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使体内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参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及发展过程[2,3]。因此,临床认为开展抗炎治疗,通过控制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缓解症状,减缓病情进展[4]。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清湿热通络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分析清湿热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IL-1β、IL-6、IL-18、TNF-α表达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药物:准备40只SPF级的雄性昆明种小鼠开展实验,体质量28~36g,平均体质量为(32.39±4.28)g,由杭州子源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浙)2019-0004;屏障环境内相对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40%~70%;本研究严格依据动物伦理原则开展。清湿热通络方药物组成:柴胡、黄芩、白芍、桃仁、红花、忍冬藤、牛膝各10g,薏苡仁、土茯苓各30g,苍术15g,黄柏6g。加水煎煮2遍后混匀,旋蒸浓缩、干燥、粉碎后制成干粉。立加利仙(生产企业: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0)。炎症因子试剂盒(生产批号:20210814)购自中国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1.2 造模及分组给药方法:将40只SPF级的雄性昆明种小鼠进行3d适应性饲养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对照组、苯溴马隆组、中药组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苯溴马隆组、中药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氧嗪酸钾混悬液300mg/(kg·d),并于1h后给予酵母膏灌胃,酵母膏用量为30000mg/(kg·d),均为每日1次,持续14d,以完成高尿酸血症造模。完成造模后隔天,给予空白组与对照组小鼠0.9%NaCl 10mL/(kg·d)灌胃处理,苯溴马隆组小鼠用苯溴马隆溶液20mg/(kg·d)灌胃,而中药组小鼠用清湿热通络方10mg/(kg·d)灌胃,均为1次/d,持续14d。试验期间对各组小鼠的饮食、活动状态、尿液和毛发等情况进行观察。在第28d灌胃给药1h后,取各组小鼠的眼球血,放入4℃冰箱内保存,待测。同时,完成采血后将各组小鼠脱颈处死,并对腹部进行消毒备皮,将腹壁剖开,使腹腔内脏器暴露,找到肾脏,对肾周筋膜组织、脂肪组织实施游离处理,将双侧肾脏快速取下,并将血迹洗去,再将肾脏切开,取肾组织2块,用4%多聚甲醛实施固定,后开展组织修剪及脱水处理、透明处理、包埋处理,将肾脏组织切成4mm厚的切片,并将切片烘干,实施脱蜡和梯度酒精水化、HE染色处理,用盐酸乙醇实施分化处理,经蒸馏水洗涤,返蓝10min,再开展伊红复染及封片、镜检处理,观察各组小鼠的肾脏组织形态表现。

1.3 血清学指标:观察并对比4组小鼠的血清尿酸、肌酐、炎症因子(IL-1β、IL-6、IL-18、TNF-α)表达水平。从冰箱取出各组小鼠的血液标本,静置2h,开展4000r/min低温离心处理10min,留取血清。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小鼠的血清尿酸、肌酐水平进行检测,并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各组小鼠的血清IL-1β、IL-6、IL-18、TNF-α水平实施检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 24.0软件工具包校对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n(%)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小鼠的血清尿酸和肌酐水平比较:对照组、苯溴马隆组、中药组小鼠的血清尿酸、肌酐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苯溴马隆组、中药组小鼠的尿酸、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中药组低于苯溴马隆组(P<0.05)。见表1。

表1 4组小鼠血清尿酸、肌酐水平比较(±s,μmol/L)

表1 4组小鼠血清尿酸、肌酐水平比较(±s,μmol/L)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苯溴马隆组比较,△P<0.05。

肌酐43.16±10.47 72.36±13.18*64.82±10.23*#54.79±11.58*#△组别空白组对照组苯溴马隆组中药组例数10 10 10 10尿酸245.73±38.65 598.94±53.89*432.58±43.17*#315.91±41.52*#△

2.2 4组小鼠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对照组、苯溴马隆组、中药组小鼠的血清IL-1β、IL-6、IL-18、TNF-α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苯溴马隆组、中药组小鼠的IL-1β、IL-6、IL-1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中药组低于苯溴马隆组(P<0.05)。见表2。

表2 4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10)

表2 4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苯溴马隆组比较,△P<0.05。

TNF-α(ng/mL)152.86±10.43 270.91±14.52*229.73±13.82*#180.58±12.24*#△组别空白组对照组苯溴马隆组中药组IL-1β(mg/L)15.70±3.04 42.26±2.85*33.67±2.43*#22.39±3.12*#△IL-6(ng/L)78.58±6.45 151.37±7.94*122.69±7.32*#93.94±6.81*#△IL-18(mg/L)17.48±2.93 51.57±3.08*36.29±3.11*#24.69±3.25*#△

2.3 4组小鼠的肾脏组织形态表现:空白组小鼠的肾脏组织细胞间呈整齐排列,肾小管和肾小球的结构饱满且清晰,小管上皮细胞形态正常且着色均匀;对照组小鼠的肾脏组织内能发现肾小球略萎缩,肾小管呈大量空泡样改变,并可见小管上皮细胞核分裂,间质炎细胞浸润;苯溴马隆组小鼠的肾脏病变仍明显,肾小管空泡变性,间质可见炎细胞浸润;中药组小鼠的肾脏病变明显好转,能见少数肾小管空泡变性,其他功能显著改善。见图1。

图1 清湿热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400)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能引起脂肪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和氨基酸代谢紊乱,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加快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损害血管功能,进而诱发心血管疾病[5,6]。进一步研究数据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上调时,尿酸盐结晶大量析出,并沉积于血管壁,破坏血管内膜,导致血管内膜出现慢性炎症损伤[7-9];与此同时,血尿酸水平增高能将单核细胞核因子(NF)-kB激活,大量释放IL-6、TNF-α等炎症因子,使血清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增高,产生炎症反应,破坏血管功能,增加血管内膜厚度,诱发痛风、冠心病等疾病。因此,对高尿酸血症介导的炎症反应进行有效抑制,对临床防治冠心病等疾病存在重要意义[10,11]。

清湿热通络方主要由柴胡、黄芩、白芍、桃仁、红花、忍冬藤、薏苡仁、苍术、黄柏、牛膝、土茯苓组成[12]。方中柴胡能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黄芩、忍冬藤、薏苡仁、黄柏具有清热解毒、通络除湿等功效,白芍能柔肝止痛、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桃仁、红花、牛膝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苍术能祛风散寒、燥湿健脾,土茯苓能清热利湿,搜剔湿热之蕴毒[13]。综观清湿热通络方,全方能够有效发挥清热解毒、除湿和通经活络等作用,在高尿酸血症对证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分析清湿热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肌酐、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发现,对照组、苯溴马隆组、中药组小鼠的血清尿酸、肌酐、IL-1β、IL-6、IL-18、TNF-α水平均高于空白组,但苯溴马隆组、中药组小鼠的尿酸、肌酐、IL-1β、IL-6、IL-1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中药组低于苯溴马隆组;提示清湿热通络方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清尿酸、肌酐和炎症因子水平,控制病情进展。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方中柴胡、黄芩、红花、忍冬藤、土茯苓等中药存在显著的抗炎、清热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14,15]。肾脏病理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的肾脏组织内能发现肾小球发生萎缩,且肾小管出现扩张,呈大量空泡样改变,说明肾脏出现病变;而中药组小鼠的肾脏病变明显好转,能见灶性肾小管空泡变性,其他功能显著改善;提示清湿热通络方对肾损伤存在显著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清湿热通络方能减少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IL-1β、IL-6、IL-18、TNF-α表达,降低血清尿酸、肌酐水平,进而有效改善肾脏组织形态,保护患者肾脏,可为临床防治和研究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马隆高尿酸肌酐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西晋时期唯一的物理战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西晋大将:坚不可摧的西北长城
西晋大将:坚不可摧的西北长城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西晋时期唯一的物理战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