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早期因素与饮食相关行为对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

2022-09-20张宁馨丁雅洁刘洋魏薇孙琦贾丽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肥胖率辅食结果显示

张宁馨,丁雅洁,刘洋,魏薇,孙琦,贾丽红

(1.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沈阳 110122;2.辽宁省肥胖与糖脂代谢疾病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122;3.中国医科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沈阳 110122 )

研究[1]显示,1985年至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肥胖检出率以0.10%/年~0.58%/年的速度增长,2014年7~18岁学生总体肥胖检出率为7.3%。肥胖是遗传、环境因素及生活行为方式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儿童肥胖是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脂肪肝及代谢综合征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增加了成年期的患病风险[2]。研究[3-4]表明,生命早期因素、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等与儿童肥胖的发生有关。本研究调查小学生的生命早期因素和饮食相关行为,探讨生命早期因素和饮食相关行为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旨在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制定儿童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9年5月至8月于沈阳市大东区随机抽取2所小学的1 736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84名(50.9%),女852名(49.1%)。所有学生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测量并记录学生的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由校医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共发放调查问卷1 736份,回收问卷1 736份,根据文献[5],内容缺失的问卷亦纳入研究。调查问卷参考文献[6-7]设计,问卷内容包括:(1)生命早期因素,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从出生到4个月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首次添加辅食时间;(2)饮食行为及饮水情况,是否经常吃早餐、吃饭速度、食欲、是否挑食、喜欢食物的口味、饮水种类;(3)近6个月内零食(坚果类、甜食、小食品、快餐食品、油炸食品、雪糕冷饮类、罐头食品等)的摄入频率。食物摄入频率划分:经常,≥6 d/周;偶尔,5 d/周;不经常,≤4 d/周。超重、肥胖判定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8]。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重、肥胖率比较

结果显示,超重学生327名(18.8%),其中男192名(21.7%),女135名(15.8%);肥胖学生371名(21.4%),其中男240名(27.1%),女131名(15.4%)。男、女生超重、肥胖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89,P<0.001)。7~9岁、10~12岁组超重率分别为17.6%、20.6%,肥胖率分别为23.0%、19.1%,不同年龄组超重、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77,P=0.079)。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超重、肥胖率比较[n(%) ]Tab.1 Comparison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rates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n(%) ]

2.2 生命早期因素对超重、肥胖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剖宫产、首次添加辅食时间<4月龄的比例增高;母乳喂养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超重、肥胖组和正常组生命早期指标比较[n(%) ]Tab.2 Comparison of early-life indices between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group and the normal weight group [n(%) ]

2.3 饮食行为对超重肥胖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经常吃早饭、喜欢油腻口味、常喝塑料桶装水、吃饭速度快、食欲好的比例增高;挑食、喜欢清淡口味、常喝烧开自来水的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超重肥胖组和正常组饮食行为各项指标比较[n(%) ]Tab.3 Comparison of dietary behavior indices between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group and the normal weight group[n(%) ]

2.4 零食类食物摄入情况对超重肥胖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近6个月内超重肥胖组经常吃雪糕冷饮类食品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超重肥胖组和正常组零食摄入频率比较[n(%) ]Tab.4 Comparison of snack intake frequencies between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group and the normal weight group [n(%) ]

2.5 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分娩方式、喂养方式、首次添加辅食的时间、喜欢清淡口味、喜欢油腻口味、常喝塑料桶装水、常喝自来水烧开、吃早餐、吃饭速度、食欲、挑食情况、雪糕冷饮摄入情况)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剖宫产、首次添加辅食的时间<4个月、喜欢油腻口味、吃饭速度快、食欲好、不挑食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均P<0.05),喜欢清淡口味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5。

表5 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续表)

(续表)

3 讨论

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1%和7.3%[9]。本调查结果显示,7~12岁小学生超重率为18.8%,肥胖率为21.4%,明显高于2014年沈阳地区小学生超重率(14.2%)、肥胖率(16.0%)[10],也明显高于全国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因此家长及相关部门应高度关注。本调查中男生超重率、肥胖率高于女生,与以前的研究[11]结果一致。

已有研究[11-12]显示,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以及首次添加辅食的时间等因素均与儿童肥胖的发生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和首次添加辅食的时间<4月龄与超重、肥胖发生呈正相关;而出生体质量和喂养方式与超重、肥胖不相关。研究[13]显示,剖宫产分娩的婴儿将来肥胖发生风险高,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首次添加辅食时间<4月龄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与周静等[14]研究结果一致。通常辅助食品中的热能要高于母乳,婴儿过早过多摄入热能可导致体质量增加。近年来,多数研究[15-16]支持高出生体质量(巨大儿)与儿童肥胖发生有关,但本研究没有得出两者具有相关性,可能是本次调查中约90%儿童属于出生体质量正常,出生体质量高儿童较少所致。

饮食相关行为是影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17]显示不吃早餐、吃饭速度快、食欲好、不挑食可增加肥胖发生风险。本调查结果显示,吃饭速度快、食欲好、不挑食、不喜欢清淡口味、喜欢油腻口味是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不挑食和食欲好可导致儿童过度摄入食物,而进食速度快则会造成饱腹感不能及时达到下丘脑饱食中枢而抑制进食行为,导致摄入较多食物。喜欢油腻口味的小学生往往喜欢吃油炸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等高热能食物[18],经常摄入高热能食物可导致多余能量变为脂肪组织,从而导致超重、肥胖发生[19]。清淡口味经常与少油、多蔬菜和水果摄入有关。蔬菜和水果属于低能量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在维持饱腹感的同时可以减少进食能量高的食物,从而减少超重、肥胖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剖宫产、<4月龄添加辅助食物、喜欢油腻食物、吃饭速度快、食欲好、不挑食是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喜欢清淡口味是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对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调查对象仅来源于2所小学,其代表性有限;且研究为现况调查,研究结果得出的影响因素仅与超重、肥胖发生有关,但不是因果关系。因此,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原因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猜你喜欢

肥胖率辅食结果显示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最严象牙禁售令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分龄宝宝辅食添加指南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