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境牧区现代化的特征、态势及实践路径
2022-09-20包玉山
丁 继 包玉山
(1.内蒙古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2.内蒙古师范大学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空约束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反映一个社会在当代所发生的巨大变迁。研究现代化的各学派都力求制订一个现代化的客观标准,哪些指标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的特点、本质和程度,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马克思认为,通过生产社会化、科技进步、社会分工、世界市场、世俗化、城市化等现代化要素,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同时也对现代化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关于现代化的标准问题,箱根模型从人口是否集中于城市、人口的社会流动、社会成员的相互作用、商品化程度、文化知识的普及、大众交流网络、社会机构规模、国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八项标准。牧区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现代化是由科技创新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能变革引发的牧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牧区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治理机制等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进而实现牧区的全面振兴与持续健康发展。[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四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三农”工作的主要目标。中国边境牧区作为中国农村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形式,牧区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的短板,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正确界定和认识中国边境牧区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可以进一步明确我国牧区现代化发展目标和实践方向。
一、中国边境牧区概况及现代化特征
(一)中国边境牧区概况
边境牧区是指沿陆地边境的牧业县(旗),不包括半农半牧边境县(旗)。根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上的相关信息,边境牧业县(旗)在全国有34个,其中内蒙古有14个、甘肃有1个、新疆有17个、西藏有2个。其国境线达7791公里,约占全国陆地国境线总长度的35.41%(见表1)。[2]
表1 中国的陆地国境线和边境牧区
从区位来看,地处偏远,资源跨境。边境牧区位于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和国防安全的国境沿线区域,大部分民族群体属于跨国界而居的“跨境民族”或“跨界民族”。[2]相对于边境地区的其他城镇和农村,边境牧区几乎全部分布在地理位置偏远的高寒山区或者草原地带。而同中国边境牧区接壤的邻国边境区域,也多为以游牧为主的边缘欠发达地区。由于边境牧区地处边境,区域内的河流、湖泊、矿山、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具有跨境分布的特点,影响该区域某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生态来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边境牧区是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边境牧区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草原持续荒漠化,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草原脆弱的生态系统不能承载高强度的开发,因而工业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滞后,现代化速度缓慢。多年来,边境牧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淡薄,草原保护重视不够,“重开发、轻保护”,甚至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牟取经济效益[3],工业开发挤占、污染、破坏草原,导致草原退化、地下水位下降,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严重威胁着边境牧区高质量发展和边境牧区生态安全。
从产业来看,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健全。边境牧区乡村的主业是以自然放牧为主的畜牧业,靠天养畜程度高、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链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与非牧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低。长期以来,边境牧区片面重视畜牧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轻视产品加工和市场流通,导致草原畜牧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产品附加价值难以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渐弱化等问题。正确认识、准确定位牧区产业特征,是顺利实现产业现代化目标的一个出发点。
从人文来看,传统习俗文化面临转型。边境牧区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有较高比例,历史上的边境牧区居民以游牧为主业。改革开放以来,受边境地区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和现代化因素影响,边境牧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也保留着部分传统的习俗和文化。此外,边境牧区居民与邻国边境居民之间历史以来存在着互通有无的经贸、文化、教育往来,对于深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互联互通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社会来看,居住分散,社会分层不明显。边境牧区生计方式不同于农区,牧区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大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三五户为单元的聚落。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推进,牧区逐渐由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复合型经济转型,在此背景下,牧民开始定居生活。由于牧区人口居住分散,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生计风险时抵御能力较弱,通常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家庭组织来应对各种风险。改革开放以来,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牧民主要以草原畜牧业经营为主,牧民收入逐渐提高,但牧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职业差别不大,因此牧区社会分层并不明显。
(二)边境牧区现代化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特征独特,生态环境多样,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使边境牧区成为维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在全国乃至周边国家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但由于边境牧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迅速推进,草原生态遭破坏、传统文化面临转型。综上,边境牧区现代化不能重复传统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道路,而应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生态的宜居宜业化。保护和治理边境牧区草原生态,使生态环境适宜人类生活,适宜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绿色简约”的现代价值取向和生活理念,提倡全民绿色简约生活方式和行动准则,建设亮丽自然、绿草清泉、民俗乡情浓厚的现代化边境牧区,提升草原生态承载能力,有效促进草原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
第二,产业的绿色化。边境牧区现代化的底色是绿色,因此产业现代化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产业现代化需要生产的绿色化、加工的绿色化、消费的绿色化,最终实现产业链的绿色化。
第三,文化的一体多样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贯穿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史。各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成就了中华民族百花园的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坚持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指向,是新时代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选择,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时代要求。[4]
情绪化的地域书写,具有浓烈的即时性、个人化或个性化色彩,究竟能有多少可信度,令人生疑,但实际上,在陆游笔下,不同地域的景致本身的“巨细丑妍”是客观不变的,变化的只是他自己的情绪而已,所以我们尽可以相信其地域书写的真实可靠性,也被他挥洒于其中变化万端的各种情绪而感染。
第四,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边境牧区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人的现代化是指人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它包括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权利和义务的普及,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
第五,组织的现代化。边境牧区组织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党领导下的组织现代化,具体包括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和文化组织,有健全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治理体系。
二、中国边境牧区现代化的发展态势
(一)边境牧区现代化的历史回顾
边境牧区治理现代化始于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6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民主改革、土地改革和全面社会改革基础上进行边疆治理,这是边境牧区现代化的历史起点[5],也是第一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中国边境牧区现代化进入了第二阶段,此阶段可细分为两个小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第一小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改革开放处于探索初期,还没有将中国经济体制定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此中国边境牧区现代化进入全面治理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了现代化的第三阶段,2012年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牧区现代化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边境牧区进入现代化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成就,又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将在“十四五”期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因此,边境牧区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开放,推动边境牧区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形成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模式,成为指导边境牧区发展和推动边境牧区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指引。
(二)边境牧区现代化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边境地区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奋发图强,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边境牧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逐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边境牧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恶化情况实现了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绿色万里长城得以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边境牧区深入推进社会建设,各族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总的来看,边境牧区的民族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文化组织发育程度提高,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入新时代,边境牧区群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四个省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其中,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48%,森林覆盖率达到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5%,脱贫人口8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35%。[6]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655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01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767元提高到33822元。五年累计减贫325万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3767元提高到2020年的3382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6936元提高到2020年的10344元。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5%,高等教育提质扩容稳步推进。[7]新疆“十三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是2010年的2.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8%,是2010年的2.4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是2010年的2.82倍,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均达到100%,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8]西藏“十三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7%,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156元、14598元,分别是2015年的1.6倍、1.8倍;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等五年累计投入2470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98.3%;教育“五个100%”目标实现。五年累计造林596万亩、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5.5%,森林覆盖率达到12.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7%,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9]
(三)边境牧区现代化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已走过百年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独特而丰富的经验。边境牧区的发展,与此一脉相承。
1.坚持党的统一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正确策略,坚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在新时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方向引领和理论保障。[10]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的优势,是推进牧区现代化取得成绩的最大因素和最大保障。
2.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边境牧区人口脱贫,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经过8年奋斗,2021年我国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边疆建设方面,用自身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优势,扩大“朋友圈”;依托兴边富民政策,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转型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腹地和战略通衢。此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大江大河源头大多分布在民族地区,保护珍贵的生态屏障也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之一。因此,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也是边境牧区现代化的经验借鉴。[11]
3.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各民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影响的过程。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形式,也是边境牧区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基础。[12]
三、边境牧区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一)打造边境牧区生态现代化的新模式
首先,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边境牧区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边境牧区追求GDP增长,提出“工业立县”口号,无序开发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给草原生态及草原畜牧业带来了极大威胁。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研究青山绿水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能力,创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机制。其次,树立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理念,充分挖掘利用地方性生态知识,增强社会各界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联动型新模式,促进边境牧区生态现代化。最后,通过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原则,增加草原生态环境监测、气象监测、应急管理网点、形成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加强草原生态恶化防治能力和灾害应对能力,以推进边境牧区生态现代化。
(二)完善边境牧区现代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
首先,优化边境牧区产业结构。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结构、加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为边境牧区产业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其次,提升边境牧区产业组织化程度。通过培育家庭牧场、集体牧场、托管合作、信用合作、屠宰加工、供销合作等生产、加工、流通组织来提升边境牧区产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其产业链建设成为必然选择。最后,完善边境牧区市场体系建设。通过重建仓储、物流、供销体系,建设活畜市场、肉类市场、绒毛市场以及工业品供与销的流通渠道是激活边境牧区市场流通、加快供应链建设的必要条件。
(三)打造边境牧区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
首先,传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牧区文化生态的失调问题。其次,建设边境牧区革命文化。通过建立牧区流动党校,讲授党史和革命文化内容,推行以建党精神为核心的宣传教育,弥补边境牧区革命文化建设之不足。再次,打造边境牧区新文化形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有机融合,打造边境牧区新文化形态。最后,重塑文化精气神,激发文化活力。通过活化传统优秀文化、重建牧区文化精神、增进文化一体、提升文化自信,解决边境牧区文化颓废,防止“原子化”危机的扩散或加深。
(四)实现边境牧区人的现代化
首先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现代化。需要立足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气质的内在契合来丰富完善牧区人们的精神世界,推进边境牧区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现代化。其次是素质能力的现代化。通过革命文化的宣传、科学教育的普及、技能技术的训练,促进边境牧区实用性人才培育,实现边境牧区人的现代化。再次是行为方式的现代化。需要通过教育,养成积极、理性、文明的行为,培育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推进边境牧区人的现代化。最后是社会关系的现代化。通过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规范社会关系,缓和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赋予弱势群体公平机会,提高人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推进边境牧区人的现代化。
(五)优化促进边境牧区党领导下的组织体系
首先,提升边境牧区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通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法治为上、民主为要、基层为重”的治理理念,解决治理意识淡薄、治理制度缺失和治理功能弱化的困境。其次,优化边境牧区经济组织体系。通过发展生产组织、加工企业、流通组织、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解决边境牧区经济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再次,加快边境牧区社会组织建设。通过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性组织、培训机构等来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助推边境牧区的组织现代化。最后,促进边境牧区文化组织多样化发展。通过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华文化展演团体、民间表演协会等文化组织,解决边境牧区文化组织发育不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