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除隐患 防事故 护民生 保安全切实维护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2022-09-20
宁夏交警持续严查酒驾醉驾
7月2日至3日夜间,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组织开展了行动以来第一波次的全区酒驾醉驾集中统一行动。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根据辖区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规律特点,分析研判酒驾醉驾整治的重点区域、道路、时段,紧盯城市餐饮娱乐场所、地摊夜市、城乡结合部等周边道路,加强显性警力和装备投入,通过组织异地用警、交叉检查、机动巡查、随机抽查、错峰勤务、接力整治等方式,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查处率。同时,各地警力向国省道与县乡道交叉口、农村道路凌晨时段等管控薄弱环节倾斜,坚持发现快、检测快、处理快的工作原则,对查处的酒驾醉驾违法嫌疑人,做到及时移交、及时通报、及时处理。在查处酒驾醉驾的同时,严查超载超员、不系安全带、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提升路面整体管控效能。
连续两日的集中统一行动,全区共查处饮酒驾驶40起,涉嫌醉酒驾驶45起,有效打击了酒驾醉驾等严重违法行为,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宁夏交警将持续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管高压态势,持续开展高频率、多波次的集中整治行动,借助宣传警示曝光不断巩固强化“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安全意识,全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筑牢夏季交通安全屏障,确保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百日行动”部署,自7月22日开始,全国开展三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此次统一行动为第一波次行动。行动期间,宁夏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班子全员带队深入各地一线督导检查,并邀请自治区各主流媒体记者随警作战、跟踪采访,及时曝光现场酒驾醉驾案例,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各交警支队、大队领导靠前指挥、一线作战,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确保行动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统一行动期间,全区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将在全区设置126个检查执法点位同步开展行动,紧盯辖区餐饮娱乐的重点、管控路段的重点和事故预防的重点,并将警力向农村地区、凌晨时段倾斜,进一步强化显性用警,通过组织异地用警、交叉检查、机动巡查等方式科学部署勤务,最大限度把警力和装备投入到路面。在检查酒驾醉驾的同时,坚持“一车多查”,同步查处超员、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头盔等显性交通违法行为,结合实际查处毒驾、涉牌涉证、疲劳驾驶、非法改装车辆“炸街”扰民等违法行为,带动提升路面整体管控效能。
据统计,7月22日夜间的统一行动中,全区共出动警力1133人次,出动警车213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00余起,其中涉及饮酒驾驶23起、醉酒驾驶18起。下一步,全区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继续保持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的严管高压,始终严防酒驾醉驾肇事肇祸,进一步加强交通秩序整治,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守护群众夏季平安出行。
夏收农忙奏响交通安全“宣传曲”
为进一步强化农村群众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宁夏公安交管部门结合公安部关于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总体部署要求,深入全区农村地区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大宣传、大警示、大教育系列活动,奏响夏季交通安全“宣传曲”。
银川交警结合“美丽乡村行”主题,深入蔬菜基地、农村道路、田间地头和集市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彩页、讲解农用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驾驶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不戴安全头盔、酒后驾驶、超员超速、无牌无证驾驶等各类交通违法的危害性,针对夏季出行安全详细介绍了高温、大风、降雨等恶劣天气的出行常识。通过流动“大喇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广播宣传,为群众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交通出行问题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群众安全文明出行意识,从细节做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抵制交通违法行为。
石嘴山交警走进辖区村镇开展“绿色交通 低碳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民警紧紧围绕“绿色交通 低碳出行”“一盔一带 安全常在”等主题,通过面对面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等形式,向村民宣讲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结合近期典型事故案例,以案说法,让村民认识到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酒后驾车、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三轮车违法载人、驾乘汽车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及引发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呼吁广大村民在追求低碳出行的同时要自觉改正交通陋习和交通违法行为,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切实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吴忠交警依托交通安全“美丽乡村行”活动,先后走进辖区村庄、集市,进行“一盔一带”“一老一小”主题宣传活动。针对农忙时节易发生农用三轮车、摩托车违法载人、超员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民警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和面对面讲解,重点宣传讲解无证驾驶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两轮摩托车及农用车违法载人、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的危害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并提示群众在日常出行时一定要时刻谨记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固原交警以提高广大群众安全意识、守法意识为主线,走进辖区村镇积极开展“一村一阵地,一栏一标语”宣传阵地建设。在村委会张贴宣传海报并利用农村大喇叭播报交通安全知识,讲解无证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驶、低速载货汽车及农用车、三轮汽车违法载人、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及面包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提醒村民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村民们通过阅览图文并茂、内容浅显易懂、目的明确、温暖贴心的宣传栏,让过往村民一目了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起到了提示和警醒的作用。
中卫交警联合辖区乡镇干部深入村镇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着力提升农村“一老一小”交通安全意识。活动中,民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向村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并发放“一盔一带”彩页、《致广大二轮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的一封信》、以案说法等警示、交通安全行车资料,指导村民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倡导大家自觉遵守交规、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民警结合农村出行特点,通过“农村大喇叭”向村民广播安全出行注意事项、农用车及三轮摩托车非法载人、酒后驾车、“三超一疲劳”、骑乘摩托车电动车未佩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结合身边典型事故案例,讲解交通法律法规、安全出行知识等,增强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为预防和减少辖区农村务农、务工人员发生交通事故,提升农村群众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意识,高速交警各大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针对村民交通意识淡薄的特点,通过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粘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向村民讲解违法载人、超员超速、超限超载、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和拼车包车超员载客的危害性。讲解了行人上高速、牲畜进入高速公路护栏、行人穿越高速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及后果,警示教育群众发生交通事故对自己、家庭带来的严重危害性,并对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驾乘机动车不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宣讲,引导村民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
银川交警持续推进百日整治行动
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全市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银川交警全警动员,尽锐出战,重点组织开展了道路交通百日整治行动,以最大力度、最实举措,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1至6月份,全市一般程序交通事故836起,受伤958人,直接财产损失162万余元,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8.02%,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6月28日,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召开2022年第19次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了《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开展夏季道路交通“百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成立由分局“一把手”挂帅的夏季道路交通“百日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对分局开展夏季道路交通“百日整治行动”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整治重点、整治目标和细化举措,并要求全市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提升政治站位,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贯彻落实市局、分局的部署要求,切实防范化解重大交通安全风险,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全力维护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银川交警对全市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点段、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进行全面排摸,共排查梳理需治理的隐患点段210处(其中年初排查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点段62处、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45处、安装减速带路口60处,年中滚动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段43处)。截至7月底已治理完成184处,整体治理率为87.62%。随后,自治区、银川市两级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2022年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隐患点段和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排查治理现场督导检查工作,积极对接、协调宁东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宁夏公路管理中心银川分中心、银川市交通运输局、“三区两县一市”政府、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等职能部门和政府,确保全市道路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取得实效。
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高风险运输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违法未处理及驾驶人逾期未审验、未换证等突出隐患,银川车管所紧盯目标任务,督导辖区大队对重点车辆重点运输企业开展“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检查”,确保清除各类源头风险,夯实交通安全基础。截至6月底,重点运输企业备案率97.37%,超比率完成2.37%。重点企业人车比备案率98.18%,超比率完成8.18%。逾期未报废重点车辆全部清零。逾期未检验营转非大客车检验率94.84%,逾期未检验校车检验率99.29%,重型货车检验率92.76%,银川重点车驾驶人审验率已达96.67%,换证率已达98.83%。
紧密结合深化疏堵提畅“6+N”工程,提高勤务等级、优化勤务安排,全面深化“网格化”警务机制,加强视频缉查和网格勤务协同联动,持续加大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违法行为执法频度密度,集中整治逆行、闯红灯、行人横穿马路等交通“陋习”,严管严控隐患点段交通事故。持续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协作联动,依托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现代媒体,滚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大佩戴头盔、安装车牌宣传引导力度,营造文明出行氛围。截至7月底 ,已注册登记电动车12224辆,其中国标号牌电动车5919辆、过渡期号牌电动车6305辆。今年以来,查处违法停车18.2万余起,提醒警告15万余起,清拖车辆19289辆,行人违法6万起,非机动车违法9.1万起,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1.2万起。
投入充足警力加大社会面的巡逻防控工作,增加执勤巡逻警力,加大街面巡防布警密度,进一步提高接处警速度,实行昼夜勤务,提高见警率、盘查率,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防控工作,高效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对涉及公民人身安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行为闻警即动,快速反应,依法先期处置。7月份,全市共出动警力5500余人次,警车1200余辆次,累计接到交通警情8545起,公民求助21起,全部妥善处置完毕。
依托道路交通态势监测服务平台、视频监控、路面巡逻、驻点巡查等方式,实时监测全市主要商圈、夜市、特色商业街区等夜经济消费区周边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对发生交通拥堵的路段,要通过互联网地图导航、交通诱导屏等方式进行预警提示,并第一时间调派警力,快速疏堵保畅。
除法律明文规定,对初次交通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采取包容审慎监管,人性化执法,采取“首违警告”“轻微免罚”9544起,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同时,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加强夜间巡逻防控警力,加强酒驾源头治理,采用警车巡逻喊话、定点播放宣传视频等酒驾源头治理举措,促使酒驾违法消失在上路前。
在夜间时段,为运输生活物资和经济运行“全产业链”生产物资等重点货运车辆办理通行证40张,给予优先通行保障。
突出城乡结合部、餐饮场所等周边道路,组织精干警力开展统一行动,重拳打击酒驾醉驾毒驾,并加强酒驾源头宣传引导,促使群众自觉拒绝酒驾。积极联合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公路管理等行业管理部门,协同开展联合执法、错时勤务,加强国省道超载违法行为整治。在农村地区派出小分队下乡进村,与“两站两员”形成合力,及时劝导纠正“双违”等突出违法行为。统一行动期间,严格启动高等级勤务,最大限度把警力和装备摆上路面,集中开展路检路查,保持严管严查高压态势。行动开展以来,分局累计出动警力6400余人次、警车1600余辆次,开展统一行动15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6万余起,其中酒驾67起,醉驾108起,超载1804起,超员200起,货车违法载人25起。
结合近期交通事故特点,深化风险预警提示,集中曝光客车、货车、危化品运输车肇事肇祸案例,针对“双违”、疲劳驾驶、超限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强警示提醒,广泛宣传刹车失灵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提示做好安全防范。深入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安全效果,增强农民特别是农村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用好“交管12123”APP、货运平台提示功能,强化点对点精准宣传教育,向农村地区群众、重中型货车和危化品运输车驾驶人精准推送安全提示信息,增强安全警示效果。工作开展以来共发布新闻稿件65篇;微信微博矩阵发布信息465条;编播抖音、快手、视频号短视频12条;编播《鸿胜说交通》《鸿胜出警》11期;12123短信平台发送信息2批次;曝光快递、外卖黑榜2批、238辆次;曝光典型事故案例5起;曝光外卖、快递违法行为6批、443人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七进”活动15次。
石嘴山交警聚力“三项提升”
随着旅游旺季到来,石嘴山市道路通行压力增大,交通事故隐患风险大幅上升。为全力保障旅游高峰期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石嘴山交警结合公安厅、石嘴山市公安局关于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相关部署要求,聚力提升“管控能力”“执法温度”和“服务质量”,着力营造安全、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是加强道路基建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梳理排查标志、标线、标牌等道路基础设施和事故多发点段、危险路段、平交路口等风险隐患点,挂牌通报相关部门落实整改。目前,10处国省道事故多发路段已完成整治9处,45处农村道路重点隐患路口路段已完成整治32处、60条减速带整治任务已完成安装45处。二是加强重点时段秩序管控。针对夏季夜间酒驾醉驾、货运疲劳驾驶多发等问题,针对性调整优化夜间勤务部署,落实网上网下结合巡控查控机制,加强早晚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和事故多发高发、违法乱象突出等重点路段的巡逻检查频次和密度,有效提升执法管控效能。6月25日以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49万起,其中涉酒违法55起(饮酒27起,醉酒28起),涉牌涉证65起,农村“五类重点违法”276起。三是加强重点车辆隐患排查整治。围绕高危运输企业、重点车辆及重点驾驶人安全隐患,进行常态化安全风险评估和“精准画像”,梳理建立隐患“清零”责任清单,层层压实“清零”任务,推动重点车辆及驾驶人隐患“清零”工作取得实效。目前,石嘴山市“两客一危”车辆检验率、报废率分别为99.79%、99.86%。
持续深化执法质量“提升年”活动,制定印发3个案件办理规范意见,建立“双向派驻、跟班学习”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严管轻罚”要求,建立石嘴山市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和一般违法“首违警告”清单,统一制作“违停提示卡”,对外地来石车辆实行首违警告,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全域旅游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共发送首违警告和轻微违法行为短信告知81594条,其中轻微违法短信告知37745条,外地车首违警告779条,违停短信告知29303条,张贴违停提示单13767张。
一是提升城区通行效率。联合山东双百公司,对大武口区黄河街、朝阳街、世纪大道沿线42处路口信号灯控制方式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绿波通行”,提升群众畅行体验。二是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对22个路口交通标线不清进行重新施划,在朝阳街尚层龙城小区出入口、五医院等25处人员、车辆密集通行路段施划减速振荡标线,降低行驶速度,提高安全性能。三是提升农村交通安全。针对农村地区电动车事故多发的问题,分局购置200卷反光贴纸,在全市农村地区全面开展电动车“亮尾行动”暨“美丽乡村”巡回宣传活动,为1.1万余辆农村车辆张贴反光膜,提高车辆夜间行驶安全性。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态化实行交管业务“365天×24小时”服务,累计服务群众2.6万余人次,非工作日办理各类业务4982余件次,网上及自助办理28.9万件,并推出公安交管服务便民利企“特事特办”“延期办”“急事急办”“便捷办”“网上办”五项措施,强化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固原交警“百日攻坚”
今年以来,固原交警紧扣做好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交通安保工作为主线,紧盯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目标,在巩固去年“六大攻坚行动”基础上,全力打好“五大硬仗”和“两项攻坚战”,努力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防范、交通秩序管控、公安交管服务、全社会文明交通意识等各项能力,全力以赴除隐患、防事故、护民生、保安全。与2021年同期相比,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6.73%,受伤人数同比下降3.71%,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向好发展。
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把夏季“百日攻坚”与“减量控大”工作有机结合,深入排查当地“人、车、路、企、管理”等要素存在的风险隐患,扎实开展重点车辆和驾驶人隐患“清零”行动。严格重点车辆登记审查和重点驾驶人考试准入,紧盯高风险运输企业、事故多发危险路段、农村“三夏”时节农用车违法载人、务工人员返城返岗出行等安全风险隐患,推动整改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要求,确保排查出的38处农村公路路口路段,按时完成“三必上”“五必上”治理任务。同时,紧盯自治区挂牌督办的2处和市道交委挂牌督办的8处事故多发路段,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通报相关部门,协同推进隐患整治。
针对夏季集中务工、暑期返程等车流人流高峰,充分运用大数据、视频巡查、平台监管等技术手段,加强早晚出工、收工重点时段勤务部署,严查货车、拖拉机、三轮汽车严重交通违法。围绕中考、古尔邦节等重要节点,强化“一盘棋”思想,坚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标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落实落细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切实将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截止7月底,全市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2510起,其中无证驾驶902起、酒驾醉驾279起(饮酒驾驶130起、醉酒驾驶149起)、超速2687起、超员494起、超载1590起,其他交通违法行为24274起,纠正非机动车交通违法1.1万余起。
以农村交通安全强基固本攻坚行动为抓手,深入排查农村公路平交路口、路侧险要路段、穿村过镇路段安全隐患,排查清理“马路市场”“占道摆摊”,主动报告当地政府、通报相关部门推动治理整改。持续严管农村面包车、农用车、电动车等车辆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农村“两违”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形成严查严管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两员两站”建设,切实发挥乡镇交警中队、农村劝导员和警保合作劝导员的作用,加强对农村面包车、三轮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载人等频繁肇事违法行为的检查、劝导、纠违,补齐农村交管工作的短板。
聚焦重点企业、重点人群、重点车辆、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违法,突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对“两客一危一货”等职业驾驶人开展警示提示信息推送,对通行危险路段的驾驶人开展风险预警信息推送。充分运用公安宣传矩阵资源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有主题、有策划地推出系列宣传,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截至7月底,共开展宣传活动7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7.5万余份。曝光各类违法行为2.8万余条次、推送交通安全警示信息1.95万次、发布微信微博信息1万余条次。
切勿占道晒粮
2022年7月15日,石嘴山市交警分局红果子交警大队民警在辖区巡逻时发现,红礼路延伸段路面上无法通行,有一半的路面被晾晒的小麦占据。由于此路段位于路口,车流量较大,晒小麦占据了一半路面,不仅会造成过往车辆逆向驶入车道,而且过往车辆通行时一旦速度快了,刹车时极有可能产生打滑引发交通事故。
民警很快找到了晒小麦的主人李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以往发生在红果子辖区晒小麦造成的交通事故案例,以及血淋淋的事实告诫李某,打场晒粮危害多,为了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一定不能在道路上打场晒粮。经过教育,李某认识到了过错,表示马上将晾晒的粮食全部收掉,保证今后不再路面晾晒。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种庄稼不容易,收获时莫大意,马路晒粮占用的是公共资源,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不可取。一方面影响交通秩序。在公路上打场晒粮,有人把扫帚、扬锨和铁杈等随意放在路上,甚至用石头、酒瓶、木棍和树墩等强逼车辆绕行通过,影响正常交通秩序,也为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二是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一是影响驾驶人视线。在公路上晾晒的大量粮食,在阳光照射下容易反光,而脱粒、扬场时飞扬的糠絮,对来往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视线影响极大,极易导致交通事故。另一方面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在公路打场晒粮,车辆易打滑。同时,农作物秸秆会缠绕在机动车传动轴或排气管上,极易发生机械故障、火灾事故。
为了道路交通畅通有序,不要在公路上摊粮、晒粮,驾驶人也要注意,遇到晾晒粮食的路段,要注意观察路面情况,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