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finet的切削加工单元智能化改造设计与应用
2022-09-20黄信兵刘小娟李春贵
黄信兵,刘小娟,李春贵
(1.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中山 528400;2. 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广东广州 510535)
0 前言
“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和新冠疫情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越来越多传统的切削加工企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提升加工效率、提高安全水平、降低对劳动力的过分依赖。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降低成本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Profinet工业以太网的切削加工单元智能化改造设计方案。
1 改造设计方案
待升级改造的切削加工单元包含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智能化改造设计方案以PLC为控制核心,以工业机器人为工件搬运执行单元,以HMI为显示、控制操作单元。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给机床上下料,生产人员在加工区域外通过HMI操作和监控,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由于远程I/O模块在成本节约、配线简化、可靠性提高等方面具有优势,工业机器人、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信号数据均由华太SmartLink远程I/O模块通过Profinet工业以太网与PLC进行交换,具体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化切削加工单元连接示意
2 硬件结构
2.1 远程I/O模块
远程I/O模块由Profinet适配器FR8210、8通道数字量输入模块FR1108、8通道数字量输出模块FR2108组成,FR1108、FR2108模块个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的远程I/O模块接线分别如图2、图3、图4所示。由于远程I/O要进行Profinet组态,需要在西门子PLC编程软件中安装第三方设备FR8210的设备描述文件SmartLink GSD文件,如图5所示。FR1108、FR2108的I/O地址在硬件组态时设定,FR1108公共端电压为24 V,FR2108公共端电压为0 V。
图2 数控车床远程I/O模块信号连接
图3 加工中心远程I/O模块信号连接
图4 工业机器人远程I/O模块信号连接
图5 已安装的SmartLink GSD文件
2.2 硬件组态
完成硬件连接后,在TIA V14 SP1软件中进行硬件组态,如图6所示,并对远程I/O的参数进行设置,如图7—图9所示。图7中数控车床远程I/O模块FR1108的地址为(I2.0~I2.7),FR2108的地址为(Q2.0~Q2.7)。图8中加工中心远程I/O模块FR1108的地址为(I3.0~I3.7)。FR2108的地址为(Q3.0~Q3.7);图9中工业机器人远程I/O模块FR1108的地址为(I4.0~I5.7),FR2108的地址为(Q4.0~Q4.7)。
图6 硬件网络组态
图7 数控车床远程I/O模块地址分配 图8 加工中心远程I/O模块地址分配
图9 工业机器人远程I/O模块地址分配
3 软件系统设计
3.1 HMI界面设计
HMI是人机交互的接口,主要用于控制工业机器人、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相关动作,同时显示它们的相关状态。根据切削加工单元智能化改造需求,在HMI上设计首页、工业机器人操作、车床操作、加工中心操作等4个界面,具体如图10所示。将HMI中按钮、指示灯与相应的PLC变量相连接,实现PLC与HMI的数据交换。
图10 HMI界面设计
3.2 PLC与工业机器人数据交换程序流程
PLC与工业机器人的数据交换主要是PLC接收工业机器人发出的动作请求,控制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卡盘、安全门打开、关闭,启动/暂停机床等,同时将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状态反馈给工业机器人,以便工业机器人执行相应的动作,具体如图11所示。工业机器人和PLC之间的部分数据交换采用握手形式,如工业机器人请求PLC打开/关闭车床卡盘,只有当工业机器人收到车床卡盘打开/关闭状态信号后,才进行下一步动作,从而避免出现工业机器人与机床碰撞等“撞机”事故。
图11 PLC与工业机器人数据交换程序流程
3.3 PLC与数控机床数据交换程序流程
PLC与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数据交换用于根据车床、加工中心的状态判断是否可以给车床、加工中心上料、下料,打开/关闭车床卡盘、加工中心夹具,并启动车床、加工中心加工。数控车床放料允许、取料允许、启动运行、暂停、卡盘操作的程序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数控车床主要PLC程序
3.4 工业机器人程序流程
工业机器人主要工作是料盘取料、车床上料、车床下料、加工中心上料、加工中心下料、料盘放料,起搬运作用。其中,工业机器人车床上料的程序流程如图13所示。
图13 工业机器人车床上料的程序流程
4 应用分析
切削加工单元的智能化改造设计方案已在企业应用实践,实施前后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采用切削加工单元智能化生产可有效提升人员的安全性、减轻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对人力的依赖性,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表1 切削加工单元智能化改造方案实施前后对比情况
5 结论
(1)对传统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切削加工单元进行智能化改造,符合当前我国制造业生产过程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有助于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2)对企业现有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切削加工单元进行智能化改造,投入小、成本低,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3)对切削加工单元进行智能化改造,降低了企业对人员的数量需求,从而提升企业对新冠疫情等突发状况后复工复产的应对能力,促进企业和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