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汇编的几点意见

2022-09-20朱永乐

中国民商 2022年8期
关键词:办学条件专任教师汇总

朱永乐

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但是按照软件导出的分校数据并不适合直接使用,必须对统计数据进行再汇总处理,而这个处理过程就是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汇编(以下简称数据汇编)。它不仅仅是把最终确定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简单累加,还要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指标计算及数据分析。笔者对市县两级数据汇编相关要求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应用到实际操作之中。由于高校一般归省管辖,本文不涉及高校教育统计数据。

一、数据汇编的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收到基层统计人员关于教育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的反馈,其主要原因是教育事业统计的数据应用不足,导致单位领导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太大意义。根据《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规划、督查工作进展、评价发展水平等,凡涉及统计数据的,应当优先使用教育统计资料,并以教育统计机构提供的统计资料为准。而在实际工作中,未经整理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具有表格多,指标多的特点,相关指标难以查询,无法做到一览无余。导致领导在需要使用教育统计相关数据时,通常向这些数据所在职能处室索取,忘记了教育事业年报是汇总职能处室所管理数据的系统。长期如此,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为法定数据的意义被淡化,使用范围和使用频次也被减少。我们要克服这个现象,就首先要解决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指标众多、难以快速查询的问题,而数据汇编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手段。将常用的重点指标整理汇集后,统计数据和数据应用之间就搭建起桥梁,相比较在电脑上打开软件查询各校单独的统计信息,一本小小的汇编手册不仅将数据按需要汇总分析,同时也方便查找。解决了相关部门在使用教育统计数据时取数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统计数据使用效率,同时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得以彰显。

二、数据汇编的指导方针

教育部、省厅数据汇编内容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得。我们不难发现,国家、省级数据汇编重在体现数据原貌,如实反映数据汇总结果。而市县两级的教育统计数据在布局规划,经费拨付等方面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有时我们还会结合相关分析报告来使用教育统计数据,也就是说市县两级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贴近工作实际,数据的使用意义大于公开意义。我们编写市县数据汇编,就应该以应用为导向,根据使用方向来确定哪些统计指标需要汇总,还需要考虑使用何种汇总方法能够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样做出来的数据汇编才具有实用意义。

三、数据汇编的主要内容

数据汇编应针对教育统计数据的使用方向来确定汇编内容,在数据汇编工作开展之前,我们必须了解目前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具体应用领域和应用指标。

以设区市为例,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块内容:

(一)教育事业概况

主要包括全市各学段校数、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等主要指标汇总数,以及分学段分县区校数、学生、教师汇总数。

(二)专项统计内容

主要包括民办教育、师资情况、办学条件、教学点情况、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情况、各学段学生、教职工其中女性人数。

(三)其他工作需采集统计相关数据

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部门所需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四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财务部门拨付公用经费所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寄宿生数、随班就读学生数、普惠性民办园学生数,基建部门所需要生均办学条件相关指标。这些统计指标均包含在相关汇总指标和专项统计内容中。

县级数据汇编可以参照上述设区市具体要求来做,除了按学段汇总校数、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等主要指标外,县级用户还应按学校类别对上述指标再作汇总,以便取数应用。由于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直接面对基层学校,市级数据汇编中分县区指标汇总在县级应体现为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即设区市的数据汇编子项目为县区,县级数据汇编的子项目为学校。

另外,对于部分市辖区和县,目前城镇化推进尚未完成,在教育上体现为学生向中心“城区”集中,导致中心“城区”出现学位不足,班额较大等问题。这里的“城区”指县区的中心地带,而非城乡分类意义上的城区。比如行政区划为“县”,在城乡分类中是没有城区的,但是“县”也存在城镇化的推进,“县”的中心“城区”一般是指县政府所在地及周边。在这些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心“城区”的教育数据会更加关注,所以建议县区级统计人员应当对中心“城区”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汇总,以供领导查询使用。

四、数据汇编的具体要求

我们以市级数据汇编为例,根据以上统计数据的应用来确定数据汇编的具体要求。县级数据汇编可参照执行,并补充县区特有汇编项目。

(一)概况部分

首先我们对学校数进行确认。校数的统计有三个问题,其一是学校学段归属问题,主要对一贯制学校归属进行划分。通常的做法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划在初中学段,完全中学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划在高中学段;其二是村园或办园点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各地都有一些未达到省定合格园办学条件基本要求的村园、办园点纳入教育事业年报代码库,这些村园、办园点都没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而在教育事业年报系统中,所有纳入代码库的幼儿园都是计校数的,我们在汇总幼儿园校数时,应和县区统计部门联系,将其中的村园、办园点剔除,得到县区准确的合格园数量。同时应将村园、办园点单独统计汇总,逐步推动这些村园、办园点改造提升或在代码系统中将其设置为附设幼儿班。其三是教学点、附设班,这两类办学机构不计校数。

除了全市主要指标汇总数之外,应单独统计各县区分学段校数与上年增减结果。得到当年新建及撤销学校汇总数字,这些数字可以直观体现教育的发展情况。

另外分学段女学生、女专任教师应统计所占比例,该数据可供民政等部门参考使用。另外,数据汇编中统计此指标可以提醒统计人员在收集基层学校数据时注意观察女性比例,防止漏填。

(二)一贯制学校教职工的拆分

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对教师的统计分教职工和专任教师两个大类。教育事业统计系统对专任教师是分学段汇总的,每个学段都有明确数量,但教职工是按学校汇总的,对于一贯制学校来说,它的所有学段的专任教师都属于学校的教职工,目前包括教育部在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年度统计数据,都是把一贯制学校的全体教职工放在学校所属学段进行统计,如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职工统计在初中学段,完全中学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教职工统计在高中学段。这种统计方法在专任教师同时分学段统计的情况下会导致部分学段教职工不准确,尤其是小学学段教职工,使用该方法统计会导致其在数量上小于小学学段专任教师。如教育部网站显示,2020 年度普通小学教职工5966300 人,专任教师6434178 人,教职工比专任教师少467878人。如果不了解教育事业统计报表的汇总方式,使用数据者是很难理解这样的统计结果的。

笔者自2016 年起,在数据汇编中采用的教职工统计方法是:一贯制学校分学段统计教职工,一贯制学校低学段教职工数按该学段专任教师数统计,剩余教职工在最高学段统计。具体来说就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学段,完全中学初中学段,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学段的专任教师数即为这些学段的教职工数,一贯制学校全部教职工数减去这些低学段的专任教师数,即为一贯制学校最高学段的教职工数。这样可以确保教职工数和学段对应,不低于同学段专任教师数,相对比较合理。

对此我们可以举例说明:假设某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共有教职工100人,专任教师97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38人,初中专任教师36人,高中专任教师23人。那么按照笔者对教职工的统计方法,该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学段教职工38人,初中学段教职工36人,高中学段教职工为教职工总数减去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数,也就是100-38-36=26人。

而整个设区市或县区各个学段教职工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小学学段教职工=小学教职工+小学专任教师(九年一贯制)+小学专任教师(十二年一贯制);

初中学段教职工=初级中学教职工+(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职工-小学专任教师(九年一贯制))+初中专任教师(完全中学)+初中专任教师(十二年一贯制);

高中学段教职工=高级中学教职工+(完全中学教职工-初中专任教师(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教职工-初中专任教师(十二年一贯制)-小学专任教师(十二年一贯制))。

(三)专项统计部分

1.民办教育

在汇编的时候,我们不仅分学段汇总全市相关数据,也分县区汇总,这样给数据使用者一个直观的印象,不仅了解全市某个学段有多少民办学校及其师生、办学条件等情况,也能了解每个县区有多少民办学校。每个县区的民办学校详细情况则按学段单独汇总。在汇总民办幼儿园相关指标时,我们把普惠性民办园的数据单列统计,限于统计软件功能,现在只能统计各县区普惠性民办园师生汇总情况,普惠性民办园的办学条件数据无法直接查询汇总数。最后在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三个指标上,我们还统计民办学校占同学段教育总量比例,让数据使用者掌握民办学校权重。

2.师资情况

在汇总各县区各学段师资情况时,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专任教师各类学历所占比重,以及中小学本科以上、幼儿园专科以上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另外结合各县区各学段学生数和班级数,我们可以得到各县区各学段每班专任教师数和每名专任教师负担学生数等师资配备指标。这些结果需要对报表数据进行再加工处理,方便使用者直接采用。

3.中心“城区”情况

这一部分指标由县级用户汇总,主要包括分学段校数、班级数、学生数、师资情况,民办学校等,具体可参照上述市级指标汇总方法。主要获取指标为班额、师生比、民办学校比例等。另外,学位差额可结合基础教育资源需求预警报告来估算,并以文字形式附中心“城区”相关数据后。

4.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指标中使用较多的是生均指标,如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等。由于一贯制学校办学条件相关指标和教职工指标一样,也是按校统计,所以在计算生均指标时,笔者对一贯制学校采用的计算方式和教职工相反,将一贯制学校所有学生(包括附设班学生)都放在一贯制学校所在学段进行生均办学条件计算。由于小学、初中、高中生均办学条件相关指标标准不同,随学段提高而逐渐提高,笔者采用的计算方式会导致一贯制学校所在的初中、高中等学段生均办学指标数据偏低,在办学水平较低的地方可以据此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办学条件资金投入。

对此我们同样可以举例说明:假设某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舍面积38000平方米,小学学生2400人,初中学生780人,高中学生1200 人,则该校生均校舍面积为38000/(2400+780+1200)=8.676平方米。

而整个设区市或县区各个学段生均办学条件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高中生均办学条件=高中办学条件指标数/(高中学段学生+完全中学初中部学生+十二年一贯制初中部学生+十二年一贯制小学部学生+高中学校附设班学生-其他学段附设高中班学生);

中职生均办学条件=中职办学条件指标数/(中职学段学生+中职学校附设班学生);

初中生均办学条件=初中办学条件指标数/(初中学段学生-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学生-完全中学初中部学生-其他学段附设初中班学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学生+初中学段学校附设小学班和幼儿班学生);

小学生均办学条件=小学办学条件指标数/(小学学段学生-十二年一贯制学生小学部学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学生-其他学段附设小学班学生+小学学段学校附设幼儿班学生);

幼儿园生均办学条件=幼儿园办学条件指标数/(幼儿园学生-附设幼儿班学生)。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数据汇编操作要点,根据笔者所在设区市汇编手册使用情况反馈,大家普遍认为汇编手册数据清晰,有较高使用价值。我们应当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市县辖区内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整合加工,真实、立体反映教育发展情况,提高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使用率和影响力。市县数据汇编也应根据工作需要的变化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贴合实际,高效利用。

猜你喜欢

办学条件专任教师汇总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常用缩略语汇总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举措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