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实践培养调查实证研究
2022-09-20耿娇娇詹亚力
耿娇娇 金 衍 詹亚力 詹 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自2009 年教育部全面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至今十几年的时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为135.05万人,占比51.17%,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总体中的占比首次超过了50%。教育部发布的文件《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聚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这就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环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产教融合育人的重要载体。然而,不少高校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实践进行得并不理想,其培养质量受诸多因素限制,更遇到了来自校内外的多重阻力,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培养效果。因此,基于上述现实情况,笔者从行业特色高校S 大学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托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实践的现状调查入手,分析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实践培养质量提升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实践培养状况调查
S 大学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以工科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以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校外多家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建立了近200 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用于开展专业实践,实现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广泛派出。但随着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实践的发展,其运行过程也暴露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企业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校企“双导师制”指导脱节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实践的培养质量。为全面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实践的现状,掌握相关主体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行为与认知状态,学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了相关研究。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三类主体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回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查问卷588份,涉及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安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10个专业。收回校内导师问卷126份,其中教授42 人、占比33.33%,副教授71 人、占比56.35%,讲师13人、占比10.32%。收回校外导师问卷155 份,共来自84家联合培养基地.其中正高级职称45 人、占比29.03%,副高级职称88 人、占比56.77%,中级职称22 人、占比14.19%。
(二)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通过选择题、能力描述语评分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等题型对以下内容开展了调查。
(1)三类主体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调查,具体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实践期间承担的主要工作情况,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实践期间与其校内外导师的联系情况,校内外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情况,校内外导师之间的联系沟通情况,其他有可能影响专业实践效果的行为等。
(2)三类主体对专业实践培养环节的认知调查,具体包括不同主体对专业实践的态度,不同主体在专业实践培养环节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大主体对加强和改进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实践的建议意见等。
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实践状况调查结果统计
(一)三类主体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调查
(1)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实践期间承担的主要工作。统计结果显示,有438人“参与相关课题科研项目研究”,占比为74.49%;有62 人“从事办公室日常事务性工作”,占比为10.54%;有31 人“承担临时性工作”,占比为5.27%;有14 人“参与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占比为2.38%;选择“其他”的有43人,占比为7.31%。
(2)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实践期间与其校内外导师的沟通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与校内导师沟通频次为“至少一周一次”的为249 人,占比为42.35%;“两周一次”的为98 人,占比为16.67%;“一个月一次”的为166人,占比为28.23%;“半年一次”的为59 人,占比为10.03%;“一年一次”与“不联系”的为16 人,占比为2.72%。与校外导师沟通频次为“至少一周一次”的有394 人,占比为67.01%;“两周一次”的为96 人,占比为16.33%;“一个月一次”的为58人,占比为9.86%;“其他”的为40人,占比为6.80%。
(3)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制订主体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有293人的专业实践计划是由“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制订的,占比为49.83%;由“校外导师”制订的有156人,占比为26.53%;由“校内导师”制订的有123人,占比为20.92%;“其他”16人,占比为2.72%。
(4)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与其专业实践内容相关度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有310 人的毕业论文与其专业实践内容直接相关,占比为52.72%;有191 人的有较大相关,占比为32.48%;有78 人的有较小相关,占比为13.27%;有9人的完全不相关,占比为1.53%。
(5)校内导师对所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领域的了解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有51人表示非常熟悉所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领域,占比为40.48%;有55 人表示比较熟悉,占比为43.65%;有20 人表示不熟悉,占比为15.87%。
(6)校外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的情况。统计结果显示,通常参与所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评审及答辩的校外导师人数为84,占比为54.19%;偶尔参与的为29 人,占比为18.71%;从不参与的为42人,占比为27.10%。
(7)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期间校内外导师之间的沟通情况。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就这个问题分别对校内外导师同时进行了调研。统计结果显示,校内外导师之间3 个月及以下至少联系1 次的占比为55.34%(取平均值),每半年及以上联系1 次包括不联系的占比为44.66%(取平均值)。
(8)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期间,校内导师给其安排其他任务的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外开展专业实践期间,有50.79%的校内导师不会给其安排专业实践以外的任务,但仍有42.06%的校内导师会偶尔安排,7.14%的校内导师会经常安排。
(二)三类主体对专业实践培养环节的认知调查
(1)不同主体对专业实践的态度。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43.03%完全支持开展专业实践;有54.25%支持开展专业实践,但认为需要改进;有2.04%反对开展专业实践。校内导师中,非常支持开展专业实践的占比为10.32%,比较支持的占比为46.83%,不支持的占比为39.68%。校外导师中有91.61%认为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实践对企业有益,有3.87%认为对企业没有益处。有31.61%的校外导师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自己的科研帮助很大,有63.23%认为有一定帮助,有5.16%认为没有帮助。
(2)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开展专业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为了便于统计,采用多选题的形式对该情况进行了调查。34.52%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没有遇到太大困难。在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中,反映“因涉及企业信息保密和现场安全等方面,实践中不能实际参与到项目研究和现场操作中”的有185人,占比为31.46%;反映“与学校联系不够紧密,信息传达不及时”的有173 人,占比为29.42%;“工作站不提供住宿,通勤时间成本高”的有150 人,占比为25.51%;反映“基地对培养学生不了解,校外导师指导不足”的有143 人,占比为24.32%。此外还存在“无法使用校内资源”“专业实践课题与所学方向不对口”“学校所学与现场应用相差较大”等情况。
(3)校内导师不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派出实践的原因。为便于统计,同样采用多选题的形式对该情况进行了调查。“专业实践环节未形成合力,管理机制不完善”是校内导师不支持派出的首要原因,有80 人选择该项,占比为63.49%;其次是“专业实践环节责权利不统一,校内导师承担较大风险”,有77 人选择该项,占比为61.11%;再次是“专业实践效果差,属于浪费时间”,有53人选择该项,占比为42.06%。另外,“专业实践派出期间不能参与校内实验室工作”,占比为28.57%;“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存在安全隐患”,占比为27.78%。
(4)校外导师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上述问卷调查基础上,辅以走访座谈的方式,以真实全面了解该情况。校外导师所反映的在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多数只负责专业实践环节,不了解前期学生课程学习以及后期论文研究环节,属于“断层式”培养,专业实践培养效果有限;无实质权力,对学生的约束力有限,常面临考勤、与学校事务冲突等问题;指导动力不足,纯属义务劳动,多数企业并无相关激励政策与制度;对校内培养政策不了解,与校内导师缺乏沟通;受就业等环境因素影响,学生对专业实践态度不够端正等。
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实践状况调查总结与分析
从上述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实践的相关统计结果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三类主体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期间,74.49%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参与相关课题科研项目研究;85.20%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与其专业实践内容直接相关或有较大相关度;59.02%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校内导师、83.34%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校外导师保持着相对较为频繁的沟通;有49.83%的专业实践计划是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制订的;有84.13%的校内导师非常或比较了解所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有54.19%的校外导师通常参与所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审及答辩;有55.34%的校内外导师之间能够保持3 个月及以下至少联系沟通1 次。另外,有49.21%的校内导师偶尔或经常给专业学位研究生安排专业实践以外的任务。从上述具体数据可以发现,“双导师制”未能形成合力是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实践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双导师制”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保证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它本应该发挥1+1>2 的互补优势,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给专业学位研究生和校内外导师都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极易发生“冲突指导”或“无人指导”的现象,专业实践质量和效果无法保障。
(二)三类主体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的认知差异
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接受主体,对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实践表示高度认可和有强烈需求。有97.27%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支持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实践的。作为企业的代表与指导主体,校外导师也对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实践非常认可:有91.61%的校外导师认为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实践对企业有益,有94.84%的校外导师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自己的科研有帮助。相比之下,校内导师对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实践的认可度较低,不支持的占比达39.68%。三类主体认为专业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如上文所述。
从上述内容可知,“校内导师的认同度不高,积极性不足”是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存在的又一突出问题。现实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导师并不太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在当前科研导向绩效评价的大环境下,教师的科研压力很大,大多数教师倾向于以学术和科研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需要在企业开展专业实践,对导师科研帮助有限;第二,虽然是校企联合双主体培养,但在教育部和学校层面,校内导师仍然是研究生培养的责任主体。在与校外导师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及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却承担了确保指导质量与安全的责任。
此外,“企业的培养主体作用发挥不足”是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直接管理者,校外导师往往指导作用发挥不足,因为不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前期课程学习和后期论文研究等内容,属于“断层式”培养,从教育的系统性角度来看,其培养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企业缺乏激励政策,大多数校外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属于义务劳动,其指导质量主要取决于导师的个人意愿和责任心等。
四、改进对策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校企合作育人的平台与载体。校企合作育人质量受合作目标、制度保障、管理水平、资金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合作目标是首要影响因素。如果不是基于共同的校企合作目标,则高校对企业实际需求了解不足,培养的人才往往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也不能有效转化为企业追求的经济利益,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校企合作优质育人的前提与基础。校企双方基于共同的合作目标,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整合双方资源,借助校企导师的合作与共同指导,达成培养标准共识,构建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优质育人的有效途径。本文遵循这一思路,针对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实践培养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指导团队由“双导师制”向“导师组制”转变
原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实施的“双导师制”,大多数局限于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两个导师,校内外导师缺乏有效沟通的平台,容易出现学生“无人指导”或“指导有冲突”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专业实践质量。为此,学校和企业实施了“导师组制”。即由学校和企业具有项目合作关系或研究领域一致的校内外导师组成导师组并备案,只有在导师组内的学生才有可能被派遣到企业开展专业实践。这样就有助于构建基于科研项目合作的校内外导师之间的固定关系与沟通交流基础,从而有效保障了校内外导师指导的效果与质量,并极大提高了校内导师的指导积极性。
(二)运行管理由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
原有的专业派遣的通常做法是由企业提供年度需求专业与人数,学校安排符合条件的一年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前往企业开展专业实践。这样做的弊病在于无法保证学生与校外导师的研究领域一致,从而出现学生实践内容与前期课程学习关联度低、校内导师对学生实践与论文研究内容不能给予指导的现象。因此,学校对企业提供的年度需求进行了精准化改进。要求企业提供的年度需求信息不仅包括专业方向和人数,同时还应提供校外导师的相关信息,包括具体研究领域、参与项目、获奖等内容。这样,学校基于企业的相关需求安排导师组内学生开展专业实践,从而实现了专业实践的精准化派遣。
(三)管理方式由传统式向全程信息化转变
原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过程管理,高校因为实践基地分散、距离学校远等原因,主要依赖企业来开展,而企业对学生的约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其日常管理不够规范。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也相对比较独立,培养管理系统性不够。因此,学校专门开发了专业实践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程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实现了校内外导师全过程的合作指导,校内导师可跟踪参与学生专业实践过程培养,校外导师则从招生环节介入,参与课程与专业实践培养指导,直至学生毕业答辩。另一方面,实现了校企之间的协作互动,构建了全方位的管理考核体系,可以大大降低校企双方在联合开展专业实践培养过程中的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