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龙头陆续进入价值派投资 者“击球区”
2022-09-19叶文辉
去年春节以来,中概股在“三期叠加”下迎来了上市以来最艰难的时期。所谓“三期叠加”,一是增速换挡,人口红利殆尽叠加经济下滑动摇了互联网行业成长基础;二是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同时,也限制了互联网企业疆域的开阔;三是中美脱钩,中概股被迫回港进一步引發流动性危机。在经历一年半调整后,当前位置机会已逐步显现,包括深度价值派旗手丘栋荣也开始重配港股互联网标的。
中概退市风波以及反垄断是导致中概互联自2021年初以来深度回调的两大显性外因。
先看退市风波,无论基于中美脱钩还是其他原因,中概回归极大冲击了香港市场的流动性预期。要知道“阿里+百度+拼多多”三家中概股在美的日均成交便超过40亿美元,折合约300亿港币,而港股的日均成交不过1200亿,这还没有考虑IPO过程中产生的成千上万亿港币的虹吸效应,所以中概股们不得不以估值折价的方式提前交易“捉襟见肘”的流动性。
再看反垄断政策,原本互联网公司还能通过收购以及协同的方式横向延伸业务,如早年腾讯通过投资京东和拼多多补足电商短板,美团通过布局共享单车和打车等出行领域实现生活场景延展,但这一切随着反垄断法落地成为历史。
同时,影响更为深远的还包括反垄断法中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参考苹果“DONOTTRACK”政策对META的影响,META的CFO曾直言该项新规导致每年损失超百亿美元的广告收入;毫无疑问,一旦互联网广告无法实现精准投放,将从根基上削弱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盈利预期。
两大显性因素外,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人口红利消失。随着各个领域逐步完成互联网渗透,如今已很难再开垦出一块体量足够大的“处女地”,比如腾讯最新的微信月活已达12.99亿,4年时间增长不过18%;即便把数据频率降到年活跃用户,比如看三大电商中活力最盛的拼多多,去年它的年度活跃买家数量为8.68亿人,相较于2020年只有10.19%增速。所以互联网公司曾经最引以为傲的用户数增长逻辑已成为过去,而在反垄断政策压制下,又难以持续通过横向延伸的方式拔高单用户价值,整体互联网增长的故事或已不再性感。
此外,疫后经济的疲软也加剧了中概互联短期的疲态。以对经济比较敏感的广告和出行来看:广告方面,百度中报的营收580亿元,同比下滑2.4%,腾讯媒体广告部分也出现了25%的收入下滑;出行方面,携程最新财季显示收入基本持平,但美团二季度的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也是出现大幅下滑。
早年互联网企业凭借横向扩张获得了不少投资收益,这部分投资收益往年还起到了业绩稳定器的效果。比如腾讯,2017-2021年实现的投资收益分别为209亿、182亿、180亿、608亿、1330亿,如果我们仅看毛利便会发现,同期实现复合增速也就20%(同期股价复合增速却超过了40%)。但在反垄断的大旗下,未来投资收益持续减少大概率会发生,不过即便我们仅基于主业经营利润来进行估值,目前的市值也开始具备吸引力,像腾讯扣掉投资收益的经营利润大概在1200亿,相对于2.5万亿的市值来说即是20倍左右的PE,因此大家对于中概可以稍微宽容。在聚焦主业后,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投资逻辑来说,短期主要关注降本和增效两个方向。
增效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终结,只有极少数赛道还具有人口红利。诚然,无论是腾讯阿里的云业务,还是百度的AI,中长期看都具有“宏大叙事”的增长潜力,然而,阿里云目前在阿里EBITA利润的占比还不到1%,百度甚至没有披露AI业务到底产生了多少营收(广告+爱奇艺目前的占比还在9成),在资本越来越没耐心的当下,惟有看得见的增长才是王道。
而短视频的快手无疑是增效领域的棋手:不仅在日活互联网龙头陆续进入价值派投资者“击球区”本刊特约叶文辉降本增效是互联网龙头短期突围的惟二选项,当前位置机会已逐步显现。行业主题上还保持着15%以上的增速,在用户的变现上也还有着极高的增速,比如上半年电商交易总额实现3662亿元,同比增长38%。因此,尽管公司去年仍出现277亿的经营亏损,但综合考虑公司每年近百亿的广告收入增速以及去年仍高达441亿的营销支出,对于快手而言实现盈利并不遥远,只要费用控制得当,实现百亿的利润并非不可能,目前公司市值不到2300亿人民币,要知道腾讯的两大核心主业(游戏+广告)在上半年都出现负增长的同时还有20倍PE,目前时点来看,快手的性价比显然要高于腾讯。
增效难求,降本将成为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获取业绩增长的惟一手段。这一思路下,不妨重点要寻找前期费用开支过高,后期随着用户黏性的稳固,有望逐步实现降费的互联网企业,典型的像美团和拼多多。美团去年的亏损主要来自于社区团购,根据年报显示,去年新业务分部亏损近400亿,而公司整体亏了230亿,意味着来自外卖和酒店的利润都拿来补贴社区团购;而今年中报显示,二季度新业务分布的亏损已经缩窄至68亿,线性外推全年亏损272亿,显著优于去年。拼多多则在去年实现首次年度盈利的基础之上继续快马前进,全年利润有望达到200亿,盈利增长点一方面来自于GMV的增长(目前GMV增速领衔三大电商),另一方面是营销费用的节省。早些年拼多多的营销费用率一度高达100%(2018年曾经达到1344亿),即便现在降到47%,绝对值也高达448亿,随着未来销售费用率进一步降低,未来增长速度可能会一直超预期,这或许也是拼多多今年以来股价强于其他中概的核心。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数据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