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
2022-09-19
A 上海市: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工会的权利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工会条例》,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规定,强化工会组织在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中的作用,在工会职责中增加相应内容。工会的职责除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组织和教育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外,还包括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工人阶级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城市运行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等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据悉,此次修法的一大亮点,即工会要服务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别是“外卖小哥”等群体参加工会的权利。条例规定,工会适应企业组织形式、职工队伍结构、劳动关系、就业形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依法维护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作者:裴龙翔、王海燕,摘自2022年5月26日《工人日报》)
B 湖北省:精准防治磷石膏污染
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将于2022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着眼精准防治磷石膏污染的地方性法规。
为从根源上解决磷石膏污染环境问题,促进磷石膏从固体废物转化为工业原材料,条例建立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制度,规定产生磷石膏的企业应当配套建设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设施,产生磷石膏的企业应当制定综合利用计划和相应措施。同时,在规范磷石膏贮存、强化法律责任刚性约束上作出相应规定。
条例规定,由省政府市场监督管理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工作。规定磷石膏综合利用率高于国家、省规定要求的企业,由省、相关设区的市和县(市、区)政府按照规定给予奖励等。
(作者:王婧、黄继忠,摘自2022年5月27日《湖北日报》)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高治安防控和服务群众水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便民警务站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条例明确,便民警务站是公安派出所担负街面巡逻防控、应急处突、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等职责任务的工作单元,主要履行下列职责:开展街面巡逻防控,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受理报警和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紧急救助事项;先期处置治安、刑事案件和灾害事故、群体性事件等警情;接待求助群众,解答群众有关咨询;配合村(社区)警务室开展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条例规定,便民警务站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职、严格执法、遵守纪律、清正廉洁,其依法履职行为受法律保护。便民警务站实行24小时执勤模式,与周边应急处置力量建立联勤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与所在辖区村(社区)警务室建立站室联动机制,共同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作者:潘从武,摘自2022年6月7日《法治日报》)
D 山东省:规范红十字会接受、处分捐赠款物等行为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东省红十字会条例》,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各级红十字会依法接受社会捐赠的款物,应当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捐赠人匿名捐赠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红十字会应当尊重捐赠人意愿并做好相关记录。各级红十字会应当坚持依法规范、公益无偿、公开透明、及时高效的原则,按照募捐方案、捐赠人意愿或者捐赠协议处分其接受的捐赠款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红十字会的财产。
条例明确,审计、民政等部门对红十字会财产收入使用情况、募捐活动和捐赠款物收支情况进行行政监督,并赋予捐赠人对其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为实现其知情权和监督权提供权利救济途径。
(作者:赵君,摘自2022年6月13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