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1000环行起重机吊钩材料国产化试验研究

2022-09-19张生磊高秀芬武晋伟

起重运输机械 2022年16期
关键词:吊钩国产化锻件

张生磊 高秀芬 武晋伟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 030024

0 引言

AP1000核电技术是国外较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通过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核电技术,研究试验实现国产化,有助于国内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有必要对AP1000核电技术进行研究,尤其是关键材料的国产化。低合金结构钢是三代环行起重机(以下简称环吊)关键受力部件采用的主要材料,研究中外低合金钢材料的差异,选出一种国内替代材料尤为必要。

本文依托某核电站环吊项目,选用吊钩作为关键受力零件,对吊钩材料从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2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保证选用的替代材料达到使用要求。

1 吊钩使用工况和性能

吊钩装置是起重机上应用最广泛的取物装置,除承受吊重外,还承受起升制动时的冲击载荷。吊钩是吊钩滑轮组上最重要零件之一,需承受拉伸、弯曲以及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吊钩具有较高强度、硬度、足够的韧性、抗变形性能。

2 吊钩材料的分析

AP1000环吊吊钩选用的材料为ASTM A668,CL.H.4340/45(以下简称4340),该材料属于高强度合金钢,根据相关标准和资料,该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经过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如表1、表2所示。根据GB/T 3077—2015《合金结构钢》,4340对应的国产材料为40CrNi2Mo,但我国吊钩标准GB/T 10051.1—2010《起重吊钩 第1部分:力学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表3的推荐使用材料中,40CrNi2Mo一般不用作吊钩材料,考虑到工艺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比吊钩组的工作级别和外形尺寸,经过计算,选用与40CrNi2Mo成分相近的国产材料34Cr2Ni2Mo。其成分及性能如表1、表2所示。

表1 2种材料化学成分对比

表2 2种材料调质后的力学性能对比

从表格1数据可以看出,34Cr2Ni2Mo的C、Ni元素含量略低于美标材料4340,Cr元素含量高于美标材料4340,其他元素含量与4340相近。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34Cr2Ni2Mo力学性能的各项指标与4340相比,强度和塑性与国外材料4340接近,在韧性方面优于国外材料4340。

3 吊钩材料试验数据

根据GB/T 3077—2015《合金结构钢》适用要求,表2数据(材料40CrNi2Mo和34Cr2Ni2Mo)为≤φ80 mm高强度合金钢棒材力学性能数据,不适合作为锻件验收要求。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取2种材料制作相同规格锻件取轴向试棒做试验,经过粗加工、热处理、半精加工、探伤等工序后取试样做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试验(参照GB/T 10051.1—2010《起重吊钩 第1部分:力学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GB/T 10051.2—2010《起重吊钩 第2部分:锻造吊钩技术条件》要求进行验收),试验数据如表3、表4所示。

表3 化学成分试验数据

表4 力学性能试验数据

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锻件试样在目测、探伤合格的情况下,试棒试验数据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从报告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在硬度接近的情况下34Cr2Ni2Mo在抗拉强度、冲击功方面与4340相近,屈服强度略低于4340,在塑性和韧性方面优于4340,综合力学性能与4340接近。

4 34Cr2Ni2Mo吊钩试验数据

根据JB/T 6396—2006 《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 技术条件》标准要求,工件的截面尺寸对锻件性能影响较大。为了更好地验证该材料的性能和厂内热加工能力,进行进一步试验。采用34Cr2Ni2Mo制作了吊钩模型,该吊钩模型是吊钩热处理状态的毛坯件,轮廓尺寸与AP1000环吊双钩体尺寸基本接近,具体对比如图1所示。经过锻造、热处理、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探伤、在钩柄处取样等工序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表5、表6所示。

表5 34Cr2Ni2Mo材料化学成分和试验数据

表6 34Cr2Ni2Mo材料力学性能和试验数据

图1 吊钩及吊钩模型示意图

从表5数据可以看出,34Cr2Ni2Mo化学成分比较接近4340,综合力学性能也与4340接近,同时吊钩的力学性可以满足吊钩标准(GB/T 10051.1—2010《起重吊钩 第1部分:力学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表1)的最高强度等级(V级)要求。

5 载荷验证试验

为了更好地验证吊钩的承载能力,本项目按照ASME B30.10-2019《吊钩》相关要求编制了双倍载荷试验方案,在拉力试验机上对双钩(由吊钩模型精加工成双钩体)进行双倍载荷试验。具体试验方法为:载荷试验在拉力试验机上完成,载荷试验方案如图2所示;试验过程逐步加载,分别加载到额定载荷的50%、80%、100%、132%、169%,每阶段稳定后保持5 min,无异常后缓慢加载到额定载荷200%,保持30 s后逐步卸载;在试验前、后分别对吊钩钩口(包括中间销孔)尺寸进行测量,对吊钩表面进行无损检测,判断是否有变化。判断标准为:尺寸变化值不超过原尺寸1%;表面无裂纹;外形无变化,吊钩检查尺寸如图3所示。试验要求静载荷544 t,静载时间30 s,实际试验与要求相符,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图2 吊钩载荷试验示意图

图3 试验检查尺寸

由表7可知,对比载荷试验前后数据,无明显变化,吊钩表面未发现裂纹,试验结果完全满足标准(ASME B30.10-2019《吊钩》)要求。

6 结论

34Cr2Ni2Mo是吊钩推荐使用材料,常用于强度等级较高的吊钩,这种材料常用作核电站起重机、水电站大型桥式起重机等产品的吊钩材料。经过多年的试验验证,已投入使用的环吊在负载运行试验中使用性能良好,使用后检查结果符合标准要求,且大部分环吊已经在现场负载工作多年,未见异常。试验证明:34Cr2Ni2Mo作为国产材料完全可以替代4340材料。AP1000环吊吊钩材料的国产化,既降低了成本,又缩短了生产周期,为环吊设计制造国产化提供了试验依据。

猜你喜欢

吊钩国产化锻件
大锻件热处理的特点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LNG接收站扩建工程低压泵国产化应用管理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20MnMoNb钢厚壁组合筒锻件的生产研制
面向国产化的MCU+FPGA通用控制器设计
自制片式吊钩可靠性分析
Watching the Southern Shore
数字超声探伤仪在锻件检测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