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DPC码的低截获概率信号设计与仿真
2022-09-19蒋学芹白恩健
尤 雅,海 涵,蒋学芹,白恩健,吴 赟
(东华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 201620)
通信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一直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在开放无线信道中,通信信息极易被非合作端截获。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传输,发展低截获概率通信技术变得愈加重要。传统的低截获概率通信大多是依赖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技术来实现的[1]。DSSS技术能够降低信号的谱密度,抗干扰性较强。但由于扩频信号出现较早,已有许多性能优良的检测算法,如谱相关分析法[2-3],这使得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抗截获性能大打折扣。
低截获概率通信发展的同时,现代纠错码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码[4]具有译码复杂度低、可并行译码,以及可检测译码错误等特点。1981年Tanner[5]引入了Tanner图表示法,对LDPC码提出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文献 [6-7]对于图编码的研究,推动LDPC码在实际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文献[8-9]基于置信度传播(belief propagation, BP)的迭代译码算法,使LDPC码具有逼近香农限的性能。文献 [10-13]进行LDPC译码算法的研究,显著提高迭代译码的收敛速度。
针对通信信号面临被检测截获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LDPC码的安全通信方案,并采用大信号掩盖技术[14]来提高保密信号的抗截获性能。以大功率信号掩盖经过LDPC码编码的小功率保密信号,将大功率信号作为保密信号的背景信号,增强干扰。同时,合作接收端对大信号的先验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很容易进行相关解调,从而提高信号的抗截获性能,降低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
1 系统模型
在无线信道中,基于LDPC码的低截获信号相较于直接发送的信号具有很大的性能优势,其设计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安全通信原理示意图Fig.1 The diagram of secure communication
由图1可知,假设发送端想要发送信息序列给接收端,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保密信号的隐身,发送端应先采用LDPC码对信息序列进行编码,再将编码后的序列进行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得到保密信号s2(t)。在发送s2(t)的同时,发送端会发送一个收发双方都已知的大信号s1(t),干扰非合作端的盲检测。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为大信号s1(t)和保密信号s2(t)以及收发双方之间的噪声n1(t)的叠加信号。由于接收端对于叠加的大信号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先验知识,可以先对大信号进行捕获重构,再进行自干扰消除[15],从而将接收信号中大信号分量抵消。最后,对抵消后的信号进行LDPC码译码,得到传输的信息。而非合作端接收到的信号为大信号s1(t)和保密信号s2(t)以及非合作端与发送端之间的噪声n2(t)。此时,对于非合作端来说,混合信号的干扰为大信号s1(t)和噪声n2(t),且大信号的功率远高于保密信号,故保密信号难以被截获。
2 保密信号编译码方案
由于LDPC码的校验矩阵中只含有很少量的非零元素,其译码复杂度和最小码距都只随码长的增加呈线性增长。采用LDPC码对保密信号s2(t)进行编码,利用LDPC码进行检错和纠错,在译码时,能够使大信号掩盖下的保密信号误码率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LDPC码常用Tanner图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清晰地表现了校验节点与变量节点之间的关系。假定有一个长为M、宽为N的校验矩阵HMN,则对应的Tanner图中有M个校验节点和N个变量节点,每个校验节点对应校验矩阵中的一行,每个变量节点对应校验矩阵中的一列,连接变量节点与校验节点之间的线称为边,对应于译码矩阵中不为0的元素。假设一个4×6大小的LDPC码校验矩阵如式(1)所示。
(1)
图2为HMN校验矩阵对应的Tanner图,其中校验节点用方形表示,变量节点用圆形表示。
图2 LDPC码的Tanner图Fig.2 Tanner graphs of LDPC codes
Tanner图中的循环是从某个节点出发,通过连线回到自身所组成的路径。循环的长度定义为其包含的连线数量,其中最小的循环长就是该循环对应的围长。一般来说,循环的围长越长越好,围长短会使得消息在两组节点之间反复传递,难以更新,不利于译码性能的提升。
2.1 保密信号的编码方案
假设发送端想要发送的保密信息序列为U,M×N(M H′=[IM|PMK] (2) 式中:IM为M阶单位矩阵;PMK为M×K阶矩阵,K=N-M。可以构造出另一个M×N阶矩阵G。 G=[-(PMK)T|IK] (3) 采用二进制时,其中的负号可以省略。此时矩阵G和矩阵HT相乘应为零矩阵,即 G·HT=0KM (4) 式(4)为校验方程。则编码后的序列E如式(5)所示。 E=U·G (5) 再对该信息序列进行调制,即可得到保密信号s2(t)。 (6) 式中:上标(0)表示迭代次数。 (7) 式中:R(j)为与校验节点相连的所有变量节点的集合;R(j)/i为集合R(j)去掉变量节点xi后的集合;上标(l)为迭代次数。 (8) (9) 使用LDPC码对通信信息序列进行处理,并充分利用其检错和纠错性能,在保密信号s2(t)和噪声的信噪比较高时,能够大大降低保密信号s2(t)的误码率。 大信号掩盖技术能够增强信息的保密性。为了掩盖住保密信号,大信号应具有明显的循环平稳特征,以降低非合作端的检测性能。大信号和保密信号的频谱模型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大信号s1(t)的带宽(W1)较宽,在大信号的频谱范围内,存在一个带宽为W2的保密信号s2(t)。保密信号带宽较窄,不占用更多的频谱资源,而且功率较小不易被发现。 图3 混合信号频谱示意图Fig.3 Frequency spectrogram of mixed signals 假设合作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为x(t),则 x(t)=s1(t)+s2(t)+n1(t) (10) 其中,s1(t)和s2(t)分别为 s1(t)=A1m1(t)cos(2πf1t) (11) s2(t)=A2m2(t)cos(2πf2t) (12) 由于合作接收端对于大信号的先验信息充足,可采用自干扰消除的方法对大信号进行抵消,抵消后的信号x′(t)如式(13)所示,再采用LDPC码对x′(t)进行译码,完成对信号的处理。 x′(t)=s2(t)+n1(t) (13) 非合作端截获的信号为x(t),而非合作端不确定截获的信号是否含有保密信号,因此需要先对截获的信号进行检测。由于保密信号的功率较小,而大信号和保密信号的波形参数相差较大,对于大信号来说,是否存在保密信号对于频谱的影响并不大。图4为含有保密信号和不含保密信号时的两种大信号频谱图。由图4可知,从频谱上很难直接分辨出是否存在保密信号。 图4 两种情况下的混合信号频谱Fig.4 Spectra of mixed signal in two different cases 试验1:仿真中大信号和保密信号均采用QPSK调制,码元随机均匀产生且相互统计独立。首先生成功率为Ps的QPSK信号作为大信号,再产生一个保密信号,采用LDPC码对其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信号进行QPSK调制,调制后的信号作为保密信号,其功率为Pw,载波频率为4 kHz,采样频率为24 kHz。然后根据保密信号的大小产生噪声,对3个信号进行波形叠加。 传统的信号检测是通过提取混合信号的谱特性和统计特征[16-17]进行检测,适用于噪声背景下某种特定信号的检测。本文使用大信号下的弱信号检测算法[18]做出检测概率随保密信号和噪声信噪比RS/N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RS/N相同时,大信号和保密信号的功率比Ps/Pw越大,检测到保密信号的概率越小;信噪比RS/N越小,检测到保密信号的概率越小。当RS/N<4 dB时,取Ps/Pw=15 dB,盲检测到弱信号的概率小于0.01。此时可认为无法检测到弱信号的存在,说明使用大信号隐藏技术来掩盖保密信号具有很好的保密性能。 图5 不同Ps/Pw保密信号检测概率变化曲线Fig.5 Detection prob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signal in different Ps/Pw 试验2:仿真分析大信号掩盖下未经LDPC码编码和使用LDPC码编码的保密信号的解调性能。两种信号皆由MATLAB软件产生,采用QPSK调制,大信号和保密信号的功率比Ps/Pw为15 dB。使用自干扰消除的方法消除大信号,再对经过LDPC码编码的和未经过LDPC码编码的两种保密信号进行解调。其中LDPC码的码长n=648,信息长度k=324,码率R=0.5。图6为上述仿真条件下不同编码方式的解调BER曲线。从图6中可以看出,随着信噪比RS/N的增加,解调BER也在降低。从0 dB开始,QPSK信号的BER和LDPC码编码信号的BER差距逐渐增加,误码的性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图6 不同编码方式的保密信号解调BERFig.6 Demodulation BER of communication signal in different encoding method 设计一种低截获概率的安全通信方案,采用大信号掩盖技术,用LDPC码对保密信号进行编码并传输,使保密信号具有较低的截获概率。通过信号的频谱图、大信号掩盖下的保密信号的检测性能,检验该通信方案的抗截获能力。对保密信号的解调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大信号进行掩盖,并采用自干扰消除的方法进行大信号消除,在保密信号和噪声的信噪比大于2 dB时,解调误码率小于0.001。后期的研究工作将考虑大信号掩盖下,多个保密信号并行传输的性能。2.2 保密信号的译码方案
3 大信号设计
4 仿真试验分析
5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