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水系变迁对园林生成及发展的影响
——以泮溪酒家为例
2022-09-17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文/王 慧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郭 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肖 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研究生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1 广州水系变迁与园林发展的关系
1.1 广州城市水系变迁概述
广州处于东江以及与北方联系的通道——西江和北江交汇的核心位置,而在历史上,由于地形限制,广州所处的岭南地区一直与中原地区相对隔离、交流不便,也因此发展出与中原文化不同的珠江流域文化。
先秦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大片的海水和沼泽,而身处中心的广州则位于三角洲平原向丘陵过渡的地带。秦汉时期的广州古城水系主要为天然的河流湖泊,包括兰湖、甘溪及其支流以及诸多湿地[1]。珠江河道在唐宋以前都被称作“珠海”,即溺谷湾湾头。而珠海潮涨凶猛,潮水不仅涌入广州城里的诸多河道,并且常常淹没城市的江岸从而形成大片浅滩。这个时期城市受到珠海水系压制性的影响,城市基本被水环绕,湖泊和河道相当于天然屏障保护城市。
唐宋时期,广州开始了城市水系建设,由官方组织发起调整、利用自然水系的建设活动,并进行一定规模的人工水系开发,开挖河渠、濠涌,构建起河渠-濠涌-珠江的人工水网体系。宋代开凿了玉带濠、西濠涌、东濠涌这三条护城濠涌,文溪、越溪等河道人工修筑为走向更规整的六脉渠,北侧的越秀山与南侧珠江产生联系,达到引山水入城的效果,同时起到了促进水运和商贸发展和城市排水、防洪的作用[2]。彼时的广州古城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城市水系格局,珠江也逐渐成为了城市水系的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广州古城山水格局已趋于稳定,为广州成为通江达海的国际大都会奠定了基础。城内的人工水系由六脉渠和城壕组成,城外的水系则由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相结合。然而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增加,上游淡水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不少河道濠涌经历淤积堵塞而最终消失。珠江的宽度亦急剧缩减变窄,珠江两岸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珠江与城市的互动也成为日常,成为了城市水系的重要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重视城市水系的整治,进行了六脉渠、玉带濠、百子涌等河道的改造改建,开辟了荔湾湖、东山湖等人工湖公园,珠江水系的建设也稳步进行。1997年启动了大型城市水系整治项目,分阶段整治全市多条河道,为重现“渠通于濠,濠通于江海”的水系格局,在2010 年完成了东濠涌整治,形成了连通白云山-珠江的城市绿廊。2009 年开始将荔枝湾涌暗渠复明,恢复了西关水系的景观,现在广州的网红历史街区景点永庆坊以及下文将讲到的泮溪酒家就位于荔枝湾涌旁。在2020 年公布的《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 年)》中,对全市的河涌水系从改造治理到景观提升进行了全面统筹规划。
1.2 广州城市水系与园林的关系
广州的园林发展与城市水系的位置及形态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从相地选址而言,正如计成在《园冶·选址》所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可见水对园林选址有着重要影响,而广州自古便有临水造园的传统。
广州最早出现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南越国时期。1995 年考古挖掘出的南越国宫属御苑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宫苑实例,在其遗址中发现了构成园林水景的大型石构水池及曲渠,同时南越都城的选址也体现出了彼时对自然水系的依赖。南北朝时期广州正式开始对城市自然山水进行改造利用,同时这个时期广州园林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彼时苑囿建设与城市水系的关系渐渐紧密,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合在一起。据刘应鳞《南汉春秋》记载,南汉时期“凿山城以通舟楫,开兰湖,辟药州”,出现了许多模仿自然山水的人工水系景观,即使到了宋代其宫殿被毁坏不再,但多数水景改成了公共滨水风景游览区域,仍得到了保存。
明清时期,城市边缘郊区的水域缩小,而湖泊和湿地逐渐也退化为了河涌,受城市水系演变的影响,大型的公共性园林也逐渐被中小型的私家园林取代。彼时私家园林往往直接选址于唐宋宫苑旧址,在其上增筑。如今可以查证的广州古城明清私家园林不少于五十处,并且规模相当,统计有城北4 处,城西18 处,城南10 处,郊外芳村3 处,河南十余处,地址不详的6 处[3](见表1,城西荔枝湾一带私园统计另见表2),其中半数以上皆依水而建。
表2 荔枝湾一带园林私宅与水关系汇总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依水而建的宅园往往通过引水设置水庭,打造开阔通透的庭园内景,同时修建船厅、亭台、轩榭和廊桥等独具特色的临水建筑,形成亲水揽景的效果。桥、廊等亲水构筑不仅能划分水面从而增加水面的层次与景深,且因水不能涉,欲达彼岸,则须绕水而进,从而增长了游人的活动时间,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4],增添园林趣味并充分利用水面景致。
另外借助园内水系与城市水系的连通,还能获得便捷的水路交通,如海山仙馆在西关涌设码头,伍氏花园(即万松园)在漱珠涌上设码头。这些园林充分利用自然水景以及连通城市的水网,不仅没有对城市水系进行过度破坏,而且通过建造水园,打造水系景观,完善了城市水网的联系[5]。
水体作为特殊的介质,还对声音的传导与反射有着特别的效果,因此修建水畔戏台能够利用水体的回声使乐曲声音更加清脆悦耳,这在昆曲广泛流行的江南地区园林中运用颇多,如苏州网师园的濯缨水阁、补园的留听阁等[6]。与之类似,广州园林中的娱乐项目之一即为观赏粤剧表演,故也常见修筑临水戏台以获得隔水听音的体验,如俞洵庆在《荷廊笔记》中记载的海山仙馆戏台:“距堂数十武①,一台峙立水中,为管弦歌舞之处,每于台中作乐,则音出水面,清响可听。”
除声学作用外,水体还有改善园林微气候的作用。广州夏季气候炎热,园林中设置水面有利于降温,同时利用周边建筑的排布,引东南风入园内,水汽则顺着风向拂过全园,《荷廊笔记》中道:“三伏时,藕花香发,清风徐来,顿忘燠暑。”
如由上述资料可见,广州古城的园林选址与城市水系之间的联系是动态的、发展的,多元的城市水系变迁不仅直接影响到园林的选址和规模,而且与园林的建筑形式、理水手法和交通也关系紧密。
2 荔枝湾与其周边园林的水乡景观特点
2.1 西关地区水系变迁与荔枝湾
西关地区地处广州古城西门郊外,是一片开阔的冲积平原。在唐代前,西关地区除了部分是残丘、台地以外,基本上是浅水区,在宋代后陆地渐渐抬高形成了湖泊密布、河道交错的平原地带。到了明代,西关凭借其水系四通八达的地理优势开始由只发展农业的郊区向城市边缘商业区转型过渡[7],彼时建设的西关十八甫商业区即因靠近大观河和西濠,借助航运便捷发展成了广州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清代后,西关地区开发规模继续扩大,并在这片地区设立了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西关地区人口持续增加,商贸日益繁荣,成为商铺林立、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与此同时,西关地区的水系缩减变迁(图1),为城市建设的延伸扩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水陆更替后仍保留下来的水系也为基础建设、人民生活、景观提升等创造了便利。
图1 曾昭璇所绘西关河岸及支流变迁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9])
荔枝湾作为西关地区有名的消暑游览盛地,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南越国时期,汉朝使者陆贾曾驻广州城西郊区,明代屈大均所写《广州新语》便对荔枝湾有所提及:“陆贾初至南越,筑成于番禺西浒以侍佗,名曰陆贾城,其遗址在西郊十里……有荔枝湾、花坞、藕溏之饶,盖陆贾之所经营也。”旧时所指荔枝湾在驷马涌彩虹桥附近,而古代荔枝湾因淤积渐渐由湾变为河涌,现在所言的荔枝湾多指清末开始为人熟知的新荔枝湾,位于龙津路到多宝路一带,即泮塘周围的(上、下)西关涌[8]。荔枝湾素以种植荔枝而出名,荔湾区则是因荔枝湾而得名。“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描述的正是西关平原上荔枝湾的风景。昔日的荔枝湾河道纵横,面积的一半为池塘水乡,因而渔业发达,渔民在荔湾聚居,白天驾舟捕鱼,黄昏返回停舟湾内,从而有了明代羊城八景“荔湾渔唱”之水乡景观。
位于荔枝湾的荔湾涌曾是西关水患根源,即大潮涨入总口,潮水高达107.24 米,而西关地区只有106.4 米,遂将荔枝湾、泮塘一带的沼泽洼地、鱼塘、水生蔬菜田挖建为荔湾湖,引水入湖,然而仍无法解决水患[9]。于是1964 年在荔湾涌口设二孔防洪挡潮闸,设立水泵站,才免去潮淹害患[10]。
2.2 荔枝湾周边园林及其景观特点
根据历史记载,在汉朝时期荔枝湾就开始有园林的雏形。唐代荔枝湾河网密布,江岸大片种植荔枝树且兴建了荔园。到了南汉时期,荔枝湾出现华林苑、昌华苑、显德苑等园林,“有桃、梅、莲、菱之属”[11],“桃花夹水一二里,可以通小舟”[12],由此可知荔枝湾周边乃至西关园林多与水边沙洲结合布置,主要观赏荔枝、杨柳、花卉,从而联合组成偌大的风景游览区或宫苑园林。
清代之后,荔枝湾成为半陆半溪的岭南水乡,许多商贾在这里修建私宅(表2),引西关涌和荔枝湾之水营造水园,如小画舫斋引水营造假山鱼池,在河涌旁修建了典型临水建筑船厅和码头作为水庭与河涌的过渡。而最具代表性的行商园林当属潘仕成修建的“海山仙馆”。
根据《广州城坊志·荔枝湾》记载,海山仙馆规模宏大,园中包含台、榭、水、石。以唐荔园原有布局和四周水系为基础,海山仙馆可分为游览部分和居住部分。游览部分大面积为水系,建筑围绕中心水域分布,从而达到“曲房媥娟而冬燠兮,高馆燻阆而夏凉”[13]的园林微气候效果。
海山仙馆的建筑布局以贮韵楼为中心,两边以曲廊相连有凉榭、廊桥、亭子。园内筑桥很多,有廊桥、五孔拱桥、竹桥,足以体现园内水网之复杂。李宝嘉在《南亭四话》中记述海山仙馆内的水系为:“俯临大池,广约百亩,其水直通珠江,足以泛舟,有舟曰苏舸。”其水体并非凿湖挖池所得,而是因借自然水系建成。晚清诗人、大书法家何绍基在游览海山仙馆后也曾留下“妙有江南烟水意,却添湾上荔支多”“万绿茫茫最深处,引入幽思到岩阿”的诗句描绘园中的山光水色(图2)。
图2 清代夏銮所绘《海山仙馆图》(图片来源:广州美术馆藏)
后建于海山仙馆故址的荔香园延续了泛舟水上的传统风光,曾招紫洞艇泊于园前荔枝湾畔营业,彼时此地仍为池塘区,园林规模及水域面积虽已不及海山仙馆时期,但仍可雇小船游览园内九曲河湾,还可直通珠江[14]。随着商贸繁荣和地价上涨,荔枝湾一带逐渐形成了窄面宽、大进深、沿轴线排列的街道特点。巷道水网交错的布局和岭南独有的行商园林、骑楼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关城市景观。
3 泮溪酒家设计改造中水系与园林互动特点
3.1 泮溪酒家溯源
泮溪酒家位于荔枝湾泮塘水乡聚落,相连风光旖旎的荔湾湖公园。其北部为泮塘五约、泮塘三约为主体的传统水乡村落。周边有仁威庙、梁家祠、文塔等水乡村落历史环境要素。南部为逢源大街西关大屋、龙津西路骑楼街。河涌边有蒋光鼐、陈廉伯、陈廉仲的私人公馆园林(图3)。
图3 泮溪酒家周边景点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947 年,李文伦、李声铿父子创办了泮溪酒家,最初是用竹木松皮搭成的大棚寮,只有200 席位。小酒家虽简陋,但却充满乡土田园气息,凭借荔枝湾旖旎的自然风光,让人感觉逍遥浪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莫伯治院士主持设计,兴建了三家园林酒家,其中就包括泮溪酒家,另外还有北园以及南园酒家[15]。莫伯治院士的泮溪酒家设计在带有浓郁的岭南传统园林特色的同时,根据现代的酒家使用功能及使用人群的需求做出了一定适应调整,这是在继承岭南特色的基础上又探索出了适应新环境的自身特色(图4)。此后在20 世纪70 年代,泮溪酒家又进行了两次扩建:一次是在西南角新建新厨房和湖滨厅;一次是开发利用了荔湾小湖建造泮岛餐厅,运用荔枝湾传统的水棚这一特色,结合滨水连廊,形成四面环水且具有岭南水乡景观特点的园林建筑。
图4 莫伯治设计泮溪酒家图纸(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6])
泮溪酒家是岭南酒家园林的代表,见证了广东餐饮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传承岭南园林文化的实物体现,作为广州最大的园林酒家,20 世纪60 年代起,泮溪酒家先后接待了诸多外国首脑,有着深厚的城市价值。其内贵宾楼博取广东四大明园之精华,建筑楼台飞檐翘角,四面均以五彩花窗装嵌,显得清雅瑰丽,步入楼内更恍如一座艺术殿堂。这里有金碧辉煌的木雕檐媚,泛金套色的花窗尺画,均为珍品,厅堂内还有琳琅满目的酸枝家具,名人字画,让众多客人叹为观止,被称为中华历史文化和民族工艺的聚焦点。
3.2 园林与水互动在泮溪酒家改造中的体现
泮溪酒家采用的是内院分割式布局,建筑平面南北狭长,使客座尽量南向,依据不同的功能空间,分成独立的建筑体量,由厅堂、厨房、山池、别院、湖心半岛餐厅等部分组成,各建筑之间以轩廊联系,山池则为全园景观的中心。桥廊的两侧依地势走向开池筑山,假山出自广东山石名家布谷生、布汉生之手,是依据“东坡游赤壁”的图谱建造而成。从桥廊可以拾级直上山馆二楼。而从水榭东侧的暗廊北行,穿过小院连廊即为别院部分。别院部分由楼厅、船厅、半亭、曲廊等组成,且有侧门通荔湾湖滨,湖滨设小码头,供游艇停靠[16]。
泮溪酒家内通过建筑、连廊和配景构成了有步移景异效果的游线[17],园林空间有石山鱼池以及湖心岛水面这两个水庭,以及门厅与散客厅形成的三面围合的小庭院。庭院内种植的树木枝繁叶茂,同时利用借景的手法将荔湾湖如诗如画的波光水色也纳入了泮溪园林的一道景致,丰富了泮溪酒家的园林层次。结合“古花坞”的悠长风韵,深化了泮溪酒家的文化底蕴,激发人们追思怀古的种种思绪[18]。
2020 年,为保护并传承岭南园林、建筑文化经典,提高泮溪酒家景观效果及接待功能,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造(图5)。此次改造在充分保护文物建筑的前提下,依据历史脉络,再现有据可依的历史情境,重塑昔日海山仙馆的紫洞艇、凌霄山馆及贮韵楼等核心景观。
图5 泮溪酒家总平面图(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
从东南面的荔湾湖视角看泮溪酒家,泮岛碧丽宫和东部建筑群落形成了半围合的水庭,画舫作为水庭的中心点停泊水面上(图6)。为重现西关紫洞艇风情,画舫的改造在入口轩强化窗舫入口,整体采用了中式传统屋顶(图7)。画舫旁建临水戏台,不仅可置身庭院中欣赏乐曲,而且能漫步游廊中隔水听音。
图6 荔湾湖景观视角(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
图7 画舫入口(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
泮岛区尊重原有格局(图8),筑假山水庭,设置通透的游廊空间,使湖面水景延伸至院落内。《园冶》中对园林水面处理这样说,“大水面宜分,小水面宜聚。水分而见其层次,游无倦意,水聚则不觉其小,览之有物。”湖面和水庭的大小水面对比,于游廊行走可以感受空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形成收放、松紧的空间序列变化,丰富了游线节奏。泮岛碧丽宫主楼复原海山仙馆贮韵楼场景,降低建筑二层高度,设游船码头,增加泮岛区建筑整体亲水性,打造出生动的滨水内外景。
图8 泮岛碧丽宫(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
凤凰厅旁增设望亭作为视觉焦点,与对岸文塔隔水呼应,同时对临涌的沿街面进行了建筑立面改造(图9),再现西关水街风貌,由此引入荔枝湾涌的景致,使得园林与外部城市水系紧密联系。
图9 临涌西关水街风貌(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
通过这次对泮溪酒家的改造,不仅加强了其园林与水的关系,并且顺着水这一线索,挖掘荔湾湖周边滨水景观与水互动的内涵,有利于将来串联各个小园林,建设提升大荔湾湖城市风景区,复兴荔枝湾水乡风采的壮丽蓝图。
结语
广州城市的水系变迁与造园活动密切联系,从选址到游线布局、建筑形式,再到理水造景,都离不开“水”这一核心元素。水系不仅作为自然资源影响着园林的选址和规模,在园林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园林内外水系的沟通联系、理水造景手法等体现出的水乡景观特色反过来印证了水系变迁对造园活动的深远影响。作为典型例子的荔枝湾,其自然面貌的形成与变化就是水系变迁的结果。随着其水域由大到小变化,周边园林规模也由宏大变得小巧,而园林中的景观、建筑特点则布满了人们滨水生活的印记。泮溪酒家的设计改造也是因水而生,围绕水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其景观特色,可对今后的园林设计研究有一定启发。
致谢:
设计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主持设计师:郭谦
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参与:肖磊、王绍杰、沈聪杰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陈伟军、唐珉、区慧美、赖奕堆、孙琦
注释:
①“武”作为古时长度单位,常用于“步武”一词,指距离很近,出自《国语·周语下》:“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三国时期史学家韦昭在《国语注》中对此注释:“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故此处“十武”约为今日之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