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岭长屿地区石板民居的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2022-09-17肖宝琳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采石温岭石板

文/肖宝琳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邰惠鑫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张振彦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讲 师

潘安琪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引言

乡土建筑是由具有共同文化的当地居民为了应对不同的社会、环境、资源等情况,根据群体经验并结合当时的建造技术,经过长期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具有自发适应和持续创造的特点。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变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建筑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建造技术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按照亨德里克·房龙的绳圈合力说[1],中国传统民居的丰富性也是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各因素对民居影响的强弱程度也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因素架构出建筑向前发展的各式逻辑:某些因素使得建筑与大传统保持某种一致性,而某些因素则推动着建筑往独特的方向发展,而这必须要从长时段的动态视角下研究建筑的演变与发展,才能更为全面地理解传统民居的演变逻辑。

1 长屿地区地理与历史概述

长屿位于浙江温岭市境内,地处台州湾南隅,温岭市东北,因山峦起伏犹如海上狭长的岛屿而得名。长屿境内的山体岩石是以凝灰岩、火山集块岩等火山岩系为主的岩石种类,其中凝灰岩岩石呈块状,厚度大,质地坚硬,天然抗压强度一般在253 ~500 千克/平方厘米,是良好的建筑材料[2]。

由于长屿独特的地理环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长屿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农耕-半农半采-采石为主”的转变。农业社会时期,采石以手工开采为主,规模与产量相对较小;20 世纪50 年代至90 年代,采石设备与技术随工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机械化的应用使得这一时期的采矿规模空前庞大[3],长屿地区采石业达到巅峰时期。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出于矿产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长屿地区的采石活动基本停止。

本文中的长屿地区主要指原长屿镇以及长屿采石矿辐射到的周边地区。鉴于石板民居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研究问题的全面性考虑,本文提出的“石板民居”,特指通过对石板的利用,由单一的石板材料发展成为系统性的石板建筑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民居建筑(图1)。

图1 长屿地区石板民居(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 长屿地区民居变迁过程

2.1 移民迁入后民居形式的奠定

温岭地处东南沿海,位置偏僻,原属越地,因汉时曾两度将瓯越土著内徙,瓯地遂虚,直至东晋衣冠南渡,东瓯人口才逐渐回升。唐代以后,移民输入从未间断,闽地及中原地区人口的迁入不断增多[4]。五代至明清时期,共有61 姓75 族迁入温岭地区[5]。千百年间,大量移民迁入与融合,形成了温岭现有的人口结构,同时温岭地区的文化、技艺不断被中原文化渗入、同化及整合。就民居建筑的形式而言,经过移民的大融合,温岭地区形成了以庭院和厅堂为中心的民居建筑。

2.1.1 以庭院为中心的组群布局形式

温岭地区建筑组群是以庭院为中心的合院式布局,与传统合院式建筑布局基本一致,温岭合院式建筑一般由台门、正房及左右厢房组成基本单元,沿中轴线呈纵向长方形对称布置建筑。台门设于前院墙正中,入内即为合一的庭院,用以连接大门和正房,正房一般五开间或七开间,多为二层,庭院两侧为两层高厢房。这些院落被当地人称为“透”(音“退”)。“口”字型为全透,“曰”字型为两透,“目”字型为三透。对大户人家而言,有横向延伸数列轴线的宅院则称之为“三透九明堂”[6]。这类合院式民居形态的确立,不仅是宗族聚居下宗法礼制的要求,同时也印证了中原地区大量人口的迁入所带来的强势的中原文化基因,革新了长屿地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习俗。

2.1.2 以堂屋为中心的单体布局形式

单体建筑则有“一”字型平面,以及以“一”变型的“┌┐”型平面形式两种。这类民居以开间为单位进行划分,首层明间为堂屋,次间为卧室空间,二层为卧室及仓储空间,厨房灶台则置于一侧的一层附房内。“┌┐”型民居主要是将端部两尽间向前凸出形成耳房,耳房的前墙与建筑的前廊檐口位于同一直线上,耳房面朝檐廊设门,耳房内则设楼梯作为垂直交通空间,其中明、次三间,两侧耳房向前凸出的又称三间两翼头(图2)。

图2 早期长屿石板民居平面类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这两类平面布局模式构成了长屿地区最基本的平面形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布局、理念不断流传,影响着长屿地区民居建筑的发展。

人口迁徙所带来的家庭、宗族和社会文化,使得长屿地区的民居建筑与中国大部分地区具有同质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存在差异,长屿地区的民居又保留着自身的独特性。在亲缘关系、地缘差异、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屿地区的传统民居及村落的元素、特征和类型等也经历着更新与重构。

2.2 采石活动下石板民居的进化

虽然明清时期仍有大量的宗族、人口迁入长屿地区,但聚居模式仍以大家族聚居为主,对建筑的空间布局要求没有过多的变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建筑模式,民居的演变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上。传统民居通常有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特点,长屿地区山地面积广,在采石活动兴起之前,伐山取木发展木构建筑是当时较为合理的营造方式。而随着采石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石板性能的认识不断加深,石板制作与加工工艺逐渐成熟,将石板运用于建筑是大势所趋。

2.2.1 采石活动促进的建筑材料演变

随着采石技艺日趋完善,开采量也逐步扩大。现存温岭传统民居中对石板的运用,可自新河镇明代张元勋旧居、大溪镇沈岙台门的地面、槛墙等部位窥见一斑。其后建筑中石板运用的比例不断增长,长屿地区的民居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民居庭院、檐廊铺地、正立面槛墙、后檐墙、山墙的下碱、上身、山尖部分逐渐被石板替代(图3)……发展至20 世纪50 年代,石板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木材成为了主要的建筑材料,应用于除了木构架以外的几乎所有部位,如:地面、内外墙体、楼板等。石板作为长屿地区主要的建筑材料,成为当地民居的建造语言,彰显着采石地区人们的适应智慧。

图3 山墙面建筑材料演变过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2 采石活动影响下的营建技艺演变

在营造技艺方面,匠人们在借鉴传统木工技艺的基础上,根据石板的性能特点进行了优化与改良,并加以利用。早期,建筑墙体处于木构架与石板结合的阶段时,只需将石板置于开槽的木构架内加以固定即可;随后,建筑墙面发展至均为石板时,主要通过开凿榫卯、凹凸的卡口等构造方式将石板相互咬合。榫卯连接多用于地面与墙体这类垂直方向的连接。以地垄与石板墙体之间的连接构造为例,在竖立石板墙之前,需先根据石板上的榫头在石板地垄上凿出相应的卯口,通过将榫头插入相应的卯口,确保石板墙能牢固地竖立。凹凸卡口的构造方式则更为灵活,主要用于竖向石板之间的连接。以立面石板墙的连接构造为例,要使竖向排列的石板互相牵制,仅靠石板上下两端的榫卯构造是不够的,通过在石板的竖边凿出凹凸对应的卡口将石板加以拼合,使竖立的石板四个方向均能固定。这种卡口构造当地人称之为“匝”,按数量多少命名为“一道匝”“两道匝”等(图4)。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发展过程中,建筑使用石板的技艺虽已逐步提高,但建筑结构形式仍是木构架。

图4 榫卯与卡口搭接(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受采石技术水平的影响,石板作为长屿地区的原生营造技艺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明成化温岭建县以来,随着经济复苏以及采石工艺逐步提升,在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 年)就有“黄岩蜜桔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7]的民谣流传,这些石匠高超的技术水平与温岭长屿地区的采石活动及石材的广泛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一方面,受就地取材等传统营造观念的影响,长屿地区以石材这一天然优势,因势利导发展石板建筑成为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2.3 社会结构变化下石板民居的新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城市社会,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影响着石板民居的发展。一是经济体制的变化。在统购统销的政策下,木材销售受政府严格管控,当地丰富的石材资源成为最佳的替代品。二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自工业化转型以来,长屿地区大力发展采石业,石板产量快速增长,石板可以大量提供给长屿及其周边地区用以营建住宅和其他建筑。三是土地产权政策的调整。土地产权从农民私有土地制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制,农村宅基地的产权归生产队集体所有,宅基地的使用从原来的自发性转变为有序审批。同时,这一时期的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数据显示,1953 年至1987 年的34 年间,温岭县人口增加了491780 人[8],急剧增长的人口对于住房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石板民居在这一时期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2.3.1 民居平面布局新特征

1949 年以来,我国民居在聚居模式上逐步从大家族转型为两代居的小家庭结构模式,这一转变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布局由宗法礼制需求下以堂屋为中心的住宅转变为以使用功能为主的布局形式。同时,由于土地产权政策的变化,宅基地开始有序划分。这一时期的民居多为独幢住宅,也有多户家庭联合建造的一字型排屋,这类排屋从三开间到十五开间不等(图5),建筑一般为两层高,开间窄而进深较大,每个开间内通过墙体隔成前后两部分,前部用作日常生活会客等主要功能空间,后部则为厨房、仓储等辅助空间,楼梯沿隔墙设置,二层则为卧室部分,部分建筑二层之上设有阁楼,作为仓储空间,这种类型的排屋每户占一个开间,极大程度节约了山墙部分的建筑材料,是当时经济条件影响下普及与发展起来的建筑模式。

图5 一字型排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2 民居结构形式新表达

20 世纪50 年代,石板已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石构技艺日趋成熟,这一时期石板民居开始了结构上的发展。早期石板民居做法是在木梁柱上开槽,将尺寸一致的石板竖向连接插入凹槽内;后期则采用榫卯及卡口将墙面连成整体,通过木杆拉结固定,将石板墙与木构架体系连结成整体。这一时期建筑结构依旧是木构架体系。

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民居建筑内外墙体间的石板通过榫卯及卡口加以固定;有檐廊的民居则增设石檐柱。此时,民居除了屋面的檩条、椽子和穿插在石板墙顶端凹槽的格栅还使用木材,整个建筑仅有山墙内侧竖有两榀木梁架用以拉结山墙部位的石板(图6)。建筑结构开始由木构向石构转变。

图6 不同阶段石板民居结构特征(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山墙内侧的木梁架完全消失,楼板的木格栅被钢筋混凝土格栅替换,建筑除了屋面基层的檩条、椽子,木材均已被石板取代(图7)。这一时期的石板已经承担起结构作用,技术上的极大突破,推动长屿地区的石板民居完成了由木构建筑向石构建筑的转变。

图7 山墙面建筑结构演变过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长屿地区民居演变机制

长屿地区石板民居的形成过程与人口迁徙有着密切联系,移民带来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建筑的建造技术,使温岭地区民居的布局形制与中原建筑有同质的特点。采石活动的兴盛是长屿地区建筑形成其独特性的前提和催化剂。大量石板的开采为当地民居提供了特有的材料,尽管建筑形制仍沿袭建筑传统,但建筑的材料已经从土木转向石材。因而在长屿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增长这些外部因素与石板应用方式探索发展的内部因素的影响下,石板民居不断发展。

从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来看,农业社会早前的长屿地区的民居发展较为缓慢,通过对外来的营建技艺与理念加以借鉴、吸收,形成了长屿地区以厅堂为中心的木构民居建筑。随后,在采石活动的影响下,长屿地区民居开始了地域性的表达。建筑的布局形式虽无显著变化,但以石板为建筑材料的探索与利用,却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史及石板开采活动的过程中。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环境发展日新月异,受工业化发展、经济体制变革、土地产权政策变化、人口激增等因素影响,大家族聚居模式下以庭院和厅堂为中心的布局开始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两代居小家庭结构以使用功能决定的平面布局,出现了大量由多个家庭联合修建的一字型排屋式的集合住宅,此时建筑结构也完成了木结构向石结构的转变。因此,可以将长屿地区的石板民居演变过程归纳为“整合-渐变-骤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宗族家庭、政治制度以及生产生活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长屿地区石板民居的布局规模、民居形制以及用材特点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演变。

结语

本文基于绳圈合力说与解释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围绕地理、经济、技术等层面进行研究,根据民居变迁过程中人口迁徙、采石活动、生产技术发展、社会变化等影响因素,分析长屿地区自14 世纪到20 世纪90 年代民居的演变特征。长屿地区的传统石板民居,一方面呈现了采石地区独特的营造技艺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社会发展至工业社会早期,民众生产与生活和谐共生的生存智慧的体现,这为探索我国传统的石构建筑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样本实例,同时也为石板这一建筑材料的营造技艺提供了新的观察方向。

猜你喜欢

采石温岭石板
隧道下穿采石坑的受力分析及处治技术探讨
郑杰
石板街
瓜田篱下系列十八——采石人
温岭嵌糕
全断面卵石地层泥水盾构环流系统针对性优化设计及应用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千年红檬 诗意石板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见闻
神奇的石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