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 法的传统商业步行街空间节点感知研究
——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主街为例
2022-09-17秦英斌苏州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秦英斌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徐泽华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孙磊磊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教 授(通讯作者)
引言
随着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的进行,商业化成为传统街区的主流发展趋势。与商业化相伴而生的是新功能和人群的介入,这不但刺激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使得以往慢节奏的空间不再适应于新的业态形式,因而对街道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以步行为主的传统历史街区,人群感知是评判其微观空间环境的最直接手段[1]。街道是由多个连续节点所组成的线性空间,以人群角度探究街道使用者对空间的感知,以点带线、见微知著,对提升街道空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下文通过梳理街道空间节点,采用SD 语义法来探究影响街道空间感知的客观要素及其与街道活力的关系,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对探讨古城街区的适应性更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概况
街道步行空间的研究起源于对城市交通行为的探讨,而后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开展系统的研究。步行街道更加强调人群的步行性,弱化车行的影响。自雅各布斯提出街道眼的概念以来,研究大多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开展[2]。相较于整体空间,感知研究侧重于化整为零,探讨小尺度的研究方法,强调人群的主体性。目前的研究从街道的界面、尺度等客观环境因素进行探讨,后从文化感知、路径引导等角度进一步探索步行空间的设计方法[3];同时对国内外街道空间环境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研究,总结从街道美学、景观、活力等角度对街道空间环境要素进行的研究[4]。
以往对街道的研究大多从规划、交通等较为宏观的尺度上进行,随着步行街道概念的提出及其相关研究的推进,各方学者开始从中、微观对街道空间开展探索。街道空间中使用人群的直观感受是判定街道空间质量的一个显著标准,结合行为心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从多角度来对街道空间环境进行分析[5]。其中,SD 语义差分法是奥斯古德(C.E.Osgood)提出的一种通过言语尺度来定量心理的测定方法,目前普遍应用于空间感知方面的研究。在主客观数据转化上,学者发现预期的心理量和实际心理量并不重合,证实了客体指标与心理量的相互影响关系[6],进而对空间适宜性建立了从“感知”到“量化”的评价体系[7]。对国内城市传统街道进行相关空间感知研究[8],从小尺度出发,对街道空间的微更新提出相应探讨和建议[9],为苏州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2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主街空间分析
2.1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主街概况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大部分街巷、河道、桥梁的名称在《平江图》上一一对应。街区内道路体系分三级:街、巷和弄,呈现典型的鱼骨状空间格局,不同层级的街巷连接街区的各部分,承载交通及生活功能。曲折多变、宽窄不一的河道是平江文化历史街区的一大特色和重要构成要素,与街巷共同构成“水路双棋盘”的格局,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另外,街巷与河道的关系又可分为“两街一河”“一街一河”以及“内街”等多种形式,形成不同的街道空间氛围。
主街位于街区中部,南起干将东路,北至白塔东路。沿街有河,整体街道为石板路,宽度为4~6米,周边为传统历史街区空间格局。街道中包含服饰、纪念品、小吃等诸多商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图1)。
图1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主街位置及概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主街空间节点客体指标解析
街道空间的客观物理环境因素由多项客体指标所决定,人群对空间的感知实质为客体指标在空间中产生相关影响的反馈。本研究的客体指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论述(表1)。
表1 客体指标在街道空间中的相关图示(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1)街道空间与尺度:影响街道空间感知的直接因素为街道本身宽度和两侧建筑高度及该两者的比值。街道两侧建筑多为一至二层的传统民居,局部有放大的小广场,大部分区段的D/H为1 左右,街巷空间舒适。
(2)街道界面与材质:传统街区的青石板路、传统民居及古树相围合,组成极具特色的空间模式。界面的连续度、密度及开合程度影响着局部空间的形式及氛围。两侧建筑的年代、风貌、开口、通透性,以及地面路径的划分、铺装材质的差异均直接影响人群的感知。
(3)绿化及服务设施:街区中的行道树、各类盆栽、花卉等形成以自然为主导的绿化景观;凉亭、石凳、卫生间等基础服务设施相间布置。良好的绿化及服务设施可以为人群提供休憩、活动的场所,增强人群活动意愿。
(4)商业模式与类型:街区中的店铺主要分“外显”和“内敛”两种形式——前者为面街的传统店铺,直接影响街道活力;后者是民居的传统门面,外界面较朴素,而门内有客栈、画廊、茶楼等商业功能,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街区内的老宅古院,重焕活力。
(5)人群行为特征:作为商业街和旅游景区,主街承载了大量人群活动,不同行为的人群对空间的需求不同,而良好的街道环境可以丰富人群活动类型,进一步吸引人流,对街道活力产生正向的反馈作用。
2.3 空间节点选择与特征分析
街道活力是评判街道空间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主街中各时间段的空间热力图进行分析可知,在出入口及内部三个位置出现了峰值,人群活动意愿强。为探究空间价值与感知的关系,同时避免因商铺、交叉口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街道热力度及其具体情况,选定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节点,每个节点均为20米左右长的街道片段(图2)。从南到北依次分别为:(1)平江水岸驿站;(2)混堂巷路口;(3)丁香巷路口;(4)北侧出入口。
图2 主街及节点在不同时间段的热力图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对各空间节点的肌理、表象特征及形式进行梳理可知(表2):四个节点位置分布均匀,建筑、街道、绿化等基本道路情况近似;均包含一定商业,其规模、数量、类型无较大差别,因此在街道节点内,人群对空间的直观感知具有相似性。
表2 空间节点形式示意(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特异性方面,节点1 街道较窄、整体空间局促;2 和3 较宽且整体走向偏直;节点4 道路宽度有明显差异,整体空间氛围变化大。界面上,节点2 更加连续集中,店铺开口便利,通透性强,但空间变化相对较少;节点3 存在较为有特色的建筑形式,特点鲜明;节点4 中不断变化的建筑界面同样增加了空间的丰富度。各节点因道路宽高比的不同,绿化影响的顶界面形式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空间的光照和视野也有所不同。人群活动方面,节点1 和4 以小吃为主;节点2 为服饰和纪念品售卖;节点3 则设置了较多文创产业。人群在街道空间中的活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周边店铺类型的影响,不同的商业形式对周边人群吸引程度不同,使得街道空间中人群活动也产生较大差异。
3 基于SD 法的研究实验
3.1 问卷制定与发放
为探究街道空间节点感知与活力度的关联,提取影响街道空间形式的元素,整合为街道空间、建筑元素、景观及服务设施、人群活动感知四个客体指标,形成15 组形容词对。为使被调查者能做出准确评价,每组语义评价因子设置7 级评价尺度,赋值为“3、2、1、0、-1、-2、-3”。在一天中的三个时间段于四个节点向随机人群发放问卷,内容包含受试者基本信息及对空间节点各项客体指标的评价,受访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街道空间节点进行感知评价打分,并填写对节点的主要感受。
3.2 数据整理与分析
整理人群反馈数据并计算各节点得分平均值及整体综合平均值,将所得数据导入ORIGIN 软件,生成各节点及综合平均值折线图(图3)。
图3 节点得分数据汇总折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由折线图可知:总体平均数值较为稳定,符合整体数学规律,可验证数据有效性。街区道路、传统民居保护较好,整体材质感受良好;纵横交错的街巷增强了可达性,但牺牲了私密性;传统街巷道路较窄,人流量大导致空间拥挤,且沿河只有低矮石凳并无护栏等相关安全措施,导致人群安全感受较低;整体街道空间为开放式商业步行街,人流密集,商业较为集中,密度高。整体来看,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主街在空间的氛围、绿化等方面表现优秀,但其狭窄局促的街道形式限制了人群空间感知的进一步提升。
3.3 客体指标结果分析
分别计算各节点每项评价因子的得分与综合平均值的差值,形成相应柱状图(图4),按四类客体指标逐一进行解析,可反映节点中人群感知与街道整体感知的差异。
(1)街道空间
平江水岸驿站附近道路宽度的分值较低,在于其道路宽度突然收缩令人产生不适感;混堂巷路口中连续的建筑界面导致其可达性较差;丁香巷路口单一的铺装形式对人群的感知起到一定负面作用;节点4 靠近主街出入口,可达性较好。
(2)建筑元素
平江水岸驿站因其过于集中的商业密度导致整体建筑形式较差;混堂巷路口过高的商业密度、连续的店铺导致透明度低,界面的样式乏味;节点3、4凭借其独有的建筑样式得到较为高的分数,可见特色的建筑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空间的多样性。
(3)景观及服务设施
作为商业步行街,街巷对街道家具服务设施的要求较高。平江水岸驿站服务设施不完全、混堂巷路口休憩场所设置不足,均导致相关指标得分较低;北侧出入口节点中,空旷的场地无树荫的遮挡,导致人群对绿化的评价较低。
(4)人群活动感知
平江水岸驿站节点凭借其丰富的空间形式,在趣味性上得到较高的分数,同时空间私密性较好;节点2 周边的商业形式较为丰富,人群活动种类多;丁香巷路口道路相对不宽,稀疏的绿化导致人与河流之间的间隔变少,安全感知较差;北侧出入口附近场地较为空旷,空间私密性和趣味性不强,导致人群在空间中活动的意愿不强。
通过对平江路主街节点各项指标的总结,对各节点感知特征进行标注(图5),探讨优化提升路径。
图5 各节点感知特征拼贴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节点1 中街道空间变化多,但部分道路宽度较窄,空间相对压抑。基础设施缺乏,使用不方便,可将沿街店铺内退或增加休憩座椅的配比,为行人提供驻足停留场地。
(2)节点2 中连续的商业店铺价值较高,但街道空间单调。位于路口的小型广场对道路进行局部缩放,可借助广场对店铺的形式和沿街面进行改造,增加趣味性。
(3)节点3 中丰富的建筑形式以及文创店铺的植入使得空间活力度较高,但来往人流聚集,易造成拥堵且影响整体街道安全性。宜对空间进行梳理,行、停分离,避免混乱。
(4)节点4 道路较宽且有较大场地,但实际利用率不高,店铺均集中在较窄的道路部分,宜结合小型广场适当布置商业或活动,增加空间使用效率。
结语
良好的街道空间环境对街道的活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促进街道环境感知的因素进行梳理归类,为良好街道空间氛围的营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的界面形式:界面是街道空间形成的直接因素,合理的界面包括适宜的宽高比,舒适的界面材质,有序的连续性等。现实中街巷的基本条件无法更改,可对既有建筑或地面进行改造,如增加界面透明度、创造灰空间等,提升游客视觉感受。
(2)充足的服务设施:休憩座椅、卫生间、安全护栏的缺失,是导致街道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安全感降低的重要因素。设施的布置应当考虑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增加休憩、服务设施的配比,并设置综合服务中心;细部上,铺砖应考虑老人轮椅和婴幼儿推车的使用便利性,卫生间进行无障碍设计等。
(3)张弛有度的商业:作为商业步行街,商业对人群的吸引力是影响空间活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特色商业在人群消费的同时承载了相应的娱乐活动,增加街道空间的使用率。适度的商业开发可焕发老旧民居活力,拉动经济增长,促进街区转型。
(4)趣味空间的营造:传统历史街道的公共空间改造往往以微更新为主,宜设置灵活可变设施,如移动绿化、装配式小品、互动展板等,对局部空间氛围起到调节作用;借助局部空间的缩放设置主题活动场地,丰富街道中活动的种类,增强人群在街道空间中停留的意愿。
总而言之,传统商业步行街不能一味地自上而下进行主观式改造,应当采用多因素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使用者角度探究空间要素与环境感知的拓扑关系,引导街道自发性、适应性更新,让街道空间更好地贴近生活,更高效地为人群服务,同时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