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与包容
——境外都市宠物公园建成案例解析与启示*
2022-09-17欧阳云昊孙新旺
欧阳云昊 孙新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养宠物的人数增长迅速,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养宠物狗的人数多达3 593万人,较2018年增长6%;北上广深4个大都市有着主要的养宠人群,占总养宠人数的37.8%,宠物狗消费市场规模达1 180亿元[1]。但当前城市公园绿地普遍缺少宠物活动区的专用空间,宠物大多与一般公园使用者共享活动空间。然而,许多城市发展已经由增量扩张阶段进入存量提升阶段,通过新建绿地供宠物活动的可行性较低,这使得人宠矛盾愈发明显,如2021年7月发生的“徽州宴事件”引起了激烈的争辩[2]。为此,如何从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减少宠物伤人现象,在满足公园基本功能的同时满足养宠人群的个性需求和宠物的天性需求,成为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美国20世纪70年代就在加州伯克利市的奥洛内社区公园内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宠物公园,国外学者对宠物公园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也有较多研究[3~6],且为了宠物公园的发展更加健康、宠物公园的设计更加合理,国外学者还对人—狗关系[7]、人—人关系[8]、宠物公园对人的健康促进关系进行了梳理分 析[9~10]。然而我国仅有少数的学者从宠物公园规划建设的角度开展研究,包括阐述国内建设宠物公园的必要 性[11~13]、探讨宠物公园的设计原 则[14~18]及归纳国外宠物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点及设施配置要求[19]。目前我国关于宠物公园的研究仍停留在归纳总结国外经验的起步阶段,缺乏对国内都市养宠人群特征、城市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的结合,尚未形成本土化的宠物公园规划设计体系。故本文以人宠矛盾突出的都市为研究对象,对境外都市优秀宠物公园建成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为国内都市宠物公园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借鉴。
1 宠物公园的内涵及类型
1.1 宠物公园
宠物从广义上来说,包含狗、猫、鱼、鸟等常规宠物,也包含诸如老鼠、蜘蛛、蜥蜴等“另类宠物”,为上述宠物专门设置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室外活动场地都可叫宠物公园[11,20~23]。本文研究的宠物主体为宠物狗,文中的宠物公园主要指遛狗公园(Dog Park/Dog Run)和狗友好公园(Dog-friendly Park)。遛狗公园是指专门为宠物狗提供的,使其能在宠物主监察下、不受牵引绳束缚而进行自由锻炼与玩耍的户外场地空间。目前国内城市绿地系统分类中与之相近的为其他专类公园中的宠物主题公园。宠物主题公园需要占用大量城市绿地、投资规模较大,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増长,对公共绿地需求不断増加的情况,这种公园在我国难以得到广泛推广。
1.2 宠物公园的类型
按照宠物活动空间与城市绿地的依附关系,可将宠物公园分为以下3个类型[12]:
1)独立型:这类宠物公园整体为一个独立的公园,主要为养宠人群设置,其他市民也可进入,在我国属于专类公园。如加州萨克拉门托中城宠物公园(Midtown Dog Park)、芝加哥弗雷德安德森宠物公园(Fred Anderson Dog Park)、香港蝴蝶谷道宠物公园(Butterfly Valley Road Pet Garden)等。
2)附属型:这类宠物公园归属于一个整体的公园,其只作为公园中的一部分或一个专区,起到补充完善全园功能的作用,多设置在最接近人们生活的社区公园。如兰开斯特市博梦宠物公园(Beau’s Dream Dog Park)、纽约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Tompkins Square Dog Run)、香港鲗鱼涌宠物公园(Quarry Bay Promenade Pet Garden)等。
3)共享型:共享型宠物公园即狗友好公园,其与城市公园共享空间,可分为拴绳与不拴绳区域。共享型宠物公园并非都为全园全时段共享,其表现形式还可以为某一时间段的一条游线或一块区域。如香港仔海滨公园(Aberdeen Promenade)为全园全时段共享且需拴绳,纽约河滨公园(Riverside Park)规定部分区域在每天21:00至次日9:00进行共享且不需拴绳等。
2 境外都市宠物公园优秀建成案例解析
2.1 香港蝴蝶谷道宠物公园
美国纽约与中国香港二者作为国际大都市,都有着丰富的宠物公园建设管理经验,一直是国内学习的典范。本文根据宠物公园的受欢迎度和典型性,并结合宠物公园不同类型,选择3个案例进行解析。3个宠物公园均有较完善的设施和各自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蝴蝶谷道宠物公园(Butterfly Valley Road Pet Garden)位于香港九龙荔枝角蝴蝶谷道2号,为独立型宠物公园(图1)。公园总面积约为7 000 m2,是九龙区最大的宠物活动场地,其周边用地类型主要为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及公用设施用地。该公园为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工程项目之一,为了地尽其用,隧道静水池建于青沙公路的高架道路之下,而上盖则兴建现有的公园,于2014年开放使用。根据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规定,该公园开放时间为每日7:00—24:00。
图1 蝴蝶谷道宠物公园概况图
公园整体顺应高架桥呈带状,场地因高差而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入口区,上层为人宠活动区,二者通过缓坡相联系,大型犬与小型犬可共用该场地。场地设施齐全,入口处有无障碍坡道,残疾人可轻易到达人宠活动区;人宠活动区的草坪、管道、跳跃圈、穿梭摆杆等活动设施为宠物的自由奔跑与玩耍提供了条件;宠物直饮水装置为宠物饮水提供了方便、降低了宠物中暑的风险;狗粪收集箱方便宠物主清理宠物排泄物、保持场地卫生;同时园路两边的仿木平台为宠物主提供了休憩场所;此外,园路上铺砌的涟漪图案和场地设施与标识牌印有的宠物狗图案,呼应场地特征与宠物主题。宽阔的场地和齐全的设施使得蝴蝶谷道宠物公园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宠物公园之一。
2.2 纽约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
汤普金斯广场公园(Tompkins Square Park),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东村的心脏地带,占地面积约为42 000 m2(图2),其周边用地类型主要为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公园是一个危险之地,饱受纽约当地猖獗的毒品犯罪影响,为了能够继续安全地使用该公园,附近居民向政府提议允许宠物狗进入该公园,以减少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随后政府采纳该提议。作为汤普金斯广场公园翻新工程的一部分,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Tompkins Square Dog Run)于1990年建成开放,是全市第一个宠物公园。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位于汤普金斯广场公园的东北角,靠近整个公园的入口,为其中一个娱乐功能分区,占地面积约1 600 m2,属于附属型宠物公园。它是公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场地,也是全市范围内影响最大的宠物公园。根据纽约公园部门的规章制度,该公园开放时间为每日9:00—21:00。
图2 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概况图
宠物公园分为入口区和人宠活动区,其中人宠活动区又分为大型宠物狗区与小型宠物狗区,由围栏进行分隔。且25磅(11.3 kg)以上的大型宠物狗不允许进入小型犬区,小型宠物狗可视情况进入大型犬区,这有助于宠物狗的安全,宠物主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宠物活动场地。场地中设施齐全,宠物活动场地铺装为透水性强的分解花岗岩砂,可避免雨后场地泥泞。为提高场地使用效率与使用体验,休憩长椅布置于场地边缘树荫下,让宠物狗既能够自由奔跑也不易脱离宠物主的视线范围。同时,场地中还设有宠物游泳池供宠物夏季玩耍。
该宠物公园是由社区(不是公园管理部门)资助和管理。为了使公园能够得到良好的维护与管理,公园每年都举办汤普金斯广场万圣节宠物狗游行以筹集资金,每年有400多只宠物狗和2 000多名观众参加,是美国最大的宠物狗万圣节派对。
2.3 香港北角海滨宠物公园
北角海滨花园(North Point Promenade),位于香港东区北角琴行街北角渡轮码头旁,其周边用地类型主要为商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地面积约为8 200 m2,属于共享型宠物公园(图3)。公园由新鸿基地产根据海璇发展条款提出的需设绿化空间和海滨长廊而兴建。海滨花园在2018—2020年分阶段落成。根据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规定,该公园24小时开放。
图3 北角海滨花园概况图
公园中设有526 m2以围栏围合的宠物不拴绳空间,但因其空间狭小拥挤,饱受宠物主诟病。为增加宠物公园的服务范围,同时对面积较小的宠物公园进行补充,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于2019年推出“宠物共享公园”试验计划,陆续增设了包括该公园在内的41个共享型宠物公园。场地更新后分为宠物不拴绳区、宠物共享区(游线)、非宠物共享区,且在宠物共享区增设狗粪收集箱、引导标识等设施。其中宠物共享区域为全时段的滨海人行游线及公园出入口游线,总长度约为610 m。为保持场地内环境卫生,沿共享游线设有多个狗粪收集箱。此外,共享游线上增印有蓝色宠物狗脚印图案,为宠物主提供游线指引。
共享型宠物公园的运作,不仅需要宠物主的自觉,更需要公园良好的管理。康文署为了保障共享型宠物公园的运转,制定了清晰的规则:1)入园的宠物狗需要拴绳;2)宠物主需妥善管束宠物并恰当地控制其行为,以免对其他人或宠物造成滋扰或伤害;3)宠物主需及时清理宠物的排泄物,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这些规定都属于法律的一部分,如有宠物主违反这些法律规定,则其会受到罚款处罚。
3 三个案例对比分析
宠物公园的建设应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且系统性的工程。对比以上3个境外都市优秀宠物公园建成案例,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宠物公园在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各具个性(表1)。
表1 3个宠物公园功能设置对比
3.1 共性特征
蝴蝶谷道宠物公园选址于人流稀少的高架桥下;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的选址靠近公园出入口,周围设置大量绿化种植缓冲带,使场地距人流密集的广场与游乐场区域有一定距离;北角海滨宠物公园共享游线选择在视线较广且场地较宽阔的滨水一侧,尽可能地避免游线与场地休息区和商场人流产生交集。此外,蝴蝶谷道宠物公园与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通过围栏将场地划分为入口区与人宠活动区,并在入口区特别设置双层闸门,使宠物狗在进入活动区前可稍作停留,避免犬只的逃逸和过度兴奋;北角海滨宠物公园共享部分无边界围合,无需进行功能分区,但通过游线铺装上印有的蓝色宠物狗脚印图案,为非宠物主提供心理暗示,提醒此处可能有宠物狗经过。3个案例都尽量远离人流密集的区域,不影响周边普通市民的正常活动,且通过分区、标识引导等方法将场地中的不同使用者进行分隔与区分,体现出宠物公园建设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特征[19]。
由于大小型宠物之间体型、活动量与活动强度的差异,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将人宠活动区进一步划分为大型犬活动区和小型犬活动区,以减少大小型宠物狗之间的冲突。而蝴蝶谷道宠物公园由于场地为带状且存在较大高差,为保证使用者使用体验,故并未将人宠活动区再划分。此外,3个案例的场地中均设计有硬质铺装、狗粪收集箱、座椅和标识,以满足宠物主与宠物狗的基本活动需求与环境卫生需求。而面积较大的宠物公园在场地要素的设计上有着更多选择性,可以选择一些非必要,但有需要的设施,如蝴蝶谷道宠物公园与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相较于北角海滨宠物公园,拥有额外的宠物游戏设施,而蝴蝶谷道宠物公园相较于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拥有更丰富的服务设施。综上,除满足宠物主与宠物狗的基本活动需求的设施外,由于各宠物公园场地环境及条件的差异,其他安全设施、铺装、宠物游戏设施、服务设施等场地要素的设计不尽相同(表2),体现出宠物公园建设的功能性、卫生性与灵活性特征[19]。
表2 3个宠物公园场地要素对比
3.2 个性特征
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与北角海滨宠物公园均建设于城市公园中,而蝴蝶谷道宠物公园建设于高架桥下,属于对城市消极空间的利用,给失落区域带来了活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区域内社会闲杂人员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宠物公园所需用地面积较大,而都市人均公共空间面积少的矛盾。故此类面积较大的独立型宠物公园,多建设于高架桥下、棕地等未被充分利用的城市建设用地中。
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不同于蝴蝶谷道宠物公园和北角海滨宠物公园,其开发主体为社区,资金多由私人和非营利组织提供。这类非政府主导型的宠物公园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及市场反应能力,公园的管理维护主体也更加多元化,包括开发组织、行业协会和社会志愿者等[19]。
北角海滨宠物公园不同于蝴蝶谷道宠物公园和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其没有明确的围合性边界,且建设成本更低、布局更加灵活。但其在维护管理方面有着更大的风险与难度,故政府出台更加严格的管理条例保障共享型宠物公园的良好运作。
4 对当前国内大城市的启示
随着国内大城市养宠人群的不断增加,公共空间中人宠矛盾也将会愈加突出,有必要对宠物的室外活动空间从规划和建设层面做好考虑,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目前国内城市建设也到了注重质量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人的需求,结合前述案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城市宠物公园的规划及设计建设:
4.1 综合城市发展及人群需求合理布点宠物公园
从城市发展层面来看,目前国内城市发展方式正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转变,且“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经过近年来的认知和推广,已逐渐运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宠物公园作为市民对公共服务提出的新诉求,应融入生活圈的规划中,以提升生活圈的服务内容和品质[24]。在都市旧城区,强调区域内绿地的重新梳理与改造,不太可能新建较多的绿地满足养宠人群的需求,故应以附属型及共享型宠物公园建设为主。而在新城区,则有更多新建公园绿地的机会,需要更高起点的公园建设,故应适当规划独立型宠物公园,并在其他公园规划阶段有意识地将一些边角地带预留,作为建设宠物活动场地之用。
从人群特征角度来看,都市中养宠主力军为空巢老人、工作的年轻人及其他如独生子女。老人由于年龄、身体等因素,活动范围较小,遛狗活动强度不高,主要形式为遛弯散步,故在老龄化程度高的区域,可侧重于共享型宠物公园的建设。而年轻人相较于老年人,有着更强的机动性,其与宠物互动的内容和强度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故在年轻人集中的新城区或郊区应侧重于附属型及独立型宠物公园的建设。
4.2 公园+模式设置独立的宠物活动空间
随着人口结构的日益复杂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交往、全龄学习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逐步体现,修建高品质城市公园的意义不言而喻。北京早在2016年就走出了一条“公园+文创”之路,并在2019年实现文创产品销售额超过亿元[25]。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宠物消费空间,如宠物医院、宠物用品店等,宠物狗消费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这表明“公园+宠物消费”模式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可作为“公园+” 的一种新探索。故应依托综合性公园和社区公园中面积较大的附属型宠物公园,并从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出发,把宠物公园作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消费、植入新服务的场景媒介,深入实施“公园+”策略,有机植入生活服务、文化创意、社会交往、教育科普等复合功能。如将宠物公园分为人宠活动区、消费服务区、科普教育区,既能使宠物主获得一站式服务,也能让非宠物主通过科普教育区及消费服务区体验宠物主题与文化(图4),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人际交往新空间,宠物主与其他爱宠人士可在其中交流学习养宠知识,为国内宠物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
图4 附属型宠物公园功能分区示意
4.3 利用消极空间营造弹性宠物活动空间
城市旧城区布局紧凑,开辟独立宠物活动空间的可能性较小,可供开辟附属型宠物公园的社区公园数量也相对较少。而在社区间,往往存在许多被忽略的消极空间,如建筑周边的破败绿地、闲置地等,可将其激活为社区型、小尺度的公共活动空间[26],同时,养宠主力军银发老人与年轻人由于生活及活动偏好等因素,主要在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遛狗活动,故可将21:00—9:00设为场地的宠物友好时段,允许宠物主携带宠物狗进入,成为弹性宠物活动空间即共享型宠物公园,并在其场地及沿路上设置狗粪收集箱及狗粪袋等设施。不同于独立型与附属型宠物公园,由于在共享型宠物公园中,养宠人群与非养宠人群共享同一开放空间,故宠物主必须用牵引绳牵引宠物狗,以减少宠物狗带来的矛盾与安全隐患。此外,我国也应制定系统的法律法规,形成刚性的管理制度,保证宠物公园的可持续性与有效性。
5 结语
宠物公园不是奢侈品,而是城市中必要的基础设施。对于“银发”宠物主而言,宠物狗充当了亲人甚至是孩子的角色,与宠物狗相伴不仅丰富了其晚年的生活,也填补了内心的孤独;对于年轻宠物主来说,在快节奏且高压的城市生活中,饲养宠物有助于减少压抑、失落等负面情绪[27]。虽然我国宠物公园建设落后于境外发达地区,但我国都市宠物公园建设不必照搬国外的建设模式,应结合国内城市建设背景与人群特征,并结合产业上的创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宠物公园建设模式[22]。笔者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相关学科工作者的关注,同时能够为国内以后的宠物公园建设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使绿地分类更完善、功能更多元,从而能更好地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提高城市的可宜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