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石实景与山林幻境
——杭州郭庄临湖起山营造的空间尺度辨析*
2022-09-17黄愉皓
黄愉皓
传统园林空间中叠石造山十分注重山林意境的表达。留传下来的众多历代山水诗文及现存园林中叠石造山形成的空间表明,古人表达山林意境的蕴涵常以山石之象拟自然之态变化。汉武帝时期,儒家代表人董仲舒在《天地阴阳》中书“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其映射出人类营造过程是以人为个体意识形态的显性表达。在园林空间中叠石造山早已成为古人传达山川之象的场景寄托,如沈复的整体式掇山营造、戈氏的优秀叠石实践或是王世贞的弇山园中奇石雕琢。但其讨论的基础皆为地形起伏较大的大型叠石空间,平园起山视角的叠石理论阐述相对较少。杭州郭庄赏心悦目亭作为江南园林临湖起山叠石空间的典型代表,以其临湖叠石空间营造为研究对象,挖掘其中表达幻境的手法,并加以梳理与分析,有益于园林设计中临湖叠石的意境创造,亦是对传统掇山语言的继承与发扬,以期为今日的园林临湖叠石空间类型提供思维视角。
1 “幻境空间”与“假山真石”
“据一园之行胜,莫若山,无山则不为园[1]”。对于中国人来说,山林是一个诗意的天地,是诗人眼中的幽山图景、是画家眼中的远山图景、是音乐家眼中的灵山图景,是创造梦幻的地方。园林假山,寄寓着创造者的性灵,带去了无数赏园者的清魂。造园中“山林”是对具象山川的精神与形态的提炼,亦是抽象符号中暗合的“幻境”意向,从而山林营造映射出造园于自然胜景的体验与审美意趣中的取舍。
1.1 山林幻境的来源与解读
历代发展以来,山林幻境常常作为古人对自然胜景的迷思与神往。本文将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相关的幻境体验做了梳理(表1),发现幻境空间一直伴随着历代文人的艺术生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幻境场景逐渐微缩化,成为日常生活中场景的意向化表达。造园中的山林空间运用尺度之间的对比联系,通过主观构建场景中的参照物,以人的尺度为主体空间与周边空间关系进行考量,进而传达观者尺幅空间中的变化,令人失去空间与时间的把握感,产生“幻”的体验,达到人们不出户庭,享山林之趣,得性灵之悦。
表1 历代文人艺术创作中对山林幻境的体验梳理
1.2 山石空间真假转化变法
若在有限的空间制造山林之象,还以模仿自然尺度空间为真,其结果必然像模型一样假。历代文人对于山石成林的现象早已具有深刻的理解,其认为作假成“真”的“真”指的是限定空间内尺度的把握与山石形态的提纯,需要以人为主对空间建构,达到适宜的尺度空间(表2)。凭借尺度关系,形成空间层次的叠嶂对比、山石进退的深远对比、尺度的模糊与变幻对比等方式,让观者体会到咫尺山林的幻境体验。
表2 历代文人对山石空间的理解
2 场地与周边环境关系解读
杭州郭庄临湖叠石假山造景十分精典,也非常独特。整个园林虽临界西湖,却大多情况下用墙与西湖隔之,仅有“乘风邀月轩”和登船码头低点观水,“景苏阁”高点远眺(但不靠水),唯有“赏心悦目阁(伫云亭)”叠石假山临水而设,即可远眺呈山形之势,亦可近观显山林意向,且可游耍,还有溪水穿洞观赏水景,无论被看(叠石假山)还是立于假山亭阁观园内园外景观,都值得分析总结。
陈从周在《郭庄桥畔立斜阳》中写道:“其最令人叫绝者,应该是跨溪一桥,桥以湖石垒成,上建一阁,桥外西湖如镜,桥内小溪如环,引入园境[2]。”赏心悦目亭介于郭庄与西湖的交界点,用石精巧,出落得玲珑别致。在小山上筑有亭,拉高了观赏视角,于此小酌邀月,别有意趣,山下有洞,临水下有平桥,旁有点石作为汀步。亭作为园中东部的高点,凭借临湖起山的方式,将亭置于假山之上,提高山体纵向空间延展的山林之感。对周边西湖环境而言,郭庄淀池和西湖里湖在假山下相通,亭作为连接淀池与外湖的连接处与东部的苏堤以及西湖呈点、线、面关系相互呼应(表3)。
表3 赏心悦目亭的空间比例尺度对比
3 拟造幻境山林的五大要素
“欲知堆土之奥妙,还拟山石之精微。山林以为深求,花木情缘易逗[1]”。如若在临湖周边搬进自然的山川,必然不符造园之灵巧,园林中的假山必须有自然山体空间尺度类型的基本框架,它是对山石形态的抽象隐喻,是对“山林意味”形式的物化表达,满足这些条件山林的营造才会显得真实,能够让人产生主观感受下的认同感。
3.1 组成山林空间特征的3种元素
山林的营造多以意传神,借晦涩之意表山川之志。需要在类型学角度对营造山川之象的建构方法与元素进行提炼[3]。《园冶》中计成提出如下3种临水掇山元素分别为:山石、溪水、植物[1]。回归赏心悦目亭的掇山营造,凭借以石为主,让土依附石,通过石土相融的手法营造出自然大山中野趣与场景的写意还原。整体空间呈多孔多窍,将内部空间无限连通,山石与溪水形成穿流环抱之势,产生临水起山的空间特性。赏心悦目亭借助压缩体量的方式与山石、植被的体量相契合,通过微缩峰、峦、植物的形式,制造重峦叠嶂、高低不一却相得益彰的感觉。在视觉呈现上突出山体纵向空间的延展性,表现山石险要、溪水湾流的同时,予以自然山川中所蕴涵的场景元素,使真实的山林场景贯穿其中相互掩映,达到模糊假山的视觉体量。以藏与露的杂糅关系,制造现象透明性,产生观山时对体量的感性误读,营造假山十面玲珑,回环曲折的复杂深度空间感受。
3.2 穿行山林与溪谷的身体感捕捉
具备三种营造山林空间尺度元素后,需要以人为核心对空间进行建构,制造山林游览的空间身体感受。画家郭熙在《林泉高志》中提到:“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对赏心悦目亭而言,需要从山抽象的微缩观念出发,配合山体局部的细节提炼、巧妙的路线与临水的关系共同营造观者如临山中的感觉。对其地势而言,溪谷截面一爿山无疑是制造临水假山最好的选择。造山者将游览路径分为两个空间向度:向上的山林与下沉的溪谷,通过山石间多变的穿行体验,获得错综复杂、景象叠生的复合空间景观(图1)。
图1 赏心悦目亭细部
研究将攀爬赏心悦目亭的身体尺度体验分成了5个环节(表4):入山、观山、晓山、落山、出山。在初入山林之时,入口周边以花木相映,石阶层数与节奏变化相应较多,有山体真实的局部细节,出现未山先麓空间层面的铺垫,暗示进入山林的局促感。到达山中,石阶逐渐变宽,山中前部行程较为缓和,多山林、湖石等真山局部之景供人停留观望,以达到“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山林场景的沉浸体验;后部通向赏心悦目亭的石阶变得险峻,为达登临之际埋下伏笔。抵达山顶之后是赏心悦目亭,观者可以于亭中观景、休憩或通往落山的路。落山的过程中石阶宽度逐渐收缩,高度变得陡峭,通过行走缓急的体验暗示空间场景即将到达边界。出山时的路径宽度变得狭窄,石阶高度趋于缓和、级数变多。周围的山石逐渐呈半包围的状态将山路环绕,成为天然的柔性隔断,与抵达出口豁然开朗的空间形成空间收放对比。假山面积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备穿行山林中常见的5个重要的攀登场景与场地山林细部的真实性的描摹。
表4 攀爬山林五场景
山川与溪流在传统山水画与造园中是不可分割的题材,其不止为画面构成的关系,更深层含义在于古人对山水灵境的自然观描摹[4]。赏心悦目亭下部有淀池流向西湖的溪流,本文把傍山缘溪行的原型分为5个不同的尺度场景(表5):入谷、临水、跨桥、驻谷、出谷。进入溪谷时,只有极为狭小的入口,如同穿行石洞时,入口设计隐晦而又具有邀请之意,令人忍不住一探究竟。进入溪谷,空间与视线逐渐放大,出现一片半围合的空间(一面傍山一面傍水)为后续空间收束做好了铺垫,山林下部设置拱门石洞,如同一个取景框,具有特定的观法角度,观者来到石桥上,才能通过它看到临近水面的西湖美景[5]。接着便是进入山谷,谷中高度甚矮,对观者而言,基本需要弯着腰才能前行。但也属于独特的空间提示,它为观者界定了特殊的行走方式,如同桃花源记中“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使其具备身体感受的跌宕起伏变化,让观者产生在真山石洞中穿行的体验。出谷时,石洞的高度也不断上升,石洞空间逐渐放大,观者也从弯腰行走变成低头行走,至完全抬头行走,再次深化了空间感知的细节变化。在缩小的尺幅中,以观者身体性为参照尺度进行设计,将自然中场景与人为尺度核心的关系融入设计,把人在场地中的参与性与感受性强化,模拟出穿行山川与溪谷时的身体感体验。
表5 砺行溪谷五场景
3.3 山与构筑物尺度关系的营造
临湖造山具备以人为核心的身体感尺度之后,便需要营造登临之后观湖的空间环境以及整体山体高耸之势。白居易曾在《病假中南亭闲望》中对亭与山的尺度联系总结道:“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在不到二十平方的空间中照搬巍峨之山的形态,显然场地不允许。如何将登临之后的空间做得既有观赏、取景的意图,又具有提升整体山体高度之用处?答案是“造亭子”,在假山顶部建造与山体积大小相匹配的亭子,通过亭子的功能表达登临后“台”的含义,并运用亭子自身空间将山体整体高度抬升(图1)。在造园中,亭子通常随山势大小而改变自身尺幅。赏心悦目亭根据石阶宽窄、山石大小、周边湖面景观形式调整亭自身体积大小,微缩化空间的同时,保留亭的结构特征完整,且具备服务观者游览的功能。所谓“宜亭斯亭,宜榭斯榭,”斯谓‘精而合宜’者。亭子的出现解决了临水环境中假山高度低于周边建筑的窘况,并通过缩小整体构筑物尺度比例,以微妙的高差起伏存在于建筑群中。《园冶》中提及“高方欲就亭台”,“亭”自古以来在造园中代表着可观、可居的场所,它与爬山动态的形式相反,它属于静态的场景营造,自然界无论何种风景,都是“旷”与“奥”两类。亭的设置就前者来说,即为了登高远眺,极目千里,获得开阔的景致;就后者而言,亭属半围合空间,人在亭中观景能加深景观的层次与深度。由此,建亭一来解决了临水观景平台的空缺,赋予了场地空间诗性与对岸苏堤上的构筑物进行呼应;二来在有限的空间借用亭子自身的高差尺度拔高假山整体的高度,与湖面形成高低呼应且丰富了第五立面的空间起伏,正所谓一举两得。
3.4 山林高耸之势的空间营造策略
赏心悦目亭通过缩短周边配景的高度与视线空间的营造,提升了山林的纵向高度视觉。东边的围墙高度有意识地降低,上部采用漏花纹堆砌,高度与人视线平齐,似隔非隔。墙体与山林总高度形成对比,通过将降低参照物高度的对比方法,视觉上给予观者山林挺拔峻峭的尺度感受(图2)。其次,借助临水空间,水面反射物体影像的构景方式将山形映射在水面中产生视觉上的纵向景面镜像叠加,呈现山体幻境的高耸。再者,赏心悦目亭作为园林中的观景高点,与东面的苏堤呈对景关系,苏堤整体扁平呈带状,无明显高差起伏,堤岸高度刚好卧于水面与赏心悦目亭形成高低对望之势,利用西湖环山高度低矮的环境进行衬托,出现山中俯瞰湖面的景致,达到衬托假山高度的效果[6]。
图2 纵向空间的高度关系
3.5 山与整体环境的契合关系连接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是《园冶》中最为精辟的论断,也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因”讲园内,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而“借”则指的是园内外的联系。 “因”与“借”巧妙地联系时,物体的尺度才得以精确的表现[7]。赏心悦目亭的借景是多层次的,亭边的景色为前景,赏心悦目亭的借景是多层次的,临水的亭边景色为前景,湖心的苏提六桥为中景,西湖周边环山为远景,前、中、远三层形成一幅立体的山水画。所谓:“园外有湖,湖外有堤,堤外有山,山上有塔,西湖之胜得之。”以一角小亭引湖山之胜,美不胜收。亭在内向西望,又可观园内美景,其不同于西湖的旷奥,另有一种美感,四季变化,易景宜人。陈从周有诗云:“苏堤如带水溶溶,小阁临流照影空[2]。”郭庄赏心悦目亭借西湖美景扩大了自身园中山林空间的延展性,使园林延伸到西湖之中,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
4 总结
“大小适相同,本来无别处。”假山作为文人心中对自然的向往,提其形、得其意,将真山的各种形态通过提纯、归纳、微缩于咫尺的空间建构中[8]。本文将叠山拟造幻境空间手法进行总结,从构山元素的营造、穿行山林与溪谷的感知、临水筑物与山的关系、设计山林的高势、临水空间的因借五个层面,从不同尺度的视角总结临湖起山的手法。“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山的尺度变化即造园空间的营造观念表达,园因山而显高低,山因园而现变化[9]。通过郭庄赏心悦目亭临水起山营造手法的解析,得出掇山要素之间的尺度联系,以期为今后现代园林空间临湖起山的造山手法提供参考价值,使现代园林临水空间的营造更具备传统空间语境下的精神内核。郭庄赏心悦目亭临水起山的空间尺度研究,藏有大量的诗性空间,其给予诗歌、绘画、乐理大量艺术创作思考,蕴含着超乎空间语境下传达给人的精神体验,是十分具有可循性的园林空间研究命题,值得我们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