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草莓需水规律试验研究

2022-09-17吴凤铎张百忍孙伟国朱其林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9期
关键词:死苗黄化长势

吴凤铎,张百忍,孙伟国,朱其林

(1.山东省广饶县稻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东营 257336;2.山东省广饶县农业农村局,山东东营257300)

草莓喜水但又不耐水,大多数草莓种植户浇水太勤且浇水量太大,特别是在从冬至到清明,如果浇水次数多,浇水量大,轻者导致草莓结果断茬减产,重者导致草莓苗死亡,严重减产,影响种植者收益。本文旨在探究设施草莓需水规律,为设施草莓生产提供依据。

试验与方法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山东省东营市稻庄镇千村秀草莓采摘园,塑料大棚为钢架结构,棚膜为8 丝(1 m m=100 丝)无滴P O 膜。棚长112 m,跨度9 m,高度2.7 m,占地面积约1.51 亩(1007.17 m2)。

2020 年7 月20 日棚施基础底肥,每667 m2基施优质大豆饼肥750 kg,优质红糖100 kg、磷酸二铵30 kg,美磷美硝硫基复合肥(N:P:K比例为15:4:28)30 kg,“海瑞亚”全元螯合微量元素10 kg,多粘类芽孢杆菌10 kg,枯草芽孢杆菌10 kg。施肥均匀后,立即用深翻犁耕翻3 遍,耕深30 cm。2020 年8 月5 日再耕翻2 遍,做垄。垄南北方向,做垄宽下底80 cm,上底30 cm,垄高35 cm,垄长8.1 m,共140 个垄。垄做好后铺设滴灌管浇水把垄垫实。

2020 年8 月15 日开始定植栽培,定植的草莓品种‘章姬’,草莓垄南北走向,每垄栽培2 行,行距25 cm,株距18 cm。定植时,由东开始向西逐垄栽培,每垄定植90 株。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0 年8 月30 日~2021 年5 月25日进行。设置3 个棚分为3 组,每个棚1 组,1 号棚间隔A=20 天、2 号棚间隔B=25 天、3 号棚间隔C=30 天浇水。当棚内气温升至20℃时,7.5 kW 潜水泵在井深60 m 处抽水,测量水温为12℃,同时滴灌草莓2014.34 m2。

每组设置7 个处理,每个处理5 垄,每个处理重复3 次。每棚安排7 个处理,浇水量分别为 0.2、0.4、0.6、0.8、1.0、1.2、1.4 m³/ 每垄(40 m2),3 组试验种植管理条件相同。试验期间1 号棚浇水14 次,2 号棚浇水11 次,3 号棚浇水9 次(表1)。

表1 不同试验处理

定植后每天8:00 喷淋浇水,第1 水浇1 h要浇透,自第2 水开始每天浇水30 min,连浇6天后,每隔1 天浇1 水,直到12 天后停水,自2020 年8 月30 日开始,草莓苗缓苗后安排浇水处理试验,草莓定植后至现蕾初期隔10~15天喷药4 次预防病虫。至2021 年5 月25 日,期间每隔1 周调查草莓整个生长周期的植株生长势(2021 年2 月15 日调查数据包括根系颜色、叶片颜色、茎粗、花果数)、病害(红中柱根腐病、“端头病”)、生理性病害(植株萎蔫、根系沤根坏死、“日灼病”(果实灼伤)、烂苗死棵发生情况、在采收期随机测定果实品质以及自2020 年11 月10 日~2021 年5 月25 日的产量。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 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果与分析

间隔20 天浇水1 次草莓生长情况

1 号草莓棚自2020 年8 月30 日开始浇水,间隔20 天浇1 次水,至2021 年5 月25 日共浇水14 次。据表2 看出,处理A4 植株长势最好,试验小区平均产量最高为224.6 kg;处理A7 植株长势最差,主要表现在2021 年2 月21 日叶片黄化萎蔫、在2 月26 日沤根坏死,在3 月10 日果实烫伤,在3 月12 日死苗烂棵严重。浇水时间处理A6 <处理A7,出现黄化萎蔫、沤根坏死、果实烫伤、死苗烂棵的时间要晚,根腐病、断头病要轻,减产相对较少。

据表2 的平均产量表明浇水处理A4 >A3 >A2 >A1,随着浇水量的增加,产量也增加,但A5 >A6 >A7,随着浇水量的增加到一定峰值时,随着浇水量的增加反而产量减少。

表2 1 号棚各处理下草莓生长情况

间隔25 天浇水1 次草莓生长情况

2 号草莓棚自2020 年8 月30 日开始浇水,间隔25 天浇1 次水,至2021 年5 月25 日共浇水11 次。据表3 看出,处理B5 植株长势最好,平均产量最高为219.4 kg,处理B7 植株长势最差,主要表现在2021 年2 月26 日始叶片黄化萎蔫、在2 月28 日沤根坏死,在3 月8 日果实烫伤,在3 月10 日死苗烂棵严重。浇水时间处理B6 <处理B7,出现黄化萎蔫、沤根坏死、果实烫伤、死苗烂棵的时间要晚,根腐病、断头病要轻,减产相对较小。

表3 2 号棚处理下草莓生长情况

据平均产量表明,浇水处理B5 >B4 >B3 >B2 >B1,随着浇水量的增加,产量也增加,B5 >B6 >B7,随着浇水量的增加到一定峰值时,随着浇水量的增加反而产量减少。

间隔30 天浇水1 次草莓生长情况

3 号草莓棚自2020 年8 月30 日开始浇水,间隔30 天浇1 次水,至2021 年5 月25 日共浇水9 次。据表4 看出,浇水处理C6 植株长势最好,平均产量最高为212.5 kg,处理C1 植株长势最差,主要表现在植株长势差,结果最少,产量最低,而处理C7 次之,主要表现在2021 年3月10 日出现叶片黄化萎蔫、在3 月15 日出现沤根坏死,在3 月15 日出现果实烫伤,在3 月19日出现死苗烂棵。

表4 3 号棚处理下草莓生长情况

据表4 的平均产量表明,浇水处理C6 >C5 >C4 >C3 >C2 >C1,随着浇水量的增加产量也增加,C6 >C7,随着浇水量的增加到一定峰值时,随着浇水量的增加反而产量减少。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浇水次数时,均呈现浇水量增大,草莓长势与产量良好,当浇水量达到一定峰值时,随着浇水量增大,草莓长势与产量呈下降趋势,通过比较A4、B5 与C6 可知(表5),滴灌草莓间隔20 天浇水1 次,每次平均浇水量为1.78 L/ 株,自草莓定植到采收累计浇水量24.89 L/ 株时,草莓长势最好。尽管浇水量与浇水次数各不相同,当累计平均浇水总量为24.00~25.00 L/ 株,草莓长势较好。可能原因有3 点:①进入冬至后外界气温下降,导致棚内气温低,棚内地温下降;②因植株到了第1 茬果后期,根系进入衰老期,需要更新,植株也进入衰老期需要更新;③浇水量过大,导致土壤通透性差,再加上棚内地温低,不利于植株根系周围有益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尤其自冬至至大寒,大棚内气温和地温逐渐下降至谷底。春分到清明期间,大棚内气温和地温逐渐回升。至谷底时,草莓生长因结果多而衰老,各项生理指标需要更新,浇水次数增加,浇水量加大,地温低,土壤透气性差,根系有益微生物活性下降,不利于草莓的生长,进而加快了草莓的衰老,植株表现出叶片失绿变黄、萎蔫,沤根根尖坏死失去吸水功能等生理性病害症状,3 月份棚内气温回升,温度高时,导致果实日灼病加剧,烂苗死棵增多;根腐病、断头病发病率加大。

表5 每栋大棚最优试验结果下单株浇水量

建议设施草莓种植者间隔20 天,浇水量约13.34 L/667 m2,尤其是自冬至至大寒,棚内气温小于20℃、地温低于5℃时,据草莓长势,尽量不浇水或浇小水。

猜你喜欢

死苗黄化长势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黄化安全性保障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地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水稻旱育秧死苗de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