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呼吸系统请对烟草说“不”

2022-09-17周士飞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

食品与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二手烟吸烟者患病率

■周士飞 副主任医师 高 波 主管护师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

吸烟有害健康,不仅是印刷在烟草包装上的一行小字,大量研究证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吸烟关系密切。无论是直接吸烟还是被动接受二手烟,均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带来极大危害。

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由大量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经构成的肺,以及胸膜等组织。鼻和各级支气管负责传送气体。气管与支气管黏膜中有腺体,能分泌含多种免疫球蛋白(抗体)的黏液,可抑菌、抗病毒。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不断地向喉的方向摆动,将粘有灰尘的黏液上移,形成痰并咳出体外。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依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呼吸运动是指胸腔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呼吸时,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泡,空气中的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经血液循环送遍全身,供组织细胞利用。与此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运至肺部,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吸烟会引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组包括肺部(含气管、支气管)及胸腔等在内的病变,轻则导致患者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可引发患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吸烟作为主要危险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极大,会引发并加重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烟草燃烧会产生4500多种具有致畸、致癌作用的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尼古丁、焦油、氨、一氧化碳、镉等。长期吸烟及被动吸二手烟会导致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变短,运动能力变弱,扫除呼吸道黏液和污垢的功能变弱,令烟草烟雾中的有毒物质更易侵袭呼吸系统各器官,引发咳嗽等症状,并导致以下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增加、疾病进程加快,最终使肺功能下降甚至丧失。

1.口腔癌、喉癌、咽癌

口、鼻和咽喉是最早接触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器官。吸烟是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吸烟且饮酒者患口腔癌的概率是不吸烟且不饮酒者的4.77倍。吸烟者发生喉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4.08倍。随着吸烟强度的增加,喉癌的风险随之增加。早在1980年,人们就发现了烟草和鼻咽癌的发病存在关联性。最新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主动吸烟是鼻咽癌的危险因素,主动吸烟会增加中国人群患鼻咽癌的风险。

2.支气管哮喘

统计数据表明,支气管哮喘患病率的升高与全球烟草消耗的增加密切相关,哮喘患者的吸烟状况非常普遍。研究显示:吸烟人群的哮喘发病率显著升高。在哮喘患者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哮喘控制程度更差、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更弱,增加了控制疾病的难度和医疗资源的使用。影响机制可能与吸烟及相关的慢性气道炎症改变了哮喘的内型有关。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被动吸烟会增加胎儿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孕妇吸烟或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均会增加胎儿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

3.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组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与可逆性气道阻塞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吸烟者中约有20%的人患有“慢阻肺”,而“慢阻肺”患者中超过80%有吸烟习惯。目前医学研究已经明确,长时间吸烟会使呼吸道局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活化的T淋巴细胞积聚,同时增加局部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增强,导致“慢阻肺”。“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非常高。

4.肺癌

吸烟被认为是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肺癌的发病与吸烟指数密切相关,即吸烟史越长、吸烟量越多、开始接触烟草的年龄越早,则肺癌的病死率越高。原因在于,香烟烟雾包含尼古丁、焦油、芳香烃等几十种明确的致癌物质,可能通过促使上皮细胞凋亡、纤毛脱落,上皮细胞发育不良,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引发肺癌。

保护呼吸系统从控烟做起

戒烟是降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延缓上述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进程。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例,戒烟是唯一能减缓“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的干预措施。戒烟可以减慢“慢阻肺”患者病变进展,从根本上改变其自然病程,避免严重或致死性“慢阻肺”的发生。与吸烟者相比,戒烟者的“慢阻肺”死亡风险可下降32%~84%。即使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基础肺功能较差、高龄,也可从戒烟中获益。

对于吸烟者来说,最好的戒烟时机就是现在。不吸烟者应主动远离二手烟环境,避免遭受烟草的危害。

猜你喜欢

二手烟吸烟者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儿时吸二手烟,危害持续到中年
接触二手烟 伤儿童视力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美专家:吸烟有害,无论多少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No Smoking请勿吸烟
每天1根烟,心脏病风险增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