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洞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2022-09-16潘浩
潘 浩
在我国,叫观音洞的地方有很多,仅粗略上网一搜,就有30多处,有浙江的、安徽的、江西的、云南的、重庆的,诸如此类。而考古学界最出名的观音洞遗址是哪个呢,列位看官,请听我细细道来。在云贵高原的石灰岩山区有很多洞穴分布,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会比较喜欢在洞穴一带活动,避雨或暂时居住等,都离不开洞穴的作用,云贵高原的洞穴遗址有很多,其中最早发掘的洞穴遗址,同时也是南方最早发掘的洞穴遗址,就是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观音洞遗址。
发现与发掘
观音洞遗址于1964年冬被发现,当时是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考察小组在黔西县观音洞进行考察,发现了富含动物化石的堆积物和石制品。之后,1965年裴文中先生主持了首次发掘,从发掘的当年到1973年,先后进行过4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被誉为是贵州史前考古零的突破,也是我国在南方找到的旧石器时代大型遗址的首例。
观音洞遗址主要发掘区是在洞口处,它的洞口很大,有一个主洞和两个支洞,主洞长90米,宽2-4米,主洞中段有2个南北支洞,其中北支洞附近当年有过发掘和记录,长15米,宽1米。由于洞穴较窄,洞穴深处潮湿阴暗,不太可能有人长期居住和活动,所以考古学家推测当时人类主要活动区是在主洞的西洞口。与周口店类似,这是一个条件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洞穴,所以古人类在此几万年来不断居住并使用,由此形成巨厚且多层文化堆积。
洞穴堆积可分成3组9层,反映了两次洞穴坍塌的情况。年代最早的C组仅包括第9层,为粗砂-砾石和黏土互层,所谓互层,即两种岩层反复出现,比如一层砂岩一层黏土交互出现,该层已向下发掘达4米多深,没有任何石制品和化石发现。从B组第8-3层开始,人类在洞口附近活动,留下大量石制品和动物遗骸,其中,第5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时期,在10-15厘米的堆积中,每平方米平均发现石制品30多件,其他层位石制品密度远低于此,说明人类在这些时期较少来此活动。A组第2-1层为红土堆积,留有较晚时期的工具和动物遗骸。
石制品研究
该洞穴前后4次发掘,共发现石制品3000多件,主要分布在洞口附近,洞深处较少。原料主要来自遗址附近的较坚硬岩块和结核,很少见到砾石,硅质灰岩占65%。锤击石核和石片最多,说明剥片方法主要是锤击法,大部分石器单向加工,一个边缘经过加工的仅占22%,两个以上边缘经过修理的为多数。具体石器分析在1986年出版了《观音洞——贵州黔西县旧石器时代初期遗址》,该发掘报告曾于1988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其对于观音洞遗址的地位和石器工业做了很具体的描述,以下仅做简单介绍。石器种类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端刮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等;刮削器最多,占82%,端刮器占7%,砍砸器占5.6%。石器工业总体特点是刮削器与尖状器等小型工具居主导地位,石核和石片形状多不规则,石器加工所占比例较高,在65%以上,其成型比例之高,在一般遗址中较为少见。此外,在发掘报告中,观音洞石器分类研究更注重石器的加工技术,对于石核和石片的分类,没有采用形态分类的方法,而是按台面数量或性质来划分,例如,分类将端刮器和凹缺刮器和刮削器并列,等于是把传统的刮削器一分为三,向着更精细化的方向分类。
年代问题的研究
关于观音洞遗址年代问题的研究,1965年,曾参与发掘的裴文中先生根据堆积物被一层较厚的钟乳石层封盖及动物化石证据,认为观音洞的地质年代为更新世中期或晚期。1978年李炎贤依据动物群进行相对年代断代,认为观音洞B组出土的动物化石为含第三纪(现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此处应为新近纪)残留种类及古老种类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时代略早于北京人的时代,A组为缺乏古老种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和北京人时代相当,即他依据动物化石分析,发现观音洞的A组与B组虽有早晚区别,但都是更新世中期的。这与裴文认为的更新世中期或晚期明显不符,存在争议。
之后,1986年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实验室采用铀系法测定了出土骨化石的年代,结果显示两组绝对年代在5.7-11.5万年,不过该方法选取的样本存在问题,故而研究成果一经公布就争议很大。于是,1992年贵州大学化学系发现,可以采用铀系法测定观音洞内发育完整的钟乳石类碳酸岩,且因其具有明确层位意义,故而该钟乳石样本实际上是测定铀系年代的理想材料,结果显示A组年代小于4万年,B组第3层小于5万年,第4-8层距今5-19万年,等于人类主要活动年代在19万年前,表明该遗址从更新世中期晚段一直持续到晚更新世晚期,显示裴文中的结论更为接近真实答案。不过,该遗址经过近年来中外科学家展开的热释光断代法显示是距今8-17万年,说明该遗址存续时间主要是中更新世晚期,不存在更新世晚期的年代,从而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年代争论。
观音洞遗址洞口(图片为郭建崴拍摄)
该图为观音洞遗址一件非常像勒瓦娄瓦技术的石片(图片出自李锋、李英华、高星:《贵州观音洞遗址石制品剥片技术辨析》,《人类学学报》,2020年2月第39卷第1期;已得到作者之一高星先生授权)
勒瓦娄瓦之争
何为勒瓦娄瓦?因19世纪在巴黎近郊勒瓦娄瓦发现使用该技术打制的石器而得名。勒瓦娄瓦技术定义很多,最经典的是博尔德的定义,他认为,勒瓦娄瓦是通过从特殊预制石核上剥离预定形状毛坯的制作过程。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对于勒瓦娄瓦技术的定义。通俗来说可以这样理解,即先在石块边缘锤一圈,把石块修理成王八壳形状,接着再扣下王八壳的中心部分,以此来直接利用,这样能够使石片更加轻薄和更加精致且规范化,勒瓦娄瓦技术在当时较为先进,加工者在剥离石片前通常会对石核进行修整,因此可以打下薄而规整的石片。
笔者认为可以简单理解为硬锤直接打击、向心状打击、先边缘再剥离中心部位的过程。
这样一种技术长期在中国学界认为出现得较少,仅在中国少数几个地方出现,如水洞沟遗址、金斯泰遗址、通天洞遗址,而2018年11月在国际顶刊Nature发表了关于观音洞的最新研究,研究表明,观音洞遗址存在勒瓦娄瓦技术,并且是东亚最早的勒瓦娄瓦技术的遗址,此后还有一系列文章发表,其研究团队从遗址中辨识出了45件勒瓦娄瓦产品,并公布了一件非常形似的勒瓦娄瓦石核,该石核剥片面上存在一个大片疤,边缘有多个较小片疤,看起来像是预制石核剥片面而形成的,似乎理由非常充分。
2020年2月在《人类学学报》发表了对于观音洞遗址的最新研究,在贵州观音洞遗址石制品剥片技术辨析中认为,从技术加工而言关键在最内侧小疤打破剥片面上的大片疤,这表明从石器加工技术来看,左图的所谓勒瓦娄瓦石核并不是勒瓦娄瓦石核,即该件石器从加工程序而言并不是为了预制而成的,属于交互加工,所以也就不是勒瓦娄瓦石核。研究表明观音洞遗址不存在勒瓦娄瓦技术,从石器加工角度出发,观音洞遗址曾被认为是勒瓦娄瓦的石器无一例外都是似是而非,技术上根本不是一回事。并且勒瓦娄瓦技术是否存在,这需要有一批石器存在,才能证明这一技术存在,如果一个地区只有一两件勒瓦娄瓦石器,就定义遗址具备勒瓦娄瓦技术,于常理而言不符合实际。也就是说需要在一定区域内才会存在勒瓦娄瓦技术的,如果观音洞遗址有的话,云贵高原其他地区不可能没有,所以这并不是一件特殊事例。即使真的存在勒瓦娄瓦技术,这批石器也相对于整体而言实在是太少了,更何况没有一件典型标本,总之该文以充分事实的阐述,从而结束了这一学术争论。
观音洞遗址从发现那天开始,后续研究一直持续到近几年,甚至于今后还将继续对该遗址展开持续研究,真可谓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旧石器遗址,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