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加减方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2-09-15王丽英苏伟娟张玉娴王顺花杨叔禹
王丽英,苏伟娟,张玉娴,王顺花,杨叔禹
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福建厦门 361003;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工作室,福建厦门 361003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2%,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超过90%[1]。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复杂,与天然免疫系统激活、氧化应激状态、慢性炎症反应均具有相关性[2]。目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改善其胰岛细胞功能非常重要。西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对胰岛功能也具有改善作用[3]。除西药外,中医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杨叔禹教授认为,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伴有肾阴、肾阳亏虚,其治疗可遵循滋阴温阳、补肾固涩的原则,使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方,有助于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其他研究结果类似[4]。因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西格列汀组和六味地黄汤加减方联合西格列汀组,分析其对血糖、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60~80岁,平均(72.22±4.29)岁;病程6个月~14年,平均(6.58±1.22)年;体质指数19.2~25.4 kg/m2,平均(23.46±1.01)kg/m2。对照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60~81岁,平均(71.89±4.01)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6.71±1.12)年;体 质 指 数19.4~25.5 kg/m2,平 均(23.23±1.22)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中医诊断:依据2011年《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确诊为“消渴”症,且符合肾阴亏虚证的辨证标准;③未应用其他降糖方案;④依从性良好,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②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感染及严重慢性并发症患者;③肾脏、心脏疾病、过敏体质患者;④无法正常沟通、有精神病史、无法配合治疗及研究患者;⑤存在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⑥中度及以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西药治疗。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国药准字J20140095),10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方治疗。组方:生地黄30 g,黄芪、山药、熟地黄、白芍各20 g,太子参、茯苓、当归各15 g,泽泻12 g,天花粉、桃仁、丹皮、山萸肉各10 g,甘草6 g。皮肤瘙痒者可加入白鲜皮10 g;阴虚热盛者可加石斛15 g、知母10 g生津滋阴泻火;气阴两虚伴气短乏力者,可加党参20 g、黄精15 g补益正气;伴阳虚者可加用肉桂10 g制、附子3~5 g。水煎煮,取药汁400 mL,1剂/d,早晚分2次给药。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期间,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健康宣教,适当进行运动锻炼。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空腹及餐后血糖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使用雅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16000;HbA1c采用伯乐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D10,实施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slet beta 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检测使用雅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1000,采用化学发光法。③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IL-17A)、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IL-2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使用BD FACSCantoⅡ,采用免疫学方法。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 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
组别观察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FPG(mmol/L)治疗前8.38±1.07 8.44±1.21 0.260>0.05治疗后6.29±0.47 6.90±0.55 5.902<0.05 2 hPG(mmol/L)治疗前11.92±1.09 11.82±1.11 0.450>0.05治疗后8.68±0.56 9.34±0.64 5.433<0.05 HbA1c(%)治疗前7.98±1.11 7.76±1.23 2.070>0.05治疗后6.35±0.34 6.78±0.47 8.809<0.05
2.2 两组患者胰岛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胰岛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胰岛功能对比(±s)
组别观察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HOMA-β治疗前45.46±4.92 45.71±4.59 0.260>0.05治疗后67.57±4.16 60.52±5.25 7.367<0.05 HOMA-IR治疗前3.28±0.49 3.34±0.56 0.564>0.05治疗后2.58±0.24 2.86±0.29 5.207<0.05
2.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FN-γ、IL-17A、IL-2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pg/mL]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pg/mL]
组别观察组(n=49)对照组(n=49)t值P值IFN-γ治疗前2.64±0.56 2.56±0.62 0.670>0.05治疗后1.34±0.16 1.55±0.22 5.404<0.05 IL-17A治疗前5.04±0.92 5.10±1.07 0.298>0.05治疗后2.44±0.32 2.88±0.41 5.922<0.05 IL-22治疗前55.56±7.67 54.27±8.10 0.809>0.05治疗后32.02±4.23 37.67±3.88 6.890<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据调查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不足30%,传统降糖药物虽然能降低血糖水平,但可能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且无法有效阻止胰岛细胞功能的进行性衰退[5]。西格列汀属于DPP-4抑制剂,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降解具有抑制作用,通过葡萄糖依赖作用,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达到降糖效果,对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6]。西格列汀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结构与DPP-4天然底物相似,能够竞争性结合DPP-4活性部分,提高内源性GLP-1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研究指出,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7]。虽然西格列汀有效性、安全性良好,但单用西格列汀时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近年来,中医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及证据表明,部分中药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功能的作用[8]。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9]。因此,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其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中医认为消渴主要病因为素体虚弱、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失调[10]。该病机为阴虚燥热,其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11]。杨叔禹教授认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需遵循补肾养阴的基本原则,而六味地黄汤即补肾养阴法的代表方剂。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为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经减去桂枝、附子后形成的补肾专药。方中主要包括“三补”药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三泻”药泽泻、丹皮、茯苓,以补肾养阴为主,同时利湿泻浊、泻火,补泻结合,对肾阴虚证具有良好的效果[12]。本研究主要应用该汤剂治疗,可在基本方基础上加减,优化配伍,增强疗效,缓和药性,同时能够随症加减,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对药方进行全面、灵活的调整。其中生地黄、天花粉可清热凉血、生津养阴;熟地黄可养阴补血、益髓填精;黄芪、白芍可调经养血、平抑肝阳;山药、当归、桃仁可滋补止泻、润燥通便、健脾补肾、祛瘀活血;茯苓、太子参可润肺生津;丹皮可利尿抗炎;泽泻可散瘀、行气、泻火;山萸肉可滋补肝肾;甘草可调和诸药[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 hP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与单用西格列汀相比,联用六味地黄汤可达到更为理想的降糖效果。
动物试验指出,六味地黄汤能够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胆固醇、三酰甘油、FPG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推测其能够改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功能[15]。PI3K/Akt通路是胰岛素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PI3K活化后可酸化并激活细胞脂质磷,激活Akt,实现葡萄糖转运,合成脂肪及糖原,其功能缺陷可引起胰岛素抵抗[16]。研究显示,六味地黄汤能够上调脂肪组织PDE3B的蛋白、mRNA表达,达到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目的[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联合应用六味地黄汤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胰岛功能。同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上升,可加剧血管内皮损伤,因此,下调炎症反应也非常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F N-γ、IL-17A、IL-2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联合应用六味地黄汤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抗炎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六味地黄汤中部分有效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如丹皮中的芍药苷,天花粉中的皂苷、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18]。同时,随着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的改善,也能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六味地黄汤与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能够提高疗效,有效控制血糖,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