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乡村数字文化馆建设策略

2022-09-15韩冰冰

中国市场 2022年27期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数字

韩冰冰

(中共萝北县委党校,黑龙江 鹤岗 154200)

1 引言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居民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此时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至关重要。文化馆作为群众身边的重要文化阵地,承担着宣传教育的任务,可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具有文艺创作与培训、组织活动的功能。如何建设数字文化馆,发挥文化馆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文化馆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乡村数字文化馆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馆也被称为文化活动中心,是向人民提供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政府机构保障文化事业发展的中介机构。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文化事业单位会依靠数字化技术创新文化活动形式,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外在物质条件。数字文化馆具有较大的网络空间,其中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资源与数据,可实现资源在各个地区的高效共享,有着和传统文化馆不同的特征,但是与传统文化馆的功能基本一致,可以向人民群众提供娱乐休闲、艺术创作等服务。

分析数字文化馆的主要特征,大致包含以下四点:①文化活动的数字化特征。数字文化馆内,文化活动一般会采取数字化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合虚拟空间和活动现场,使人民群众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网络空间的活动,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形式新颖,且打破了活动的边界感,有利于城乡之间文化活动交流,使文化活动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内融合,提高乡村地区居民文化活动质量。②文化咨询的数字化特征。以往的文化活动中,人们获得文化资源的渠道主要是报纸、电视,传播渠道狭窄,且信息资源时效性较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能够让文化咨询通过手机、网络等渠道传播,群众可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关于文化馆开展活动的消息。③文艺辅导的数字化特征。文艺辅导作为文化馆的一种活动形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当前已呈现出在线教育模式,文化管理部门可通过网络开展文艺讲堂活动,居民在家中即可参与培训,不仅扩大了辅导范围,也提升了辅导效率。④艺术欣赏的数字化。文化馆会根据居民的喜好定期展出文艺作品,试图以示范带动的作用培育群众艺术兴趣,熏陶艺术情操。数字化艺术欣赏主要是将作品展示在网络平台中,供群众鉴赏。如今数字文化馆开始采用3D裸眼技术提高艺术品展示水平,让居民能够近距离的欣赏作品。

3 新媒体时代下乡村数字文化馆的必要性作用

3.1 实现传统型文化馆的完美转型

结合农村地区文化馆发展情况,目前已有一部分文化馆在文化活动中应用了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文化馆的跨越式发展,顺应了新媒体时代的脚步。数字文化馆利用先进技术向群众提供文化活动服务,这是文化工作者不断探索下的产物,依靠当地文化资源,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丰富居民生活,实现了传统文化馆的现代化转型。

3.2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实现了乡村与城市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这是保障居民获得文化服务的重要权利。“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逐渐提升,想要进一步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就要基于群众文化需求的导向提升服务水平。数字文化馆开放了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了更多接触文化活动的机会,更为政府职能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3.3 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高度共享

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乡村数字文化馆的建立成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也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共享。文化共享就是指应用数字化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将我国传统文化以数字化的形式加工整合,应用网络电视、互联网等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数字文化馆的建立需积极探索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将文化艺术与艺术产品展示在公共平台中,让人民群众可以直接接触文化资源,并在平台中宣传文化内容,扩大文化资源受众群体。与传统文化馆相比,数字文化馆的文化资源不用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显著的便利性。

4 新媒体下乡村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策略

4.1 以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建设数字文化馆网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强调,要坚定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在群众中积极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数字文化馆需要以群众需求作为导向,基于群众的实际生活,结合乡村地区文化发展现状,以满足群众需求确立文化品牌,培养农村群众的数字文化意识。以数字文化馆为支撑开展品牌活动,在活动中标明数字文化馆的印记,组织相关活动,以数字技术展示农村地区传统文化,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丰富文化活动形式。

加强数字文化馆的网站建设。首先,融合线上与线下工作,为群众提供了解文化馆的网络平台,政府机关可搭建官方网站,数字文化馆也是一样,线上网站的建设需要宣传文化馆的详细资料,同时定期更新宣传文化馆线下活动信息,以便群众及时了解文化馆的有关内容。其次,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基于农村地区群众需求的导向,采集群众喜爱的内容,精准定位受众群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地域性文化资源,实现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临沂市文化馆作为公益一类文化事业单位,已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在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地农村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可以参考临沂市文化馆,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文化活动,培养文艺骨干,鼓励群众进行文艺创作,挖掘农村地区优秀的文化资源,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开展农村文艺汇演和艺术活动。

4.2 明确建设思路,搭建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

4.2.1 文化预约与配送服务

农村地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往的群众文化服务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时代要求,数字文化馆是对传统文化馆的升级改造,通过线上建设与线下服务的充分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思路。关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扩大文化服务范围,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创新数字化文化服务模式,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提升服务效能,数字技术与数字文化服务的融合,使文化馆预约、票务预订、活动开展、资源服务等工作实现智能化管理;为农村居民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该数字文化平台集文化活动、艺术作品展示、居民文化培训于一体,可通过PC端和移动终端向群众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

基于上述建设思路开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创建文化预约与配送服务。文化预约主要针对文化馆推出的文化活动进行宣传,在数字文化馆中发布活动预告,吸引群众关注和参与。与此同时,还配备了活动展示预告、活动浏览、一键报名、人员管理等功能,居民可在线上积极参与活动,报名后来到线下参加即可。文化配送服务主要指的是农村文化服务站点和预约服务时,平台可以依据具体的预约权限进行审核,以便更好地完成资源采集和审核工作,为接下来的场馆展示与预约提供帮助。此外,文化服务配送支持培训预约,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征集民意,以便对数字文化馆的活动进行调整。

4.2.2 网络直播服务

根据数字文化馆的发展现状,建立网络直播服务系统,相关内容如下:①高清录播直播系统,针对拥有版权的剧场节目提供剧场线上直播服务,群众可以在家中欣赏节目,直播后支持回放。②远程辅导培训系统,数字文化馆会定期举办艺术培训活动,群众也可在线参与直播培训,与他人开展互动,在线提问后,培训人员线上做出解答。③移动互联直播系统,联通移动端与PC端,双方都可进行直播,方便群众利用手机观看数字文化馆的直播节目。

4.2.3 数字文化馆终端

首先,数字文化馆的终端PC端,这是政府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服务窗口,其中涵盖众多服务内容。创建PC端应用系统,基于文化馆的功能需求,实现业务审计,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其次,手机App端,搭建移动平台,用户随时通过手机查询数字文化馆发布的信息,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最后,微信端,群众及时关注数字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即可,将公共服务和平台运营相结合,实现数字文化馆和微信平台的数据共享。依靠微信的消息推送功能,将数字文化馆的活动预告与场馆预约信息及时发送给群众。

4.2.4 数字文化馆应用推广

数字文化馆的应用推广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文化活动。依靠新媒体开展一站式文化活动,在互联网下提高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知名度,发挥品牌效应,吸引群众参与,扩大平台影响力。农村地区文化馆的应用推广应加大数字化服务建设力度,依靠现有网络平台在网站内部进行宣传,积极开展文化展览活动,以传播和交流文化为重点,数字文化馆平台设立专项版面,负责对各类活动进行宣传;积极开展文化讲座活动,在专项版面下开展专家文化场所,为电视台文化节目提供用户学习功能,比如发布类似于百家讲坛的文化节目;积极开展文化培训活动,为群众提供学习平台,比如有的人喜爱京剧,数字文化馆可聘请专家线上授课,发布授课视频,供人们下载学习。

4.3 加强数字化资源标准建设,实现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

以数字文化馆的平台搭建为基础,加强数字化资源的标准建设,统一规范文化馆媒体加工过程,依据国家标准建立数据标准,比如活动数据标准、直播数据标准以及视频数据标准。创建数据转向标准化流程,明确数字文化馆活动上传预定流程。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完善本地资源库,推进无纸化办公,平台应开辟云端数据存储空间,以此对档案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整合数字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分级管理,达到信息资源汇集的目的。

4.4 创新数字化服务模式,提升文化馆服务质量

新媒体时期农村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个性化服务模式。即基于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制定数字文化馆活动策划方案,以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比如为中老年人群推送养生信息,或提供微信平台推送科普知识,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②专业化服务模式。数字文化馆具有组织群众辅导与研究的职能,在为人们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也要以技术为支撑,对数字文化馆的服务项目制定细则,明确人员工作职责,使服务流程更规范,科学确定活动目标,全方位提升文化馆服务水平。③现代化服务模式。即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丰富数字资源,开拓新项目,在数字文化馆内建立电子阅览室,人们可在阅览室内观看视频信息,或者通过手机了解文化馆活动动态。

提升数字文化馆的服务质量,加快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步伐,使数字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提供网络服务,采用远程教育手段输出文化,依据群众需求设置有关课程,使文艺类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比如网上阅览服务,依靠手机、电脑等工具展示文化艺术与产品,用户检索关键词后即可查询到文化馆图片视频信息,同时文化馆可以与其他地区的文化馆信息共享,用户足不出户即可查询到其他地区的文化内容。再比如进行线上+线下服务,数字文化馆在吸引人们享受数字化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比如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展演活动,创建民俗摄影大赛活动,吸引人们参与热情,以此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了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有必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要求工作人员掌握音视频编辑技术,定期更新网站内容,编写微信公众号软文,不断强化个人专业能力。

5 结论

总而言之,在农村地区建设数字文化馆,这是数字化与多媒体时代下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对传统文化馆的功能补充。文化馆作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至关重要,建设数字文化馆有利于促进文化馆的升级转型,提升我国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落实。

猜你喜欢

文化馆数字化数字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数字化制胜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