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2-09-15郑大宇付雪娟陈国庆
郑大宇,付雪娟,周 爽,陈国庆
(成都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1 研究背景
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有受益面大、综合拓展力强、有着较强的推进后续发展进程的能力,我国农村旅游业的大力开发有助于带动农村产业经济链的提升。站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视角上看,以健康模式发展为基础,大力推动农村转型后将实现又一次的蜕变。
乡村振兴对于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有着正向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形成“农业+旅游业”双向发展的经济格局,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其衍生出的相关副业,例如乡村旅游产品在规划、质量验收等过程中却缺少专业性指导,营销过程中出现恶性竞争等现象,而区域间运营质量调查也缺少现代运营思维模式,出现融资、担保等难题。本文根据以上两点,即乡村旅游产品规划分析在运营阶段的现状及各区域规划调查为主要研究问题,深入探讨顺应市场需求,遵循开发规律之下的旅游业快速发展体系。
2 问题分析
2.1 乡村旅游产品规划混乱
目前国内农村旅游产品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缺乏有效的开发经验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人才资本流失严重,相关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偏低,极度缺乏竞争力,出现产品服务供给结构的矛盾,产品质量验收达不到有效合格标准等问题。部分农村为壮大自身产业基础,不惜动用大量财力物力,但本质上缺少整合农村旅游业优势资源,未从产品开发理念入手,导致最终失去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此外,旅游文化产业链严重程度降低了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和农产品发展规划的功能多样性,并严重掩盖了许多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我国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者的经济效益水平。这其中又可能包含许多以乡村农产品旅游为主导但发展较为单一化的旅游产业发展形式,多数类型乡村文化旅游和农产品发展未能充分代表我国乡村文化旅游的各个经济层面。农村旅游过度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在产品代表上不够突出,开发模式略为单一。农村旅游产品整体水平不达标,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特色产品,多数情况下会出现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现象。少数产品代表扭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缺乏亮点,打消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望,降低了消费水平。
2.2 各区域间规划资金投入量较低
乡村振兴的践行以优化管理资源为主,结合当地旅游业发展,形成产业链资源化的局面,但缺少考虑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从而未能使运营管理区间的每一个部分得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以前由于招商引资中对于资金量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部分乡村旅游业收益降低,发展前景受到制约,部分地方对当地规划投入的资金量不大、扶持政策效果不佳,加之当地管理部分对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资金较难落实到位。大多数实际情况下,农村休闲旅游业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开发投资的具体规划发展区间都可能是属于低成本小规模投资,开发的过程进度缓慢,开发完成后基本很难完全满足农村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资金产业部分有所欠缺。然而在我国区间旅游建设发展过程中,部分人对旅游娱乐行业的区间基础配套设施没有高度重视,大部分旅游农家乐项目规划的区间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全,甚至过于简陋。其次,在部分旅游行业住宿服务方面的配套服务缺乏质量,周边环境条件得不到保障,加之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很难吸引外来游客,消费空间得不到提升。区间规划的环境问题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但由于缺少资源分配合理化的发展,会出现部分地区资源利用率低,产生经济效益提升缓慢等情况。
与城市相比,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落后的管理制度也是阻碍着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各部门听任一方,以利益最大化为中心,这样杂乱无章的状态会大幅度地增加对经济产业链造成影响。此情况难以让农村旅游业发展达到良好的效果,不利于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管理区域缺少开发多元化项目,使目标产业难以实现集群化综合发展,此外,企业的制约影响农村旅游业发展,即为使利益链实现最大化而实施过度开采用地的规划,展开持续的恶性破坏,严重影响当地生态平衡。
3 农村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
3.1 引进、培养旅游业的高端人才
针对农村旅游业存在缺乏旅游业相关知识储备人才的现状,一方面,可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以人才市场作为平台引进旅游业相关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关机构和部门组织开展对该当地适合的人才开展旅游知识培训,从而减少人才流失。
3.2 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多元化的营销
现如今,新媒体行业蓬勃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为大众所接受。针对以往传统的线下营销方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多元化的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互联网为媒介,实现旅游业的网络互动和跨时空特性,使得消费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次,通过互联网营销,扩大消费者的消费空间,进一步推动农村旅游业特色产品的发展。
4 发展因地制宜的农村特色产业
由于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及人文环境,从而形成了长江流域南北不同的地理环境及文化底蕴。建筑、饮食、服饰、习俗等都存在着各区域独有的特色。同时,各地区都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通过融合各方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升相关优质资源的整合,借助互联网相关平台的影响力吸引流量,从而推动农村的产业链得到质的发展。
5 清晰划分产业链结构并保证其完整性
农村旅游产业链结构包括上行企业、核心企业,下行企业及配套企业及相关机构。通过引导政府部门或者其他相关旅游企业深入清晰了解农村休闲旅游业的产业链,可以正确宏观把握我国农村休闲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及发展机遇。其次,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各个旅游产业链的相互沟通衔接,可使得各个产业链融会贯通,加上对于从产品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使得我国农村生态旅游业务链中的各个产品线之间的各个相关业务功能可以实现有机整合或者是战略性有机性的协同,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产品成产业链式发展。
6 结合农村经济与农村旅游业,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目前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存在的威胁,当地政府部门及相关旅游机构应采取相应的积极整改措施。例如极力开展生态文明旅游理念普及活动,在适当的位置摆放环境提示牌等。同时,政府部门增强当地居民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其明白违反自然法则可能将给当地经济带来不可逆的损失。其次,在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可持续发展方式及途径,在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助力农村旅游经济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