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对策及对渔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2022-09-15王向仁

新农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木质渔船渔民

王向仁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东甲中队(荔城区自然资源局),福建 莆田 351100]

荔城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北面与涵江区相接,西面与城厢区相连,东边与兴化湾相邻,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区和经济中心之一,下辖西天尾镇、北高镇、黄石镇、新度镇4个镇和拱辰街道、镇海街道两个街道,全区有118个村、12个居委会,辖区面积269.6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7万,其中有黄石、北高两个镇为渔业镇。2015年全区共有持证渔船268艘,其中95%是木质、小型渔船,而且大部分木质渔船破旧严重、渔船设施老化、捕捞技能落后,严重影响荔城区的渔船安全生产和当地的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荔城区渔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小型木质渔船更新改造,淘汰不具备安全航行、作业的渔船,保障渔业船舶和渔民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出发,分析荔城区老旧渔船改造和渔船管理制度,采用加强渔业船舶检测、检验等技术手段并辅以必要的行政监督手段,解决老旧渔船退出制度的方法,促进荔城区内陆捕捞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系数,满足广大渔民群众更新改造迫切需求,以及渔船减船转产、更新改造制度对全区的渔业经济产生的影响。

1 老旧渔船更新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1 渔民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渔船老化的危险性

海上作业风险大,船毁人亡的海上安全事故近几年时有发生。然而,以前对渔港、锚地开展的渔业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发现,部分渔民安全意识极其淡薄,自我保护能力欠缺,有相当部分渔船未配备救生和消防设备。有的渔民虽然买了救生衣,却搁在家里当枕头,买来的救生圈却放在家里给孩子玩耍;有的则将救生设备装入麻袋中,扔在角落里,任老鼠啃咬,暴露出渔民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有的渔民抱着听天由命的思想,根本不把安全当回事;有的渔民迷信思想作怪,认为救生设备放在船上不吉利,干脆搁在家里,而不是随船备用,“救生衣不穿,破渔船蛮用”是以前大部分渔民的心态,渔船更新改造项目很难推进。

1.2 老旧渔船更新改造需要资金问题

在“建钢船、建大船”的问题上,渔民反映最大的就是资金短缺问题。根据调研组在电白区中南船舶建造有限公司了解到的情况,船长在50米左右,主机功率在441千瓦以上的钢制拖网渔船造价最低也要在800万左右。如此高的造价,单个渔民难以承受,即便是在渔委会(或者渔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下多个渔民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合伙造船,资金短缺仍然是首要制约因素。现有的渔船改造补贴资金申请门槛高,限制多,相比渔民自己造船增加了渔船改造成本,因此,渔民申领的积极性不高。小型渔船需要的资金虽然少,一艘船长8米以下的玻璃钢渔船及设备需要5万~10万元,资金不大,但对普通渔民来说是两三年的纯收入,渔民在资金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1.3 老旧渔船更新改手续繁琐、周期长

长期以来,如果要对老旧渔船进行更新改造,渔民需要跑乡镇、区局、市局、省厅等地办理《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渔业捕捞许可证》《拆解销毁证明》《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等一系列证书、手续。申报材料繁杂,审批程序复杂,还涉及跨业务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事项,渔民朋友前前后后要跑好几趟,耗时较长,一条小型渔船从申请拆解到新船检验合格出海,至少需要3~6个月,而这几个月里,渔民没船出海捕捞,极大地影响了渔民的收入。

1.4 执法力量不足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海上执法不同于陆上执法,不仅任务繁重,而且具有特殊的岗位特点。一是工作环境艰苦。执法船员常年工作生活在活动空间狭小、生活单调的船艇上,既要克服“高温、高湿、高盐、高噪声”等海上恶劣环境的影响,还要面对海上风高浪急、晕船呕吐、变化无常等自然环境风险。二是工作强度巨大。海上执法任务繁重,有时船艇刚返港,新的任务又下达,船员顾不上休整又要出海。荔城区渔政部门承担着渔业行政执法、渔业船舶检验、渔港监管、渔船更新改造、水域环境资源保护等工作,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且应对新形势下渔业船舶监管工作尤显困难,也影响了更新工作进度。

2 解决对策

2.1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工作的重要性

荔城区渔业管理工作人员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老旧渔船更新改造作为建设现代化平安渔业的重要举措来抓。成立了老旧木质渔船更新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到各个沿海乡镇、渔港、渔船停靠点等对即将要改造的老旧木质渔船的船主及船体情况、渔船配套设施状况进行摸底,第一时间掌握老旧木质渔船舶数据、数量情况,与此同时,加大对渔业安全生产、渔船更新建造以及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广大渔民认识到老旧渔船更新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引导渔民建造安全技术水平高的渔船,加快淘汰安全性能较差的老旧渔业船舶,在荔城区形成合力推进更新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2.2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渔民安全意识

荔城区渔业执法部门一方面利用广播、短信加大宣传,提高渔民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加大检查力度,按要求,出海作业渔船须配齐救生、消防、报警、通信、导航等安全设备,每艘船至少要配救生圈两个,灭火器两个,救生衣则要做到人手一件。

2.3 加强执法(监管)队伍配备

荔城区执法人员编制紧缺,渔业执法大队仅5个编制,执法中队4个编制,但因为挂职借调和空编等原因,在执法从事一线的仅四五个人。但就是这四五个人撑起渔业监管的一片天,圆满完成了全区渔船的更新改造和减船转产工作,2021年执法中队的3个空编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引进3个新进人员,其中两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大力加强了执法力量。

2.4 简化渔船更新改造程序

以前一艘老旧渔船从申请拆解到新船造出、三证(船检证书、所有权国籍登记证书、捕捞许可证)办好,快的要两三个月,慢的要半年,渔民前后要跑十来趟办理相关证书的注销和登记手续。针对这种情况,荔城区对相关手续业务进行优化,对相关证件办理缩短了办理时限,大部分证件实现了“即办件”,当成办理,渔民跑一趟可以办理好几个业务,渔民可以通过网上提交材料或者委托别人办理,可以实现一趟不用跑,方便了渔民,现在从拆旧船到造新船出来一个月就可以全部办好。跟以前相比,平均一艘船从申请拆解到“三证”齐全下水可以节约5个月的时间,这5个月渔船可以下水捕捞,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渔民增产增收,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

等待拆解的木质老旧渔船

拆解中的木质渔船

更新改造好的玻璃钢新渔船

3 渔船更新改造产生的经济效益

3.1 政府部门补贴直接惠及渔民

渔船及其配套既是建设新时代捕捞业必不可少的基本设备,更是支撑渔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荔城区精心组织,确保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工作落到实处。工作人员按照“政府引导,渔民自愿”原则,积极争取本级政府政策支持,并根据本辖区实际引导渔民并按国家规定程序办理更新建造渔船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手续和渔船建造手续。荔城区以“公正、公开、透明”为原则,通过广播、海报以及公告等适当形式公布相关政策,公布更新改造项目选择的渔船标准、补贴标准和补助对象等。对于符合要求的渔民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和渔船情况进行申请,经辖区渔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上报省市级渔业、财政部门,在政策宣传指引渔民减船转产、更新改造淘汰破旧、落后捕捞渔船的同时,玻璃钢质渔船更新改造项目启动程序也在荔城区全面展开。

据笔者统计,荔城区从2015~2019年,共完成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75艘、减船转产15艘过户到外区更新改造180艘,预计总的可以发放补助资金78.8万元、减船转产资金146.1万,荔城区两项资金预计可以发放224.9万。算上过户到外区更新改造和减船转产的180艘,惠及渔民约1200万元资金。目前全区的渔船已经全部通过更新改造成玻璃钢材质的渔船,渔民说:“有了30%的政府更新改造补助资金,再自己兜里掏点钱出来,自己手上的‘老破旧’就可以变成‘高大壮’的渔船,出去作业就再也不怕小风小浪了。”

3.2 安全系数提升、维护费用降低

因为是新船,渔船的安全系数明显提高。由于新船新材质,在渔船下水后,如果没有发生较大的、较激烈的撞击、搁浅等海损事故情况下,基本上无需特地去维修与养护渔船。据对大连海洋渔业公司等单位的渔船调查,船龄在20年时,其累计修船费用已达原造价的135%以上。有的船只一次的大修费用已高达原造价的50%左右。如船龄20年的辽渔306号250马力渔轮,造价50万元,一次大修费用达25.1万元,而且是一次比一次高,越修越贵。以荔城区原来268艘在册老旧木质渔船为列,每艘渔船每年维修费用约为3500元,每年维修费用总计约100万元。当所有渔船为玻璃钢后,这笔维修费用就可以节省下来。

3.3 渔获鲜活率提升,渔民收入有所提高

荔城区这次新建造的75艘渔船材质都是按照最新玻璃钢标准制造,除了一艘大中型渔船外,本区的74艘和过户到外区更新改造的100多艘渔船的船长在12米以下,小巧灵活、航速好,效率高,因为速度快、设施好,渔获物成活率明显提升。大部分新船配备冰舱,船上渔获物的清鲜度也得到了保障,渔获物单价明显比以前高了,渔民收入明显提高。

近几年,通过渔船更新改造工作,新型渔船适航性好,操作灵活,渔船的抗沉、抗风性能明显得到提升,渔民出海作业的安全系数有了很大提高。因为出海作业天数的增加和航速提升,渔获物鲜活度提升,渔民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新船维修费用较低,渔民支出明显降低,同时能够获得更新改造补贴,综合收入明显增加,渔民心里乐开了花。

猜你喜欢

木质渔船渔民
渔船
千舟竞发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木质风景画
木质燃料
渔船惊魂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