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自露营
——发现高山上的宁静

2022-09-15四川周哥哥

垂钓 2022年9期
关键词:鲫鱼营地帐篷

文/图 四川·周哥哥

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多数钓鱼人所崇尚的,正如我还在路上,在找钓鱼的地方,我知道我会找到这个地方,也知道会有收获,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

又迎来一年五一小长假,平时工作忙,周末也要值班,这次好好跟单位领导商量一下,给自己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让我好好出游一次,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

每年大假期间,热门景区总是人山人海。我的初衷是放松身心,就不去景区凑热闹了。钓鱼人最简单,找一条河或一座水库好好待上几天,这样最好。升钟湖、黑龙滩、白龙湖,还有汉源湖已经人满为患,河流也处于禁渔期,要6月底才解封,看来只有找一个小众一点儿的地方才好。正好有个朋友住在川东高山上,何不去那里看看?

提前给朋友打电话,他说那里的水库水质尚可,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鱼,要自己去看,毕竟他不钓鱼。我听后就动心了,有水就有鱼,那地方离成都有数百公里远,又在高山上,空气很好,就算没有鱼,坐在水边发呆也是非常好的体验。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拥堵状态

红军曾来过这里

水库全景

钓鱼的小伙子

深夜,我透过这里看星空

我的营地

朋友不知道具体地点,只发给我一个大约的定位,我看地点离成都490公里,开车6个小时左右,心想也不远吧。考虑到五一前一天出行必定严重堵车,我计划下午6点半出发,凌晨到镇上睡觉,5月1日上午到目的地,驻钓三天,4日早上返程。既然过节堵车,车子就有必要提前做保养,这样出行才安全放心。

户外驻钓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关注天气,好在天气预报显示那里除了5月3日晚上有大雨外,其他几天都是晴天,那么帐篷就不能搭在低洼地带。

驻钓期间饮食全靠就地取材,水边烹制,因此锅碗瓢盆菜板菜刀一个不落,油盐酱醋米,二锅头、洗涤剂、功夫茶套装带全。

在装备方面,我照例用手竿,以钓鲫鱼为主。由于目标水库鱼情不详,因此各尺寸的竿子都要带上,从3米到7米的都有,钓台、钓椅、鱼护等必不可少。我还特意借了一把大雨伞,配套的防风绳必须有,白天用来遮盖炊具,晚上罩在帐篷上面防晨露及暴雨,睡袋、防潮垫、野餐垫自不能落。

4月30日下午,我去超市买了一些零食放到车里,又把出行物品全部装车。好家伙,装了满满一车,好在车子够大。

下班后,我按计划18时30分出发,不出所料手机导航显示路上已经有红色的堵区。路堵心不堵,出行最重要的是心情要好,一年就那么几个大假,肯定要堵的,这才是正常的样子。

哼着小曲唱着歌,一脚油门就出发。自驾近500公里虽然很累,但握住方向盘那一刻的感觉却像摸着自己刚钓上来的一条大鱼,令我兴奋。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突破拥堵的路段,一路上风景流动,所有疲惫感都被抛到了车窗外。

路过一座县城时,山上“争取苏维埃中国”的标语告诉我这里是红军曾经来过的地方,军人家庭出身的我自小喜欢这种标语口号。它的旁边还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石刻标语,每次看到那位伟人斗志昂扬的话语,我都感到振奋。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多数钓鱼人所崇尚的,正如我还在路上,在找钓鱼的地方,我知道我会找到这个地方,也知道会有收获,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

山洪的入水口处,泉水汩汩流淌

野麦穗

鲫鱼连竿上

留这几条做水煮鱼

营地水煮鱼

米饭喷儿香

深夜11点,我到了一个镇上,随便找了个小酒店睡下,次日早5点起床继续赶路。手机导航已处于迷路状态,我只能打电话请朋友做详细指引,终于在上午11点到达目的地,全程历时15小时。

当我看到水库时,心归宁静。这是川东高山上的一座水库,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当地的灌溉用水调节型水库,水域面积800亩左右,最深处可达40米。

水库周边的老乡们长年忙于耕种,很少来钓鱼,偶有贪玩的孩童用手指粗的竹竿,以高粱秆芯作浮标钓鱼,收获也不少。

这里的鱼和当地百姓一样自然纯朴,水库除了靠雨水从山边的水沟流入外,再无其他来源。汛期还好,雨量大,从山上冲下来的雨水会给水库中的鱼带来一些食物。进入冬季后雨量减少,水源和食物渐渐萎缩,一直持续到次年夏季。这可苦了那些鱼,没有食物,水草又少,水退下去后就只能天天饿肚子了。这正给了钓鱼人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围着水库转了一圈,看见一位当地的年轻小伙儿正在钓鱼,走到他跟前正想问问鱼获如何,小伙儿恰巧中鱼,手脚麻利地拉起一条3两左右的鲫鱼,可把我乐坏了。小伙儿年纪不大,20岁上下,手持一支5.4米玻璃钢材质的鱼竿,估计有300克的样子,钩上挂的是手搓的玉米粉饵,鱼就装到塑料袋里,没有别的装备。我看到塑料袋中有10来条鱼,问他钓多久了,他说刚钓半个小时。听我是外地口音,得知我是专程来钓鱼的,他热情地留我在他的这个地方钓,他说家里来了亲戚,他就来钓几条,现在钓够了,马上回去准备午饭,说着就收拾钓竿起身离开。我并不着急,随他往大坝走,边走边打听附近村镇的位置。

露营第一夜

早餐不将就

既来之,则安之,要待上几天,得先补充一些日常用品。车行3公里左右来到一个集镇,我买了一双布鞋,这样钓鱼才更接地气,与周围的乡亲们更接近,又找了一家送水的,加了微信,互留电话,这几天补充饮用水及其他必要物品的事情就要麻烦他们了。正值中午,我在镇上唯一的一家饭店吃了饭,吃得很仔细,毕竟接下来几天就全靠自己动手了。

回到水库边,我先找适合搭建营地的位置。鉴于5月3日晚有大雨,帐篷一定要搭在地势高且避风的位置,我在山边找到一条当初建提灌站时修的临时道路,离主路有10来米远,是一条“断头路”,车开进去只能倒回来。路的尽头没有人家,鲜有行人经过,地势也不错,处于水库上部位置,能俯瞰大坝和钓位,路中央有近20平方米的区域较为平整且杂草很少,估计是原来的堆谷场,边上还有两棵大树遮阳挡雨,是个搭帐篷的绝佳位置。

搭帐篷除了选位置,还要做好防潮工作。我先将地面上的石块、树枝、土块清除,用大树枝将高一点儿的土包扫平,再用野草和树叶将低洼处填平,然后铺上防潮垫,将其四角拉齐,用小地钉固定。这时要再上去用脚感觉一下有没有明显高低不平的地方,尽量平整就行,户外毕竟不比家中。

下一步就是搭帐篷了,我用的是专业版本的户外帐篷,能抵御狂风暴雨,所以比较结实。当年我去白龙湖钓鱼,曾亲眼目睹用休闲版帐篷的人被大风连人带帐篷吹进湖里的惊险场面。有些时候,我们的确有必要用好一些的东西。

先从内帐搭起,搭好后用地钉固定四角,再将泡沫气垫摊开放上去,野餐垫铺于其上,再把睡袋等拿出,帐篷就算搭完了。5月初高山农村的晚上是比较凉的,我带的是户外0℃都能用的睡袋,这样就算晚上再冷一点也无所谓,如果热了就随意盖在身上。

搭好帐篷,身体微微出汗,我赶紧烧水泡茶,休息一下。

坐在山边,见碧水微澜、白云飘动,凉风习习轻拂身体,乏累感立即消散,生活由此美好起来,呷入口中的白茶竟能品出蜜糖香。喝好三泡茶后,我拿起钓椅和钓竿到水边开始钓鱼。

钓位选在大坝边上,一来离营地较近,往返比较方便;二来在营地就能看见钓位,不用来回搬钓具。我找了一处陡边,在离水草1米远的位置试了一下水深,约2米,于是决定用4.5米并继竿来钓。这支竿偏软,遛小鱼很好玩。

我用小麦和酒米打窝,随意拌了点儿过期的饵料,调4目钓2目,先拉饵试钓了几竿,没有鱼口。沿水边溜达一圈吧,窝子刚打不久,等一会儿再钓才好。

库区空气清新,水质也不错,能见度有1米。看样子这个水库平时很少有人来钓,连一个像样的钓位都没有,也不见钓鱼人留下的垃圾,估计是当地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一辈又都忙于农活的缘故吧。我走到一处山洪的入水口,泉水汩汩流淌,周围的绿荫小草充满生机,石头缝中透着寒意,青苔肆意生长,从草间探出的野麦穗随风飞扬。

转了半小时回到钓位,抛出第一竿就上了一条近2两的鲫鱼,我满心欢喜,接着就开始连竿上鲫鱼,有半斤的,有3两的,鲤鱼也多,基本上1斤起,大的有3斤,除了留几条在鱼护中供自己这几天吃,其他的基本上随钓随放。

鲫鱼鲤鱼连竿钓

那些非野钓爱好者或户外发烧友怕是颇为费解:你开几百公里高速路,又翻山越岭找到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就为了这几条鱼?其实,垂钓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掌握猎捕技能是我们祖先生存之必要条件,否则他们就要变成被吃掉的猎物。今日,我们虽然无需再通过猎杀动物的手段来果腹求生,但我们得掌握新的生存技能来适应当今时代,以免被淘汰。在此演变过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看似沉寂的“渔猎基因”从未真正休眠,户外渔猎依然令人兴奋,只不过它已从我们的生存需要变成了发展需要甚至享受需要。对于我来说,工作之余最解压的方式就是到野外钓鱼,上鱼的那一瞬间,所有疲惫、痛苦、压力、烦恼、纠结都被一一化解,特别是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我在静心钓鱼后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工作时尽心投入,闲时乐得自在。生活本该如此。

山莓

干煸鸡食材

天快黑了,我在水边杀了几条鱼,拿到营地做水煮鱼吃。出行前我带了几包火锅调料,几桶纯净水,500mL的气罐带了四个,应该够这几天的使用。打着火,小气灶很给力,蓝色的火焰与大山很配,锅中加上调料,很快就做好了。我一边吃鱼一边喝酒,最后才煮饭,因为只有一个小气灶,只能一个一个来。山边的泉水看着清澈,我却没有胆量用它做饭菜,还是用纯净水放心一些。

户外吃鱼,喝得小酒,嗅着山间清新的空气,这一路的劳累已经非常值得了。

晚饭后,我沿一条公路走到乡村,看到乡亲们还在干农活。我又去乡村小路上散步,遇见几个老乡,聊了聊家常,问问庄稼收成如何。他们的状态让我感到疫情似乎对这些地方并没有什么影响,或许这就是偏避山村的好处吧。他们对我从那么远的成都跑来钓鱼感到奇怪,问我到底为啥,我也只能说来走亲戚,顺道过来钓鱼玩。

返回营地时天已经黑了,我站在半山腰的位置欣赏着农村的夜景。时断时续的犬吠从远处传来,农村小朋友唤父母回家吃饭的喊声稚嫩纯净,近处此起彼伏的蛙鸣不绝于耳。我把夜灯挂在帐篷中,此时的帐篷在夜色下格外耀眼而独立,与满天星斗融为一体,像水岸的守护神,又像大山的孩子。

洗漱完毕,我钻进帐篷躺下,数天上的星星,看它们眨眼,还看见一颗拖着尾巴的流星从头顶飞过,落进万里银河中。它们似乎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

眼睛看累了就用耳朵去感受。山上的小动物很多,有不知名的小鸟在啼鸣,有野鸡飞起穿越树林的声音,似乎还有蛇从帐篷边上爬过,我能听到它们在大自然中的存在。深夜独自一人在荒山野岭中,如果不是在帐篷里,可能会感觉到怕,但帐篷给了我安全感和别样的享受。时常在家中辗转反侧的我,到了户外睡在帐篷中才睡得安稳,才知道自然万物何其美妙。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相适相宜吧。

一觉睡到自然醒,我在温暖的睡袋中被清晨山谷中的小鸟唤醒,继续闭着眼,分辨着有哪些鸟类,寻找着儿时记忆中的美好片段。起床后,我煮了几枚从当地老乡家买的土鸡蛋,搭配一碗大米粥和当地独有的大头菜,户外早餐也不将就。

早饭后,我沿着山边转转,去采采野花、摘摘野果。山上的“三月泡”熟了,这个学名山莓的野果子可是个宝贝,不仅口味甜美,而且富含苹果酸、柠檬酸及维生素C等,在中医眼中还是一味名贵药材。山边有很多山莓,一会儿就摘了一大把,捧在手心带回营地,一颗一颗吃,满是儿时的记忆。

干煸鸡出锅,下酒又下饭

午后茶色

再去水边钓鱼时,窝子已将鱼群诱来,下竿就来鱼,大小不等的鲫鱼不时“双飞”,鲤鱼都是1斤多的,非常过瘾,我连着钓了一个小时,照例随钓随放。围观的乡亲猜不透我为什么不要鱼,说我是个怪人,跑这么远来钓鱼却不要鱼。

不得不说,我的这支4.5米并继竿手感太妙了,它价格不高,在这种水草不多的水域控鱼性稍差一点,遛1斤多的鲤鱼就如拉满弓,引得围观的乡亲连连惊呼“要断了”。他们还是不懂竿子的奥秘,它虽细,但腰力十足,弯到这种程度时,你已无需发力,凭其自身弹力就能将鱼带回来,这就是并继竿的魅力所在。

午饭就是当地的土鸡,因与当地老乡逐渐熟悉,我就从老乡家中买了老母鸡和青椒,用了一些做干煸鸡,剩下的炖鸡汤。鸡肉偏老,我没带高压锅,几乎用掉一个气罐,花四个小时才将它炖烂,炖出的汤汁真的格外鲜美,是真正的土鸡味。

午觉起来享受喝茶时光。在户外喝功夫茶,享受的是宁静与自然,口齿之间不止淡淡茶香游移,更有浓郁的乡村气息。从毛峰喝到滇红,再喝到普洱,茶水越喝越淡,山野的味道却越来越浓。

脚蹬布鞋,身着粗衣,品茗垂钓,回味至今。

5月3日白天,时光安逸,鱼情依旧。

当晚,大雨如期而至,营地无虞。不再赘述。

…………

现代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你只有身处闹市之外,才能享受片刻的宁静。

人生有时看似太漫长,有时却很短暂,如果你走得太快了,就停下脚步,用心观察四周,去发现宁静,享受生活,留一点儿光和热给自己。

猜你喜欢

鲫鱼营地帐篷
帐篷里的笑声
帐篷
回归营地活动
恐龙会谈恋爱吗
鲫鱼
带上帐篷去旅行
在户外过夜
鲫鱼之美
板龙很呆板吗?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