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长城穆陵关建置及布防考略

2022-09-15申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5期
关键词:齐国长城

申超

(临沂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穆陵关是齐长城的著名关隘,其形势险要、建置重要、布防必要,周围群山连绵、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穆陵关一线,既是齐鲁交界之地,又是山东中部的分水岭,还是黄河、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成为天然的地理分界线,关北之水入渤海,关南之水入黄海,具有“穆陵独尊”的特殊地位。

1 穆陵溯源

齐长城是古老的长城,先秦时期诸侯国在兴建长城时,也借鉴了齐国的经验,受齐长城的影响,这充分彰显了齐长城在长城史上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齐长城充分利用泰沂山脉,在自然山势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在选址、取材、建筑以及关隘建置、布防等众多方面,都为后来历代长城开了先河。穆陵也称“大岘”,本是一东西横亘的山脉。“穆陵”一名,文献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四年(前656)管仲云‘齐地南至穆陵’。”《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西周初年管蔡叛乱时,周成王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可见,穆陵之名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存在。《古骈邑·穆陵关》载:“穆陵,齐国南门也。壁垒森严,且附筑贰城,要隘大关。”此外,《汉书·地理志》以及《水经注》等文献均有相关记载。明清时期所修地方志、民间杂记以及现存碑刻对穆陵关的记载更为确切,并对其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清道光《沂水县志》载:“大岘横亘数百里,中设重关而封一丸泥,而吴楚不敢窥南门。”现存清《永垂奕世》碑载:“北望穆陵,为青齐第一险要处哉。”细察穆陵关的山势形貌及神韵特色,称其天下奇关,恰如其分。

2 穆陵关建置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东周时期充满了强烈的军事色彩。穆陵关在春秋时期地处齐、鲁、莒等国的交界处,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成为攻略的重点。齐国疆域曾延伸到穆陵关南,鲁国东进将疆土扩展到穆陵关以东,并筑郓、诸两城固守。莒国以穆陵关为西北边界,吴国、越国也曾向穆陵关延伸,楚国更是一度攻破了穆陵关防线。乐毅伐齐,又将燕国势力推进到穆陵关以南的莒国故城。穆陵关一带,成为齐、鲁、燕、楚等国攻占的军事要地和安全防卫的重要据点,因此齐国需要在此建置一个关隘来加强防卫力量。穆陵关的建置,历来有建置于姜太公时期、齐桓公时期、齐宣王时期等不同论述,但无确切文献记载,因此观点也不一致。

2.1 建置于姜太公时期的观点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天子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继位,周武王其弟周公姬旦代行国政。此时,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周公毅然肩负起维护周王朝政权的重任,起兵东征。历经三年,周公终于平定了东方的叛乱。在征服东方诸侯国之后,继续推行大分封的政策,以便能够有效地控制广大疆土。为支持太公,周王室把“殷东五侯”的国土益封太公,并授予征伐大权。然而《史记》载:“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或封百里,或五十里。”《孟子·告子》曰:“太公之封于齐,为方百里。”以此推之,周初太公立国时的疆土,仅是方圆百里的小国。至于《史记·齐太公世家》所载的疆域范围,依周初形势推之,此时的齐国不能如此之大。《国语·齐语》中记载齐国疆域:“南至于陶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酅。”《管子·小匡篇》载:“正其封疆,地南至于岱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随,地方三百六十里。”这是春秋中期齐桓公称霸以后的疆域,也未到达穆陵一带。

春秋时沂水曾为鲁、纪、莒三国交界之地,清道光《沂水县志》载:“春秋文公十三年,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杜预曰:“城阳姑幕县南有郓亭。”此属鲁之证也。“隐公七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预曰:“浮来纪邑,邳乡西有公来山,号曰‘邳来间’。”此属纪之证也。“成公八年,楚人入郓。”杜预曰:“郓,莒别邑。”此属莒之证也。《水经注疏·沂水》记载,公来山“在邳乡西,故曰邳来间”。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春秋时期鲁有二郓,一在今郓城,即春秋鲁昭公所居之郓,因其位于鲁国西部,故称“西郓”。一在今沂水,公元前615年季孙行父率师所筑,莒鲁屡次争夺,后属莒,称“东郓”,位于今沂水县高桥镇,距穆陵关20多千米。邳乡位于今沂水县沙沟镇,在穆陵关西南,相距约20千米。根据记载及调查,西周姜太公时期穆陵之地不属于齐国,因此不能在此设关。

2.2 建置于齐桓公时期的观点

《管子》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根据《管子》所载,在齐桓公时期已有长城之说,固认为已建置了穆陵关。张维华认为:“《管子》一书其中所论,或为异时所追述,或为后人所常称说,未可取以代表春秋时之事实甚明。”其观点得到一些学者的赞同。齐桓公北击山戎,南伐楚国,齐地在穆陵以南者甚众。依事理推之,齐桓公以前,诸侯并不像战国时相互侵伐,并且此时正是齐国的鼎盛时期,不会在穆陵设关进行封闭。从战争方式而论,春秋以前列国除国都以外,一般城邑和关隘要津多不设防,这主要是由当时“兵民合一”的性质所决定的。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载:“春秋列国不守关塞论。”春秋会战,军事主导“治兵以礼”的思想,用兵按照正而不诈、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作战原则,即正派而不奸诈,不阻击敌人于险隘而取胜,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势的敌军。作战方式主要以车战为主,列国不守关隘,交战双方往往选择较平坦的路径或平原地带,将两国的“封疆之地”作为会战场地。穆陵地势极其险要,齐桓公时期以车战为主,因此没有在此设关的必要。

2.3 建置于齐宣王时期的观点

首先,从战争方式看,到了战国时期,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逐渐取代了车阵作战,关塞成为战争中激烈争夺的目标,关塞由以往阻隔交通、壅塞道路的障碍,变成《盐铁论·险固》中所说的“邦国之固”。顾栋高云:“险要之为天下重业,从末世起也。战争用而后出奇制胜,设守要塞,险要尚焉。”于是,各国纷纷派遣重兵严守关塞。“坏城郭,戒门间,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成了军事防御建设上的重要内容。《盐铁论·险固》载:“诸侯之有关梁,盖自战国始也。”至此,齐国在穆陵关屯兵驻守,把守关塞,加强防御。

其次,从齐国修筑长城看,也应在春秋战国之交时期。《水经注·济水注》载:“平阴,齐地也,在济北户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公元前555年,齐与晋、鲁等国曾在此发生战争。《左传》载:“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由此看,在公元前555年以前,齐国已在西南部的国境线上修筑了长城。到战国时期,南部的楚国不断向东北发展,至公元前256年,山东南部大都为楚国所占,形成了齐、楚南北对峙的局面。因此,在齐威王和齐宣王时期为防楚而修筑了齐长城的中段及东段,穆陵关一线长城位于齐长城中段,应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清道光《沂水县志》载:“长城在邑北一百里太平社,东西横亘数百里。上有穆陵关,犹存遗址。”

最后,从考古资料判断,穆陵关的建置年代不会早于春秋中期。通过对齐长城遗址穆陵关东西侧区段进行勘探,在城墙断面夯层中发现有陶器残片,一处发现夹砂灰陶粗绳纹陶片,另一处发现泥质褐陶、灰陶片,根据穆陵关西侧齐长城遗址考古勘探报告及其陶质、陶色、器形演变特征和绳纹的技术分析,其具备战国早期的时代特征。从关隘东西的梳妆楼和韩通城两处穆陵关附属建筑遗址上的碎瓦片看,均系战国遗物。

根据相关记载及分析推断,穆陵关的建置年代应在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不早于齐桓公时期,也不迟于齐宣王时期。

3 穆陵关布防

穆陵关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历代为兵家所瞩目。东周时,齐国为了防范楚、越等国自南面平川通衢向北进犯,在此建置穆陵亭,置亭长,设军队,以报警御敌,有效地保障了齐国的和平与稳定。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作为巩固统一的重要举措之一,齐长城在大一统的环境中失去了原有的军事价值。直至明代,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山东作为燕城和南京之间的重要战场,燕王修齐长城,重新发挥其军事作用。因穆陵关的地理位置特殊,历代都成为军事要塞,发挥着控制南北交通的战略作用。

东晋义熙五年(409),刘裕自建康(今南京)率师北伐,一路由泗入淮,过关斩将,很快便攻占临沂。越大岘(穆陵关)曰“兵已过险”。不久便攻克临朐,围广固(今青州)。唐朝中后期,淄青节度使李师古重建穆陵关,据险固守。五代后周皇帝郭威任命韩通为穆陵关防御使,控制河东至关西要道。宋太祖赵匡胤命枢密院设穆陵关巡检司,后改穆陵关镇,防御北汉与辽国南侵。金宣宗完颜旬升穆陵关镇为县,派专官镇守。元顺帝二年(1336),立穆陵关巡检司,扼隘于此。明末临朐籍进士傅国《昌国》载:“穆陵关,在县南一百五里大岘山上。”嘉靖四十四年(1565)《增补穆陵关》碑载:“补士量添弓兵二十人,通前四十人,为之室,令带家小随往。”清初仍设穆陵关巡检司。直至民国元年,关无扼守之职,其巡检机构被裁撤,穆陵关巡检司移至临朐县蒋峪,关防设施也逐渐趋于荒废。

穆陵关东连沧海、西携泰岱、南控徐淮、北走燕赵,地处南北卡口,防御体系坚固,控制着来往的要道,历来为兵家所重视,遣兵驻守,建置修葺。穆陵关之所以成为历代军事要塞,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密不可分,此处不仅地势险狭,而且是南北分水岭,沂、沭、汶、弥、潍五大河流滋润着穆陵周边的悠悠山川。穆陵关所处的大岘山,位于沂山东南麓,自西向东经过大秃山、石屋北山、关顶、黄墩顶直至茅坪山,横亘在东西方向上,巍然挺立,穆陵关镶嵌其中,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自穆陵关向北设立了大关、小关等关隘,穆陵关与大关之间两侧重峦叠嶂,加上五道防线以及众多城堡、关隘、烽火台等构筑起坚固的防御体系,达到了险处设关、步步为营、坚不可摧的防御效果。在穆陵关一线层层进行设防,充分体现了齐长城对于重要地段的多重防御。穆陵关一线以及齐长城为进行有效的布防,其构筑形式和结构在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就进行了充分考虑,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充分结合自然条件,建于分水岭之上,能够利用天然屏障避免被山洪冲垮,有效防范敌人的偷袭和进攻;石砌长城建在岭脊区外侧边缘一线,而不是把长城建在岭脊区的最高线上,因为北坡高峻陡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长城的防御能力。二是因地制宜,在夯筑过程中,齐国工匠发明了淋洒盐水、置入木桩与藤条、采用天然石块砌墙基等加固墙体的特殊技术,如穆陵关以西长城岭上的长城,都是由盐水搅拌沙土碎石夯筑而成,今墙体上仍有白色的盐渍露出;沂水黑堆山段长城,为使城墙更加坚固,墙基采用天然大石块砌成,墙基之上再用土砂混合修筑;穆陵关和胶南的一些地段上,为了加大墙体内部的拉力,而有意往夯土中打入了木桩或置入了藤条。

穆陵关周边,泰礴顶在其西,高峻耸立,齐长城经此地向东行。太平山在其东北,山体宏大而高峻,山顶平整而开阔,横亘东西,是穆陵关的后方屏障。小岘山在其正南,主峰山势高耸,挺立于此,是穆陵关前的一道天然屏障。大岘山东南则是较为开阔的盆地。春秋至战国初期,各国主要以战车进行作战,在这一时期长城修建的重点应为关隘,以此来阻击战车。战国时期,步兵的作用凸显,迫使齐国修筑山岭上的长城,以防步兵的入侵。据考察,齐国为加强南大门穆陵关的防御,以泰礴顶为中心,拱卫着穆陵关修筑了五条长城主复线。穆陵关长城主线:自沂源县向东行入沂水县,经大崮、南坪山、西蓼子南山、砂崮子、黄门顶等,越过弥河,经高山、蜂子窝北山、大蚕场、泰礴顶、脖根腿南山、后石屋北山,到达穆陵关,再向东行经黄墩顶、龙山顶、凤鸣山、三楞山,进入莒县。太平山复线:从泰礴顶以东的脖根腿南山主线长城分支向北行,沿书案山向东北行,经草山亭、大官庄,沿太平山向东行,经青石胡同、虎眉山,穿浯河,上卧牛城,至三楞山与主线长城汇合。铜陵关复线:自临朐县嵩山向南行,在大崮与主线长城交叉,经铜陵关、抬头南山,向东北行经西大坪、马头店子西山、石槽峪西山,到泰礴顶西团子山向北行至玉皇顶,向东行至凤凰山,向东北行经万家坪到达小关,再向东南行经篱笆山接太平山复线。蒋峪复线:从临朐与博山交界处向东南行至嵩山大崮,经水泉子、龙门崮、石门山、蒋峪北岭,到达七宝山。洪山复线:从沂源县太平山主线起,向东北行至摸云崮、天井关,转向东行经八歧山、牛山、洪山烟墩、庙山南山,与蒋峪复线交汇,向南行经太平山,接太平山复线。这五条长城的主复线,都以穆陵关、沂山为中心,从主线长城来看,其结构相对坚固宏大,能够相互贯通;而从复线长城来看,其结构相对简单,规模也相对稍小。在后石屋北山有高大的城址土垄,土石结构、蜿蜒连绵、巍然壮观。从泰礴顶到穆陵关一线的长城城基牢固宽大,都是由碎石、沙土等混合而成,还需要加盐水进行夯实,就其断面来看,层次比较清晰,其中还有盐渍,保存最为完好。穆陵关至沂山一线齐长城经过的泰礴顶,有松林、巨石等,险峻而奇特,这里既位于齐长城的中部位置,又是齐长城上高度最高的一段,有齐长城的主线、数道复线以及防线,还有朱家峪东山城堡、簸箕山城堡、牛山城堡、光光山城堡、黄墩山城堡、卧牛城城堡等众多城堡,光光山城堡、卧牛城城堡等都是里墙相对低,外墙相对高,易守而难攻,布局合理,防御严密,是一项体量浩大的工程,充分体现了齐长城设计的科学合理和建筑的特色风格。

穆陵关是齐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也是展示长城文化的重要载体。自齐国建置穆陵关以来,控制着泰沂山脉以南的淮河流域,成为防范鲁、莒、楚、越等国由南向北进犯的重要关卡,长期皆设重兵把守。齐长城在修建过程中伴随着各诸侯国的征伐、兼并以及强弱更替,是历史、政治、军事等共同发展的见证物,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伴随着齐文化的发展。齐长城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体现了当时齐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其建筑又能充分利用泰沂山脉,依山势来进行修建,在自然山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与布局,就地进行取材,宜石则石砌,宜土则土夯,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从军事防御功能出发,设有城墙防门、戍楼、关隘、燧亭、堠堡、烽火台等众多设施,特别彰显了其建筑的科学性和防御的合理性,集中展示了齐国在科技上的整体实力,充分证明了齐国在地理学、测绘学、建筑学、系统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冶金等众多方面的先进技术。穆陵关见证了齐长城的发展,齐长城在连年的战乱中屡兴屡废屡建,价值和地位十分突出,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其重大的防御体系,是国内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遗址之一,在研究长城文化与历史发展的紧密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齐国长城
长城脚下的“双奥”之城
蜗牛的故事
箭扣长城,惊险绝美
老马识途
远水救不了近火
远水救不了近火
邹忌比美
登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长城,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