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过五里亭

2022-09-15叶家坤

福建文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古道梅花

叶家坤

老祖父的预见至今令我钦服。他走的时候年过八旬,我才10 岁多点。时值改革开放之初,在被称为东部沿海黄金断裂带的闽东山区的老家,贫穷困蹇是多数乡亲的共同记忆。我们家也穷得叮当响。童年时的饥饿记忆总难忘却,偶尔梦里还重现当年逢年过节吃上一餐饱饭的幸福时刻。揭不开锅的时候,读过几年私塾的老祖父还能笑着给大家打气:不要灰心,好日子总会来的,我估计是看不到了,你们一定会过上。多年以后,读到泰戈尔的名句“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感觉非常亲切熟悉。如今,好日子真的来了,家乡小城因为摆脱贫困的生动实践而闻名全国,乡亲们见面不再把吃挂在嘴上。艰难往事已逐渐模糊,但老祖父补丁满襟、须发苍苍、一脸笑容的形象一直挥之不去,那些在艰难迷茫时刻能看到未来,并为之求索奋斗的人一直让我感念仰止……

老梅标冷趣

昨夜灯下闲读《菜根谭》,一句“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让我咀嚼许久,舌根生香。

夜里有梦,居然梦见儿时甚是喜爱的“岁寒三友”年画,一丛红梅凌寒绽放,香气扑鼻。

清晨起而推窗,有暗香袭来,应是三峰寺的梅花盛开了。

在闽东山城寿宁生活40 多个年头,看惯了水绿山青、桃红李白,但梅花并不多见。小时候住在乡下山村,没见过梅花,读古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时,曾经找过无数院落的墙角,就是未见着这有着暗香的花儿。上小学二年级那年春节,父亲带我到镇上看了电影《梅花巾》,那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梅花。记得电影院前的广场很拥挤,父亲紧紧拽着我的手怕我走失,但在电影海报前还是抱起我看了会儿,指着画面上一朵红艳的花朵说是梅花。我于是一直留心等待电影里那朵梅花的出现。电影讲述了旧社会一个苏州评弹艺人家庭因受恶霸迫害妻离子散,一家四口分别时将一方绣着梅花的手巾裁成四块,每人保藏一块,相约今后凭梅花巾相认。历经劫难终相聚时,已是物是人非,无言泪流。同是苦寒人,心意自相通。电影院里一片哭泣声,一向坚强的父亲也是泪流满面。梅花,傲霜耐雪,贫寒人家的象征,那一刻就在我脑海里烙下深刻印记。夜里梦见梅花巾,梅花上满是泪滴。

上了中学以后,我依然没有看到过梅花,但是读到了更多关于梅花的诗词,渐渐读出了梅花蕴含的品质韵味,也读懂了文人墨客对于梅花的独爱。林逋的《山园小梅》、王冕的《墨梅》诗意如画,记忆深刻,尤其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自况,清新隽永,是咏梅词中的千古绝唱,吟咏不忘。据说陆游在初仕宁德时,常到南漈山赏梅。他在险恶仕途中始终保持高洁人格,俨然就是傲然不屈的寒梅化身。那时,我就很想去南漈山看看“一任群芳妒”的梅花,是如何“只有香如故”。

后来,到离家数百里外的燕城读书,我才看到了梅花的真身。那年冬天,恰逢一场大雪,在这南方小城的公园里,湖滨小路上铺满厚厚的雪花,路旁一株盛开的梅花成了洁白世界里的贵主,红艳欲滴,超凡脱俗。闻着清逸幽雅的香气,品味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意,梅花宛若仙人,在我脑海里定格下最美的遇见。

毕业分配回老家工作,初时租住在城西,附近的圆通寺已有数株梅花。春节前后到圆通寺赏梅成了保留节目。雪后初晴是最好时点。穿过弯曲幽深的小巷,没到山寺门前就有淡香袭来。山寺正门,一株红梅迎面而立,枝杈交错,有花枝伸过门楼上的檐角,优雅如画,多数花儿或仰或倚、或红或粉,远看像是一团烈火,完全镇住了周边的萧瑟之气,遥遥一望就足以融化一个冬季里冻结的思绪。成家后又和县城西南的三峰寺成了近邻。千年古刹三峰寺环境优雅、人文厚重,时常到此散步,听晨钟暮鼓,看满目翠微,自可远离世俗名利烦扰。寺内修竹茂林、花草繁盛,唯独不见梅花,殊是遗憾。有时想着要是有几株梅花,或是有一方小小的梅园多好。偶尔也会想起南漈山,想起陆放翁当年的境遇。

南漈山因传陆游光临赏梅而受世人仰羡。工作后,我去过南漈山。那时梅园还不成规模,梅树的细枝劲节凌风挺立,有“疏影横斜”之韵,无“寂寞无主”之愁。在喧嚣的城市边缘,一园梅花与世无争,梅香依旧在,不复放翁愁。

三峰寺也曾得到过一位文化名人的垂青。

明崇祯七年(1634 年),年过六旬的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怀着从政济世的抱负,从姑苏鱼米之乡千里迢迢来到贫穷山县寿宁任知县。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主政一方的仕途生涯。时值明朝末年,朝政腐败昏暗,施政环境恶劣,冯梦龙初心不改,“一念为民之心唯天可鉴”,致力于打造一片百姓安居乐业的净土,短短4 年任期中,减轻徭役、改革吏治、明断讼案、革除弊习、整顿学风、兴利除害,卓著政绩被民众铭记至今。

“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地僻人难至,山多云易生。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冯梦龙《戴清亭》一诗工笔描绘了380 多年前寿宁县城风光,也留下了三峰寺的靓影。当年冯梦龙公暇之时常到三峰寺清赏吟咏,至今有迹可循。从三峰寺回望县城,正北向的镇武山下就是曾经的县衙驻地。冯梦龙曾在县衙私署旁的老梅树下,为纪念“留心民瘼、清节如水”的前任县令戴镗修建了戴清亭,并写下《戴清亭》一诗勉励自己以戴镗为镜做一任爱民清官。在这“踞一郡最高之处”,日夜陪伴他的是这株冷趣盎然的老梅。芬芳在冯公梦境里的老梅,是这位文豪县令留给山城最美的文化印记,也是邑人赋予这位深具为民情怀的主政者最诗意的墓志铭。

沧海桑田一瞬间。如今,山城沐浴着新时代之光,摘去贫困帽,绘就繁荣景,冯公梦龙昔日“垂白鬻孤孙”的忧思已成历史记载。当年僻居城郊的三峰寺,已经处在鳞次栉比的民居包围之中,成为城市公园核心区,近十多年来新建的庙堂、梦龙书院里,新植了不少梅花。戴清亭也已迁建新址,只是少了那株老梅。梦里有梅寒宵至,不见当年咏梅人。冯公梦一般的愿望,永远寄托在了那株相伴4 年的老梅上,芳香了历史,也启迪了未来。

客过五里亭

再见五里亭时,又到了“树树秋声,山山寒色”时节。

十多年里,有意无意间走过五里亭三四次,多在秋冬时节,次次心境不一。

十多年前的一个秋日,下乡路过五里亭,看到孤亭一座,独立风中,那静立的凄清足以让人产生一种别离的感触。怅怅然间,就已擦肩而过,不曾想到这人迹罕至的古道孤亭却有一段重要的历史。

后有一天偶然翻阅《寿宁县志》,看到书中一段关于五里亭的记载:“五里亭在寿宁城南2.5公里处,清顺治五年(1648 年)知县饶崇秩为迎送官员而设。亭南有‘巨烛衢’匾。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 年)知县毛坤重建,并书‘五里亭’于亭北……”这段记载勾起我初见它时的记忆,便产生再游五里亭的想法,想着或许能从历史遗迹中看到些什么,因为历史的明镜总能昭示后人。

于是,又一个晴空朗朗的秋日,携友踏上通往五里亭的古道。说是古道,是有据可查的。据《寿宁县志》载,这条路古称南路,出城经五里亭向西,越高山岭,过小托、叶洋铺、九岭、芹洋、尤溪、平溪、溪底、南溪,穿过石门隘,进入政和县。在明代,为寿宁通往建宁府正道,沿途设叶洋、芹洋、尤溪、平溪、南溪5 处铺递,五里亭是此古道的必经之路。

古道虽沧桑,行人仍不绝。还有热心人士将破败处翻修。沿着条石台阶拾级而上,似已难寻古道痕迹。只是沿路的老槐树和红枫树依旧用那年轮记载着沧桑世事。离城4 里多处,远远望去,只见一座尖顶四角形的亭阁矗立在耀眼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端庄凝重。这与初见时的情形大不相同,或许别样心情所致吧!

这其实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去处,既没有险胜山形,也没有飞瀑流泉,更无鸟语花香的旖旎风光。走在古道上,如同走进了历史隧道,悠久伴着深沉的感觉不时袭上心头。逐渐走近亭前,就能看清毛氏所书的“五里亭”三字题匾了。苍劲有力的字体经岁月的洗刷已逐渐模糊。走进亭里,四处幽然见古。亭三面砌砖,一面筑墙。亭身木构,顶盖青瓦,两旁设有靠背宽座,正中的幔顶雕刻精巧,人物肖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四面墙壁均加粉刷,上面的熏黄的部分大约便是历史的沉淀了。

环顾亭周,亭两侧为山,似一座关卡骑坐古道之上。墙上的题字怕已有不少年份了,看起来总有一股悠深和肃穆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喇叭唢呐鸣锣开道的迎送大官要员队伍前面的“回避”“肃静”木牌。当年迎送达官要员均要至此为界,在此执手话别,使尊者显威,媚者露脸,这才造就五里亭一段繁华往事。可见当时是多么奢华,这条古道才成为交通要道,这古亭也就成了官家身份的象征。但至此,冯梦龙宦寿时遗下的“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的清廉之风已荡然无存。也难怪清王朝会有没落的下场,倒应了一句古训:“成由勤俭败由奢。”五里亭的命运也就伴随着清王朝的兴亡而盛衰了。

山野里的这次虔诚拜会,竟就此在我的轻狂年岁里,植下了惆怅孤清的思绪。以至于多年以后,提起五里亭,我依然将之视为生命时光里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十多年前的友人不知今夕何处。如今的五里亭依然可好?

枫红草枯、秋云高飞的日子,与一群笔友出游归来,又至五里亭。亭前古道,杂草遮蔽,人迹罕见。夕阳里,五里亭淹没在漫天飞舞的芦花野草当中,片片雪花,点点金黄,当年傲视乡民的雄关已然英雄末路,在无边秋色中找寻不到一丝光彩,唯有一角飞檐让人想起亭台的存在。古道秋风里,“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诗句意由景生。

踏上亭侧小山,极目四眺,不远处便是如今的交通大道——一条宽敞的公路正静卧平川,向两头延伸,任凭车辆穿行。大路两旁林立的工厂和那栉比鳞次的村落,构筑着新时代的繁华。这比起明清时要强胜百倍。先贤冯公的盛世抱负在同样的蓝天下已成现实。草野乡民多已殷实度日,曾经锱铢必较、以气相食的陋习陈风,一如五里亭的往事为后人所鄙弃。

暮色中默然归去,有近邻村落中老人叙述的往昔传说相伴归途,平添了不少游趣。可叹的是,秦时明月汉时关,历史总如过眼烟云,往昔的交通要道,如今已成僻野山径,那繁华一世的“官”亭也成了荒野孤亭。不知如今的治者是否都知悉如此往事?

五里亭已成历史过客。不管官宦鸿儒还是商贾白丁,一茬一茬曾经此地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历史匆匆过客?停顿驻足间,可曾想过前尘往事、今昔将来?

回首五里亭,在沉沉暮色中,竟已难寻一方轮廓。“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词句犹如耳后秋风。此去经年,应当不会再遥想当年了吧?

听风鸾峰桥

冬日夕照里的鸾峰桥尤显沧桑壮美。

走近下党村口,不经意间就进入了一段怀旧时光。

十多年前的一个冬日傍晚,我在这里偶遇了一幅山水诗画:一片错落有致的民居,一潭清幽如镜的溪水,一座古老雄奇的廊桥,一位朴实沧桑的老农倚靠在桥门廊柱上,悠闲地抽着旱烟,一圈圈青烟从头顶上升腾……烟圈里的时光静谧得令人屏息。老人微闭双眼,似乎在聆听。光阴于他而言,就像渐次散去的烟雾,曾经有过、慢慢走远。这样的时刻,山野里的清风盈盈来到桥头。老人头顶上的烟雾渐渐弥漫开来,缥缈而去,恍然间点开了近处、远处民居上的炊烟。老人与廊桥、炊烟与村落融在一起,浓郁的乡土气息氤氲开来,淹没了整个村庄。

老人一定听到了什么。我想,那是如约而至的风声,在廊桥上来去吟唱老人与桥一样丰厚的岁月记忆。

暮色催人。我收起遐想,和同事匆匆别过鸾峰古桥,从桥畔小路上山,循着远处的炊烟,一路随风前行向上党村赶去,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来到上党村坑底自然村采访一位身处困境依然坚强的女中学生。这个花季女孩命运多舛,4 岁前辗转经历了3 个家庭,现与一位年逾八旬、疾病缠身、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对于她们是严酷的。当地的多方接济让她们感到温暖,重压之下的祖孙依旧顽强。我想用文字记述,让这样顽强的生命体验感动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来关怀这样的民生,也是一种精神扶困。

寒夜不经谈,采访很快过了乡亲们的晚餐时间。我们披着稀疏的星光离开这个偏僻的村落,回到上党村村干部老杨家吃饭、借宿。老杨和家人都很淳朴、热情,像那盆热气腾腾的洗脸汤,让我们疲倦尽消。灯光虽然依稀,饭菜也很简单,但已让我们温暖在心。听说来了记者,饭后围拢来拉家常的几位乡亲给了我们很多鼓励。“真是好干部!”我们一再说明只是普通记者、只是分内工作,乡亲们依旧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着敬意。贫困是烙在乡亲们心头多年的伤痛,所有关心过山村、帮助过脱贫的人,都是他们心里念念不忘的亲人。一位老村干说,走过这个小山村、走进农家门的领导我们可都时时记得。

农家俗茶清香袅袅。在乡亲们动情的回忆中,再现了一段令村民无比自豪的往事。此前十多年,建乡不久的下党依然水、电、路“三不通”,是省级特困乡,也是全省唯一的“五无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偏僻闭塞得连鸟都飞不出去。“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民谣,是乡亲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涩慨叹。一个炎炎夏日,一位村民们未曾谋面的年轻“知府”从邻乡高山出发,头戴草帽,肩搭汗巾,顶着炎炎烈日,披荆斩棘徒步跋涉崎岖山岭,经过村里到下党乡调研扶贫,因陋就简在鸾峰桥上现场办公、休息、吃饭,挥汗来去之间帮助解决当地建设发展难题,成就了一段党群连心的美谈。

这是一次践约之行。老杨的哥哥当年在下党乡担任党委书记,在宁德地区一次扶贫座谈会上反映了下党的艰困,并口头邀约地委书记到乡里调研关心一下。他万万没想到,地委书记真把这份口头之约放在心上,不久就来践约。“接到通知后,他逢人便说地委习书记要来了!下党乡脱贫有望了!”老杨清晰地记得,当年哥哥接到通知时的兴奋和激动。

地委书记来这山旮旯时,乡党委书记就在前面拿着柴刀劈砍荆棘杂草开路,大家沿河岸险峻山岭步行了两个多小时,才通过这条“稍微近些”的路进了下党乡下党村。一路上老百姓自发摆出各种担桶,送上解暑草药茶、绿豆汤。多年以后,地委书记依然记得“那一碗绿豆汤、那一杯草药茶”,因为这里头盛满着乡亲们的赤诚情意。

因为一次口头约定,荆棘如刀烈日同行,也要翻山越岭走出党群连心,地委书记就此与下党人民结成一生牵挂的亲情,时时地地念念不忘下党的“草鞋穷亲”。乡亲们沿用古代的官名“知府”称呼地委书记,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了对好官的敬意与期待。此后,乡亲们熟稔的“知府”还曾两次深入下党,给特困乡群众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三进下党”的为民情怀,在下党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下党人民口口相传的亲民“知府”不负期望,从鸾峰桥头踏着坚实的步伐一路北上京城,为举国民生继续奔走,从“州县吏”到“治天下”,一念为民,家国在心,下党风骨从未淡去,下党之行念念在兹。鸾峰桥成了最好的历史见证,被赋予了新的丰厚内涵。

岁月了无痕,秋风今又是。秋冬之际,我再次走进下党,再次走过鸾峰古桥。溪流重泛新波,老树又出新芽。30 年弹指一挥间,穷乡村已变了模样,“五无乡”“换了人间”。10 多年前关注过的苦难女孩已成长他乡,当年自发挑着木桶给地委书记送凉茶的穷苦汉子成了“幸福茶馆”的主人,每天笑呵呵地迎着往来游客,分享脱贫致富的幸福故事,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公路使得山乡“天堑变通途”,摆脱贫困的乡民给了我们更多惊喜,5G、电商、文创等新事物已在他们眼中成为日常。更为可喜的是,当年地委书记历尽艰辛走过的山岭路,已经修葺如初,被乡亲们尊称为“党群连心路”,那一座见证历史的古廊桥被保护得干净整洁、清新古朴。

重走当年那位“知府”艰难跋涉的山路,再次体味为民务实的传统后,我又来到已被乡民奉为圣地的鸾峰桥上。两岸林木葱茏,秋叶如花。桥上回响的习习风声经久不绝,像是倾诉着如歌的往事,正在被更多的人聆听。承载历史厚重、充满农家风情的鸾峰桥迎接越来越多的贵客光临谒访。

不知鸾峰桥何以让我如此亲近,我甚至不知自己何以徘徊于此,就能轻松摆脱世俗的挣扎。清风拂面,盈盈入耳,思绪已然随风荡漾。想着今日当年,感慨物是人非。熙攘往来于古廊桥的足迹不计其数。那些熟悉的,抑或只是擦肩而过的人们,都在悄无声息的时光中老去,而在日渐老去的嗟叹中可曾留下些什么?上溯百年,桥上过客无法数计,熙来攘往中,可有几人真怀悲天悯人之心,又有几人不是为了稻粱私利而谋?欣慰的是有一个初心如磐的伟岸身影,在此留下掷地有声的诺言,以身垂范将之化为一生不变的践行。

时光易逝,情怀不老。视民如伤,则为民所仰,无论山高水远都会铭记。鸾峰桥依然健朗,桥下清溪长流不息坚忍不拔有如民力,桥上木板历经风雨古朴依旧犹如民风。它们承载的不会只是时光。我始终相信,桥廊里至今遗存着旱烟老人留在风中的笑声。

若循千里把泪焦桐,何不就近聆听风声?

肝胆长如洗,民瘼尽可消。鸾峰桥上清风长驻,回声绵远……

猜你喜欢

古道梅花
茶船古道长又长
走古道
梅花绝句·其一
古道鸡鸣
梅花颂
梅花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梅花引
梅花锁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