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赵古贤

2022-09-14张国钧

乡音 2022年9期
关键词:常山经学太守

张国钧

伏 恭

常山太守重教育

标签

兴教先驱

题记

伏恭重教育,功绩建常山。

书院开新宇,领得风气先。

伏恭(前5—84),字叔齐,东汉琅琊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人。东汉经学家。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任常山郡(郡址在今河北省元氏县故城村)太守,自此,任其职十九年。

伏恭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伏黯,字稚文,从小修学《齐诗》,做训解注疏,著述成《章句》,做《齐诗》解说九篇,官至光禄勋。其兄伏湛,官至司徒。伏恭年轻时继承和传播其父伏黯所建学问,有贤德和文华之名。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28),授剧县令。

伏恭任县令职十三年,积极施政,以廉洁奉公著称,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威望很高。建武十七年(41),伏恭辖区的青州郡因其功绩卓越,经学成就卓著,被推荐参加殿试,其不负众望,经太常考试,经学取得第一名,拜为博士。东汉光武帝刘秀甚为赏识,任伏恭为常山郡太守。

两汉统治者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后,十分重视教育,东汉光武帝刘秀督促郡、侯国、县衙等各级官员开创各级学校,对民众开展教育、教化,并以此进行科举,选拔官吏。伏恭根据当时汉朝律典以及伏家世族影响,且由于身为博士,颇据较高经学学识,于是在常山郡开始“敦修学校,教授不辍”。他到常山郡任职后,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当地民众领袖“郡三老”——李躬,向李躬请教郡治之法,李躬以礼相待,积极献言。当伏恭看到李躬不仅学识渊博,侃侃而谈,对郡所事务头头是道,特别是看到他开办学馆,教化民众,积极传播儒家文化,更是敬佩之至。于是伏恭回到郡守府,立即谋划教育教化之事。重新修葺房屋,整理学校环境。又鼓励和支持李躬在封龙山继续结庐讲学。

伏恭结合自身为官与教授的经历,对其父所作的九篇《解说》进行删修,并深入注疏,做注解二十万言,在常山郡兴教化,传授《齐诗》,影响深远。其举措使得伏氏之学在北方得以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儒学西渐,也给常山郡带来了朴实归真的文风。

伏恭做常山郡太守十九年后,永平二年(59),迁任太仆,永平四年拜为宰相,任司空,官位显赫。建初二年(77),伏恭被尊为“国三老”,时83 岁。又7 年后去世,享年90 岁。

猜你喜欢

常山经学太守
拔野葱
评《明初经学思想研究》
日本经学史著分期分派说述评
让子弹飞
薛宣割黄绢断案
汉故博士常山太傅王君坐榻年代探讨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常山:科技引领融合发展 打造全国油茶产业新高地
经学与当代中国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