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中的挑战与对策

2022-09-14

经济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单位培训

●薛 蔚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勘单位的业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地质勘探领域,逐渐向地质环境保护、土地规划调查、地理信息建设、地下管线探测等多领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专业技术人才是地勘单位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核心要素。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转型升级,地勘单位也面临着“事改企”、结构调整等多重变革与挑战,专业技术人员为适应新时代,必须进行必要的技能提升与技术转型,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至关重要。目前在地勘单位中,普遍存在缺乏科学合理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培训工作计划不足、缺乏必要考核反馈机制等诸多问题。本文旨在说明地勘单位中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的必要性,分析现阶段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助力地勘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更为行之有效的培训,从而使地勘单位在快速变革与转型的时代中继续保有竞争力。

二、地勘单位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必要性

(一)知识技术快速变革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技术的更新换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进行。地勘单位传统的测绘专业,已广泛引入了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简称RS)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GNSS)三种信息技术;三维地震勘探也已引入智能采集云勘探技术;此外,计算机技术对于当今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而言也必不可少。如果地勘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通过专门培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就会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被时代所淘汰,地勘单位也会因此丧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

地勘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既符合地勘单位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也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长期职业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提升的工作要求,避免被时代淘汰的风险。

(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需求

在市场化竞争的时代,地勘单位不具有垄断的优势,要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地勘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十分必要。此外,地勘单位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开拓新业务(如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土地确权登记,自然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等业务)对专业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新要求。地勘单位应当组织专门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服务于地勘单位的新发展格局。

三、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计划性与针对性不足

一些地勘单位在进行培训管理工作时,缺乏对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针对性的培训。对于现阶段的地勘单位而言,只有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才能有效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以适应地勘单位现阶段的发展需要。遗憾的是,有些地勘单位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时并未根据现实需求制定计划。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经常仅停留于安全意识教育等等,而不能分门别类地针对专业技术进行多层次、高水平的培训。这种无计划、无针对性的培训不利于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地勘单位的长远发展。

(二)忽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地勘单位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时,有时仅仅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这导致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只停留在表层,并没有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缺少职业生涯层面的规划。这会导致在出现新业务领域、新技术时,地勘单位往往会高薪引进技术人才,而忽略了现有人才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地勘单位的用人成本,也不利于地勘单位专业人才的梯队建设,容易导致人才培养的断层。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反馈机制

地勘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时,大多选择签到、书面报告等形式,缺乏具体的考核措施,无法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否通过培训得到了提高,培训的结果也难以深入人心。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与反馈机制,不利于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提升,也使地勘单位难以准确评估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效果,影响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地勘单位的长期发展。

四、解决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

1.规范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管理队伍。建立科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首先要规范人员培训管理团队。要在单位内部培养专业的培训管理人员,建立起规范的培训管理组织,明确培训与开发管理组织的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培训管理人员应当首先对地勘单位现阶段的发展目标与长远的发展规划有较为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对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所了解。专业的培训管理队伍是科学培训体系的基石。

2.创新培训模式。地勘单位应当根据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制定具有针对性与计划性的培训模式。培训模式的创新不意味着完全摒弃传统的授课培训模式,而是结合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特点,开展多种类、多层次的培训模式。一是视听授课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兴起,可以借助微信平台、直播平台,采取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模式授课。邀请专家学者或者本领域具有突出成就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线下授课,同时采用直播设备进行线上转播并对课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这样能够使培训课程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扩大培训课程的辐射面,方便专业技术人员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接受专门培训。二是集中研讨法。地勘单位可以定期将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起来采用报告答疑的方式,即由参训人员首先对所著报告进行介绍讲解,再由主讲人和其他参训人员进行相互答疑解析,最后由专家组进行提问点评,使得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分享行业内的前沿技术与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达到了对报告进行再学习、再总结、再提高的目的。三是岗位特训法。即地勘单位的管理人员针对某一岗位具体的职位要求或者特别的技术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适应性、独立性、个性化的专门培训。如对进行地理信息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计算机编程方面的专门培训,对于进入耕地保护等新开发领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国土资源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四是以赛代训法。即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政府部门、行业系统或单位内部举办的知识竞赛、技能比武,以赛代训、以赛促学,通过比赛掌握知识、发现不足、取长补短、表彰先进。例如参加省市工会定期举办的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和岗位练兵等活动,对于提高专业技能、锤炼人才队伍和营造“比学赶超”的看齐意识大有裨益。

3.建立有效的培训考核机制。如果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仅仅停留在所有人员参与过培训的阶段,地勘单位难以准确地评估本次培训工作是否为单位的未来与员工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因此,地勘单位必须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在培训后考核培训效果,进行培训成果的评估。地勘单位可以分三个步骤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首先,由参与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培训效果与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其次,在培训结束后,应要求参与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单位内部或其他部门对其他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共享培训成果;最后,接受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结合培训内容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或者定期反馈在项目中使用培训技术的情况,使得培训内容切实转化为生产成果。

(二)制定有助于专业技术人员长期职业发展的培训方案

人才是地勘单位进行竞争的核心要素,地勘单位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当结合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优势与单位的长期发展,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特点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在保证地勘单位发展计划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保证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实现专业技术人员与地勘单位的双向发展,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长期发展与成长,避免专业技术人员因技术水平低下而被淘汰。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地勘单位面临来自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等多重挑战。人才是地勘单位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地勘单位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尤其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门培训工作。地勘单位应当将自身的长期发展目标与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相结合,加强人才储备与人才培养,从规范培训管理队伍、创新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的培训考核机制三个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同时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当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长期发展,制定有助于专业技术人员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方案,切实提升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素质,实现地勘单位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双向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单位培训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填单位 要推敲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