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学经典文化的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优化思考

2022-09-14

经济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国学管理人员素质

●陆 琦

国学经典文化对于企业、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企业需要在国学经典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国学经典文化培训过程中,企业需要使用正确的方式,明确培训的重点内容,对企业管理人员展开针对性的国学经典文化培训,实现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状况

新时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关于国学经典文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两方面:国学经典文化的实际应用价值、国学经典文化思想的实际应用策略。

现如今我国众多企业为了从本质上提升企业人员素养,选择对国学经典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亦在于运用国学经典文化当中蕴含的哲理,提升企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现有相关文献指出,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运用国学经典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人员素质提升、企业有序管理等多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在企业软实力建设中正确应用国学经典文化,对于企业打造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思想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国学经典文化在企业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贯穿于企业所有的日常运营环节,对于提升人员素质而言,国学经典文化更是贯穿于企业管理人员终身,无论是社会招聘,还是校企合作,国学经典文化对人员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学经典文化对于提升人员素质的积极意义——以《弟子规》为例

(一)提升人员意识水平

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下,《弟子规》作为优秀的启蒙教材流传至今。起源于清朝的《弟子规》,注重在启蒙阶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感,在生活中、学习中要端正作风、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最终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

企业在提升人员素质中,将《弟子规》作为范本结合企业实践,构成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管理人员所认同接受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基于企业文化中独特的价值理念,也为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加良好,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在这种工作环境下能养成更好的工作习惯与作风,以便正确的工作观念在工作实践中能形成。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在以《弟子规》为基础营造的企业文化价值、工作氛围下,形成了正确的观念,每个人心中铭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对企业完善规章制度提出一系列建设性建议。由此可见,企业在管理工作中运用国学经典文化,不仅实现了管理人员个人素质提升,还推动了企业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规范人员行为

企业只有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并对自己的作风予以端正,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可以获得更多的优势。企业的行为、作风需要管理人员展现出来,企业在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既不能强行约束,又不能放任自流。因此企业在规范企业人员行为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尺度,使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也确保企业拥有长期发展的活力,最终实现人员自身发展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共赢。

提升人员素质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规范人员行为。《弟子规》当中蕴含了许多规范自身行为的道理,企业人员最基本的规范行为表现在遵守企业各项制度与纪律,日常工作中需要按照企业相应规章制度的明确流程办事;面对人际矛盾时需要避免正面冲突,而要理性解决问题;与上级人员沟通时,要懂得诚恳礼貌。

《弟子规》作为国学经典文化之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表现在规范自身行为、处理人际关系。企业管理人员频发的内部矛盾、人际冲突导致企业内部无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进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企业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的过程中深刻融入国学经典文化,有助于凝聚力在企业内部不断增强,促使企业可持续地快速发展。

《弟子规》当中阐释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告诫世人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要回避而要主动去改正。企业在运用国学经典文化培养人员素质的过程中,要使全体人员养成“正确认识错误”的意识,当工作中出现错误时,要发现导致错误发生的原因并及时改正。改正错误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提升的表现,当管理人员的能力得到提升后,其自身的素质水平也会得到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企业人员会更加主动地规范自身行为,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种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基于国学经典文化提升企业人员素质的措施

(一)“小课堂”模式

“小课堂”模式以早会的形式开展,这种早会与传统的工作早会不同,在“小课堂”早会上,将学习国学作为主要内容,管理人员在“小课堂”上通过学习国学、感受国学魅力,使自身的综合素养、职业能力水平得到替身。使用“小课堂”模式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相比传统的知识讲座、专业论坛、进修培训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

1.精确。相比传统的知识讲座、专业论坛、进修培训等方式,“小课堂”模式可以帮助培训人员、学习者更加精准、全面地把握重点学习内容,进而增强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效果。对于国学经典名著当中的经典,培训人员需要指导参与学习的企业管理人员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相比利用管理人员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小课堂”的方式有助于管理人员更加系统化的、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

通过“小课堂”学习国学经典,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牢牢把握当堂学习的内容,不仅需要会背诵,还需要理解其中的内涵。当管理人员真正理解国学经典文化中的内涵以后,个人的修养、素质水平就会得到提升,使管理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价值。

用传承千年的国学经典文化培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无论是对于企业而言还是个人而言都具有建设性意义,并将国学经典文化融入到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中,同时兼顾企业价值观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2.宏观性。运用国学经典文化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仅对于营造企业良好的氛围具有重要作用,还对于社会学习、国家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企业运用国学经典文化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培养,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坚定立场,坚决杜绝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

每一个企业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的生产、运营活动中需要秉承着良心生产的理念。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文化,企业可以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励志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企业管理人员在良好的企业氛围下受到熏陶,使国学经典企业文化产生的良性影响扩大到更大的范围。

3.高效。“小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利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小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明确、清晰的目标以及更加具体的执行方案,因此相比传统的“国学专题讲座”“国学专家论坛”等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形式具有更高的效率。

企业对管理人员开展国学经典文化培养,是为了使管理人员可以把握国学经典文化当中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实践证明,“小课堂”培训模式受到广大企业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在参加“小课堂”培训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学习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以后,就会更加认真地学习国学经典文化,在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国学经典文化的内涵与真谛,使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文化实现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

4.操作性。虽然“小课堂”教学模式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拥有更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企业不是培训机构,主要从事着社会生产经营的活动,因此使用大片的时间安排国学经典文化培训显然是不现实的,并且企业管理人员分散在多个工作岗位上,统一聚集所有的管理人员并不轻松。

从企业的客观条件出发,“小课堂”教学模式抓住了培训的核心要点,既不耽误人们的工作时间,也不耽误人们的休息时间,每天仅需十几分钟就可以真正学习到国学经典文化。十几分钟的学习时间似的国学经典文化培训活动更有助于培训人员的管理,具体表现在“小课堂”模式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培训人员可以结合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随时对时间、地点进行调整,进而使国学经典文化培训效率得到提升。

企业为了更好地落实“小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制定配套的考评机制。为检验“小课堂”的实践效果,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国学经典文化竞赛”,鼓励企业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进而激发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兴趣。运用“小课堂”培养企业管理人员国学经典文化,不仅高效、便捷,对于企业而言还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人员培训方式。

(二)明确核心

国学经典文化的内容广袤无垠,但是终究围绕这仁、义、礼、智、信进行不同层面的论述。国学经典文化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正向的、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增强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使管理人员工作在良好的、积极的工作氛围中。国学经典文化对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正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仁、义、礼、智、信,而这也恰是国学经典文化的精髓所在。

1.仁。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将“仁”作为自身的发展之本,而这种发展更加侧重于个人终身发展。无论是西方的管理学,还是国学经典,其核心都注重人的终身发展,这种发展是贯穿于个人终身的,而不是阶段性的。“仁”重点强调,每个人都需要通过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进而将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企业在开展国学经典文化培训过程中,在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内在的个人素养同时,也构建了正向、积极的企业文化价值。“仁”要求企业注重将人员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无论是本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服务的市场客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通过企业的“仁”文化表达一种人文关怀。在企业的人员管理工作中,需要将“仁”表达的人性化管理作为工作核心,让管理人员切实感到来自企业的温暖。

2.义。“义”对于企业形成文化价值而言,是做好企业团队协作的核心精神,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是培养自身团队精神的中心要点。

“义”作为中华哲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千年的传承过程中被人们奉为中华文化的本质意义所在。而企业只有在明确“义”的基础上构建企业文化价值,才能确保企业团队获得长期和谐稳定的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义”引导企业学会知人善用,将“人的价值”视为企业的最高利益,相应的企业在开展管理人员国学经典文化培训过程中需要从多元的角度出发使管理人员明确“义”的真谛与作用,将“义”表现在实际行动中,使企业每一位管理人员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能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

企业管理人员在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需要在生活中、工作中用“义”关爱身边的人,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具有宏观大局意识,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3.礼。中华民族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称号,由此可见“礼”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企业文化价值的“礼”体现在对于全社会的态度与方式,而企业在培养管理人员开展国学经典文化的过程中,需要让管理人员明确“礼”的重要性。“礼”是展现个人素质水平最直接的形式,而“礼”传达出的价值与意义是西方管理学当中未曾涉及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文化,领悟“礼”的本质与意义,个人的素质水平也会因为学会“礼”而得到提升。针对企业来说,企业创造社会价值、提高竞争实力的重要性体现在“礼”;针对个人来说,个人展现综合素质、实现个人价值的实质体现在“礼”。

4.智。“智”表达了国学经典文化当中所蕴涵的智慧。企业在国学经典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中渗透出“智”的意义,在“智”的基础上向企业管理人员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与内涵,使管理人员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企业运用国学经典文化对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使其个人素质水平得到本质性提升,而在“智”的引导下,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能力均得到增强。

同时企业也需要明确,企业全体人员具有多样化的需求,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一方面,因此企业在选择激励手段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一刀切”,这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谋而合,同时这也是国学经典文化中“智”的力量。企业运用“智”选择更加多元化的激励方式,而企业管理人员学习“智”为企业做出卓越贡献,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赢。

国学经典文化的“智”,号召人们要具有感恩意识,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文化感受“智”的真谛所在,对企业的栽培予以感恩,对身边的人予以感恩,然而这种感恩正是基于“智”的基础而建立的,更是基于人格平等的基础建立的,学得“智”的内在,便成为自我人生的智者,无论在今后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会用豁达的心态去对待。

5.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至今,“信”被视为一种崇高的信仰而被推崇,古有“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为信”,今有“征信体系”,由此可见,“信”对于国家、组织、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信”也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原动力,企业的“信”展现在日常一系列经营、运营活动当中,企业对管理人员开展国学经典文化培训,使全体人员明确“信”对于个人、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企业管理人员明确“信”的意义,遵守企业的系列条例、遵纪守法,将“信”作为人生的最高准则,让“信”落实在企业全体人员的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企业通过向管理人员传递“信”的价值,使全体人员相信企业的力量,而管理人员将“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企业看到每个人都具备推动企业进步的能力。

四、结语

国学经典文化是中华文化内涵浓缩的精华,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提升全体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企业首先需要运用国学经典文化构建正向的、积极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为企业全体人员营造和谐、良好、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运用国学经典文化提升人员素养,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而专家讲座、专题论坛等形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资金,还无法从本质上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甚至使企业管理人员产生抵触。

仁、义、礼、智、信是国学经典文化的核心内容所在,企业在对管理人员开展国学经典文化培训过程中,需要让全体人员明确仁、义、礼、智、信的意义与内涵,并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出来,让国学经典文化在企业管理、人员素养提升中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国学管理人员素质
“垂”改成“掉”,好不好?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