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助力垃圾分类新模式研究

2022-09-14

经济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垃圾居民分类

●唐 静

当前,随着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垃圾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导致日常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结合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的垃圾产生量在2000万吨左右,城市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已经显得非常严峻。我国对垃圾分类处理具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包括堆肥、填埋与焚烧等。与国外的垃圾处理方式相比,我国的垃圾处理方式机械化水平还不够高,未能形成系统化的模式。我国治理城市垃圾主要集中在垃圾分类管理层面上,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减少不必要的污染与危害,尽可能实现资源最大化节约。分类回收的垃圾通过一定操作可以再次体现出自身价值,通过加强垃圾资源的整合,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最终实现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

一、我国垃圾分类发展现状

近期,随着我国环境治理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强,为了促进垃圾处理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我国对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其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纳入法律体系中。近几年,我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与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取得了优化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政府层面

一是基础设施不健全。当前,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个别地区还未有效落实垃圾分类处理车,对生活垃圾还存在混合回收的情况,此外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池比较小,这样大大降低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工作效率。但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许多社区垃圾分类收集站建设不够充分,多数居民都经常反映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比较麻烦,一个社区如果只有1-2个垃圾分类回收点,那么难以满足日常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夏天,社区居民对湿垃圾的处理幅度会增强,如果已经设置好的垃圾分类处理点数量过少,这样会给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工作造成一定困扰,不利于垃圾分类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是工作人员监督管理不够到位。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地区在贯彻落实上,缺乏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导致存在着执法不够严格的情况。由于垃圾分类监管的缺乏,导致社区居民不晓得垃圾该如何进行分类,这也都会大大影响到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

三是政策执行不够到位。在垃圾分类考核评价工作体系中,还未形成以政府为主,社区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发展模式,导致整体的考核评价工作制度不够科学规范。特别是在激励方面,大部分社区居民反映政策激励措施的力度不够强,往往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结合当前垃圾分类政策合理性角度来看,少部分社区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投放的时间不够合理,个别地区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工作。

(二)公众层面

一是垃圾分类的理念有待不断提升。虽然当前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已经纳入了法治化管理体系,但是往往还有个别公众对垃圾分类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主动意愿还不够强。个别的垃圾清运工作者也未能充分掌握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尚未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工作理念。除此以外,当前对于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少部分公众对此还是比较反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公众自身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够强,未能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工作实质,总以为垃圾分类工作跟自身的利益没有联系,没有必要去给自己增加负担与压力。

二是缺乏一定的垃圾分类知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受教育的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导致公众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性。在不同的生存与发展背景下,虽然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已经进入了公众的生活,但是许多公众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对于该如何开展好垃圾分类工作不够明确,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有个别人员虽然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工作原则与标准,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导致在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种疑问,对干湿垃圾的具体区分不够明确,无法有效进行合理的垃圾分类工作,导致垃圾分类的正确率相对比较低。

(三)企业层面

当前,我国垃圾分类平台主要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安排,企业主要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我国已有垃圾分类相关小程序,实现了对发达城市的全面覆盖,主要工作职能包括解读政策与宣传知识。在不同社区,当前主要以智能分类为基础开展互联网垃圾分类工作模式,构建良好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模拟分类、预约与科普等三种类型的垃圾分类工作平台,由于该类平台大部分还是以文字检索为主,实质内容其实都差不多。有时候通过语音与拍照识别导致与现实存在着较大差异,未能满足日常公众关于垃圾分类的实际需求。个别平台为了增强粉丝量,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小游戏来吸引客户,但是也会存在相关产品随意定价的情况。除此以外,不同的平台对垃圾分类的评判机制不同,可信任度相对比较低,导致垃圾分类平台的数据库难以得到有效统一,未经过专业核心部门的有效审批。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垃圾分类平台的市场比较混乱,缺乏信赖的、统一的标准进行指导,所以全新的平台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互联网金融助力垃圾分类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垃圾回收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

互联网金融与垃圾分类要进行有效结合,不只是在中间环节给广大居民更多的便利性,还可以通过一站式服务的模式提供更多帮助。比如,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衔接,不断降低整体的垃圾分类回收成本,真正促进垃圾分类规范化建设与发展,通过循环体系实现全新的收入,促进企业真正实现自身的长效性发展。垃圾回收系统当前还没有实现所有城市的全面覆盖,其中三四线小城市整体垃圾分类工作还比较乱,如果每个城市只是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并没有对后续的循环发展做出有关处理,那么整体的回收工作成本也会比较高。要努力优化垃圾回收系统,就应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

(二)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合作共赢

对于当前的社区居民来说,正确熟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是重要前提。但是当前垃圾分类知识还未普及到所有人,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在公交站台、广场、公告栏等多个地方进行宣传,通过播放宣传片引导市民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社区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相关活动,不断加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从主观意识层面提升居民的接受力度。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垃圾分类的有效合作,可以借助支付宝平台实现优惠减免活动,还可以结合其他互联网金融行业引导其加入垃圾分类相关业务,努力构建垃圾分类循环发展产业,真正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助力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三)构建法律法规,引入征信体系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都在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但是即使是以上海、北京为例的一线城市,该项工作也还需要不断努力。虽然,当前垃圾分类的工作进度不够快,但是整体的工作成效比较明显。在制度构建上要注重实现对垃圾分类新兴产业做出全新规定,加强对快递、餐饮等外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明确工作责任主体,改善当前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工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减少当前我国固定废弃物污染环境。对于我国垃圾分类的工作目标来看,努力构建50余个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系统,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督。政府不仅要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各类风险,垃圾分类工作周期长、工作内容复杂,其中所面临的风险无法有效进行预估,构建相关法律法规是必然需要关注的,要注重将垃圾分类工作体系纳入个人征信工作中,通过开展个人就业与互联网金融有效融合,全面提升垃圾分类的社会意识。

三、结束语

对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说,保护环境是全体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如果由于垃圾导致整体的外部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就会失去原本的模样。本文重点通过分析垃圾分类工作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互联网金融助力垃圾分类的具体对策。该种模式的有效推行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发展,不断提升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的效率与价值,努力改善当前的生活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垃圾居民分类
石器时代的居民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石器时代的居民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倒垃圾